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0 3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汇总课件.ppt
《第四讲 0 3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汇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 0 3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汇总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讲 0-3岁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从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 -著名教育专家巴甫洛夫03岁是婴儿大脑发展、言语发展、感觉发展、自我意识形成(人格培养)的关键期。在大脑敏感期接受外界的刺激状况,直接决定婴儿智力的发展水平。婴儿期(0-3 岁):是个体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第一节 0-3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新生儿的心理发展婴儿动作发展婴儿心理发展0-3岁是人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新生儿的心理发展,(一)新生儿的无条件发射新生儿凭借着种种先天遗传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周围环境,它们是不学而能的。 1.吸吮反射 2眨眼反射
2、:3抓握反射 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4怀抱反射。5巴宾斯基反射。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样, 5 个脚趾形成扇形。 6迈步反射 : 又称行走反射。扶着新生儿的两腋,把他的脚放在桌面、地板或其他平面上,他会作出迈步的动作,好像两腿协调地交替走路。 7游泳反射。有些反射有生存意义。如吸吮反射、觅食反射属于食物性无条件反射;眨眼反射、怀抱反射属于防御性无条件反射。有些反射无生存意义,在婴儿长大到几个月时会相继消失。如果过了一定年龄还继续出现,反而是婴儿发育不正常的症状。 例如, 6 个月以后的婴儿,不再出现巴宾斯基反射,物体接触脚掌时,代之以脚趾
3、向内弯起,而不是成为扇形。,新生儿反射,(二)条件反射与心理的发生 无条件反射保证了新生儿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条件反射是通过高级神经中枢实现的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暂时联系。条件反射的出现标志着儿童心理的发生。在出生后两周左右,新生儿开始出现明显的条件反射。最早出现的条件反射是新生儿对喂奶姿势做出的吸吮反射。,条件反射(见优酷”婴儿的基本条件反射”视频),左图:非条件刺激(母乳)非条件反射(吸吮);中图:神经刺激(抚摸前额)非条件刺激(母乳)非条件反射(吸吮)右图:条件刺激(抚摸前额)条件反射(吸吮),新生儿的模仿,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证明,当婴儿呱呱落地时,他们就
4、能模仿成人的行为了。,婴儿期即从出生到大约3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身高和体重均有显著增长;遵循由头至脚、由中心至外围、由大动作至小动作的发展原则,逐渐掌握人类行为的基本动作;语言迅速发展;表现出一定的交往倾向,乐于探索周围世界;逐步建立亲子依恋关系。,二、婴儿动作的发展,婴儿由于言语能力发展有限,心理发展的水平更多的是通过动作反映出来的。 (一)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动作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首尾规律) 婴儿最早出现的是眼的动作和嘴的动作。儿童先学会抬头,然后能俯撑、翻身
5、、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行走,也就是从离头部最近的部位的动作开始先发展。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远近规律)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小规律) 从四肢动作来说,是臂和腿的动作先发展,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手和脚的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一哭二笑三咿呀 四月哈哈望母亲 五抓六坐握足耍 七翻八爬九叫爸 十站对指十二走 看图说话在十八 两岁能用勺吃饭 喜怒分明命令发 三岁学穿鞋和袜 长成大娃别娇他,二、婴儿动作的发展,1、大动作技能训练,二抬 四翻 六坐 八爬 十站 周岁走 二岁跑 三岁独足跳,2.精
6、细动作技能训练,三玩手 五抓 七换手 九对指 一岁乱画 二岁折纸 三岁搭桥,三、婴儿心理发展,1感知觉和注意的发展 婴儿的感知觉多半是在摆弄玩具以及使用其他物体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对事物的感知:部分整体知觉的目的性较差,常常凭兴趣而异。 婴儿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2思维的发展 婴儿思维的出现,使他们的整个心理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 婴儿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已具有对事物认识的间接性和概括性两方面的特征。如球滚到床下,他会用小棍棒拨;东西放在高处,他会站在椅子上去拿;他们把各式各样的鞋都叫“鞋鞋”,把各种东西都叫“玩玩”等。思维处于低级形式,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直觉行动性。 第二,概括的水平
7、很低。只能概括熟悉的同类事物,只能概括事物的外部特征。,三、婴儿心理发展,3言语真正形成 婴儿在初步掌握本民族语言的情况下,不仅能理解成人对他讲的话,而且能够运用口语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根据成人的言语指示调节自己的行为。言语的形成和发展也促进了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概括性的发展。 4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婴儿的情绪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并进一步分化,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 婴儿也开始有情感体验。最初表现出来的是同情心,随着言语机能的发展,对美、丑、好、坏有了一定的分辨,萌发了人类高级社会情感。5自我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产生,陌生人焦虑,确定婴儿依恋反应的情境,陌生情境 1,陌生情境 2,安斯沃斯等通过陌
8、生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陌生情境 3,哈洛-铁丝母猴VS绒布母猴,谁让小猴更依恋,四、几个重要的关键时期,关键期1:01岁,声音辨别关键期 训练方法: 1.在宝宝睡醒后,精神很好时,朗读诗歌给他听。2.经常唱歌或放音乐给宝宝听。 3.经常对宝宝说话,教他人物或物品的名称等。 4.经常带宝宝到户外聆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狗叫声、喇叭声、门铃声等,并向宝宝一一解释。 5.模仿动物的叫声,鼓励宝宝模仿。 6.利用游戏的机会,让宝宝辨别从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7.多与周围的人接触,让宝宝感受不同的声音特点和模式。,关键2:02岁,动作发展关键期 训练
9、方法: 1.满月起,用手推着宝宝的脚丫,训练他爬行。 2.宝宝3个月时,在他小床的上空悬挂一些玩具,使宝宝双手能够抓到,锻炼他的手眼协调功能。 3.在宝宝67个月时多创造爬的机会,如让宝宝俯卧着,放一两件玩具在他前方, 吸引他向前爬,尝试着去抓取玩具,以促进他动作的发育。,关键期3:13岁,口语发展关键期 训练方法: 1 引导宝宝注意大人说话的声音、嘴形,开始模仿大人的声音和动作。这时主要是训练宝宝的发音,尽可能使他发音准确,对一些含糊不清的语言要耐心纠正。 2 引导宝宝把语音与具体的事物、具体的人联系起来,经过反复训练,宝宝就能初步了解语言的含义。如宝宝在说“爸爸”、“妈妈”时,就会把头转向
10、爸爸妈妈。 3 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物向宝宝提问,如散步时问树叶是什么颜色,并要求宝宝回答,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4 鼓励宝宝多说话,耐心纠正宝宝表达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地方。,关键期4:24岁,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训练方法: 1 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种机会,经常数数给宝宝听,如给宝宝糖果时、上下楼梯时。 2 借助不同的物品,如手指、积木等,和宝宝一起数数,增加宝宝对数字的感性认识。 3 利用生动的形象,教宝宝认识数字符号,如“1像筷子,2像鸭子,3像耳朵”等。 4 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宝宝做,如让宝宝从数字卡片中找数字。 5 运用具体实例,教宝宝加减法,可以用苹果、积木等道具来演示。,第二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讲 3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汇总课件 第四 儿童 家庭教育 汇总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48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