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要点课件.ppt
《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要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要点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了解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定义、记账符号、账户结构 和记账规则 熟练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熟悉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公式,掌握试算平衡表 的编制方法 熟悉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关系和平衡 登记的要点,学习目的与要求,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记账方法概述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记账方法概述,一、记账方法的概念二、记账方法的分类,复式记账原理,一、复式记账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 (一)基本含义 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相互联系的进行登记,借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
2、内容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二)基本特征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 1.需要设置完整的账户体系。 2.对所有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需要全面、系统的反映。 3.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在起码两个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 4.可以对一定时期会计账户的记录进行综合试算,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与否。,二、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 (一)理论依据 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即各种业务的发生,起码会引起两个会计要素(或同一要素中的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化。体现了如下规律: 运用会计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动记录下来,即复式记账。,(二)基本原则 1. 以反映资金运动内在规律的会计等式为记账基础。,2.对每项业务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
3、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等额记录。,3.必须按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影响的类型记录。,4. 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衡。 根据以上原则进行复式记账,一定会计期间的所有账户之间会形成如下两个方面的自动平衡关系:,理解“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衡”应注意的问题 必须是一定会计期间内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才会存在上述平衡关系。不同会计期间账户之间不会存在平衡关系。,必须是一定会计期间内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才会存在上述平衡关系。部分账户之间不会存在平衡关系。,“平衡”绝非指单个账户借方、贷方发生额的相等关系。在某一个账户中,其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之间一般不会存在平衡关系。,三、复式记账的
4、作用 能够全面、系统地在账户中记录经济业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能够清晰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便于对业务内容的了解和监督。 能够运用平衡关系检验账户记录有无差错。,1. 会计等式的含义及其表达形式(1),(1)含义 会计等式是用数学等式表示的六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数量关系,是会计最基本的工具,它反映了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对该资源的求偿权。(2)意义 会计等式是会计上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课堂提问:说说你对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之间关系的理解。,1. 会计等式的含义及其表达形式(2),(3)表达形式 a、基本公式 资产权益 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负债所有者权益 b、扩展
5、公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2.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1)经济业务的概念(2)经济业务的类型(3)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影响举例,(1)经济业务的概念,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是指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需要会计予以记录的事项。课堂提问:举几个经济业务的例子。,(2)经济业务的类型,1、引起资产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同增,增加金额相等; 2、引起资产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同减,减少金额相等; 3、引起资产项目之间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 4、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3)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影响的举例(a),某企业6月1
6、日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分别为 680000元、230000元和450000元。6月份发生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接受其他企业投资机器一台70000元。 (2)以银行存款200000元偿还长期借款。 (3)用银行存款5000元购买原材料。 (4)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50000元,直接偿还应付账款。,(3)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影响的举例(b),以上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下表: 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表经济业务类型 资产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会计等式两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边的总金额经济业务(1)7000070000 750000经济业务(2)200000200000 480
7、000经济业务(3)50005000 680000经济业务(4)150000150000 680000,前两种业务类型影响等式两边的总金额,后两种业务类型不影响等式两边的总金额,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一、借贷记账法的产生与演进 1. 产生大约在1213世纪起源于商业经济比较发达的意大利,总结于14世纪末,并逐渐流传于全世界。 2. 演进借、贷二字最初只表示“借主”与“贷主”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及其增减变化,随着会计记录业务内容的丰富,逐渐演变为单纯表示各种财产物资增减变化的记账符号。,二、借贷记账法的含义 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
8、种记账方法。 作为记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记账符号,用来表示“增加”或“减少”。 复式记账法的一种。,三、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一)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为“借”、“贷”二字。 主要作用表示“增加”或“减少”;账户中的登记方向。 借方(左方) 贷方(右方) 符号含义:表示增减,但对于六类性质不同的账户具有不同的含义。,(二)账户结构 基本含义: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在账户中的登记方法。 1.资产、费用类账户结构 重要说明:期末时如果将费用类账户当期发生额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则费用类账户没有期末余额。也不会有下期期初余额。,2.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类账户结构 重要说明:期末时如果将收入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要点课件 第四 借贷 记账 基本原理 要点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48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