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病诊断与防治课件.ppt
《羊病诊断与防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羊病诊断与防治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羊病诊断及防治,授课教师:刘宏,主要内容,羊病的一般诊断方法预防羊病六大措施羊的传染病羊的寄生虫病羊的内科病羊的产科病羊病图片,羊病的一般诊断方法,(一)眼看识病,靠肉眼来判断羊是否健康。1、放牧观察健康羊:吃草快,反应敏捷。发病羊:常常掉队,呆立、停食或跛行。2、头部观察健康羊:眼睛有神,对外界反应灵敏;鼻镜湿润,很少有鼻液。发病羊:对外界反应迟钝,不愿抬头。有的流眼泪、流鼻液;鼻镜干燥甚至裂开。,眼看识病,3、皮肤及被毛观察健康羊:被毛紧密有光泽,皮肤红润有弹性。发病羊:被毛松乱无光泽,易脱落。皮肤干燥增厚,弹性降低或消失;有的皮肤有痂皮或龟裂,流黄水或脓水。4、休息观察健康羊:呼吸均
2、匀,斜卧姿势,听到怪声或生人接近时,立刻惊起远避。发病羊:常卧在群外或阴暗潮湿处,见人走近不愿躲避,闻怪声也不惊起。,眼看识病,5、可视粘膜观察健康羊:眼结膜和鼻腔黏膜呈粉红色、湿润,表面无异常分泌物;口腔和舌粘膜红润,表面光滑,口内无异臭。发病羊:眼结膜苍白,或呈黄色、紫蓝色,鼻腔中流出脓性分泌物;口腔较干燥,口内有异味,舌苔呈黄色或黑、赤色,舌表面有溃烂等现象。,(二)量体温,肛门测温或手摸角根、耳、四肢及躯干部皮肤。健康羊:体温为38.040.0发病羊:体温升高中暑、急性传染病及炎症。体温下降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障碍、大失血,衰竭症及 某些中毒病。皮温分布不均匀表示血液循环及神经支配有障碍
3、。,(三)测心跳(或摸脉搏),用听诊器心区听诊或切股内侧动脉心区站立保定,左侧肘关节内侧,第35肋间。健康羊:心律、脉律整齐,无心杂音;每分钟心跳(脉搏)次数为7080次。发病羊:心律、脉律不整齐,有心杂音;心跳(脉搏)加快见于运动、兴奋、恐惧、发热、疼痛、衰弱;心跳(脉搏)减慢见于贫血、某些药物中毒等。,(四)听呼吸,1、呼吸数检查:鼻孔呼气次数或胸腹壁起伏次数。 健康羊1020次/分; 发病羊呼吸数会增多。2、呼吸音检查:病羊呼吸音变得粗厉或减弱。,(五)饮食粪便检查,“五看” 看胃口 看饮水 看反刍 看腹围 看大便健康羊能吃能喝能拉。发病羊少吃少喝少拉或不吃不喝不拉。,预防羊病六大措施,
4、1、科学饲养管理,俗话说“羊儿壮,百病传不上”,提供充足优质的饲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羊舍卫生:经常打扫,保持干燥;粪污远离羊舍,堆积发酵;饲料槽、饮水槽及其用具勤刷勤洗。,2、按期检疫诊断,禁止到疫区购羊,从非疫区购来的羊也应先隔离饲养1个月。对原有羊群要分期分批进行各种方法的检疫。 (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病原学及免疫学),3、打好预防针,根据所在地区的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确定接种的时机。必须注射以下5种苗:羊痘弱毒冻干苗 ;羊四联(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灭活疫苗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O型口蹄疫(五号病)灭活疫苗 ;炭疽芽孢苗。,4、坚持消毒制度,阳光和干燥消毒
5、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生物热消毒,常用消毒药物,几种消毒液供选用:0.5%过氧乙酸溶液 双链季胺盐(民星5号消毒液)3%来苏尔溶液抗毒威400倍稀释液20%漂白粉溶液,5、定期进行驱虫,可选用以下驱虫药:丙硫咪唑(又称抗蠕敏)左旋咪唑 伊维菌素(灭虫丁)美里哒唑,6、养羊场应有防疫设施和防疫管理制度,(1)实行隔离饲养,防止疾病传播,门口最好设立消毒池、紫外线灯,进入羊场更衣换鞋。一般谢绝同行参观。怀疑传染病的发病羊(带病菌、病毒)进行早期隔离,或治疗,或淘汰。,(2)消灭传染源,病死羊尸体深埋。病羊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无害化处理。,(3)消除传染媒介,活的传染者:动物(如老鼠、螺类) 昆虫(如
6、苍蝇、蚊子)其他传染媒介: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 土壤、用具、畜舍,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节选),一类动物疫病:口蹄疫、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二类动物疫病多种动物共患病: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炭疽、伪狂犬病、魏氏梭菌病、副结核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绵羊和山羊病:山羊关节炎脑炎、梅迪维斯纳病三类动物疫病多种动物共患病:大肠杆菌病、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附红细胞体病、Q热绵羊和山羊病:肺腺瘤病、传染性脓疱、羊肠毒血症、干酪性淋巴结炎、绵羊疥癣,绵羊地方性流产,羊的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概 述,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
