植物光控生长发育课件.ppt
《植物光控生长发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光控生长发育课件.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植物的光控生长发育生理,高级植物生理学,一、植物生长发育总览 二、植物的光形态建成 三、光受体与发育调控,一、植物生长发育总览二、植物的光形态建成三、光受体与发育调控,植物生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植物的生命活动,植物是如何生活的,植物是如何生长的,植物是如何生存的,代谢生理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理,植物与 环境,水分代谢 矿质营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殖成熟与衰老,信号传导 逆境生理,几乎所有的陆生植物是不可移动的,因此其重要生命特征是在特定的位置上(生态位)通过自身的功能获得生长和生存所需的能量和营养。,植物的固着习性使其具有相对简单的组织结构,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环
2、境压力,必须适应所处的生存环境。这种适应可在生理水平上产生,也可通过灵活的发育形式达到目的。,一、植物生长发育总览,动物在胚胎发生期就建立了基本成熟的躯干计划,而植物在一生中通过营养发育程序精心设计自身的形状。,植物具有特定的分生组织:这意味着通过保持一群命运尚不确定的分生细胞来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调控这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形成组织和器官,产生复杂多样的最适宜植物适应当地环境的形态特征。,拟南芥,拟南芥,自然界中的植物很少生活在其适宜的地方,通常是生活在它们占有更大优势的地方。如沙漠植物只分布在沙漠。,在短时间尺度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是以适应为主,反作用为辅;在长时间尺度上(长期进化),植物与环
3、境的关系是以反作用为主;,盐生植物,沙生植物,沙漠植被,高等植物的生存依赖于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受环境影响改变基因表达的模式以及对外界信息做出的应答。,光是最为重要的环境信息之一,植物正常形态的建成、代谢活动、发育的时间进程等都受到环境光信号的调控。,1. 生长、分化和发育的定义,生长(growth): 是指由于原生质的增加而引起植物体的体积或重量的不可逆增加,是通过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和细胞伸长增大细胞体积来实现的;,生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表现为细胞数目、干重、原生质总量和体积的不可逆的增加。,是指遗传上同质的细胞转变为形态、结构、机能以及化学组分上异质的细胞,即植物差异性生长称为分化。,分化是
4、一个质变的过程,可以在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和器官水平上表现出来。如细胞的分化、组织的分化、茎和根的分化、叶芽和花芽的分化等。,分化(defferentiation):,愈伤组织,体细胞分化形成的胚(体细胞胚),也称胚状体,胚状体萌发产生的芽,进一步分化形成幼苗,通过细胞分化,产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各异的细胞。 分化就是细胞的特异化,是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叶肉细胞 纤维细胞 薄壁细胞 筛管(细胞),幼苗,成年植株,拟南芥,分化可在器官、组织和细胞水平上表现出来:,种子植物上下有茎和根的分化茎又有叶和侧芽的分化进入生殖期顶端又有花芽的分化各种器官中有不同组织的分化各种组织又有
5、不同种类细胞的分化,胚状体,胡萝卜根细胞经培养,分化发育成完整植株,分化是由特异的基因活动所引起的,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转录而引起特异性蛋白质的合成,导致了不同的性状形成和形态建成。,是指植物个体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变化过程,是植物的遗传信息在内外条件影响下,有序表达的结果;在空间上有其特异性,在时间上有严格的顺序性。,生长、分化、发育之间关系密切,有时交叉或重叠在一起。生长是量变,是基础;分化是局部的质变;而发育包含了生长和分化,是整体的质变。,发育是外界因素与植物体各部分、各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只能在整体上表现出来。,发育(developm
