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历史沿革第3章课件.ppt
《证据法历史沿革第3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据法历史沿革第3章课件.ppt(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4.12.2022,证据法教案提要,授课教师:梁森宏2009.9,04.12.2022,第三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0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一、神示证据概说: 1、 神示证据制度是最原始的证实某些争议事实真伪或判断诉讼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2、(产生原因)在奴隶制国家,实行弹劾式诉讼程序(auusationalsystem)。古罗马便确定了“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的著名原则。 当时,人们认为神灵是最公正无私的,对于难以查明的案件事实和不易决断的争端,便通过诉之于神,由神的启示来证实某些争议事实的真伪或判断诉讼的曲直。,04.12.2022,二、神示证据的种类
2、: 1、神誓法; 2、神判法。,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04.12.2022,1、神誓法:是指当事人对神灵宣誓以证明案件事实的方法。 相关法律:如公元世纪末法兰克王国的撒利法典亦把“誓言”规定为“主要的证据形式”,要求当事人对神宣誓以证明自己的主张或抗辩的真实性。该法典还规定可以由当事人亲属或友人“辅时宣誓”或“保证宣誓”来证明当事人陈述的可靠性。,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04.12.2022,例A:在福音传教士面前起誓的判决法:即受审人在圣贤遗物或墓前手持圣经发誓自己无辜,并有12名公认真正的人发誓说相信他的清白, 以作判决。 例B:周礼:“有狱讼者,则使盟诅”。,第
3、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04.12.2022,2、神判法:是指在神职人员主持宗教仪式下,通过让当事人接受某种肉体折磨或考验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方法。 相关法律:公元9世纪法兰克麦玛威法规定:凡犯盗窃罪,必须交付审判。如在审判中为火所灼伤,即认为不能经受火审的考验,处以死刑。反之,如不为火所灼伤,则可允许其主人代付罚金,免除死刑。 决斗图,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0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例A:火审裁决法:即利用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火不会烧清白人的观点,牧师将若干犁头烧红,将其一字排开,让受审的人蒙眼赤脚经过, 其脚被灼伤者为有罪。 此裁决法给牧师极
4、大操纵空间。 英王埃塞雷德二世妻子被控与温彻斯特主教有染。牧师作弊力保皇后不踩上火犁。,04.12.2022,例B:水审裁决法:公元前2250年汉穆拉比法典规定,若自由民控告自由民犯巫蛊之罪而不能证实,将被控告者投之于河;如彼被河占有者,控告者可占其屋;反之若无恙,控告者将被处死并占其屋。(第2条、第132条)。,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0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 证据制度,例C、决斗裁决法: 相关法律:501年法国勃艮等国王颁发贡德巴尔达斯法规定:在诉讼中决斗可以代替起誓作为证据。 因此, 不仅原被告可用决斗解决问题, 而且证人、法官当其证言或裁决遭质疑时,
5、也须拿起武器进行决斗, 但老弱病残者除外,法官可以找人替代决斗;并成为了惯例。 究其法理依据:当时人们相信,只要向上帝祷告, 上帝就会显灵主持正义。,0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 证据制度,例C、历史记载最早的决斗裁决案: 公元879年法国斯蒂努斯伯爵夫人一早发现伯爵死在床上。伯爵亲戚贡特郎认定伯爵夫人因红杏出墙谋害, 于是提出与夫人决斗。“贡”特别孔武有力。夫人绝望了(嘻嘻,与女人打仗!如此英雄)。 后夫人教子16岁的安戎伯爵挺身而出代替迎战。人们力劝其不要送死。但他坚持。 决斗开始了,双方骑马挺矛对冲,安戎机灵避闪贡特郎的过猛冲击,马失前蹄, 被安戎一枪刺死。伯爵夫人喜
6、极而泣。 (上图示)人们相信在司法决斗中神灵总是站在正义的一边。,0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 证据制度,例C、决斗裁决方式式微标志 法国两勋爵沙泰尼雷和雅尔那克自幼好友, 且都爱好广交朋友。一日,沙泰尼雷问雅尔那克,其家财不丰厚,如何支持巨额开销?雅尔那克答, 是年轻美貌继母给的。沙泰尼雷将此传扬开来。雅尔那克前去质问时,沙泰尼雷矢口否认。于是,双方为此决斗。 1557年7月10日国王亨利二世亲自观战。按程序,首先双方宣誓自己没有护身符, 也没有巫术。接着双方开始战斗。沙泰尼雷被雅尔那克刺中大腿而落马。雅尔那克获胜。沙泰尼雷拒绝医疗忧郁而死。国王亨利二世为沙泰尼雷死亡而悲
