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发中作用课件.ppt
《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发中作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发中作用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六章、药物动力学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 临床前药物动力学基本要求,试验药品质量稳定、与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所用试验药品一致实验动物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取样时间点安排药时曲线数据处理,动物选择与注意事项,必须采用成年、健康动物。常用动物为大鼠、小鼠、兔、豚鼠,狗等。首选动物与性别尽量与药效学或毒理学研究所用动物一致。尽量在清醒状态下进行。动物进实验室应饲养35 d再开始实验。,动物选择与注意事项,必须采用成年、健康动物。常用动物为大鼠、小鼠、兔、豚鼠,狗等。首选动物与性别尽量与药效学或毒理学研究所用动物一致。尽量在清醒状态下进行。动物
2、进实验室应饲养35 d再开始实验。,给药途径,给药途径要选择拟在临床上用的途径(如有特殊情况,要加以说明),给药剂量,高剂量:接近最大耐受剂量中、小剂量:动物有效剂量的上、下限考察药代过程是否线性解释药效和毒性,二 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具体研究项目,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吸收单次、多次给药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生物转化药物排泄对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血药浓度-时间曲线,1.剂量的选择:在有效安全范围内,要选择三种剂量2.给药后取血时间应注意到下列三个相的时间点分布,先做预试,摸索各自范围。334 血管外给药,吸收相、平衡相和消除相。 实验观察期不小于3个半衰期3.口服给药,一般在给药前禁食12 h
3、。研究口服给药,不宜选用兔和反刍动物如羊等。4.最好从同一动物多次采样,尽量避免用多只动物合并样品。,药时曲线及数据处理,1.要提出描述血-药时程的数学表达式,并确定其参数,对线性房室模型,一般要提供:静脉注射:T1/2、k、V、Cl、AUC.血管外给药:ka、Tmax 、Cmax、Tl/2、AUC、非线性过程:常以Michaelis-Menten式表达,要提供Vm及km值。2.如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应指出所用程序名称。,实验报告材料,1.每只动物、每个时间点的原始数据、均值及标准差。2.比较曲线拟合计算值与观测值的符合程度。,药物的分布,选用大鼠或小鼠做分布试验较为方便。选择一个剂量(一般
4、为治疗剂量)后,、至少测定药物在心、肝、脾、肺、肾、胃肠道、生殖腺、脑、体脂、骨髓肌等组织的分布。特别注意药物在靶器官/靶组织(包括药效学与毒理学)的分布。取样的代表性。以药-时曲线作参考,选2-3个时间点分别代表分布相(或吸收相)、平衡相和消除相的药物(分布消除相组织分布必须包括在内)。每个时间点的组织,必须有至少5只动物的数据。,药物的分布,拟通过改进剂型而增加组织分布的药物,应该提供改进剂型与原剂型比较的组织分布研究,以支持其立题依据。,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研究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方法很多,如平衡透析法、超滤法、超速离心法、凝胶过滤法等其中以平衡透析法最简单、经济,但较费时,一般约需2
5、4 h方达平衡,最好置冷室进行,以免药物或蛋白质破坏。,血浆蛋白结合的百分数计算,如按各种透析法进行实验,应按下式计算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百分数。结合百分数=1-(滤出液(自由形)浓度/总浓度)100,注意事项,(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程度受很多因素影响,如血浆pH、血浆浓度、药物浓度等。血浆pH应固定为7.4,至少选择三个血药浓度(包括有效浓度在内)进行实验。(2)必须证明药物与半透膜本身有无结合,应做对照予以校正。 (3)可被血浆转化的药物,要加少量酶抑制剂,以终止其转化。(4)建议进行比较试验(5)蛋白结合率高于90%以上的药物,建议开展体外药物竞争结合试验。,药物的代谢,转化类型、代谢
6、途径、代谢物结构及量、代谢酶等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应观察药物对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的诱导或抑制作用应用肝微粒体技术 ,了解代谢相互作用或种族差异。,药物的排泄,1.尿和粪的药物排泄试验 2.胆汁排泄:,1、尿和粪的药物排泄试验,要将动物放入代谢笼内,给药后不同时间间隔收集尿或粪全部样品。记录尿体积,混匀,取一部分样品,测定药物浓度。尿、粪应每隔一定时间收集1次,以测定药物经此途径排泄的速度,2、胆汁排泄,一般用大鼠在麻醉下作胆管插管引流;待动物清醒后,以各种途径给药,并以合适的时间间隔分段收集胆汁,进行药物测定。,总 结,通过全面实验观察,要对该药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做综合性论述。包括吸
7、收、分布、代谢、排泄的特点,自尿、粪、胆汁的排泄情况,有无蛋白结合,结合百分数,有无蓄积,在什么器官或组织蓄积,蓄积程度等。如首次发现的新药,应对药物的主要去向做探讨,以免积蓄中毒。,三 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的GCP要求受试药物的要求受试者的选择剂量的确定药时曲线的数据的测定药时曲线的数据的处理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报告,药物在生物样品中的分离与测定,建立一个专属性强、准确、重现性好、灵敏的测定方法 (一)专属性(二)精密度(重现性)(三)标准曲线(四)回收率(准确度)(五)灵敏度(六)生物样品稳定性,日内、日间精密度,用RSD%表示药物加入生物样品中反复测定
8、的相对标准偏差,在实际所用标准曲线(至少三个浓度)范围内,日内变异系数争取达到5%以内,但不能越过10%或20%(ng水平)。,标准曲线及回收率,1.要指明药物的化学纯度。2.要制备药物在血、尿、粪、胆汁及组织匀浆等中的标准曲线,每条标准曲线在应用浓度范围内,最少包含六个药物浓度;并指出其相关系数。3.要注意不同组织的空白干扰及回收率可能不同,绝对回收率不低于50。,灵敏度,一般以ng(或g/ml)生物样品表示。要求能测出35个半衰期后的血药浓度或者能检测出Cmax的1/10浓度。,分离及测定方法,1.根据实验室条件,首选先进的HPLC、GC等分离方法,以及紫外、荧光等测定方法2.用放射性核素
9、标记药物,在用前要进行纯度检查,放化纯度要95%。定位标记要指明标记位置。3.放射免疫法和酶标免疫法具有一定特异性,灵敏度高,但原药与其代谢产物或内源性物质常有交叉反应,需提供证据,说明特异性。4.生物检定法常能反映药效学本质,一般特异性较差,最好用特异性高的方法予以对比、证明,否则要加以说明。,第二节 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评价,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BA)是指药物吸收进入大循环的速度与程度。 生物利用度可分绝对生物利用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是以静脉注射制剂为参比标准,通常用于原料药及新剂型的研究相对生物利用度则是剂型之间或同种剂型不同制剂之间的比较研究,一
10、般是以吸收最好的剂型或制剂为参比标准。,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剂量的药剂等效制剂,它们吸收的速度与程度没有明显差别的产品叫生物等效产品。当吸收速度的差别没有临床上的意义时,某些药物制剂其吸收程度相同而速度不同,也可认为生物等效。,药剂等效性,药剂等效性是指同一药物相同剂量制成同一剂型,但非活性成分不一定相同,在含量、纯度、含量均匀度、崩解时间、溶出速率符合同一规定标准的制剂。,生物等效性与药剂等效性不同,二者的主要区别药剂等效性没有反映药物制剂在体内的情况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的研究,反映了药物制剂的生物学标准,对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动力学 新药 研发 作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5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