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课件.ppt
《第四篇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篇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课件.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篇 营养盐及有机污染综合指标,一、溶解氧二、化学需氧量三、高锰酸盐指数四、生物化学需氧量五、总有机碳六、总需氧量七、含氮化合物八、磷,一、水质溶解氧(DO)的测定,DO:指溶解于水体中的分子态(自由态)的氧,以氧的mg/L来表示。溶解氧是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1、溶解氧的定义,3、溶解氧的测定方法 A:碘量法清洁水 B:修正的碘量法 C:氧电极法受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清洁地表水溶解氧接近饱和;当有大量藻类繁殖时,溶解氧可能过饱和;当水体受到有机物质、无机还原物质(如硫化物、亚硝酸根、亚铁离子等)污染后,会使溶解氧含量降低,甚至趋于零。 一般规定水体中溶解氧至少在4mg/L以上。,2
2、、影响因素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大气压力、水温、含盐量、大气交换作用以及化学、生物化学反应等。,水体溶解氧测定:碘量法,测定原理: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态锰氧化成四价态锰,生成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态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可计算出溶解氧含量。,当水样中含有氧化性物质、还原性物质及有机物时,会干扰测定。,MnSO4 2NaOH Na2SO4 Mn(OH)2 白色沉淀 2Mn(OH)2 O2 2MnO(OH)2 棕色沉淀 MnO(OH)2 2H2SO4 Mn(SO4)2 3H2O Mn(SO
3、4)2 2KI MnSO4 K2SO4 I2 2Na2S2O3 I2 Na2S4O6 2NaI,氧的固定,碘的析出,滴定碘,碘量法测DO的化学反应式,测定溶解氧的操作步骤,1)填装水样 把采集后的水样小心移入溶解氧瓶中,小心盖上瓶盖,切不可留有空气泡。,溶解氧瓶,2)溶解氧的固定 在采样现场固定,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饱和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足量),盖上瓶盖(无空气泡),颠倒混合均匀,静置待所有沉淀下沉底部。,3)加酸溶解 加入足量的H2SO4( 1:5)至沉淀完全溶解,盖上瓶盖,颠倒混合均匀,放于暗处,静置5分钟 。,4)滴定 吸取一定量的上述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4、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新鲜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并记录下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5)计算 DO(mg/L) C V 8 1000 / V水,C Na2S2O3标准溶液浓度(mol/L)V 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mL)V水 水样体积(mL) 8 O2换算值(g),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1)准确称取K2Cr2O7基准物质约0.130.15g一份,置于一烧杯中,加纯水溶解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 2)移取25.00mL上述溶液于一锥形瓶中,加6mol L-HCl溶液5mL和KI固体2g,混匀后盖上小表面皿,在暗处放置35min。然后加50mL纯水,立即用待标定的Na
5、2S2O3溶液滴定到呈浅黄色。 3)加入1mL新鲜淀粉溶液,继续滴定到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既为终点。平行测定三次。,1、基本原理2、操作步骤:,滴定过程的“色变”,4)计算Na2S2O3准溶液的准确浓度。,修正的碘量法,叠氮化钠修正法:排除NO2-干扰;高锰酸钾修正法:排除Fe2干扰;明矾絮凝修正法:消除颜色、藻类及悬浮物等的干扰;硫酸铜-氨基磺酸絮凝修正法:排除活性污泥等悬浮物干扰。,水体溶解氧测定:氧电极法,实验原理:当两极间加上0.50.8V固定极化电压时,则水样中溶解氧透过薄膜在阴极上还原,产生的电流与氧浓度成正比。聚四氟乙烯(或聚乙烯)薄膜只允许DO渗过。 根据电极类型的不同,可测
6、定氧的浓度(mg/L),或氧的饱和百分率(溶解氧),或者二者皆可测定。,氧电极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和干扰少等优点,并可实现现场监测和在线监测,应用十分广泛。,溶解氧电极结构1-黄金阴极;2-银丝阳极;3-薄膜;4-KCl溶液;5-壳体,台式溶解氧测定仪,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在一些国内外的文献、书刊中统称为耗氧量或化学耗氧量。它的定义是:在一定条件下,水中的有机物质被外加的强氧化剂作用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根据所用强氧化剂的不同,它们分别称为重铬酸钾耗氧量(习惯上称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耗氧量(习惯上称为耗氧
7、量,现又称为高锰酸盐指数)。 化学需氧量(COD 或 COD Cr)是指水样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的有机物质在外加的强氧化剂重铬酸钾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化剂的数量,以氧的mg/L 表示。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测定过程见图:,水样 20mL(原样或经稀释)于锥形瓶中 HgSO4 0.4g (消除 Cl-干扰)混匀 0.025 mol/L(1/6K2Cr2O7 )10mL 数粒小玻璃珠或沸石混匀,接上回流装置 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催化剂)回流加热2h,冷却 自冷凝管上口加入90mL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 加试铁灵指示剂3滴用0.1mol/L(NH4)2
