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第五章呼吸生理学课件.ppt
《讲义第五章呼吸生理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义第五章呼吸生理学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呼 吸,第一节 肺 通 气,第三节 气 体 运 输,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第二节 气 体 交 换,概 述,概 述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全过程: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运输、内呼吸,原动力:呼吸运动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间的压力差。,肺通气原理(一)肺通气的动力,第一节肺 通 气,呼 气,肺内压大气压,缩 小,肺 脏,吸 气,肺内压大气压,胸 廓,呼 吸 肌,缩 小,收 缩,舒 张,扩 张,扩 张,1.呼吸运动 (1)型式: 按呼吸深度分: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按动作部位分: 混合呼吸:正常成人。 腹式呼吸:婴儿、胸膜炎、胸腔积液。 胸式呼吸:严重腹水、腹腔有
2、巨大肿块、(2)频率: 成人:1218次/分,妊娠、肥胖。,(3)过程: 平静呼吸:,肺内压大气压,气体经呼吸道入肺,胸廓容积扩大,肺在胸膜腔负压作用下被动扩张,膈肌收缩使膈顶下移,增大胸廓的上下径;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扩大胸廓前后、左右径,吸 气,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和膈肌弹性回位,缩小胸廓上下、前后、左右径,胸廓容积缩小,肺被动缩小,肺内压大气压,气体经呼吸道出肺,呼 气,用力呼吸: (4)呼吸运动特点:,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所起的作用膈肌。,用力吸气时,辅助吸气肌也参加。用力呼气时,除吸气肌舒张外,呼气肌(
3、肋间内肌+腹壁肌)也收缩。,2.肺内压: 肺内压是指肺内气道和肺泡内气体的压力。平静吸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平静呼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3.胸内压(1)概念: 胸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2)测定方法: 间接法:气囊测定食管内压以间接反映胸内压,(3)压力: 平静吸气时:胸内压 大气压 呼气时:胸内压 大气压,特点: 平静呼吸时胸内压始终为负压; 用力呼吸时负压变动更大; 有时可为正压(如紧闭声门用力呼吸)。,(4)成因:,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胸内压0肺回缩力,(5)生理意义: 纽带作用; 维持肺处于扩张状态; 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二)肺通气的阻力,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肺通气阻
4、力,胸廓弹性阻力:与胸廓所处的位置有关,肺弹性阻力,气道阻力:与气体流动形式+气道半径有关,粘滞阻力,惯性阻力,肺弹性回缩力: 1/3,肺泡表面张力:2/3,常态下可忽略不计,1.弹性阻力: (1)肺的弹性阻力 度量法 顺应性 =(1/弹性阻力) 顺应性: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来源: 肺的弹性阻力,.肺泡表面张力,方向向中心使肺泡缩小。,肺弹性组织回缩力:1/3,肺泡表面张力:2/3,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 a.使肺泡回缩肺通气(吸气)阻力 b.肺泡内压不稳定肺泡破裂或萎缩 c.促肺泡内液生成产生肺水肿,.表面活性物质 ( DPL或DPPC )肺泡型细胞分泌作用: a.降低肺泡表面
5、张力降低吸气阻力; b.减少肺泡内液的生成防肺水肿的发生 c.维持肺泡内压的稳定性防肺泡破裂或萎缩,临床: 当发生成人肺炎、肺血栓等表面活性物质肺不张。,吸 气,肺泡表面积,DPL分散,降表面张力的作用,肺泡表面张力,肺泡回缩,防肺泡破裂,(呼气),(),(密集),(),(),(扩张),(防萎陷),(2)胸廓的弹性阻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则是由胸廓的弹性组织所形成 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不表现有弹性回缩力; 胸廓缩小时,胸廓的弹性回缩力向外=吸气的动力; 胸廓扩大时,胸廓的弹性回缩力向内=吸气的阻力。,(3)影响弹性阻力的因素: 肺充血、肺不张、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纤维化和感染等原因肺弹性阻力 肺气
6、肿时肺弹性成分破坏肺回缩力肺弹性阻力(肺顺应性)呼气困难。 故肺顺应性加大并不一定表示肺通气功能好。,2.非弹性阻力气道阻力 气道阻力特点: 只在呼吸运动时产生; 流速快阻力大 与气体流动形式有关: 层流阻力小 湍流阻力大 与气道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 (R1r4),四、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一)肺容量,功能余气量:余气量补呼气量肺总容量:肺活量余气量 肺活量:补吸气量潮气量补呼气量 时间肺活量: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并快速呼出的气体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 注:时间肺活量是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指标,(二) 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次/分) 2.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量)呼吸频率 生理无效腔解
7、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第二节气体交换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动力: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速率:= 扩散速率(D) 气体的溶解度/分子量的平方根之比为扩散系数。扩散系数大,扩散速率快。,扩散距离分子量,分压差温度气体溶解度扩散面积,=,二、肺换气与组织换气,换气动力:分压差换气方向: 分压高分压低换气结果: 肺血 组织血 血 血,O2,肺换气过程,氧合血红蛋白(氧主要运输形式) 和 氨基甲酰血红蛋白,组织换气过程,CO2主要以碳酸氢盐形式运输,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一)气体扩散速率,在同等条件下,CO2的扩散速率是O2的20倍;但在肺中,由于肺泡和V血间气体分压差的不同,CO2的扩散速率实际约为O
8、2的2倍。,1.厚度6层1m厚:呼吸膜厚度气体交换 2.面积:呼吸膜面积气体交换。,(二)呼吸膜,CO2,O2,(基质层),(三)通气/血流比值 每分肺通气量(VA)/每分肺血流量(Q) 1.VA/Q肺通气或肺血流增大生理无效腔换气效率(如心衰、肺动脉栓塞) 2.VA/Q肺通气增大功能性A-V短路换气效率(如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支气管栓塞),几点说明: VA/Q或换气效率缺O2和CO2潴留的症状;但以缺O2为主,原因: CO2 的扩散系数是O2的20倍,CO2的扩散速O2,不易出现CO2潴留的症状; A血PO2和PCO2时,可刺激呼吸,增加肺泡通气量,有助于CO2的排出,而几乎无助于O2的摄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讲义 第五 呼吸 生理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49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