7、痛。于是, 宣布无论民事或刑事案件, 或者关乎绅士们的尊严问题,一律禁止决斗。,04.12.2022,例D:古印度的摩奴法典中规定,可以用“神明裁判”来审查证据和证明案件事实。作为摩奴法典之补充的那罗陀法典第102条明文规定了八种“神明裁判”的方法,包括:火审法、水审法、秤审法、毒审法、圣水审、圣谷审、热油审和抽签审。,摩奴法典(梵文) 阿育王,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 证据制度,04.12.2022,、火审,让嫌疑犯手持烙铁步行并用舌头舐之,无伤则无罪;、水审,让嫌疑犯沉入水中一定时间,浮起者有罪,沉没者无罪;、秤审,用秤量嫌疑犯体重两次,第二次较前次轻者无罪;、毒审、嫌疑犯服某种毒物,无
8、特殊反应则无罪;、圣水审,让嫌疑犯饮用供神之水,无异状反应则无罪;、圣谷审,让嫌疑犯食用供神之米,无异状反应则无罪;、热油审,让嫌疑犯用手取出热油中的钱币,无伤则无罪;、抽签审,设正邪两球,让嫌疑犯摸取,摸到正球者无罪。,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 证据制度,04.12.2022,三、神明裁判的历史地位: 1、概述:人类司法证明经历由“神证”(为主)转化为“人证”,再由“人证”转化为“物证”的演化过程。 2、历史地位:神明裁判是人类最早的司法证明和裁判的方法。 (例)美国学者约翰梅西贊恩所著法律的故事说:在英国原始社会末期“作为落联盟的最高首领,酋长变成了国王,巫师一开始好像是从事法律的法官。
9、”,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 证据制度,0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四、神示证据制度与早期国家的诉讼模式: 早期诉讼模式为:(私诉)控告式诉讼(Accusatorial Procedure)。 神示证据制度是(私诉)控告式诉讼的特征之一。 因为,司法者在审判中扮演的是仲裁人的角色。认识能力的低下决定了只能是求助于神的指示。,西周,0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五、神示证据制度消亡: 13世纪末,神明裁判基本上退出了欧洲司法证明的历史舞台。 (一)消亡原因: 1、缘于国家权力的膨胀,统治者不满非理性的裁判方式。 2、缘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提
10、高。,0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1、缘于国家权力膨胀,统治者不满非理性裁判方式。 例如:在英国所发生的国王与诸侯的土地和财产争端的裁判。由于,国王不愿意听凭难以预料的“神明”来做出裁判,通过介入司法证明的过程,使他能够控制的人担任证明的主要角色,如传唤若干名了解案件情况的人进行询问,然后由其任命的司法官在证人证言的基础上做出裁决。 英国王室皇冠,0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2、缘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 例如,1164年的克拉灵顿法令规定,在神明裁判中被判无罪的被告人必须在40天内离开其生活的地区。这就是说,即使神明裁判被告人无罪,但
11、是当地百姓仍然相信其是罪恶之人,必须放逐他乡。,04.12.2022,(二)神明裁判的废除: 在欧洲首先公开反对神明裁判的却是教会。1215年,欧洲天主教拉特兰大教会明令禁止在其宗教法庭的审判中使用神明裁判。 随后,欧洲许多国家也相继废除了神明裁判。例如,(1)法兰西王国是在1260年明令废除的;(2)罗马帝国是在1290年废止的;(3)英国也是在1290年通过法令禁止的。,西塞罗在元老院演讲,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0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五、神示证据制度的历史评价: 1、人类蒙昧时代的产物。 它的产生并非偶然,与当时的历史条件相适应的,顺应了统
12、治阶级的统治要求。,04.12.2022,2、它是唯心主义的证明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查明案件事实的理性效果。 神示证据制度以宗教迷信为其思想基础,法律把审查判断证据的权力,不是赋予法官,而是赋予神灵。 3、它具有较强的心理强制作用,对断狱息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传说中一种半神的小神灵,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0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 示证据制度,例:戏剧十五贯: (案发)无锡屠户尤葫芦嗜酒贪杯,肉铺亏本停业。幸亏亡妻有个姐姐借十五贯铜钱让他重新开业。尤葫芦傍晚酒醉而归。回到自己家里,对养女苏戍娟开玩笑说,已把她卖给王员外做陪嫁丫头,得钱十五贯,“明天一早
13、就要过去。”苏戍娟信以为真,心中悲痛异常,跪在母亲灵前匆离家,忘了关上大门。当地有个地痞娄阿鼠,见尤葫芦家门未关,进门看到尤枕头下有铜钱想偷。尤葫芦闻声惊醒,娄阿鼠用肉斧把尤砍死,携钱逃走。,0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蒙冤)苏戍娟离家出走,路遇熊友兰,两人结伴同行。熊友兰说自己是客商陶复朱的伙计,身带的十五贯铜钱是主人命他去常州贩货,故被怀疑。 无锡知县过于执,大刑逼供,终于屈打成招。被定成死罪。,0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明察)苏州知府况钟人称包公再世,认为案有疑点,再审。 他怀疑娄阿鼠所为。东岳庙大殿内,娄阿鼠正想求签,适
