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障碍(八版)课件.ppt
《肾功能障碍(八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功能障碍(八版)课件.ppt(2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肾脏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第 十 八 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概念、病因与类型以及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经过、发生机制、少尿期的代谢紊乱;熟悉: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特点;了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原则;,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概念及功能代谢变化;氮质血症、尿毒症的概念。熟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过程及其机制。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及防治原则;尿毒症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内容(contents),概述(introduction)急性肾功能不全(ARI)慢性肾功能不全(CRI)尿毒症(Uremia),概述(
2、 introduction),肾脏的生理功能 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排泄功能:代谢产物、毒物和药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节血压内分泌功能: 肾素(renin)、促红素(EPO)、PGs、 活性VitD等,灭活PTH和胃泌素。,概念,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严重障碍时,会出现多种代谢产物、药物和毒物在体内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一病理过程或临床综合症称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的分类,原发性肾脏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滤过受损高血压、水肿 肾小管疾病:重吸收和浓缩受损糖尿、尿崩等 间
3、质性肾炎:以肾间质炎症和肾小管损害为主 肾血管病、理化因素损害、肾肿瘤、肾结石等继发于系统性疾病的肾损害 循环系统疾病:休克、肾动脉硬化、血栓 自身免疫疾病和结缔组织病:SLE、RA等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 多种疾病发展的后期,主要临床表现,水肿高血压少尿、多尿尿路刺激症状肾区痛血尿、蛋白尿,第一节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环节,肾功能障碍发病环节肾小球功能障碍(glomerular dysfunction)肾小管功能障碍(tubular dysfunction)内分泌功能障碍(endocrine dysfunction),尿的生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
4、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肾功能障碍发病环节,1.肾血流量减少,2.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GFR: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超滤液的量。(125ml/min,180L/day) GFR超滤系数KF 有效滤过压 KF对水的通透性滤膜面积,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囊内压+血浆胶渗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囊内压,血浆胶渗压,Normal Glomerulus (200万),肾小球滤过面积,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蛋白尿、血尿,系膜细胞的功能,收缩作用支持作用吞噬作用分泌肾素,肾功能障碍发病环节肾小球功能障碍(glomerular dysfunction)肾小管功能障碍(t
5、ubular dysfunction)内分泌功能障碍(endocrine dysfunction),近曲小管重吸收模式,肾小管功能障碍发病环节,近曲小管吸收大部分物质,髓袢升支粗段吸收氯、钠,髓袢重吸收功能,肾小管功能障碍发病环节,远曲小管在醛固酮作用下分泌氢钾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在ADH作用下完成尿的浓缩与稀释,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正常重吸收,三.肾内分泌功能障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肾性高血压钠水潴留,VitD3活化不足低钙血症肾性骨营养不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肾性贫血,激肽与PG分泌不足,引起肾性高血压肾灭活PTH和胃泌素,引起肾性骨营养不良和消化性溃疡,概 述,肾
6、功能不全的分类,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尿毒症Uremia,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不全(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 ARI),概念 各种原因短时间内引起双肾泌尿功能急剧障碍 内环境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肾前性、肾性、肾后性,几小时几天,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少尿无尿,一、原因与分类,病因与类型肾前性ARI:肾脏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所致的急性肾功衰。,原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CO下降、肾血管收缩,特点,无肾实质损害为功能性肾衰,发病机制,原因与分类肾后性ARI 肾以下尿路(肾盏到
7、尿道外口)梗阻引起的肾功能急剧下降,称-,原因,双侧输尿管结石、盆腔肿瘤、前列腺肥大,特点,早期无肾实质损害,属功能性肾衰。,晚期肾严重损伤。,肾以下尿路阻塞,哎哟好痛哦!,发病机制,肾后性 ARF 特点 早期无肾实质损害,为功能性 肾衰 晚期肾实质严重损伤,属器质 性肾衰,事件主角:三聚氰胺假蛋白原理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左右,而三聚氰胺的含氮量为66左右。 通用的蛋白质测试方法“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出含氮量来估算蛋白质含量,因此,添加三聚氰胺会使得食品的蛋白质测试含量偏高,从而使劣质食品通过食品检验机构的测试。,原因与分类肾性ARI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实质病变而产生
