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EOR技术及发展方向课件.ppt
《胜利油田EOR技术及发展方向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胜利油田EOR技术及发展方向课件.ppt(1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曹绪龙2009年6月,胜利油田EOR技术及发展方向,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在“三高”开发阶段,若控水稳油、保持油田产量稳定就需要我们寻求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理论和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汇 报 提 纲,一、EOR现状二、胜利油田化学驱油技术三、技术发展方向,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1、什么是EOR技术?2、开展化学驱的必要性3、化学驱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EOR技术简介,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1、什么是EOR技术?2、开展化学驱的必要性3、化学驱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EOR技术简介,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石油采出过程相互作用,驱油过程中油层物理化学问题
2、研究示意图,降低粘滞力、粘附力:热、化学剂降低毛管力:化学剂,要求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洗油能力毛管力:对驱替相是动力,对毛管中被驱替相是运移阻力,对降低剩余油不一定有利,一、EOR现状,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EOR现状,EOR简介,原油采收率,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EOR现状,EOR简介,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EOR现状,EOR简介,原油采收率,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EOR现状,EOR简介,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1、化学因素,EOR技术简介,(1)流度比的影响,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1、化学因素,EOR技术简介,(1)流度比的影响,流度比减小可以增大油相
3、流动、扩大驱替相波及 方向:降低油黏度、增加水相黏度 方法:热力降粘、活性剂乳化降粘、气体膨胀降粘 聚合物增粘、泡沫增粘、活性剂乳化增粘等,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EOR技术简介,1、化学因素,(2)毛管数的影响,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毛管数增大可以提高洗油效率方向:增大驱替相黏度、增大驱替相速度 减小油水间界面张力 Nc需要增加10010,000倍才能驱动残余油。因v(驱替液流动速度和粘度)提高的潜力有限,因此只能大幅度 (10010,000倍)降低界面张力。方法:活性剂、混相驱,NC=/,EOR技术简介,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润湿性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EOR技术简介,USBM指数
4、,水湿岩心的水驱采收率大于油湿岩心的水驱采收率,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影响因素:油层非均质、驱替相与被驱替相间流动的差异方向:调整井、注入粘性流体、粘弹性流体或颗粒等,2、地质因素,EOR技术简介,(1)非均质性,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EOR技术简介,3、油藏因素,布井方式与波及系数,井网调整、多向受效井,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EOR技术简介,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化学驱油技术,一、EOR现状,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1、EOR技术简介2、化学驱的必要性3、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1、国家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要,化学驱的必要性,2006年原油消耗量3.14
5、亿吨,进口1.227亿吨,占39.1%2007.05 胜利油价$60.86/桶预计2020年原油消耗量5亿吨, 进口依存度将达到60%,国家将面临着重大的经济安全问题,原油价格的上升,使该问题越来越严重。要提高原油的有效供给途径:1.发现新的储量;2.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原油价格变化曲线,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化学驱的必要性,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资源品位逐渐变差(稠、储层差、小土豆等),隐蔽油气藏比例逐渐,增加优质资源不足。,2、勘探优质资源不足的需要,10011.8,胜利油田历年勘探储量,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1、EOR技术简介2、化学驱的必要性3、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中国石化上
6、游科技工作会议,1.化学驱油技术,一、EOR现状,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EOR现状,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EOR现状,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EOR现状,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EOR现状,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EOR现状,国内外化学驱应用状况国外,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EOR现状,国内外化学驱应用状况国外,目前国外75个化学驱项目,其中三元复合驱、二元复合驱28个,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EOR现状,国内外化学驱应用状况国内,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EOR现状,国内外化学驱应用状况国内,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化学驱已经成为增加可采储
7、量的重要阵地,目前累增油达到1623万吨,增加可采储量1919万吨。,胜利油区化学驱增油和新增可采储量变化曲线,累增油万吨,年增油万吨,累积增加可采储量万吨,年度增加可采储量万吨,一、EOR现状,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EOR现状,国内外化学驱应用状况国内,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20%,5.4%,一、EOR现状,国内外化学驱应用状况国内,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EOR现状,经济效益显著,国内外化学驱应用状况国内,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三次采油技术为油田稳产做出的重要贡献,一、EOR现状,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汇 报 提 纲,一、EOR现状二、胜利油田化学驱油技术三、技术
8、发展方向,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二、胜利油田化学驱油技术,化学驱条件苛刻,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二、胜利油田化学驱油技术,化学驱条件苛刻,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二、胜利油田化学驱油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二、胜利油田化学驱油技术,聚合物驱技术三元复合驱技术二元复合驱技术泡沫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发展历史:上世纪60年代“八五”期间,合成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分子量由300万提高到1500万以上,推动了聚合物驱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发展现状: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年产量达1418万吨,生物酶法水解丙烯氰、后水解工艺等新型工艺手段,聚丙烯酰胺的分
9、子量提高到3000万左右,发展趋势: 聚丙烯酰胺改性:由传统向改性发展 在聚合物链上引入新的共聚单体、侧基、抗水解基团 两性或疏水缔合聚合物 效果:抗盐性能改善,表观粘度提高,但抗温性能没有明显发展,驱油机理更加复杂,驱油能力不强。,聚合物发展现状及趋势,(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何种类型的聚合物适应胜利油田不同油藏化学驱的需要?胜利油田不同油藏条件下聚合物产品的粘度、稳定性、驱油效率?,?,(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胜利油藏条件下聚合物驱要解决的核心问题:1.驱