14、逢况钟扮做卜卦人,自称善于观纹测字,能知吉凶祸福。况钟通过测字算卦,处处说中凶犯心病,况钟以“鼠”、“窃”、“窜”及老鼠好偷油(尤)的字面与意义联想,旁敲侧击,让娄阿鼠胆战心惊中说出真话,后将他捉拿归案。,0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告白)在苏州府大堂上,娄阿鼠被押上,娄阿鼠一见况钟就是东岳庙里的测字先生,不禁大惊失色。他再三狡辩,但在人证物证面前,只得招供画押。案情终于大白。,公堂背景,0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六、神示证据制度消亡后,西方国家证据制度的分化演变: (一)分化演变形式: 1、欧洲大陆国家的纠问式证据制度; 2、英
15、格兰的以当事人为主导的控辩式的证据制度。,中世纪宗教法庭审判场景,0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二)西方国家证据制度分化原因: 1、法律原因: 神示证据制度消亡后,即公元11世纪以后,欧洲大陆国家和英格兰的诉讼制度也开始分化; (1)欧洲大陆国家因受罗马法的复兴影响,其诉讼模式由私诉“控告式”沿革为以司法职权为核心的纠问式诉讼(InquiSitorial Procedure)制度; (2)英国则因王权政治得以确立,教会对世俗的影响受到严重削弱,则形成了以陪审制为基础、以当事人为主导的抗辩式诉讼(Adversarial Procedure)制度。,英国王权的极致,0
16、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2、社会政治原因: (1)政治地理差异原因: 与欧洲大陆相对分离的岛国特有的历史地理环境和政治状况造成诉讼制度的差异。 虽然当时英国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由于罗马帝国征服的时间短,以罗马法对此独特地理島国的影响不像对欧洲大陆的高卢地区那样大。 在1066年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以前,英国处于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各地法的主要渊源仍是习惯法。在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对英国的征服,使英国的法律制度走上普通法、判例法独立发展的道路,证据制度也与欧洲大陆大相径庭。 英国地图,0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2)政治体制原
17、因: 英国比欧洲大陆更早就确立了王室的中央权力,1066年以后诺曼王朝的历代国王都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因此,英国国王可以通过在全国各地巡回审判的王室法官推行自己的普通法和为维护封建王权而建立起来的陪审制度。当时欧洲大陆的各国君主则由于罗马法的复兴,确立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纠问式诉讼制度。,04.12.2022,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 证据制度,(3)宗教原因:早在11世纪的爱德华国王时期, 由于国王与教会的矛盾,使英国国王领导下的法官就不再由深受教会法熏陶的教士担任,而是由在王室法院中接受普通法训练的世俗律师担任;但是在欧洲大陆,多数法官都是教会的成员或者深受宗教影响的人。 (4)教育体制原
18、因:从13世纪开始,英国的法律教育和培训就以自己的普通法为基本内容,而且最初都是由设在伦敦的四个律师学院负责(林肯法学院、内殿法学院、中殿法学院或格林法学院);而在欧洲大陆,直到18世纪,法律教育和培训的基本内容还是教会法和罗马法,而且主要由意大利那些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学院负责。,波伦那大学法学院学生,04.12.2022,第二节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一、英国早期陪审制度及其证据制度 1、英国陪审制度的雏形: 英国的陪审制度是从欧洲大陆传入的。早在公元10世纪,欧洲大陆的诺曼底大公国的司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就经常传唤24名了解案情的人协助审判(即欧洲大陆法兰克王国日尔曼人解决土地纠纷挑选
19、当地居民作见证人的制度)。 这一作法后来被入侵英格兰的诺曼征服者带到英国,并成为英国陪审制度的雏形。,爱德华国王 12391307,04.12.2022,第二节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2、英国早期陪审制度 (1)英国早期陪审团制度: 12世纪亨利二世司法改革所形成的早期的陪审团由12名了解案件情况的当地居民组成,因此可以称为“知情陪审团”或者“邻里陪审团”。陪审员既具有裁判者的性质又具有证人的性质。 这一审判制度用来代替盛行于英国的“神明裁判法”和“决斗裁判法”。 1166年亨利二世颁布了克拉灵顿诏令,将“证人”陪审制正式确立下来。,12人陪审团,04.12.2022,第二节英美法系国