6、ent):,而发育则是指生殖生长,即花器官的形成以及种子的发育成熟。,广义上定义:,生长是指营养生长,即在细胞分裂、扩大的基础上伴随着植物营养器官的分化形成和增大过程。,2孢子体的发育,种子植物孢子体的发育分为三个阶段,胚胎发生阶段:从合子分裂开始到种子成熟为止,营养生长阶段:从种子萌发开始到花的发端为止,生殖生长阶段:从花发端开始到花器官分化形成为止,生殖生长,营养生长,胚胎发生,配子体发育,胚胎发生(embryogenesis):,是指由单细胞转化为具有典型基本组织的多细胞生物体的过程。在种子植物中,胚胎发生可使一个单细胞受精卵形成成熟种子复杂个体。,胚胎发生包括了植物基本结构建立的一系列
7、发育过程: 基本形态的构成 (morphogenesis 形态建成) 功能组织结构的形成 (organogenesis 器官建成) 不同组织中细胞的分化( histogenesis 组织发生),这种基本结构的重要特征:茎尖和根端具有顶端分生组织;同时具有:调控经受长期失活状态 (休眠)的能力、感知和响应环境信号使植物重新生长(发芽)的能力。,营养生长(vegetative growth) :,从种子开始萌发,进入营养生长期。最初是利自身储存的营养物质,通过根和茎顶端分生组织活动形成植物的基本形态。而后通过光形态建成形成具有自养能力为主的有效利用环境资源的形态结构,继续营养生长。,植物的这种生长
8、方式常常是无限的,不是预先设计好的,属于没有明确终点的可变生长。,无限生长赋予侧生器官发育重复进行,使植物能形成最适应于当地生存环境的形态结构。,植物的生长方式取决于分生组织所处的位置。,顶端分生组织初生生长 纵向生长 侧生分生组织次生生长 加粗生长 根、茎加粗属于次生生长。,居间分生组织初生生长 纵向生长,重复单元,分生组织反复产生新器官,形成由重复结构单元(模块)组成的茎和根。,一个茎模块:一片叶、一个侧生分生组织、一个节间;,当森林冠层出现空隙时,茎上会生出侧枝来填补可用空间。 生长模式:通过产生新模块来填补空隙,而非拉长旧模块。,重复单元的不断增加促使植物生长,且持续生长发育及其对环境
9、的敏感性,使植物能适应环境的变化。,生殖生长(reproductive growth),营养生长到一定时期(花熟状态),植物受内外因子的诱导转变为生殖生长。,有花植物中,首先是特化的花分生组织的形成,然后按固定模式顺序发育产生一系列相应的花器官。,植物只有达到一定的大小、年龄或生理状态时,才能感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引起成花反应。,植物在能对环境条件的刺激起反应而成花所之前必需达到的生理状态称为花熟状态(ripeness to flower)或成花感应态(floral comptent state)。,感应:能对发育信号产生预期反应,光周期,决定:任何条件下能继续发育进程,激素?,表达:顶端分
10、生组织的形态建成,诱导,信号,二、植物的光形态建成,光是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它是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也是生长发育的信号来源。光合作用对光的需求是高能反应,而光在调控生长发育的中是作为信号起作用,是低能反应。,红闪光,形态建成,UV- C,UV- A,UV- B,100 280 320 380nm,全部太阳辐射中红外光占50%60%,紫外光占1%,其余为可见光。,短于290nm的紫外光被臭氧层吸收,290380nm紫外线能到达地面,即UV-B和UV-A,二者对植物的形态建成等有调控效应。,10 390 760 100000nm,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光的波长(光质)与能量的关系,波长
11、越长,热效应越大,地表热量基本上是由经外光能所产生的。,光: 光质变化,空间变化:随纬度增加短波光减少; 随海拔高度增加紫外线增加;,时间变化:一年中冬季长波光增多,夏季短波光增多; 一天中中午短波光增多,早晚长波光增多。,在水体中:红光在几米深处全完被吸收;紫色和蓝色光也易被水分子散射,深水层只有绿光。10m 深处只有海洋表面光强的 50%,100m 深处仅为表面的 7%。,光: 光量变化-光照强度,太阳和地球的距离:1.496108 km;光运行 499s。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能:8.12Jcm-2mim-1;太阳常数,赤道光强最大,随纬度增加而减少; 低纬度地区:8.38 105 Jcm-
