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血液一般检验课件.ppt
《绪论 血液一般检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论 血液一般检验课件.ppt(1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实 验 诊 断Laboratory diagnostics,实验诊断学教研室,2,概 论,Laboratory diagnostics: 运用细胞学、临床化学、免疫学、血液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实验方法与技术,对人体的血液、体腔、排泄物和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各种实验检查,获得有关病原体、病理生化变化和脏器功能状态等的实验信息,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疗效方案选择、疗效检测、预后评估等提供客观依据。 实验诊断是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实验诊断学的内容:,血液学检验: 血常规生化检验: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免疫学检验:乙肝“两对半” 病原学检验:细菌培养细胞
2、检验:肿瘤脱落细胞检查分子生物学检验:丙肝的PCR定量检测寄生虫学检验:血吸虫、疟疾等,内容,4,血液:全血、血清、血浆 毛细血管血、静脉、动脉采血 骨髓标本:脑脊液:胸腹水:尿、粪:组织细胞:,标本的种类,实验诊断学的标本:,5,诊断:乙肝的核酸检查;两对半;鉴别诊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治疗方案选择:药敏实验;疗效监测:肝炎病人体内病毒含量及肝 功能评估;糖尿病血糖检测预后评估: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检测;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测,作用,实验诊断学的作用:,6,大三阳,小三阳,7,临床实验室常用试验的分类,筛查试验:灵敏度高、简单、快速, 诊断试验:特异性较高,灵敏度可能低于筛查试验,,HIV筛查:
3、 酶联免疫吸附测试验(ELISA),HIV确诊实验: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8,二、实验诊断的影响因素,试验前影响因素:最难控制的环节。试验中影响因素试验后影响因素,9,试验前,试验中,试验后,通过对患者的分析,进行化验项目的选择和组合,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和运送,对标本进行细胞学、化学、免疫、病原体等分析、方法、仪器、人员、质控,咨询性服务:结果解释及进一步检查咨询,系统性审核、结果报告与传递、样品的储存,10,生理因素与生活状态: 饮食、性别、年龄、运动等标本采集与处理:时间、状态、温度等项目选择与医嘱:合理选择项目环境因素:居住环境、海拔药物:Vc等,分析
4、前,11,控制分析前影响因素的对策,(一)加强沟通 合理选择(二)患者准备 至关重要(三)标本采集 保证质量(四)重视标本运输、储存,12,1.临床诊断实验的意义及干扰因素。2.准确判断分析化验结果。3.医师认真、完整地填写检验申请单。,(一)加强沟通 合理选择,13,例如诊断心肌梗死时有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磷酸肌酸激酶三项实验,肌红蛋白多:612h呈阳性肌钙蛋白: 1232h阳性率最高磷酸肌酸激酶: 2070h阳性率最高。,时效性,14,病毒窗口期:病毒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血液才会产生病毒抗体,在此期间抗体检测呈阴性,这段时间即为窗口期 ,检查抗病毒的抗体的结果却是阴性,容易造成漏诊
5、。,病毒,抗体,窗口期,15,(二)患者准备 至关重要,患者准备就是规范采集标本前患者的一切行为。如何判断检验前的干扰物质? 如:药物的干扰能否消除?,16,激烈运动后:LDH、ALT、AST、GLU等的测定值升高紧张、劳累、寒冷:WBC升高 一顿标准餐后:TG可50, BIL、GLU可15,ALT10, P、Ca、Na和TCHO可升高。,(二)患者准备 至关重要,安静状态下,空腹采集标本!,17,应尽量了解病人对刺激物(烟、酒、茶或咖啡)和成瘾性药物的接触史,供评价检验结果时参考。,(二)患者准备 至关重要,18,咖啡因:GLU、血管紧张素烟草:脂肪酸、肾上腺素、WBC等酒精:LA,UA,醛
6、固酮,肾上腺素等 GLU,LDL吗啡:AMY,脂肪酶,AST,ALT,BIL, ALP,胃泌素,催乳素等 胰岛素,去甲肾上腺素等,(二)患者准备 至关重要,19,Vc:实验诊断中最常见的干扰药物,干扰机制,强还原性:班氏尿糖定性假阳性,酶法测定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弱酸性:可竞争尿胆原的排泄,使尿胆原下降。药理特性: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20,Vc对实验诊断的影响,21,对于某些检验指标来说,卧位采血与坐、立位采血结果是有区别的。通常立位比卧位少12%左右,如Hb、WBC、RBC、HCT、脂类、蛋白质等。,(三)标本采集 保证质量,22,压脉带:如以结扎1min的样品结果为基数,