7、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表现并能传染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方式:直接接触传染,间接接触传染。但有的传染病,如W病,既能直接接触传染,也能间接接触传染,这些传染病往往爆发大规模的流行。,口蹄疫,口蹄疫是滤过性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兽共患病,是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新疫区发病率可达100%。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患病动物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发生水疱和溃疡,在民间俗称“口疮”、“蹄癀”。病原:口蹄疫病毒属微RNA病毒科口疮病毒属。病毒具有多型性和变异性,根据抗原的不同,可分为O、A、C、亚洲I、南非I、等7个不同的血清
8、型和65个亚型,各型之间均无交叉免疫性。口蹄疫病毒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耐低温,不怕干燥。该病毒对酚类、酒精、氯仿等不敏感,但对日光、高温、酸碱的敏感性很强。常用的消毒剂有1%2%的氢氧化钠、30%的热草木灰、1%2%的甲醛、02%05%的过氧乙酸、4%的碳酸氢钠溶液等。,口蹄疫,流行特点:该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如牛、羊、猪、鹿、骆驼等,其中以猪、牛最为易感;其次是绵羊、山羊和骆驼等。人也可感染此病。病畜和带毒动物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痊愈家畜可带毒4个月12个月。病毒在带毒畜体内可产生抗原变异,产生新的亚型。本病主要靠直接和间接接触性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是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眼结膜、鼻黏膜
9、、乳头及伤口感染。空气传播对本病的快速大面积流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可随风散播到50公里100公里外发病,故有顺风传播之说。 羊感染口蹄疫病毒后一般经过1天7天的潜伏期出现症状。病羊体温升高,初期体温可达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拒食,脉搏和呼吸加快。口腔、蹄、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溃疡和糜烂。严重病例可在咽喉、气管、前胃等黏膜上发生圆形烂斑和溃疡,上盖黑棕色痂块。绵羊蹄部症状明显,口黏膜变化较轻。山羊症状多见于口腔,呈弥漫性口黏膜炎,水疱见于硬腭和舌面,蹄部病变较轻。病羊水疱破溃后,体温即明显下降,症状逐渐好转。,口蹄疫,临床症状:病羊的口腔粘膜和蹄部的皮肤处形成水泡、溃疡和糜烂,初期体
10、温升高至40-41,精神沉郁、流涎、跛行。病理变化:除口腔、蹄部的水疱和烂斑外,病羊消化道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心肌色泽较淡,质地松软,心外膜与心内膜有弥散性及斑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针头大小的斑点或条纹,如虎斑,称为“虎斑心”,以心内膜的病变最为显著。诊断:本病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不难作出诊断,但应注意与羊传染性脓包病、羊痘、蓝舌病等进行鉴别诊断,必要时可采取病羊水疱皮或水疱液、血清等送实验室进行确诊。,口蹄疫,防治措施: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危害大,必须严格搞好综合防治措施。要严格畜产品的进出口,加强检疫,不从疫区引进偶蹄动物及产品;按照国家规定实施强制免疫,特别是种羊场、规模
11、饲养场(户)必须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免疫。一旦发生疫情,要遵照“早、快、严、小”的原则,严格执行封锁、隔离、消毒、紧急预防接种、检疫等综合扑灭措施。“早”即早发现、早扑灭,防止疫情的扩散与蔓延;“快”即快诊断、快通报、快隔离、快封锁;“严”即严要求、严对待、严处置,疫区的所有病羊和同群羊都要全部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小”即适当划小疫区,便于做到严格封锁,在小范围内消灭口蹄疫,降低损失。疫区内最后1头病羊扑杀后,要经一个潜伏期的观察,再未发现新病羊时,经彻底消毒,报有关单位批准后,才能解除封锁。,绵羊痒病,病原特性:痒病因子是一种亚病毒,性能与其他朊病毒相似,但痒病因子对一般理化因素敏感。近年来