12、2年-1 中纬度地区:5.02 105 Jcm-2年-1 高纬度地区:2.93 105 Jcm-2年-1 海拔1000m:全入射日光能的70%; 海 拔 0 m:全入射日光能的50%,植物只要有充足的有机营养物,在黑暗中也能生长,且生长速率比在光下还快,但形态不正常,表现出特有的黄化现象(etiolation) ,这种在黑暗条件下导致黄化苗形成的生理过程称为“暗形态建成”(skotomorphogenesis)。,植物在光下才能形成正常的形态,这种依赖光控制细胞的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导致正常形态的建成称为“光形态建成”(photomorphogenesis)。,1、黄化现象与解除,黄化
13、现象 暗中生长的植物所表现出的特有形态现象:,光下,暗中,黄化现象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当种子或其他延存器官在无光的土层下萌发时,可使贮存量有限的有机营养物质最有效地用于胚轴或茎的伸长,保证幼苗出土见光。,植株呈黄色; 叶子潜伏不生长; 茎过度伸长; 顶芽不伸直呈弯钩状; 机械组织不发达。,光下和暗中生长植物形态差异,黄化现象的应用 软化栽培,形态建成,给黄化苗一个微弱的红闪光,几小时内就可出现一系列光形态建成反应。红光的这种效应可被远红光所解除或逆转,表明光调控的形态是低能反应,与光敏色素有关。,红光,远红光,红光,形态建成,在弱光下,有利于细胞伸长生长,但不利于细胞分化,分化推迟,纤维素
14、少,细胞壁薄,节间伸长,株高增加,叶色浅,叶片大而薄,根系不发达,植株柔弱。,光对形态建成的影响包括光强、光质、光照时间(长度):,光强对生长的影响: 在强光下,抑制细胞伸长,促进细胞分化,降低株高,节间缩短,叶片浓绿,叶小而厚,根系发达。,在生产中常因种植密度过大,株间通风透光极差,易徒长倒伏,抗逆性降低。,光质对形态建成的影响:,红光:抑制茎过度伸长,促进叶子展开,解除黄化最有效。远红光可逆转红光的作用。,蓝紫光:明显抑生长,阻止黄化现象; 紫外光:能杀死或损伤细胞,强烈抑制生长。高山上的植物矮小( “高山矮态” ),与高山空气稀薄,紫外光容易透过,抑制生长有关。,光对植物生长和形态建成的
15、直接作用(也称光范型作用)是一种低能反应,曝露短暂的光即可完成,与光敏色素有关。,光时间-光周期对形态建成的影响:,其它生长发育反应: 茎的生长(节间伸长)、叶子扩大、 块茎的形成、性别分化、叶子的脱落、芽的休眠与萌发等。,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称为光周期,植物的生长发育对光周期起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成花反应: LDP、SDP、NDP、L-SDP、S-LDP,2、红光和远红光对需光种子明发的效应,有些种子只有光下才能萌发,黑暗则抑制其萌发,这类种子称为需光种子。还有些种子只有在暗中才能萌发,有光时其萌发受抑制,这类种子则称为嫌光种子。,红 光(660nm)促进需光种子萌发, 远红光(73
16、0nm)抑制萌发,二者的作用可相互逆转。,1935年,1952年,光对莴苣种子萌发的调控作用。,红光远红光处理对需光种子萌发的影响,红光与远红光的这种可逆现象与光敏素有关。,光敏色素研究史上一个关键性突破是发现红光对形态建成的效应可被接下来照射的远红光所逆转。,完整幼苗(弯曲),去顶幼苗(不弯曲),茎尖遮光幼苗 (不弯曲),4天燕麦幼苗,胚芽鞘,种子,根,1cm,人们通过对达尔文(Darwin,1880)的向光性实验追踪研究发现了第一个植物激素生长素。,Darwin的向光性实验证明胚芽鞘顶端产生的剌激生长物质传输到下部的生长区。,3、植物的向光性,向光性是植物为捕获更多光能而建立起来的对不良光
17、照条件的适应机制之一。植物感受光的位置主要有茎尖、根尖、胚芽鞘尖端、叶片或生长中的茎。,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引起的。向光性是植物生态适应性反应。,胚芽鞘的一侧接受光照,生长素扩散到背光的一侧,导致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不均等,不同方法测定单方向光剌激后燕麦胚芽鞘IAA分布 (据went 1928; Hasegawa,1989),近一步研究发现:对向光性起主要作用的是光蓝光和紫外光,从作用光谱推测,其光敏感受体为蓝光受体。,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并不是因背光一侧 IAA 含量大于向光一侧,而是由于向光一侧的生长抑制物比背光一侧的多,造成生长速度差异而引起向
