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培训课件.ppt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培训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ADR),概念,排除了药品质量问题(伪劣药品),对ADR的正确认识,释义,排除了药物滥用(吸毒),排除了药物超量误用,排除了医疗事故,排除了医疗差错,1,2,3,4,5,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药品不良反应可能的原因,药物因素,药理作用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的理化性质、副产物、分解产物、代谢产物的作用药物赋形剂、溶剂、染色剂等附加剂的影响药物杂质的影响,药品不良反应可能的原因,机体因素,年龄性别遗传和种族病理状态食物、营养状态,给药方法,给药途径给药间隔和时间给药剂量和持续
2、时间配伍和给药速度减药或停药,其他因素,环境生活、饮食习惯,药品不良反应分型,常见(大于1%)剂量相关时间关系较明确在上市前常可发现如:阿司匹林-胃肠道反应,罕见(小于1%)非预期的时间关系较明确较严重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背景发生率高非特异性(指药物)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较长不可重现机制不清,A型,B型,C型,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药品不良反应的机理,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与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主要包括: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药物过敏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潜伏期较长,没有时确的时间关系,难以预测。例如:已烯雌酚致阴道
3、腺癌,1,2,3,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医院开展ADR监测的优势,医院,发现ADR,第一个地点,医务人员,对ADR,直接接触者,医务人员,对ADR患者,主要救治者,药品ADR,深入研究,离不开医院,1,3,2,4,降低血脂,ADR对新药再评价影响的实例,拜斯亭,1997年上市正常药效,2001年发生不良反应,横纹肌溶解,肾功能不全,修改说明书,撤 市,ADR监测弥补药品上市前研究的不足,为上市后再评价提供服务,ADR对促进合理用药的实例,头孢曲松钠,肺、肾中出现钙-头孢曲松沉淀,新生儿死亡,修改药品说明书,提出风险警示,美国FDA药品生产企业联合发表声明,含钙溶液/药物,ADR监测为遴选,整顿
4、和淘汰药品提供依据,ADR促进清理整顿药品实例,三白草科植物鱼腥草鲜品,两次蒸馏,清热,解毒,利湿,控制感染,暂停该药,鱼腥草注射液,国家中心对此提出关注,提出安全建议,鱼腥草注射液,过敏性休克,对该药通报,分析、评价,特非那定,ADR促进新药研发实例,优点,心脏毒性,死亡报告,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成为最受欢迎的抗过敏药物,撤 市,非索非那定,新型抗组胺药,特非那定代谢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81号)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12月13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 二一一年五月四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5、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药品生产企业应当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机构并配备专(兼)职人员,承担本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第十九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主动收集药品不良反应,获知或者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后应当详细记录、分析和处理,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见附表1)并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发现或者获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30日内报告。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第六十
6、七条本办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于2004年3月4日公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7号)同时废止。规范不良反应上报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修改完善说明书内容,制定适合我国人民的药品说明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ADR发生比例,住院病人约5%-10%是由于药品不良反应而入院,住院治疗期间10%-20%的病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2016年病例报告及ADR发生率,2016年我国每百万人口平均病例报告数为1068份 ,其百分占比为0.107%。,每百万人口平均病例报告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国
7、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0.3%5.0%住院,因药品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人,10%20%发生ADR,住院病人,0.24%2.9%死亡,住院病人因药品不良反应死亡者,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责任单位。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按照来源统计,来自医疗机构的报告占85.6%;来自药品经营企业的报告占12.8%;来自药品生产企业的报告占1.4%;来自个人及其他的报告占0.2%。,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来源分布,按照报告人职业统计,医生报告占55.5%,药师报告占25.3%,护士报告占15.1%,其他报告占4.1%。,2016年报告人职业构成,男性和女性患者比例接近0
8、.89:1,女性略多于男性。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中,14岁以下儿童患者的报告占9.9%;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报告占23.5%。,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年龄分布,按怀疑药品类别统计,化学药占81.5%、中药占16.9%、生物制品(不含疫苗)占1.6%,2016年ADR报告涉及药品类别分布,按照药品给药途径统计,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给药途径分布中,静脉注射给药占59.7%、其他注射给药(如: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等)占3.4%、口服给药占33.7%、其他给药途径(如:外用、贴剂等)占3.2%。,2016年ADR报告给药途径分布,2016年ADR报告累及器官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品 不良反应 监测 报告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5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