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建议课件.ppt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建议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建议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建议,指南解读,儿童ITP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治疗目的主要是防止严重出血,而不是提高PLT至正常值,ITP为排他性诊断(用排除法进行诊断),要求边治疗,边明确诊断,治疗反应也是主要诊断依据,如疗效不佳则重新评估,ITP诊断标准:1、血小板减少(要查两次血常规),但血细胞本身无异常(血细胞形态无异常)2、皮肤粘膜出血或脏器出血(少见,因此看到血小板很低其实不须过度紧张)3、无脾脏肿大,显示血液系统异常较轻(和白血病相比)4、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常见的如低增生白血病、不典型再障、感染性ITP(EB病毒等)和药物性ITP(苯妥英钠、氯霉素、卡马西平)、遗传性血
2、小板减少症,实验室检查最重要的指标是PLT,其他指标不能作为确诊依据,只能用于排他性诊断:因此心里要明白,虽然ITP患儿入院可能会做很多检查,但只有血常规是必须的!,血小板形态:鉴别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检查:排除其他血液病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试验法:鉴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入院可以查自身免疫全套、EBV病毒、CMV病毒、风疹病毒等(这些病毒不会立刻致命,但对于患儿来说如同衰神附体,会导致其免疫功能紊乱,拖垮免疫-造血系统),儿童ITP没有急性和慢性的严格区分,因此现在进行这样的区分:新诊断ITP、持续性ITP和慢性ITP,ITP的治疗措施取决于出血症
3、状而不是PLT,只要PLT20109无出血表现就可以不予以治疗!因此一个血小板20-30109 的患儿,看起来数据很吓人(血小板已达病危水平),但也不怕,这个观念一般医生恐怕还难以接受,当PLT20109时才开始治疗,而且一般不需要血小板,因此患儿入院不进行输血准备(输血前检查、预约血小板等)也可以,但一般医生没那个胆子,谨慎的做法是准备好输注血小板,皮质激素的用法1、泼尼松剂量1.5-2mg/kg/d,最大剂量60mg/d,也可以用其他糖皮质激素,如科室里常用的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甲强龙代替2、皮质激素不是用上去就有效的,要沉得住气,治疗4周无反应才说明无效,IVIG的两种用法,一般用大剂
4、量短疗程冲击1、400mg/kg/d用3-5天2、0.8-1.0g/kg/d用1-2天,抗D免疫球蛋白IVIG的升级产品,我们医院似乎没有,一线治疗无效则用二线治疗(目前我还没治过需要用二线治疗的病人,可能因为我见识少)大剂量地塞米松0.6mg/kg/d用4d,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昂贵的药,100mg/10ml一瓶的美罗华要4000多元,促血小板生成剂TPO:特比澳,1000多一支,免疫抑制剂治疗长春新碱、硫唑嘌呤、环孢素A和干扰素。到这一步就是治僵掉了,儿童脾切除要慎重,输注血小板的同时别忘了重要的事情,以免浪费了昂贵的血小板,疗效判断,其中激素依赖患者活跃在各大论坛辱骂其主治医生,儿童IT
5、P预后良好1、为自限性疾病,有自愈倾向,大多数一年内恢复2、和以往观念不同,儿童ITP有20%-30%是慢性,而并非绝大多数为急性3、儿童恢复能力强,就算是慢性ITP,也有恢复的可能4、血小板水平虽然低,但并不容易出现严重出血5、3%的儿童ITP是自身免疫病的前驱症状,因此慢性儿童ITP要排除SLE、类风湿病和Evans综合征等,诊疗流程图,总结:儿童急性ITP为自限性疾病,防止出血是关键,治疗反应是主要的诊断依据,切勿过度检查和治疗;慢性难治性ITP比例越来越高急性ITP预后好,慢性ITP很麻烦,相关知识,和以往认为儿童ITP大多数为急性不同,现在慢性难治性病例越来越多,CITP和RITP占
6、儿童ITP的比例已达20-30%,CMV感染可能是ITP迁延不愈的重要病因,旧观念:AITP和CITP,以6个月为分界线,CITP和RITP,慢性ITP存在免疫调节异常,需要免疫治疗,CITP分轻型和重型,重型CITP容易转化为RITP,血小板30109是安全的,AITP不用免疫抑制剂,CITP/RITP慎用免疫抑制剂,激素依赖者强的松5-10mg可以长期口服(成人)治疗CITP,效果不稳定加用达那唑,HD-DEX儿童疗效不理想,IVIG能快速提升血小板,但作用短暂,副作用较多但较轻,脾脏是血小板主要的破坏部位,脾静脉结扎后血小板迅速升高,抗D免疫球蛋白作用类似IVIG,相当于其第二代产品1、
7、可以肌注,副作用较少2、病人必须RhD阳性3、用法100mg/d 每月一次用5天治疗CITP,切脾疗效肯定,但是以牺牲免疫功能的代价换取止血功能1、15%患儿切脾后发生严重感染2、1%患儿切脾后发生致死性败血症3、IVIG和抗RhD的使用可以避免切脾,免疫抑制剂的选择长春新碱起效快,硫唑嘌呤作用时间长,达那唑起效慢,服用时间长,注意ITP用的干扰素是-干扰素,技术细节分析(个人观点),血常规为什么要查两次?由于存在假性血小板减少,其中常见的是EDTA依赖的血小板减少导致的检验误差,标本放置时间越长PLT越低,因此第一次血常规发现血小板减少时,应该复查一次急血并立刻送检,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
8、性紫癜有何区别?,以往验血血小板减少但无出血点的称血小板减少症,有出血点(但一般不是真正的紫癜)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称呼用的越来越少,但仍保留ITP的缩写,ITP=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ITP急性期可以仅仅观察随访而不治疗,ITP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内脏出血很少,因此血小板虽然低,无须恐惧,儿科疾病不要忘了遗传性和先天性疾病!这些病临床上似乎见得很少,其实大多数都被误诊了,少见病其实并不少见,而是因为你见到了也认不出来!,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看血常规的时候除了血小板计数外,看看 血小板体积是必要的,技术陷阱!脑膜炎球菌感染导致的出血点,非意外伤害和脑膜炎球菌
9、感染,很容易漏掉,要是一个脑膜炎误诊就糟了,而ITP往往继发于急性感染,伴有发热症状,不要忘了检查脑膜刺激征,注意患儿一般情况,ITP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如果一般情况不良,一定别忘了脑膜炎,技术陷阱!白血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急性白血病早期也可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因此激素治疗前最好做骨穿,但基层医院不容易执行,不能做骨穿的时候有替代方法,叶酸、VB12和铁蛋白属于贫血三项检查指标,在白血病、MDS时会变化,所以ITP患儿入院可以查贫血三项,叶酸降低,提示白血病;叶酸升高,提示MDS,血小板抗体检测已经过时,而应该查血小板膜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和TPO,但我院尚未开展。所以血小板抗体查不查无所谓。,青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原发性 免疫性 血小板 减少 诊疗 建议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54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