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间隙肿瘤的影像诊断课件.ppt
《颈动脉间隙肿瘤的影像诊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动脉间隙肿瘤的影像诊断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颈部基本病变的影像诊断,杨祺,(一)颈部筋膜及筋膜间隙,颈部筋膜颈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封套筋膜)颈深筋膜中层(内脏筋膜)颈深筋膜深层(翼筋膜、椎前筋膜)颈部筋膜间隙胸骨上间隙内脏间隙(如:气管前间隙)咽后间隙椎前间隙危险间隙(第四间隙),颈筋膜及筋膜间隙,危险间隙,颈动脉鞘,颊咽筋膜,气管前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筋膜,椎前筋膜,翼状筋膜,咽后间隙,颈筋膜及筋膜间隙,气管前筋膜,封套筋膜,颊咽筋膜,舌骨下肌筋膜,椎前筋膜,翼状筋膜,咽后间隙,胸骨上间隙,颈部主要脏器和血管神经的配布规律性,支持格:位于颈部深层结构的后方,包括脊柱颈段(位于中轴部位)及其周围的肌肉。内脏格:位于脊柱颈段的前方,包
2、括咽和食管颈段、喉和气管颈段、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等。血管格:纵行排列于内脏器官的两侧,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内静脉、颈深淋巴结、迷走神经、颈交感干、颈丛等。,颈部选择性横断层解剖,经会厌和舌骨大角的横断层,舌骨体5舌骨大角7下颌下腺9胸锁乳突肌10甲状软骨上角12会厌14喉咽15颈外动脉和甲状腺上动脉20颈内动脉21颈内静脉22第4颈椎24头长肌和颈长肌25椎动脉27脊髓32,经舌骨体的横断层,舌骨体4会厌前间隙5下颌下腺6喉咽8梨状隐窝9胸锁乳突肌11颈内静脉12甲状软骨上角13颈外静脉18椎动脉21脊髓26斜方肌35颈总动脉36,经甲状软骨上份的横断层,甲状软骨3会厌前间隙4喉
3、咽8杓状会厌襞9喉前庭10梨状隐窝11第5颈椎15椎动脉16颈总动脉17胸锁乳突肌20颈外静脉21脊髓24颈内静脉28斜方肌36,经甲状软骨中份的横断层,甲状软骨3喉中间腔4甲杓肌6甲状舌骨肌上腹7甲状腺8杓状软骨9杓横肌10喉咽11咽下缩肌12颈总动脉13第6颈椎18胸锁乳突肌14颈外静脉15颈内静脉21脊髓24斜方肌29,经声襞和环状软骨的横断层,胸骨舌骨肌1喉结2甲状软骨3喉中间腔4环甲肌5环状软骨板6喉咽7甲状腺8胸锁乳突肌9颈内静脉10颈总动脉11第6颈椎椎间盘12颈外静脉13脊髓16椎动脉18斜方肌33,胸锁乳突肌1胸骨舌骨肌2环状软骨3声门下腔4甲状腺5颈长肌6颈内静脉7颈总动脉
4、8食管9迷走神经10前斜角肌11臂丛12颈外静脉13第7颈椎14脊髓16斜方肌27,经环状软骨和声门下腔的横断层,囊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2岁以内儿童可单房或多房,呈分隔状,有向周围结构间隙生长特点,淋巴管瘤,淋巴管瘤,淋巴管瘤,淋巴管瘤,鳃裂囊肿根据其发生部位分第一、二、三、四鳃裂囊肿。第二鳃裂囊肿是最常见的鳃裂囊肿,约占95%,可见于任何年龄,1040多见,一般为无痛性圆形或椭圆形肿块,生长缓慢,感染后可突然增大。诊断发病部位具有特征性:位于舌骨平面的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1)以舌骨为中心,上、下发展;胸锁乳突肌内侧偏前、颌下腺内侧、颈动脉鞘外 方,上至下颌角水平,下至胸廓纵隔内 。(2
5、)类圆形囊性肿物,多层面观察病变为长梭形囊状结构,中部较宽。(3)病变边界清晰,周围结构被推压移位。(4)囊内密度均匀,CT值533HU,囊壁可强化,壁薄,内容物不强化。如有感染则壁较厚,强化明显,并且囊肿周围脂肪间隙消失,边界模糊。鳃裂囊肿癌变时,CT表现缺少特异性,诊断困难。囊壁可见结节样增厚,甚至呈实质性结节,实性成分有明显的强化,并可侵犯周围的结构。,鳃裂囊肿,鳃裂囊肿,鳃裂囊肿鉴别诊断,表皮样囊肿:多位于口底正中,病变常含有脂肪组织,而CT对脂肪组织检出敏感度高。神经源性肿瘤囊性变:多位于颈动脉鞘内,压迫颈动脉和静脉,使它们分离移位,肿瘤边缘明显强化,壁较厚不规则,可有实性肿块区。囊
6、性淋巴管瘤:90%发生于2岁以内,单发或多发,形态欠规则,可呈浸润性生长,有“见缝就钻”的特点。甲状舌骨囊肿:有其特定好发部位,位于甲状舌骨肌前正中线或旁正中线腮腺囊肿位于腮腺区,腮腺周围脂肪向内推移。颈部脓肿:与合并感染的鳃裂囊肿难以鉴别,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加以鉴别,一般情况下鳃裂囊肿的囊壁与周围组织的界限较清楚,并且病史较长。囊状淋巴结转移瘤:有原发肿瘤病史,淋巴结增大,密度减低,边界模糊不清。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强化,淋巴结外脂肪间隙消失,仔细观察囊变的淋巴结内可见小的壁结节。,实体肿瘤,颈动脉体瘤神经源性肿瘤血管瘤淋巴性肿瘤,颈动脉体瘤,病灶边缘清晰,位于颈总动脉分叉部,使颈内外动脉间
7、隙开大;增强均匀明显均匀强化.,接近血管的密度,强化延迟时间长。鉴别诊断:1 神经鞘瘤 一般血管不丰富,增强后不如副神经节瘤强化明显,容易产生坏死。2 血管瘤 常见钙化、静脉石。,疾病描述,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一种少见的化学感受器肿瘤,又称副神经节瘤。,缺氧,遗传,临床表现,CBT常见于5070岁的患者,女性发病率稍高于男性,多数患者因为发现颈部下颌角处肿物而就医。 国外1743年VOII Hailer首次描述了颈动脉体瘤,该肿瘤生长缓慢,多数没任何症状,少伴局部不适,晕厥、耳鸣、视力模糊、声音嘶哑、血压下降等。,诊断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 (TCD)检查
8、,图像特征为:颈动脉分歧处实性中低回声不均质包块,边界清晰边缘规则,肿块与颈总、颈内或颈外动脉关系密切,颈动脉分歧角增大,提示颈动脉体瘤可能。,数字减影(DSA)检查,图像特征为:肿瘤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分叉角撑开增大,颈内动脉弧形推移向外后方,颈外动脉向前内方,与肿瘤形成握球状。,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图像特征为:病变为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较均匀,边界清楚;增强后显示:病变明显强化,且密度不均匀,瘤体与颈内、外动脉毗邻或包绕颈内、外动脉。,2,3,1,颈动脉体瘤,右口咽旁颈动脉体瘤,T1WI,PDWI,T2WI,矢状面T1WI,MRA,颈动脉体瘤,颈动脉体瘤,神经源性肿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颈动脉 间隙 肿瘤 影像 诊断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48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