10、替相粘度对提高采收率有何影响?2.驱替相粘度应当如何选择?3.何种聚合物适合要求?浓度多大合理?,(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
11、议,(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聚合物驱项目27个,地质储量3.37108t 年增油151104t,累积增油1420104t提高采收率612,平均7.0吨聚已增油50143t/t,平均73t/t,(一)聚合物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二、胜利油田化学驱油技术,聚合物驱技术三元复合驱技术二元复合驱技术泡沫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胜利条件下单一碱、活性剂与碱复配体系界面张力,开展三元复合驱的必要性,胜利条件下单一碱与原油作
12、用界面张力高,且窗口窄。碱与活性剂的协同作用可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且浓度窗口宽。,(二)三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二)三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相态理论,目的:得到最佳含盐量下的中相微乳 1.中相乳状液驱油效果最好; 2.中相体积越大越好-增溶参数; 3.形成中相含盐需求量越低越好。,相性质与采收率的关系,微乳状液类型示意图,活性图区域界面张力低,驱油效率最高,(二)三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二)三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二)三元复合驱技术,(二)三元复合驱技术,(二)三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二)三元复合驱
13、技术,(二)三元复合驱技术,2.界面张力,(二)三元复合驱技术,2.界面张力,(二)三元复合驱技术,(二)三元复合驱技术,(二)三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二)三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二)三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二)三元复合驱技术,3.现场试验效果,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二)三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二)三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二)三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二)三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二)三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二)三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
14、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聚合物驱技术三元复合驱技术二元复合驱技术泡沫复合驱技术,二、胜利油田化学驱油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水,原油,岩石,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核心,关键,规避,揭示界面微观行为与相互作用,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创新理论认识,指导配方设计,(三)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三)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三)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试验区油藏条件下,毛管数的取值范围: Ncw.v/(0.004440.001157)/17.55.910-7 设砂岩孔隙的喉道大约为5m,设一油滴的长度约为孔喉的20倍 当驱动压力梯度大于或等于毛管压
15、力梯度时即当dP/dxdPc/dL时,油滴活化: 聚驱前水驱压力梯度(dP/dx )约为355Pa/cm,远小于使上述油滴活化所需的压力梯度数值。其中: Pc2/rdP/dxL3.55 Pa/cm 8.9103 mN/m,在特定的孔隙介质中,油滴能否开始移动,直接和毛管数Nc值的大小有关,活化束缚油的途径降低界面张力,(1) 试验区油藏条件下界面张力限度的确定-通过孔隙介质毛管压力确定,(三)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随着Nc值的增大,驱油效率增加。胜利条件下当5.0103mN/m时,Ncw .v/(0.004440.002314)/5.01032.05103,约为80。,(1
16、) 试验区油藏条件下界面张力限度的确定-通过CDC曲线确定,(三)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不同界面张力体系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体系界面张力的降低,提高采收率明显提高。因此,所选配方界面张力应达到超低。,试验条件: 70;原油粘度:40mP.s;注入水总矿化度10428mg/L(Ca2+、Mg2+浓度330mg/L,),(1) 试验区油藏条件下界面张力限度的确定-通过物理模拟试验结果确定,(三)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1) 试验区油藏条件下界面张力限度的确定-通过数值模拟试验结果确定,界面张力在10-2与10-3之间,驱油效果差别较大;界面张力大
17、于10-2时,模型二元驱提高采收率在11.5%以下;当界面张力达到10-3以下时,提高采收率在14.5%以上,而它们含水达到98的时间基本相同。二元驱配方应保证:界面张力达到10-3下,不同界面张力体系对驱油效率的影响,(三)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小结: (1)对于目的油藏而言,若有效提高驱油效率,油水间界面张力须低于X103mN/m;且界面张力越低越好. (2)考虑到实际非均质性油藏,虽然IFT低可以提高洗油效率,但并不意味着提高采收率的幅度高。因为由于IFT的降低减小了毛管阻力,窜流会增强。从提高采收率的实际出发,必须考虑体积波及问题.因此,配方在充分考虑界面张力降低至
18、8103mN/m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驱油效率的同时,还应最大限度地扩大波及体积。,(1)油藏条件下界面张力限度的确定,(三)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三)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三)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三)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多取代直链烷基苯磺酸钠与胜利原油界面张力(mN/m),从活性角度:C链较长(15-17)、分支程度大的活性剂有利于界面张力的降低。,c.采用模型化合物研究表面活性剂碳链长度的影响:,(三)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三)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构效关系研究活性
19、剂-油相结构相似,磺酸盐的界面活性与其疏水链的结构有关,芳烃磺酸盐的含量越高,对界面活性提高越有利。,(2) 如何实现超低界面张力,(三)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疏水链含有芳环时,与磺酸盐型活性剂的复配协同作用最好。,油相为甲苯:正辛烷=1:2,构效关系研究主剂-助剂结构相似,(2) 如何实现超低界面张力,(三)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石油磺酸盐与1#活性剂界面张力,磺酸盐,助剂1#,二元驱体系中复配活性剂对SLPS的增效作用,2.9510-3, n,单一体系,复配体系,(2) 如何实现超低界面张力,(三)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
20、会议,冷冻蚀刻透射电镜研究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分布形态,单一磺酸盐在界面上的分布形态,复配体系在界面上的分布形态,复配体系比单一活性剂界面排列更紧密,二元驱体系中复配活性剂对SLPS的增效作用,(2) 如何实现超低界面张力,(三)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小结:作为对实践的指导,给出在低浓度活性剂条件下实现超低IFT的途径:以疏水链长与原油等效烷烃值相当的磺酸盐为基础,辅以助剂来提高体系界面效率和界面密度,从而达到高效。作为对今后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发的指导:合成带支链或孪联型活性剂,(三)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国石化上游科技工作会议, HPAM对表面活性剂溶液张力的影响,0.15聚合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胜利油田 EOR 技术 发展方向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5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