7、则结扎3min,可使血浆总蛋白增加5,胆固醇增加5,铁增加6,胆红素增加8,乳酸则不能使用止血带,(三)标本采集 保证质量,23,(三)标本采集 保证质量,避免标本溶血。区分是病理性溶血还是技术性溶血。当乳酸脱氢酶、Hb、转氨酶或血钾等值异常增高时,应警惕溶血。,24,采血完成后,应尽量减少运输和储存时间,尽快处理并检测。,(四) 重视标本的运输和储存,时间过长:糖酵解使血糖降低、RBC中K+逸入使血清K+升高、Cl-与CO2在细胞内外的交换使血清Cl-增高、CO2逸散使其结果减低、以及血液pH值变化、酶活性的降低或丧失等等,25,坚持两个标本采集的原则:,1)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
8、;2)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患者当前病情。,26,分析中,标本质量与处理仪器与试剂人员技能操作技术与方法质控物与标准品安全性与成本,27,分析后,检测记录结果书写计算机输入与临床的沟通等,28,三、参考范围,医学决定水平和危急值,参考区间(Reference interval ) :用稳定、可靠的试验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检测健康人群(或特定人群)所得的包括95%测定值(正态分布)的范围,选择参考个体,组成参考样本组采集样品分析样品,获得参考值统计处理参考值,获得参考区间,29,30,医学决定水平(Medicinedecidelevel,MDL)是指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值,通过观察测定
9、值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限值,可在疾病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的作用,或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或对预后作出估计,以提示医师在临床上应采取何种处理方式,如进一步进行某一方面的检查,或决定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等等,31,白细胞计数: 0.5109/L: 低于此值,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 3109/L: 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 11109/L: 高于此值为白细胞增多,此时作白细胞分类计数有助于分析病因和分型,如果需要应查找感染源。 30109/L: 高于此值,提示可能为白血病。,32,危急值: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接线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医生必须紧急处理,称之为危急值,33,34,1.掌握常用检验项目
10、的概念和临床意义,标 本的采集。 2.了解检验项目的方法和原理。 3.学会用临床思维,进行实验的评价及结果分析。 4.注意全面分析、动态观察。,实验诊断学的学习要求,35,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诊断学教研室罗进勇,36,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测,血常规传统概念:RBC和WBC的量和质,即狭义的血常规(blood routine test),包括:RBC,HB,HB,DC,血液成分常规检测(血常规),网织红细胞,红细胞沉降率,内容,37,全血细胞计数(complete blood count,CBC),广义的血常规。血细胞分析及计数每升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的血小板的量,测定血细胞的体积或某些生物学特性
11、、血细胞内的某种物质含量等,由此判断血细胞的质与量有无异常,38,血液分析仪全血细胞计数参数: 红细胞分析参数: RBC, Hb, Hct, MCV, MCH,MCHC, RDW, Ret, 红细胞形态学 白细胞分析参数:WBC、DC 血小板分析参数:PLT, MPV, PCT, PDW, 血小板形态 红细胞与血浆成分相互作用关系:ESR,39,标本的采集和保存,1. 标本采集前的准备: 患者、环境温度、药物干扰2. 抗凝管要求:EDTA.K2.2H2O3. 采集方法:静脉、毛细血管4. 标本保存:室温(低温影响PLT形态),40,41,检测方法,4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12、43,44,一、红细胞分析参数,红细胞生理,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睾丸酮,72h,48h,120d,Iron、protein,Bilirubin,Iron,叶酸,Vit B12,网织红细胞,45,双凹圆盘型,(1) 胞膜表面积大,有利于气体交换,(2) 胞膜有盈余,易于伸展变形,46,(一)RBC计数和Hb测定,1. 概念RBC、Hb: 单位容积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 常用于贫血诊断并判断程度,47,2. 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病人全身血容量有无改变:如大失血,血 液浓缩,故RBC、Hb很难准确反映有无贫血病人血浆容量改变:失水,水储留性别、年龄、居住海拔差异,48,3. 参考区间(Refe
13、rence interval ),RBC (1012/L) Hb(g/L) Hct(%)成年男性 4.0-5.5 120-160 40-50成年女性 3.5-5.0 110-150 37-48 新生儿 6.0-7.0 170-200,Notes:1.年龄与性别的差异 2.RBC和Hb为浓度单位: 注意全身血浆容量是否改变 急性大出血的时相:早期与数小时后,49,年龄(岁),红细胞(1012/L),50,4. 临床意义(clinicsignificance),(1) RBC、Hb 单位容积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于参考值下限称贫血(anemia) (症状而非疾病),生理学贫血,病理学贫血,51,生理
