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规则概述(even)解读课件.ppt
《证据规则概述(even)解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据规则概述(even)解读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证据规则概述,一、概述 证据规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规范证据的收集、证据的审查以及证据的评价等诉讼证明活动的准则。 证据规则主要有:关联性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非法自白排除规则、传闻证据规则、最佳证据规则、意见证据规则、补强证据规则。,二、关联性规则,(一)关联性规则的内涵1.关联性规则,又称相关性规则,是英美法系的一项基础性证据规则。在英美证据法中,关联性规则被视为规范证据资格的“黄金规则”(the golden rule)。根据正常推理能够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2.根据关联性规则,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任何与待证事实具有相关性的材料都具有证据资格。3.关联性规则的基础性地位体现于以下两个
2、方面第一,关联性规则适用于任何形式的证据资料,在适用范围上具有广泛性。第二,具有关联性的证据并不必然具有证据资格,没有关联性的证据必然不具证据资格。,(二)关联性规则的限制1.品格证据一般规则是,一个人的品格或者品格特征的证据在证明这个人于特定环境下实施了与此品格相一致的行为问题上不具有相关性。例外情形是,如果被告人首先提出了关于其品格或被害人品格的证据,那么,控诉方提出的反驳被告人的品格证据,具有可采性。例如,在刑事案件中,如果被告人提出其品格端正来说明其不可能实施指控的罪行,那么起诉方亦可以提出有关被告人品行不良的事实,作为证据反驳被告人。,2.类似行为证据一般规则是,被告人曾实施的某一相
3、似行为与他在当前实施的行为通常没有关联性。即在刑事诉讼中,不能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曾实施过类似的犯罪行为而认定其为此次犯罪的实施者。“一次为盗,终生为贼”的逻辑是不成立的。例如,某人15年前曾多次实施强奸犯罪的行为,对目前的强奸指控来说不具有相关性。然而,上述证据可以用来证明动机、机会、意图、预备、计划、知识、身份或缺乏过失或意外事件等其他目的。,【例】甲故意杀人案中,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除了其他证据外,还收集到了下列材料,如果要认定甲犯有故意杀人罪,这些材料中哪些不具备证据的相关性特征?( )A.甲写给被害人的恐吓信B.甲在10年以前曾采用过与本案相同的手段实施过杀人行为(未遂,被判过刑)C
4、.甲吃、喝、嫖、赌,道德品质败坏D.甲的情妇证明,在本案的作案时间中,甲曾与她一起在某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的名字是飘 【答案】B, C,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涵非法证据排除规则(exclusionary rule of illegally obtained evidence)最早产生于美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被采纳为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二)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1.非法言词证据的排除一律予以排除大都是采用“酷刑”手段取得2.非法物证的排除各国规定不同一是全部排除,例如,意大利、俄罗斯;二是原则上排除,但设置若干例外,如美国;三是由法官自由裁量,
5、以英国为代表。,3.“毒树之果”的排除(1)内涵1920年的西尔弗索恩木材公司诉合众国案中,著名的霍姆斯大法官提出“禁止以不当方式取证的实质并非仅仅意味着非法而获的证据不应当被法院采用,而是绝对不得被使用。” “毒树之果”规则(fruit of poisonous tree doctrine),即非法而获的证据不得被用于获取不利于刑事被告的其它证据,只要最先的证据是非法而获得的,那么所有来源于该非法证据(毒树)的二次证据(果实)也同样不得被采用。,(2)现状由于将“毒树之果”也予以排除,会导致排除证据的范围过广,影响案件事实的发现,因而很多国家对“毒树之果”通常都不予排除。也即“排除毒树”,但
6、“食用毒树之果”。如英国1984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第76条第4款明确规定:“被告人供述根据本条的规定被全部或部分地排除,这一事实不应影响以下事实作为证据的可采性:(1)根据被告人的供述所发现的事实;”,(三)我国的相关规定刑诉法第43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刑诉法解释第61条: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1.我国的证据排除规
7、则具有两个特点(1)只排除言词证据,即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和被告人供述。(2)违法手段仅限于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2.下列情况没有相关规定,学界争议也较大(1)对于用非法的方法收集的实物证据司法实务中一般是不排除的;(2)对于由这些非法收集的言词证据而派生出来的其他实物证据即所谓的“毒树之果”司法实务中也是不排除的。,2010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 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属于非法言词证据。第二条 经依法确认的非
8、法言词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第十四条 物证、书证的取得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否则,该物证、书证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突出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言词证据。非法言词证据包括实体违法,如以刑讯逼供取得口供;程序违法,如侦查人员违反规定单人取证。对于程序违法取得的言词证据,实践中一般均应补正、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第1条、第2条明确规定,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属于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2010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
9、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对于明显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应当予以排除。具体包括:(1)经勘验、检查、搜查提取、扣押的物证,没有勘验、检查、搜查,提取、扣押的笔录,不能证明物证、书证来源的;(2)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口供;(3)以暴力、威胁等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4)作出鉴定结论的鉴定机构不具有法定的资格和条件,或者鉴定事项超出鉴定机构业务范围的;(5)勘验、检查笔录存在明显不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的情形,并且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或者说明的;(6)不能反映原始物证、书证的外形、特征或者内容的复制品、复制件。,合作探究:,9、下列证据中不属于需要排除的证据是( ) A、
10、未经质证的证据B、证人根据其经历所作的判断、证人的推测或者评论;C、当事人的配偶作的证言D、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C,四、非法自白排除规则(了解就可以了),自白是刑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对自己的犯罪事实的陈述,又被被告人口供。自白必须是当事人的自愿供述,违背当事人意愿或强制作出的供述不是自白,而是逼供。逼供得来的自白不能作为证据。即使当事人自愿供述,但该项自白取得程序违法,那么自白因违背当事人不得自证其罪的宪法原则而被排除。最早的渊源是英国的考罗门原则。中国也有一些学者主张通过立法规制建立健全完整的非法自白排除规则。例如本书作者卜建林、谭世贵。,五、传闻证据规则,(一)内涵1.传闻证
11、据规则(Hearsay Rule )是英美法中的一项重要的证据排除规则,也称传闻证据排除法则(The Rule Against Hearsay ),是指一个证据被定义为传闻证据,并且没有法定的例外情况可以适用,则该证据不得被法庭采纳。2.传闻证据(Hearsay evidence)是指证人并非自己亲自感知而是转述他人所描述的有关案件的事实或者在法庭外所陈述的有关案件事实的证言。,3.“传闻”的表现形式有(1)证人在法庭上转述原始证人在法庭外所作的陈述;(2)在法庭外将原证人之陈述录成书面,而于审判时将该书面证据提出;(3)原证人将证言写成书面,而于审判时提出该书面证据;(4)原证人将证言内容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证据 规则 概述 even 解读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48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