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安全社区建设标准及指标介绍课件.ppt
《全国安全社区建设标准及指标介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安全社区建设标准及指标介绍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安全社区标准及指标介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 欧阳梅,安全社区标准的12条基本要素,1.安全社区创建机构与职责 2.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 3.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 4.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 5.安全促进项目 6.宣传教育与培训 7.应急预案和响应 8.监测与监督 9.事故与伤害记录 10.安全社区创建档案 11.预防与纠正措施12.评审与持续改进,策划,实施,纠正,检查,持续改进,安全社区建设运行模式,要素一、安全社区创建机构与职责标准要求:建立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整合社区内各方面资源,共同开展社区安全促进工作,确保安全社区建设的有效实施和运行。安全社区创建机
2、构的主要职责包括:a) 组织开展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工作;b)组织制定体现社区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目标和计划;c)组织落实各类安全促进项目的实施;d)整合社区内各类资源,实现全员参与、全员受益,并确保能够顺利开展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 e)组织评审社区安全绩效; f)为持续推动安全社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必要的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保障。,要素一的5条指标,1.有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成员组成符合跨部门合作的要求,涵盖了辖区内主要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安全社区建设和绩效评审工作。 2.有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安全社区工作机构,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单位管理人
3、员、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组织代表、志愿者及社区居民等,负责组织实施安全促进项目。,要素一的5条指标,3.建立健全了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工作制度,明确了其职责并认真实施。 4.制定了长期和年度的安全社区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5.有必要的资金投入,保障安全社区建设顺利进行。,1、成立安全社区建设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或安全促进委员会,其构成:牵头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相关部门和人员:民政、消防、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救助、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公安、交警、社区单位、志愿者组织、物业管理、交通等及企业家、专家等。,要素一实施解:,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的职责,1)
4、制定安全社区建设目标;2)组织协调社区内外各类资源;3)评估社区内各项安全计划执行过程及改善成效;4)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2、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成立若干安全促进项目组 ,例如:,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学校安全社会治安老年人安全儿童安全信息收集评估,运动安全公共场所安全环境安全涉水安全食品安全家居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促进项目组的职责为:1)参与制定本专项的安全社区促进计划;2)针对高危险人群、高危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策划、实施安全促进项目。,要素二、 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社区应建立事故和伤害预防的信息交流机制和全员参与机制。建立社区内各职能部门、各单位和组织间的有效协商机制和合作伙伴关系;b) 建立
5、社区内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处理、反馈公众的意见、建议和需求信息,确保事故和伤害预防信息的有效沟通;c) 建立群众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全员参与率;d) 积极组织参与国内外安全社区网络活动和安全社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要素二的4条指标,6.积极组织和广泛参与安全社区各类交流活动。 7.建立了相关安全信息收集、交流、沟通、传递和反馈渠道,保持社区内纵向各层级和横向各部门以及安全社区网络的沟通积极、顺畅。8.有持续参与社区安全促进工作的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且活动有效果。9.组织社区成员以不同形式广泛参与各类安全促进活动。,要素二实施解,信息交流实施案例参加国际、国
6、内、地区安全社区活动;地区间、社区间安全社区学习交流、项目推介;人大代表接待日;社区工作者民情日记;安全信息(事故、伤害)公告台;居民协商议事会;社区安全信息员制度;社区报纸、网站等媒介;等等,要素二实施解:全员参与举例群众组织(志愿者、协会)的活动宣传、咨询活动社区调查(需求、满意度) 参与安全促进项目和活动文体活动有奖建议活动知识竞赛社区论坛,要素三、 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建立并保持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制度,开展危险源辨识、事故与伤害隐患排查等工作,为制定安全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内容应包括:a) 适用的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及执行情况;b)
7、 事故与伤害数据分析;c) 各类场所、环境、设施和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其风险程度;d) 各类人员的安全需求;e) 社区安全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f) 危险源控制措施及事故与伤害预防措施的有效性。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的结果是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基础,应定期或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评审和更新。,社区诊断,要素三的4条指标,10.选择并运用适用的方法(如隐患排查、安全检查表、社区调查、伤害监测、专家经验等)对社区各类事故与伤害风险进行辨识与分析。11.辨识的风险符合社区实际情况,资料数据真实。12.分析容易发生或受到伤害的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脆弱群体并确定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13.建立了
8、各类生产经营和商贸、服务单位的安全专项台帐,及时掌握其安全动态。,社区安全诊断常用的几种方法,(一)基本情况调查(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三)事故与伤害信息收集及分析(四)其他,关于高危人群 容易被伤害的人群,其受伤害率高于人群平均水平。高危人群举例:生活工作在高风险环境中(自然灾害、高风险场所)的人群健康状况欠佳的老人;特种作业人员;家庭暴力受害者经常参加体育和娱乐活动的人群 , 等等,通过本项工作应能够确定各类安全问题,尤其是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脆弱群体。,关于高风险环境容易发生事故或事故率高于平均水平的环境高风险环境举例:烟花爆竹销售点锅炉房密集平房区事故多发路段 等等关于脆弱群体由
9、于自身的原因,容易引发伤害的人群脆弱群体举例:失业、下岗人员残疾人流浪者健康状况欠佳的老人;,要素四、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的结果制定安全目标,包括不同层次、不同项目的工作目标以及事故与伤害控制目标,并根据目标要求制定事故与伤害预防计划。计划应:a) 覆盖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和环境状况;b) 针对社区内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或公众关注的安全问题;c) 能够长期、持续、有效地实施。,要素四的两条指标,14.根据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的结果、社区实际情况和社区成员的安全需求,制定了事故与伤害预防、控制目标,应有明确的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
10、题的安全促进目标。15.制定了覆盖不同人群、环境和设施的并能够长期、持续、有效进行的事故与伤害预防和风险控制计划,尤其是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的安全促进计划。,要素四实施案例:伤害预防目标: 1) 5年内将意外伤害降低 30% 2) 80%肢残人员家庭完成无障碍改造 3)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指标以内,例:儿童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 目标:保障儿童安全,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病率、死亡率。计划 - 提高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儿童伤害的关注程度,制定行动计划并完善相关法律政策; - 提高儿童、家长、教师及公众伤害预防的知识、改变态度、改进行为; - 改善儿童家庭及社区生活环境、减少伤害危险因素。,
11、要素五、安全促进项目 为了实现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社区应组织实施多种形式的安全促进项目。4.5.1安全促进项目的重点应针对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弱势群体,并考虑下列内容:,a) 交通安全;b) 消防安全; c) 工作场所安全d) 家居安全; e) 老年人安全;f) 儿童安全;,g) 学校安全; h) 公共场所安全 i) 体育运动安全j) 涉水安全;k) 社会治安; l) 防灾减灾与 环境安全。,针对 重点,4.5.2安全促进项目的实施方案内容应 包括:实施该项目的目的、对象、形式及 方法;b) 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c) 项目所需资源的配置和实施的时间 进度表;d) 项目实施的预期效果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安全 社区 建设 标准 指标 介绍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5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