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对脑功能重塑的影响课件.ppt
《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对脑功能重塑的影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对脑功能重塑的影响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对脑功能重塑的影响,上肢功能,肩臂功能:肩胛带、上臂及前臂运动手的功能:手的运动、手的精细运动日常生活能力:进食、修饰、洗澡、穿衣等从大脑分区来看,上肢占脑皮质 运动区的很大部分,而脑神经损伤 后对上肢功能受损的影响也更大。,脑卒中早期死亡率下降,残疾率的升高。 美国从1973-1994 年间,脑卒中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从79/ 10 万人下降到29/ 10 万人,存活人数也从1 500 万增加到2 400 万。死亡率的下降和存活人数的增加将使卒中后的致残率上升。脑卒中大约有85%患者伴有上肢功能障碍55-57%患者在发病后的3-6个月仍伴有上肢功能障碍,完全恢复者仅有
2、14-16%,流行病学-发病及恢复趋势,流行病学-接受正规康复治疗,早期康复治疗,80的患者的功能明显改善,只有1020的患者留有严重或中度残疾脑卒中偏瘫患者约80%左右能恢复步行(包括部分辅助下的步行在内)50%左右偏瘫上肢可以恢复实用的使用功能,上肢的致残率要比下肢更高!,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上肢运动功能障碍,随意运动丧失或部分丧失,在急性期呈弛缓性瘫痪,随意运动可完全丧失。痉挛期虽有随意运动,但往往不完全;痉挛,这是上位运动神经损害的特征表现,常于卒中后13周内出现,并逐渐加剧达高峰,随着病程的发展而逐步消退。,若痉挛严重而持续存在,则运动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较小,并可引起关节挛缩畸形而进一
3、步加重功能障碍; 异常运动模式,脑卒中后伴随着随意运动的恢复而出现一些原始运动模式,如联合运动(associated movement)和共同运动(或称协同动作synergies),影响动作的准确、协调及效率。常见的共同运动模式如下:,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偏瘫肢体共同运动模式构成,上肢屈曲共同运动模式: 肩胛退缩 前臂旋前 肩胛下压 肘关节屈曲 肩关节内旋 腕关节屈曲 肩关节内收 手指关节屈曲,上肢伸展共同运动模式: 肩胛前伸 前臂常旋前 肩胛下压 肘关节伸展 肩关节内旋 腕关节伸展 肩关节内收 手指关节屈曲,偏瘫肢体共同运动模式构成,康复评估,脑卒中上肢功能评估,脑卒中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B
4、runnstrom法,Fugl-Meyer法,上田敏法。其中以Brunnstrom法较为简便实用且易操作。据Brunnstrom对中风后运动功能恢复的观察,将其分为六个阶段。,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六阶段表(Brunnstrom),阶段 臂 手 弛缓、无反射 弛缓、不能进行 无功能 任何运动 协同动作或其 开始出现痉挛,肢体 能开始粗的抓握, 成分的出现;开 协同动作或它们的一 有最小限度的屈 始出现痉挛 些成分开始作为联合 指动作 反应而出现 可随意引起协 痉挛加剧;但可随意 可作粗的抓握和勾 同动作或它们的 地引起协同动作的模 状抓握,但不能释 一些成分;痉挛 式或它们的一些成分 放 达峰
5、点,脱离基本的协 痉挛在消退;可能 粗抓握存在,侧 同动作;痉挛开 有脱离协同动作模 捏在形成,可作 始减弱 式的复合运动出现 少量的伸指运动 和一些拇指的运 动 开始有独立的 协同动作不再占优 掌伸抓、球和园 活动;痉挛明显 势,更多地进行一 柱状抓握及释放 减弱 些脱离协同动作的 都能作 复合运动要容易得多 协同动作大致 痉挛仅在进行快速 可作所有类型的 正常;痉挛轻微 运动时才表现出来, 伸抓和个别地活 易于进行独立的关 动手指;有充分 节活动 范围的伸指,Fugl - Meyer 评定(FMA),FMA 实际上是BRSS(Brunnstrom s re-covery stages of
6、 stroke ) 的细化和数量化。上肢大关节评价包括肩、肘、腕关节的屈肌、伸肌的协同运动,腕关节稳定性,有无反射亢进等,手小关节包括手的抓握、手指侧捏、对指捏等运动方式,且包括协调能力和速度的评价,Fugl - Meyer 评定(FMA),FMA 积分临床意义: 上肢功能评估可分为10 大项, 33 小项,各项最高为2 分(0、1、2),上肢共66 分; 级:严重运动障碍,,积分为总分的50 %以下; 级:明显运动障碍,积分为总分的50 %84 %; 级:中度运动障碍, 积分为总分的85 %95 %; 级:轻度运动障碍,积分为总分的96 %以上。,Barthel指数,Bart hel指数是评