18、光弯曲。一些科学家提出,这些抑制物质主要是萝卜宁、萝卜酰胺、黄质醛等。,向光性一种光形态建成反应,向光弯曲只发生在正在生长的器官。,子叶生长方向随光源位置和强度变化而改变。,4、植物的运动节律与光调节,植物的许多生理活动具有周期性或节奏性,受控于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有些生理变化与环境条件变化无关,是由生理钟控制的。,生理钟也称生物钟或近似昼夜节奏(circadian rhythum),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种内生性测时系统,它可使生物的某些生理过程在恒态条件下,按照原有的时间进程发生周期性变化。(近似24小时周期),生理钟(physiological clock),暗中(垂直),光下(横的),菜
19、豆叶片的位置,测定时间(钟点),菜豆叶片在恒态条件下的近似昼夜节奏运动,横的,垂直,生理钟的基本特点是: 节奏的引起必需有一个信号; 节奏一旦开始,就以约24小时的节奏自由运行。 节奏消失后,可用光信号(闪光)重新调拨。,生理钟的机理: 有证据表明,膜的透性有近似昼夜的节奏变化。如合欢小叶的 K+ 的漏出是近似昼夜节奏变化。,合欢(Albizia)叶的近似昼夜节律,气孔运动的光调控,光 下,暗 中,气孔运动与保卫细胞积累K+有关。保卫细胞叶绿体在光下合成ATP,并利用此能量逆浓度梯度在保卫细胞中积累K+ ,并伴有Cl- 进入。保卫细胞水势降低,吸水,气孔张开。暗中,K+ 扩散出保卫细胞,水势升
20、高,失去水,气孔关闭。,光诱导的气孔开启(每隔5分钟拍1张),光合滞后期(光合诱导期) 从照光开始至光合速率达到稳定水平的时间。一般整体叶片约 3060min,而排除气孔影响的去表皮叶片,细胞等光合组织的滞后期约 10min。,三、光受体与发育调控,从暗形态建成到光形态建成是一个迅速而复杂的过程。暗中长成的黄化苗经一束弱的闪光照射,数小时后即可发生若干发育改变,如茎生长速率下降,弯钩状芽伸直,叶子展开,绿色植物特有色素合成等。,因此,光作为信号通过光受体可诱导幼苗形态变化,以适应地面上生长。,细胞生理生化反应,光,细胞分化,形态建成,受 体,光形态建成中,光只作为一个信号去激发受体,推动细胞内
21、一系列反应,最终表现为形态结构的变化。,形态建成,形态建成,红闪光,植物通过光受体感受不同波长、强度和方向的光,已知光受体有三种:,光敏色素: 红光和远红光;蓝光受体: 蓝光和近紫外光;UV-B 受体:紫外光B区域的光;,(一)光敏色素(phytochrome),1945,Borthwick和Hendricks,单色光中断短日植物大豆与苍耳的暗期,作用光谱600nm680nm。 1952,喜光种子莴苣萌发实验。 1959,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测定黄化玉米幼苗的吸收光谱。 1964,黄化燕麦幼苗中提取纯化光敏色素。,光敏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在高等植物中,各个器官均分布有光敏色素。黄化幼苗中光敏色素
22、含量比绿色幼苗多20100倍。,1、光敏色素的光化学性质,光敏色素是一种蓝色色素蛋白,分子量为125 kDa。,在植物体内有红光吸收型(Pr, 660nm)和远红光吸收型(Pfr,730nm)两种存在形式,二者各自吸收相应波长的光后可相互逆转。,Pr,Pfr,660nm,730nm,Pfr 和 Pr的吸收光谱有重叠,当 Pr 暴露在红光下时,其多数转变为Pfr,同时也有少部分 Pfr 吸收红光转变为 Pr。饱和红光照射后,Pfr 在整个光敏色素中约占85 %。,同样,Pr 也能吸收极少量的远红光转变为 Pfr,因此不能通过宽波谱远红光使所有 Pfr 转变为 Pr,而是达到 97 % Pr 和
23、3% Pfr 平衡,称为光稳态(photostationary state)。,Pr,红光,远红光,Pfr, X ,Pfr X,生理反应,分解破坏,暗逆转,光敏色素的生理效应可被红光激活,理论上这是由于 Pfr 的出现或 Pr 消失所致。实际上光诱导的生理反应幅度与产生 Pfr 的数量存在定量关系,而与 Pr 的消失不存在这样的关系。这表明, Pfr 是具有生理活性的形式,能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Pfr 在暗中自发转变为 Pr ,速率较光下慢。 较高温度和低 pH 值加快暗逆转。Pfr 的水平由合成速率、转化速率、和降解速率等因素决定,2、光敏色素诱导反应的特点,植物界存在多种不同的光敏色素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光控 生长发育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5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