8、的急性肾功衰。,特点,有肾实质损害(器质性)- 常有急性肾小管坏死 (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原因,1.急性肾小管坏死(85%)急性肾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急性肾中毒 (重金属、有机溶剂、药物、生物性)2.急性肾实质性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5%)急性间质性肾炎(10%)急性肾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肾动脉狭窄,肾性ARI,3.体液因素异常:低钾、高钙等 4.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阻塞肾小管,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面积烧伤、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不全(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 ARI),概念原因与分类发病机制(少尿的发生机制),肾泌尿
9、功能急剧障碍 (少尿无尿),病因,?,GFR,中心环节:,ARF发病机制-中心环节,发病机制(少尿的发生机制)(一)肾血管和血流动力学异常肾血流减少(肾缺血)GFR肾灌注压降低肾血管收缩肾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肾血管内凝血,关键环节:GFR,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血浆胶渗压),1.肾灌注压降低,BP=40mmHg:GFR几乎为零,2.肾血管收缩,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肾内收缩及舒张因子释放失衡:内皮素、前列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GFR,Normal内皮细胞肿胀,钠泵失灵大量自由基产生内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GFR ,内皮细胞肿胀,血流减
10、少,急性肾衰时,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液流变学变化,GFR,肾血流减少,肾灌流压,肾血管收缩,血压,CA、RAS、 PGE2、ET ,肾缺血,粘度升高纤维蛋白原 WBC阻塞、RBC变形能力 下降 微血管痉挛、管壁增厚。,发病机制(少尿的发生机制) (一)肾血流动力学异常 (二)肾小管损伤,肾小管细胞 坏死性损伤 凋亡性损伤,细胞损伤的发生机制:,ATP合成减少和离子泵失灵 自由基损伤作用还原型谷胱苷肽减少磷脂酶活性增高细胞骨架结构改变 细胞凋亡的激活 炎性反应与白细胞浸润,小管破裂性损伤,肾毒性损伤,肾脏供氧特点,发病机制(少尿的发生机制)(二)肾小管损伤1.肾小管阻塞2.原尿返流(漏回)
11、,肾小管阻塞,坏死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血红蛋白管型、肌红蛋白管型及磺胺结晶等阻塞肾小管管腔,使肾小球囊内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Granular Cast(颗粒管型):,Epithelial Casts in Urine(上皮细胞管型):,WBC Cast Urine:,Red cell Casts in Urine:,What is an RBC cast?,发病机制(少尿的发生机制)(二)肾小管损伤1.肾小管阻塞2.原尿回漏,原尿返流,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和毛细血管,GFR,少尿无尿,尿液,肾小管细胞受损,肾小管基底膜剥脱,坏死细胞及碎片阻塞,肾小管阻塞及原尿反流示意图,发病机制(少
12、尿的发生机制)(二)肾小管损伤 1.肾小管阻塞 2.原尿回漏 3.管-球反馈机制失调,发病机制(少尿的发生机制) (一)肾血流动力学异常 (二)肾小管损伤 (三)肾小球滤过系数降低,肾小球滤过率(GFR)=滤过系数(Kf)有效滤过压,GFR: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超滤液的量。(125ml/min,180L/day) Kf对水的通透性滤膜面积,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毛细血管腔,鲍曼氏囊腔面,+,1.内皮细胞肿胀2.内皮细胞受损3.内皮窗变小4.内皮细胞释放舒血管因子缩血管因子,内皮细胞受损,系膜细胞受损,内源性活性因子(Ang、TXA2、ADH)药物、毒物等引起系膜细胞收缩,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不全(ac
13、ute renal insufficiency, ARI),概念原因与分类发病机制发病过程与机能代谢变化 少尿型ARI根据发展过程分: 少尿期 多尿期 恢复期,发病过程与机能代谢变化少尿型ARI少尿期1.尿的变化少尿(400ml/24h) 无尿(100ml/24h)尿成分的变化(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低比重尿(1.0101.020)尿钠高,功能性和器质性肾功衰的鉴别,发病过程与机能代谢变化少尿型ARI少尿期1.尿的变化,2.氮质血症,肾功能衰竭时,由于GFR 降低,血中尿素、肌酐、尿酸等非蛋白氮含量显著升高(正常值2530mg),称为氮质血症。,概念, 血浆尿素氮 (blood urea ni
14、trogen,BUN)受摄入蛋白质量影响,不是反映肾功能的灵敏指标。,常用指标,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 CCr), 血浆肌酐 (serum creatinine, SCr)与蛋白质摄入量无关,与肌肉中磷酸肌酸分解产生的肌酐量,以及肾脏排泄肌酐的功能有关,发病过程与机能代谢变化少尿型ARI少尿期1.尿的变化,2.氮质血症 血尿素氮 血肌酐 血尿酸,发病过程与机能代谢变化少尿型ARI少尿期1.尿的变化2.氮质血症,3.水中毒4.高钾血症5.高镁血症6.代谢性酸中毒,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可诱发心室纤维颤动,甚至心脏停搏,最
15、危 险,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发病过程与机能代谢变化少尿型ARI少尿期移行期,当尿量增加到400ml/日时标志患者已度过危险期进入移行期。肾小管上皮细胞开始再生修复,是肾功能开始好转的信号。但肾脏排泄能力仍低于正常,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酸中毒等内环境紊乱不有立即改善。,发病过程与机能代谢变化少尿型ARI少尿期移行期多尿期,多尿的机制1.肾小球滤过逐渐恢复2.肾小管阻塞解除3.新生肾小管功能低4.渗透性利尿,发病过程与机能代谢变化少尿型ARI少尿期移行期多尿期恢复期肾小管上皮修复,肾功恢复机体内环境基本恢复稳定肾功能恢复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少尿型临床经过,发病过程
16、与机能代谢变化少尿型ARI非少尿型ARI,由肾毒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和造影剂引起GFR和肾小管损害程度较轻,可有尿浓缩障碍,可检出细胞和管型病程较短症状较轻预后较好非少尿型与少尿型可相互转化,无明显少尿 尿比重低 尿钠含量低 氮质血症 多无高钾血症,非少尿型特点,第一节 急性肾功能不全(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 ARI),概念原因与分类发病机制发病过程与机能代谢变化防治原则,防治原则病因学治疗ARI的治疗少尿期 1.控制输液量 2.控制高血钾 3.纠正酸中毒 4.足够热量,限蛋白摄入 5.透析疗法,防治原则病因学治疗ARI的治疗少尿期多尿期,1.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肾功能 障碍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50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