7、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方法, 因为日常生活活动主要依靠上肢活动的参与来完成, 所以可以直接反映上肢功能状况。60分以上者为良,生活基本自理;6040分者为中度残疾,有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4020分者为重度残疾,生活依赖明显;20分以下者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Barthel指数,上肢痉挛的评定,最常应用的办法为修改的Ashwort h 痉挛评定法。该方法是由检查者对被测患者的上肢施以被动关节活动(PROM) , 依该肢体完成PROM 情况来判定患者的痉挛程度。修改的Ashwort h 痉挛评定标准:,修改的Ashwort h 方法,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STEF是由日本学者金子翼
8、先生提出 , 通过手的取物过程, 包括手指屈、伸, 手抓、握,拇指对掌、捏、夹等各种动作来完成全套检查测试。全套检测共分10 项活动,依次为:拿大球、拿中球、拿大方块、拿中方块、拿木园片、拿小方块、拿人造革片、拿金属片、拿小球、拿金属小棍,检查要采取标准动作,物品从一处拿起,经过标准距离,放在指定位置。从动作开始到结束,同时记录时间,根据完成动作来获取分数,每项分数为010 分,最高为10 分。花费时间越短,得分越高。每项检查限定时间为30 s ,即在30 s 内仍不能完成该动作,得0 分。,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正常人各年龄组参考得分(总分) 如下: 1839 岁得99 分;4054
9、 岁得96 分,5564 岁得94 分,6574 岁得83 分,7584 岁得75 分。也可患侧与健侧对比;患者自身在治疗前后及不同阶段的评定结果互相比较,有助判定康复效果,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康复治疗,上肢康复新方法脑神经重塑,神经损伤康复机制,强调感觉对运动的重要性,利用感觉输入促进正常模式的运动功能;在治疗中要按人类的正常运动发育顺序发展运动控制和构成技能基础的基本运动;利用反射促进随意运动和抑制不必要的运动;强调整体协调运动技巧的获得需要多次的重复;,脑神经重塑的机制,“康复中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处理患者的残障,而是要让他们重新学习运用已失去的身体功能”“这种再学习的可能性是基于脑功能重塑
10、的理论,即脑神经结构间产生新的连接和重组以新的方式完成已丧失的功能.” “大脑的基础研究表明不断的运动刺激会让新的神经连接更加稳固,而没有运动刺激会让连接变得很弱直到消失” Sourc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February, 2009,脑功能重塑的机制,脑卒中导致脑部受影响部位的脑细胞死亡;引起各种功能障碍,包括运动功能障碍;周围未受损的脑细胞有潜在的代偿能力,新的枝芽仍可再生连接并变得稳固;“大脑的基础研究表明不断的运动刺激会让新的神经连接更加稳固,而没有运动 刺激会让连接变得很弱直到消失”,28
11、,脑功能重塑的表现机制Mechanism of BFRO,在这个过程中,重复性的康复训练可加速连接的过程并提高活动能力 ,像一颗大树被折断了树枝,新的枝芽仍可再生连接并变得稳固;这种康复训练在受损伤后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后都可发生神经结构可塑性的改变,29,一定条件的康复训练可促进脑功能重塑,脑卒中导致脑部受影响部位的脑细胞死亡,大量重复功能性训练 不断的挑战和刺激 主动参与、反复学习,急性期的康复治疗,发病后数日内应以临床抢救为主,提倡康复措施要早期介入,采取的主要方法是体位治疗和患肢被动运动,目的是预防并发症和关节僵硬、挛缩等继发性的损害,为下一步的功能训练做准备。,采取正确的卧床体位,佩
12、带功能位的矫形支具并做患肢各关节的被动运动,每日2次以上。注意被动运动要轻柔、缓慢、充分,切忌粗暴,以防造成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如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且体力允许,应鼓励并教会患者用健肢带动患肢做被动运动。,预防关节僵硬、挛缩,恢复期的康复治疗,一般在脑卒中发病后1-3周(脑血栓约1周左右,脑出血2-3周),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并发症,便进入恢复期,可进行功能训练。此期重点是抑制患肢痉挛,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重建正确的运动模式,辅以必要的力量训练。,经典上肢及手康复治疗,上肢训练应从早期卧床开始 先从肩关节和肩带的活动做起,仰卧位健手助力患臂上举、内收、外展、伸屈肘关节,重点诱导主动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脑卒中 上肢 功能 康复 重塑 影响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51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