8、Fe(SO4)2 标液滴定,溶液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重铬酸钾法 滴定过程,滴定前,接近终点,终点,COD测定实验的结果:,用0.25mol/L 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0mg/L 的COD 值;用0.025mol/L 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5-50mg/L 的COD 值,但准确度较差。,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将大部分有机物氧化,但吡啶不被氧化,芳香族有机物不易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组化合物、苯等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能被重铬酸钾氧化,并与硫酸银作用生成沉淀,可加入适量硫酸汞络合之。,若水中含亚硝酸盐较多,可预先在重铬酸钾溶液中加入氨基磺酸。若废水
9、中氯的含量大于1000mg/L时,可采用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HJ 132-2003)测定。若水样中含Fe3+时,可加入30%氟化钾溶液(1mL30%氟化钾液可掩蔽90mg Fe3+)。,干扰的消除:,补 充:,快速COD Cr 测定法则采用提高重铬酸钾与有机物作用时的酸度,从而提高回流时的反应温度的方法,加快了氧化反应的速度,使回流时间由标准法的 2 小时缩短为10分钟。 快速法与标准方法的比较 反应条件 标 准 法 快 速 法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10mL 10mL 浓硫酸 30 mL 40mL 氧化反应温度 146 165 回流反应时间 2 h 10min 氧化率 90% 70%,三、高锰
10、酸盐指数,高锰酸盐指数亦称耗氧量(OC),又称高锰酸钾耗氧量(CODMn)。它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时所消耗的高锰酸钾量,以氧的mg/L来表示。 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是有限的。水中的有机物,特别是较复杂的有机物只能部分被氧化。因此它不能反映污水或废水中有机物值的总量。通常多用于评估较清洁或污染不很严重水体的有机物相对含量。,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方法的比较,化学需氧量(CODcr)和高锰酸盐指数是采用不同的氧化剂在各自的氧化条件下测定的,难以找出明显的相关关系。一般来说,重铬酸钾法的氧化率可达90,而高锰酸钾法的氧化率为50左右,两者均未达完全氧化,因而都只是一个
11、相对参考数据。,四、生物化学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BOD)结果以氧的mg/L表示。与其他类似的水质指标(CODCr,CODMn)相比,生化需氧量更接近天然条件下有机物进入水体后的氧化分解实际情况。所以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采用生化需氧量作为反映有机物量的综合性指标更有实际意义。BOD 是反映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也是研究废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和生化处理效果,以及生化处理废水工艺设计和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参数。,水中有机物的好氧生物分解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
12、 第一阶段称为碳氧化阶段,主要是有机物中碳的氧化,但也包括氮有机物的氨化。这一阶段所消耗的氧量叫做碳化生化需氧量,常以BODu 表示。 第二阶段则是由于有硝化细菌的存在,而将氨(NH3或NH4+)进一步氧化为亚硝酸盐NO2-和硝酸盐NO3-的过程,称为硝化阶段。这个过程中消耗的氧量称为硝化需氧量,以NODu表示。,BOD测定方法:,五日培养法(直接测定法和稀释测定法)压力传感器法减压式库仑法微生物电极法,1.直接测定法,主要是对较清洁的水(BOD7mg/L),测定水样培养前和经201培养5天后的溶解氧量。两者之差即为BOD5。具体步骤:1、先调整水温至20左右,曝气使水中的溶解氧接近饱和(约1
13、0 mg/L)。2、将水样装满两个生化需氧量培养瓶,测定其中一个瓶中水样的当日溶解氧,另一个瓶在(201)的培养箱中培养5天,5天后取出测定瓶中水样的剩余的溶解氧。3、当天溶解氧减去5天后的溶解氧所得数值即为水样的BOD5。为减小误差,可多做几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主要是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受污染的天然水体。水样经稀释后测定其培养前和经201培养5天后的溶解氧量。再按稀释比计算BOD5。稀释的目的是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保证在五天培养过程中有充足的溶解氧。(1)稀释水的配制 稀释水一般用蒸馏水配制,先通入经活性炭吸附及水洗处理的空气,曝气28h,使水中溶解氧接近饱和,然后再在20下放置数小时
14、。临用前加入少量氯化钙、氯化铁、硫酸镁等营养盐溶液及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匀备用。稀释水的pH 值应为7.2,BOD5 应小于0.2mg/L。(2)稀释倍数 稀释的程度应使5天培养中所消耗的溶解氧大于2mg/L ,而剩余溶解氧在1 mg/L以上。稀释倍数可以估算,也可以依据经验值法来确定。,2.间接测定法,(3)稀释水的接种对于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业废水,在测定BOD5 时应进行接种,以引入能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如水样中无微生物,则应于稀释水中接种微生物,即在每升稀释水中加入生活污水上层清液1-10mL,或表层土壤浸出液20-30mL,或河水、湖水10-100mL。当废水中存在着难被一般生活