12、的研究发现,痒病因子为病羊脑组织中的一种特异纤维,被命名为朊病毒蛋白质,该物质具有感染性,可以抵抗核酸灭活剂的破坏和紫外线的照射,其感染性可以因一些酶如蛋白酶K、胰酶、木瓜蛋白酶等的溶解而减弱,一些使蛋白变性的制剂也可以降低其传染性。55mmol/l氢氧化钠、碘酊、5%次氯酸钠、90%苯酚、6-8mol/l的尿素、1%十二烷基磺酸钠对病原体有很强的灭活作用。,绵羊痒病,流行特点:不同品种、性别的羊均可发生痒病,主要是2-5岁绵羊,易感性存在着明显品种间差异。不同毒株的致病性不尽相同,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空泡化程度与分布均不同。通常呈散发性流行,感染羊群内只有少数羊发病,传播缓慢。羊群一旦感染痒
13、病,很难根除。病羊和带毒羊是本病的传染源。目前认为主要是接触性传染,已经证明可以通过先天性传染,由公羊或母羊传给后代。本病虽然发病率低(约10%左右),但病畜可能全部死亡。人可以因接触病羊或食用带感染痒病因子的肉品而感染本病。,绵羊痒病,临诊特征:潜伏期1-4年。症状主要为瘙痒和共济失调。病程为6-8个月,甚至更长。病初羊食欲良好,体温正常,易惊吓、不安或疑视、磨牙,有时表现癫痫状,病羊有些表现有攻击性或离群呆立,头高举,高抬腿行走,头、颈、腹发生震颤。最特殊的症状是瘙痒;病羊在硬物体上摩擦身体,并用后蹄挠痒。用手抓其背部,表现摇尾和唇部颤动。由于不断的摩擦、蹄挠和口咬,引起肋腹部及后躯发生脱
14、毛,造成羊毛大量损失。有时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随着瘙痒的加剧,进食和反刍受到破坏。随着神经症状的加重,行动逐渐不协调,当走动时,病羊四肢高抬,步伐很快,表现为共济失调。日渐消瘦,最后不能站立,几乎100%死亡。,绵羊痒病,病理变化:除尸体消瘦、掉毛、皮肤损伤外,内脏器官缺乏明显可见的肉眼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查,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显微变化。病变出现在脑干的灰质中,可见神经节元的树突和轴突内形成大空泡,其空泡数量比正常羊多的多(正常羊脑在显微镜下一个视野大约只有一个空泡)。大空泡在脑干和延脑中尤为多见;星状胶质细胞增生,最终导致灰质的海绵状变性。,绵羊痒病,诊断要点:临床症状:显著特点是瘙痒、不安
15、和运动失调,但体温不升高,结合是否由疫区引进种羊或父母有痒病史分析。 组织病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病理变化与其他朊病毒病相同,脑髓及脊髓神经元的细胞质发生变性和空泡化。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测定病羊血清中的抗痒病因子蛋白抗体,常用ELISA和Western印迹法。也可以用酶标抗PrP抗体对患羊脑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法诊断。,绵羊痒病,防治措施: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是灭蜱,在蜱活动季节,定期对易感动物进行药浴或喷雾杀虫;对痒病、隐性感染羊采取扑杀后焚化。在疫区可以用鸡胚化弱毒疫苗进行接种。禁止用病死羊加工蛋白质饲料,禁止用反刍动物蛋白饲喂牛、羊;加强对市场和屠宰场肉类的检验,检出的病羊肉必须销毁,不得食用。受
16、感染羊只及其后代坚决扑杀;禁止从痒病疫区引进羊、羊肉、羊的精液和胚胎等;定期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焚烧、5-10%氢氧化钠溶液作用1小时、5%次氯酸钠溶液作用2小时、浸入3%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煮沸10分钟。,绵羊痒病,羊痘,病原:本症是羊痘病毒所致。这是一种乙醚敏感的DNA病毒,此病毒主要是侵犯羊,人是由于接触病羊污染的物质而被感染。多见于牧羊人,兽医及屠宰人员等,尚无人与人之间互相传染的报导。传染后有终生免疫力,病毒接种在人体后获得成功。把人和动物的损害进行组织培养有病毒生长。,羊痘,流行特点: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皮肤、黏膜的丘疹、脓疱、痂皮内及鼻黏膜分泌物中,在发病羊体温升高时,其血
17、液中存有大量病毒,病羊为传染源,主要通过传染的空气经呼吸道感染,也可以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工具、皮毛产品、饲料、垫草及体外寄生虫都为传染媒介;绵羊中细毛羊比粗毛羊或土种羊易感染,病情严重;羔羊较成羊敏感,病死率高。气候寒冷、雨季、霜冻、枯草期和饲养管理因素都是发病和加重病情的诱因。,羊痘,临床表现:1.绵羊痘:病羊体温升高达4142,结膜眼睑红肿,呼吸和脉搏加快,鼻流出黏液,食欲丧失,弓背站立,经12天后出现痘疹,痘疹多见于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先出现红斑,后变成丘疹再逐渐形成水疱,最后变成脓疱,脓疱破溃后,若无继发感染逐渐干燥,形成痂皮,经23周痊愈。发生在舌和齿龈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诊断 防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49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