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职教育种子教师初阶培训课件.ppt
《亲职教育种子教师初阶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职教育种子教师初阶培训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綱,1,我和我的孩子多元數位教材1.計畫概要說明2.主題內容建構3.教材操作說明,計畫概要說明,計畫概述計畫目標計畫執行程序,2,計畫概述,依據家庭教育法第12條規定中等學校以下於正式課程外另規劃四小時以上之家庭教育課程或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3,計畫概述,理念化被動為主動,透過學校方的巧妙引導,主動將親職教育的資訊帶入家庭,協助家長自我學習並與孩子共同成長。,4,計畫目標,一、分析6歲至12歲間父母親職教育的需求與子女的期望,以發展子女為小學階段之親職教育重點內涵(調查)。二、建構6歲至12歲間父母所應具備的親職知能模型與內容(調查結果與專家觀點)。三、研發6歲至12歲間親職
2、教育到家服務之多元教學媒體教材。四、親職教育多元數位教材推廣。,5,計畫執行程序,組成方案發展小組,進行親子互動質性訪問,進行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進行親職知能指標建立,多元教材初步內容規劃,光碟之設計與製作(12單元),親職手冊內容的設計與撰寫,教材內容的確定,光碟之設計與製作(36單元),親職手冊內容的設計與撰寫,我和我的孩子教材的推廣,第一期計畫 第二期計畫,教材主題內容建構,訪問與調查結果理論基礎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社會學習理論生態系統理論家庭生命週期理論專家與學者之意見,第一階段計畫主要分析結果1.質性訪談2.量化調查,8,質性訪談,訪談對象分國小低、中、高年級孩童與父母進行質性訪問。1.
3、受訪子女共51人: 其中28名男生,23名女生,多數與父母同住,有3名學童父親或母親因工作而沒有同住,另有3名學童父母離異。2.受訪父母共60人: 其中33名母親,27名父親,年齡分布於32歲至49歲之間,教育程度從高中肄業至研究所,父母職業異質性高。,9,質性研究主要結果對父母外在的期望,大部分子女在意父母的外表(年級沒有差異)1.健康是子女最重視的一項(與父母認知沒有差異)2. 對母親強調會打扮是漂亮的、美麗的 對父親強調強壯是很帥的、整齊的 (與父母認知不同),10,對父母能力與行為的期待,子女在本項期待,呈現性別角色的區別最為明顯1.期待媽媽是會做家事的2.期待爸爸則是會賺錢、不抽煙、
4、不賭博, 也有子女期待爸爸幫媽媽做家事,11,對父母管教方式的期望,1.期待媽媽不會碎碎唸、不囉唆、不嘮叨、要公平、功課不要太嚴格、不要有太多的規定、要對我們信任、會尊重孩子讓他有隱私權2.期待爸爸則是我功課不會的時候會教我,把觀念教給我、能聽我們的看法,再給我們一些建議 (與父母認知相近),12,子女期待的親子互動情形,1.有時間陪伴我(最多且跨年級)2.會接我上下學、會講故事給我聽、 (低年級)3.會煮飯給我吃(低、中年級)4.會關心我、會聽我說話、瞭解我的想法、會照顧我的日常生活(中、高年級)5.會陪我聊天、給我零用錢(高年級) (紅色部分為父母沒有提到的內容),13,家長對親職方面的主
5、要需求,1.父母發展:瞭解如何教育子女(書籍與上網蒐集知識)2.子女發展:瞭解子女的身心發展和提供發展所需資源3.親子關係:希望能獲得溝通、管教等相關知能4.家庭發展:家庭的管理、協助解決處理家庭各項疑問 (但相對較少被提到)5.社會與環境影響:了解外在環境對子女及親子互動的影響,14,量化調查,1.有效問卷共計792份,有效樣本率為75.9%。2.樣本分布狀況:北區229份(回收率98.5%,有效率69.4%)中區171份(回收率90.5%,有效率90.0%)南區192份(回收率95.9%,有效率81.7%)東區200份(回收率94.2%,有效率75.8%)3.子女年級分佈:低年級277份、
6、中年級235份、高年級280份。,15,量化調查,4.問卷主要內容包括兩大部分:針對子女作答的親子互動與親職教育-子女問卷針對父母作答的親子互動與親職教育-家長問卷 5.量化研究結果分為三部份分析:子女對父母的教養方式期望與父母認知的差異子女與父母互動的情形父母在親子互動的困擾與需求,16,子女對父母管教方式的期望,父母認知忽略: 1.信任我 2.尊重個人的隱私,希望父母親的管教方式皆為信任我、能在觀念上指導我的、管教方式要公平,17,子女對父母相處情形的期待,母親低估子女期望: 會煮飯給我吃父親低估子女期望:會照顧我的日常生活、會陪我聊天、給我零用錢,不同母親:會煮飯給我吃父親:瞭解我的想法
7、,相同1.有時間陪伴我2.會關心我,18,問卷調查結果 親子實際相處情形,19,問卷調查結果 親子實際相處情形,20,問卷調查結果 子女與父母交談的情形,21,問卷調查結果 子女與父母交談的情形,22,子女與父母交談的情形,23,子女與父母一起做的事,24,子女與父母的四項比較,25,父母對於子女感到困擾的情形,相同不相同,26,父母認為國小家長應該具備的知能,父母認為最需要學習的知能:1.瞭解親職角色責任 2.培養子女正向的特質3.瞭解與輔導子女成長的學習4.提供子女安全的成長環境5.瞭解子女心理發展父母認為最不需要學習的知能:1.學習召開家庭會議的能力2.瞭解子女的朋友網路3.參與子女的生