15、污水中的微生物以正常速度降解的有机物或有剧毒物质时,应将驯化后的微生物引入水样中进行接种。(4)测定结果的计算,本方法适用于测定BOD5 大于或等于2mg/L,最大不超过6000mg/L 的水样;大于6000mg/L,会因稀释带来更大误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耗氧量的比较,CODMn、CODCr和BOD5的测定都是用定量的数值来间接地、相对地表示水中有机物质数量的重要水质指标。 BOD5基本上能反映出有机物进入水体后,在一般情况下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量,即反映了能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有机物的量,所以比较符合水体中的实际情况。缺点是完成全部检验需时5天,对于指导生产实践,不够迅速及时,且毒性强
16、的废水可抑制微生物的作用而影响测定结果,有时甚至无法进行测定。 CODCr几乎可以表示出水中有机物全部氧化所需的氧量,它的测定不受废水水质的影响,并且在23小时内即能完成,缺点是不能反映出其中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有机物所占的数量。 CODMn的优点是测定所需的时间短,缺点是在一般的测定条件下只能氧化掉一小部分有机物,并且也不能表示出微生物所能氧化的有机物的数量。,五、总有机碳(TOC),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结果以碳(C)的浓度(mg/L)表示。TOC 的测定采用仪器法,按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电导法、湿法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等。其中燃烧氧化-非
17、分散红外吸收法流程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在国内外广泛使用。我国早在1991年就颁布了水质 总有机碳( TOC )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线吸收法(GB1319391)。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TOC 分为差减法和直接法两种。,(一)差减法(双通道TOC自动监测仪),原理:将一定体积的水样连同净化氧气或空气分别导入高温燃烧管(900950)和低温反应管(150)中,经高温燃烧管的水样在催化剂(铂和二氧化钴或三氧化二铬)和载气中氧的作用下,有机化合物转化成为CO2;经低温反应管的水样受酸化而使无机碳酸盐分解成CO2 。其所生成的CO2依次进入非色散红外线检测器。,(二)直接法(单通道TOC自动
18、监测仪),原理:将水样加酸酸化为pH 值小于2,通入氮气曝气,使无机碳酸盐转变为CO2并被吹脱而去除。再将水样注入高温燃烧管,便可直接测得总有机碳。 测试要点: 1、先将水样加酸酸化至PH值小于2,通入氮气曝气,使无机碳酸盐转变为二氧化碳并被完全吹脱。 2、邻苯二钾酸氢钾( KHC 8H 4O 4基准试剂)作为水中有机物的标准试剂,通常要求先配制成浓度为400mg/L(以 C 计) 的储备液。 3、由标准储备液逐级稀释配制不同浓度的有机物标准系列溶液,注入燃烧管,根据吸收峰高与对应浓度的关系,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4、取适量水样注入TOC的燃烧管 ,所得峰高TC可由标准工作曲线或计算公式得到水样
19、的TOC 值。,总有机碳测定仪的进样方式是针孔进样,这种进样方式会阻碍大颗粒物进入注射器的细针头。有些细小颗粒物的沉淀还会堵塞针头和仪器中气泵的管道。为防止堵塞,应对浑浊样品进行离心或过滤后测定。,六、总需氧量(TOD),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以O2的mg/L表示。TOD 是用燃烧法测定,它能反映出几乎全部有机物质(C、H、O、N、P、S)经燃烧后变成CO2、H2O、NO、P2O5、SO2时所需要的氧量,比BOD和COD都更接近理论需氧量的值。,测定原理: 将少量水样与含一定量氧气的惰性气体(氮气)一起送入装有铂催化剂的高温燃烧管中(900)。
20、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在高温下被瞬间燃烧氧化,测定惰性气体中氧气的浓度,根据氧的减少求得水样的TOD值。 TOD仪和TOC仪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测试过程中, TOD仪能精确控制载气(精确配制的标准氧气和氮气为介质气并做载气)的流量,进而可准确得到测试的实际消耗量。 TOD仪的测定具有简便快速,可实现连续自动监测的特点,目前同样因为仪器价格较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国内的各种水质标准中尚未将该方法列入。,TOC与TOD之间的比较: TOC与TOD都是利用燃烧法来测定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所不同的是, 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的, TOD是以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的数量表示的,且TOC所反映的只是含碳
21、有机物,而TOD反映的时几乎全部有机物值。根据TOC对TOD比例关系,可以大体确定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对于只含碳的化合物而言,因为一个碳原子燃烧时消耗两个氧原子,O 2/C=2.67,所以从理论上讲, TOD=2.67 TOC 。若水样中TOD/TOC2.67,可认为水样中主要是含碳有机物。若TOD/TOC4.0,则水样中可能有较多的含N、P和S的有机物,因为它们只显示TOD值而不显示TOC值。当TOD/TOC2.6时,水样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可能较大。,七、水质含氮化合物的测定,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有机氮等,它们之间可以通过生物化学作用而相互转化。 测定各种形态的氮,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篇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课件 第四 有机 污染物 测定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48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