14、学贫血,婴幼儿(生长过快,原料不足)妊娠(血浆容量增加,稀释性)老年人(造血功能下降),52,病理学贫血,3. RBC丢失过多 急性失血 慢性失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输血后溶血、蛇毒、烧伤、脾亢,2. RBC破坏过度 RBC内异常(膜、酶) RBC外异常 (免疫、生物、理化和机械损伤),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1. RBC生成减少 干细胞(造血功能障碍) Hb生成 DNA合成,主要临床类型,发病机制,53,增生减低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所致贫血,其骨髓象中红细胞系减低,增生性贫血系骨髓以外的病因导致的贫血,表现为周围血象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但骨髓象中红细胞系代偿性增生。,
15、缺铁贫骨髓象,再障骨髓象,54,根据Hb减低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对贫血分级:,55,(2)RBC,Hb,生理学增多,病理学增多,相对性增多,绝对性增多,高原居民,胎儿和初生儿,剧烈运动后,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出汗等,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干细胞)继发性-慢性心肺疾患、肾癌、肝癌,56,(二)血细胞比容(Hemocrit, Hct)测定,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体积百分比 常用于贫血诊断并判断程度 也可用作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指标 有助于贫血形态学分类,红细胞比积(packed cell volume,PCV),57,Clinical significance,反映RBC的
16、量,受血浆容量改变的影响受RBC体积大小影响 增高:相对性(血液浓缩);绝对性(真红) 减低:各种贫血,但与RBC不一定成正比,58,(三)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1.平均红细胞容积: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平均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每升血液中所含血红蛋白平均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59,Clinical significance 贫血的形态
17、学分类贫血的形 MCV MCH MCHC 病因态学分类 (80-100fl) (27-34pg) (32%-36%)正常细胞 80-100 27-34 32-36 再碍、急性失血、白血病等 大细胞 100 34 32-36 巨幼贫。 小细胞低色素 80 27 32 缺铁贫、地贫、铁粒幼单纯小细 8 0 27 32-36 慢性感染、肝病、尿毒症胞性贫血 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60,4.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 RDW) 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 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CV) 用于贫血形态学分类,61,Cli
18、nical significance,(1)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62, 用于IDA的诊断和疗效判断: IDA:100,RDW; 轻型地贫:80,正常 早期RDW(用于初筛) 铁剂治疗有效:RDW值一过性进一步增大,随后逐渐降到正常,诊断,疗效,63,(四)、红细胞沉降率(ESR) p261,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的沉降速度正常红细胞膜唾液酸负电,相互排斥,不易下沉。 在很多疾病情况下,ESR都可以加快。影响因素:血浆、红细胞,RBC zeta电位,64,纤维蛋白原 、 球蛋白,免疫复合物 ESR加快 胆固醇、甘油三脂 急性期反应物质:
19、1胰蛋白酶血浆 C-RP 白蛋白 ESR减慢 卵磷脂,65,66,RBC数量越多,受到阻力越大, 血沉越慢。红细胞 RBC形态异常,如球形红细胞增 多症不利于RBC缗钱状聚集,因 此ESR加快不多。,67,2. 检测方法,标本采集:30s内,压脉带,枸橼酸钠(1:4),68,3. Reference interval,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0-20mm/h,生理性变化: 月经期 妊娠三个月以上 老年人,69,Clinical significance ESR 检查在临床诊断上有一定价值,但无特异性。 生理性 physiological ESR 高原生活,妊娠(3 月后),老年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绪论 血液一般检验课件 血液 一般 检验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4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