8、活,27,理論基礎,28,問題?,1. 你有幾年的父母經歷?2. 你認為當父母是-? 甜蜜還是負擔3. 妳認為當父母需要學習嗎?,養孩子是,照書養 VS. 照豬養 現 代 VS. 傳 統,問題一:父母角色在社會變遷中是否不同?,問題二:父母角色在家庭發展的不同階段 是否相同?,子 女,父母,互動系統,發展概念,當你的孩子想買一件你覺得不好看的 衣服,你會?你的想法 VS. 孩子的想法,問題三:父母角色是否符合子女發展 的需求?,一、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二、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三、生態系統理論四、家庭生命週期觀點,33,主要應用理論,一、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1. 依據一般心理
9、健康者的人格特徵為立論基礎。2. 視社會發展為連續不斷的歷程。3. 以發自於自我成長的內在因素做為社會發展的動力心理社會發展 。,34,一、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一)基本原則1.心理社會發展是連續而累積的,前一階段如何解決會影響下一階段解決的能力;2.心理社會發展包含一連串橫跨一生中的各種不同發展議題;3.心理社會發展是有次序性及階段性的;4.心理社會發展主要反應在發展任務上;5.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主要關心的是發展(任務)的內涵。,35,一、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二)基本概念1.發展階段:將人的一生劃分為八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均有其衝突存在。2.發展任務:界定每一個年齡階
10、段中健康的、正常的發展任務,這些任務形成一個序列:成功地完成一個階段的任務,導致發展及成功地完成下一個階段任務的更大可能性。,36,37,一、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八個階段,一、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二)基本概念3.心理社會危機:個體出生後,開始與環境接觸互動,在互動中,由於自我成長的需求,希望從環境中獲得滿足,但也受到社會的要求與限制,使個體在社會適應中產生心理上的困難,稱之為心理社會危機。,38,二、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Albert Bandura於1977年提出。認為人類的學習是個人與其所處特殊的社會環境持續交互作用的歷程。 人類的
11、行為大都經由學習而來,個體自出生就無時無刻於無形中學習他人的行為。隨著個人年齡的增長,在行動、思想、感覺及對事物的看法,發展成一個為家庭與社會所接受的社會人。,39,二、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二)基本觀點1.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透過觀察即可以學習到新的行為替代性增強(vicarious reinforcement)認知過程自我調整過程2.自我效能論 (self-efficacy)自我效能:為一種關於自己能力的信念, 此能力在組織或執行一些活動時被表現出來。3.三元互動論 (triadic reciprocal causation)個體行為受其個人、行為、環境
12、三因素交互影響。,40,二、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二)基本觀點1.觀察學習(榜樣作用)人能透過觀察而形成行為的心理表徵,藉由仿效歷程(modeling)進行學習。替代過程透過觀察他人行為和結果,受到強化還是懲罰,不必自己直接作出反應,體驗結果。認知過程將行為透過符號,轉換成內在模式,成為未來行動的指南或決定所要表現的為。自我調整過程透過觀察到自己為的後果調節為,包括自我觀察、判斷和自我反應,41,*觀察學習歷程*,二、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二)基本觀點2.自我效能論(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為一個與能力有關的概念,指個體對於處理或應付環境事件的有效性。亦即個體對能否在一定層面上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教 育种 教师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53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