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课件.pptx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课件.ppt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第14课,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因何而战,4亿多人口1千多万平方公里,4千万人口37万多平方公里,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因何而战,从1887年开始的5年间日本的纺织业,生产规模增长5倍,生产量提高9倍,成本大幅下降,比印度棉丝有价格的竞争力。但是,由于西方与中国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固定关税等,日本棉丝在上海市场上反而处于不利的地位。,A.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急需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B.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统治集团欲通过对外侵略扩张转移国内矛盾,摆脱危机,(1)日本,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因何而战,让我们看看东亚地图。日本
2、不过是一个稍离欧亚大陆,浮于海面上的一个岛国而已。朝鲜半岛像是一肢胳膊,从欧亚大陆伸向日本。当时中国认为,只要把朝鲜半岛揽在自己的翅膀之下,朝鲜半岛随时可以成为攻击日本的绝好基地。同时,可以使没有腹地的岛国日本的防卫变得困难起来。为生存而战。 日本扶桑社新编历史教科书(02年版),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因何而战,欲维持我帝国之独立,伸张国威,进而巍然立于万国之间,以保持安宁,则不可不攻击支那,将现今之清国分割为若干小邦。 先讨台湾,干涉朝鲜,进而处分琉球等等,且以断然与清国交战之决心而坚决行之,实乃当继续之国策是也。1887年,征讨清国策,C.大陆政策征韩侵华、蓄谋已久,(1)日本,一.
3、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因何而战,(2)中国,封建统治腐朽,昧于世界形势,没有认真进行战争准备。,日本撮尔小国,外强中干,久为寰海所共识区区一日本惟有决议主张,大加驱剿,兵威既振,以后办理交涉事务,自能就我范围。 褚成博(清朝给事中),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因何而战,(3)世界,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时期,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要求强烈,普遍支持和默许日本侵略行为。,从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列强分割”,“各个国家再从领土上分割世界,争夺殖民地”。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因何而战,(4)导火线,1894年
4、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一.甲午中日战争,2.概况:,平壤战役: 可耻的逃窜,平壤失守。黄海大战: 海军第一炮;撞击吉野。 互有胜负,主力尚存。 ”保船制敌“,黄海主权丧失辽东之战: 中国大溃散;旅顺屠杀。威海卫战役: 苦守威海卫,集体投降。,平壤之战,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旅顺大屠杀,“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旅顺大屠杀,一.甲午中日战争,3.结果及危害:,清军惨败,签订马关条约,内容:A.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款: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C.开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D.
5、投资设厂: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输内地免收内地税。,伊藤:“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李:“难道不准分辩?”伊藤:“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1)结果:,一.甲午中日战争,3.结果及危害:,A.割地:领土主权,引发瓜分狂潮B.赔款:盘剥中国人民;大借外债,加重经济负担,控制清财政C.开口:列强侵入内地、腹地D.设厂:适应列强资本输出,阻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2)危害:,一.甲午中日战争,4.影响:,(1)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拉开了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2)对亚洲:格局改变,日本上升、成为主要侵略国;中国下降、成为次要国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必修 14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48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