20、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3、英国早期证据制度 “自由证明”证据制度。 (1)自由证明含义,相对于法定证明,即法律对司法证明活动没有任何限制,司法者在采纳证据和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时候享有完全自由裁量权的制度。 自11世纪至19世纪后期,在英国尤其村镇的“知情陪审团”审判模式下,法律一般不需对证据问题做出规定。,04.12.2022,第二节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2)自由证明方法: A、在知情陪审团审判方式下,由于陪审员都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甚至是道听途说的传闻,而不是根据他人提供的证据判案。 B、法官和陪审员使用的“证明”方法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事务或解决纠纷时采用的“证明”方法
21、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根据自己的常识、经验和良知去自由地认定有关的事实。,04.12.2022,第二节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3)早期陪审制度时期证据规则的异化: 但是,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法官开始对陪审团认定案件事实的活动进行限制和约束,于是便开始有了“证据规则” 例如,排除某些传闻证据的规则的产生。 由于实践中出现了判决因传闻证据出错而被推翻的情况,所以一些法官便吸取教训,开始在审判中对陪审员获得与案件有关之情况的来源进行审查,并及时做出排除那些明显不可靠之传闻的裁定。甚至可以在必要时更换陪审员。 后来,法官更以判例设定证据排除传闻证据规则,来纠正陪审团不审查证据的情形。,04.1
22、2.2022,第二节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二、英国不知情陪审制度及其证据制度的发展 1、概述:英国的审判方式由知情陪审团演变成不知情陪审团,由控告式改变为抗辩式,证据成为了审判的中心问题。 英美法系国家近现代证据制度是在陪审团审判和抗辩式诉讼的框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04.12.2022,第二节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2、不知情陪审团制度形成的原因: 随着人口的城市化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这种陪审团就越来越难发挥作用了。一方面,知情陪审员越来越难找;另一方面,陪审员的“知情”越来越不够用。 (见)休果案例。,美国1734年曾格(John Peter Zenger)案新闻出版自
23、由的诞生。 图中法官Delancey装模作样,陪审团宣布曾格无罪。,04.12.2022,第二节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案例1303年,英格兰。休果被指控犯有强奸罪。在陪审团开始对他的审判之前,他声称自已不该受到世俗法院的审判,因为他是教会执事,应享受神职人员的特权。 但是法官指出,由于休果已经与一个寡妇结婚,所以他不能再享受神职人员的特权。休果争辩说他的妻子不是寡妇。如何查明这个问题呢?该案的陪审团是了解强奸事实的人,但是他们对休果妻子的婚姻史并不知晓。当然,法庭可以再召12个了解休果妻子婚姻史的人组成另外一个陪审团,裁定这一问题,但是这太浪费时间和人力了。于是法官决定就让这个陪审团
24、裁决此事。然而,那些陪审员显然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做出裁决,必须由别人向他们提供有关的情况。面对这一难题,法官破例传唤了解休果妻子婚姻情况的人到法庭来作证。陪审团就是根据这些证人的陈述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判决,然后再裁断强奸的问题。 评析:本案知情陪审员难寻,始创不知情陪审团。,04.12.2022,第二节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2)不知情陪审团的产生: 由于上述案例情形的普遍出现,那种需要别人向陪审团提供证言的情况越来越多。于是,陪审员必须了解案情的要求在实践中变得无关紧要了,越来越多的陪审员在参加审判时对案情几乎一无所知,完全根据证人在法庭上的证言进行判案。后来,更是为了保证陪审员在参
25、加审判时没有任何事前的偏见,于是,不了解案情又成为选任陪审员的基本要求。 例如,1352年,英国法律赋予被告人要求那些了解案情的陪审员回避的权利。这样,英国的陪审制度就完成了由“知情陪审团”向“不知情陪审团”的转变。,04.12.2022,第二节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3)陪审制度的变革对诉讼模式的影响: 英国由知情陪审团向不知情陪审团的转变,导致由控告式诉讼向抗辩式诉讼的演进。,尽管人们对传言深信不疑,但是中世纪的陪审制度的审判事实上是很公正。,04.12.2022,第二节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 的历史沿革,(4)英国抗辩式诉讼模式的证明活动。 例如,1468年,英国王室法庭首席法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证据法 历史沿革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48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