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课件.ppt
《静脉输液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输液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2017-05-26,学习内容,静脉输液法的定义,静脉输液法的并发症,静脉输液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静脉输液的定义及目的,静脉输液法是将一定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到静脉的方法。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输入药物,控制疾病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目的,静脉输液的并发症,一、发热反应 七、败血症二、急性肺水肿 八、神经损伤三、静脉炎 九、静脉穿刺失败四、空气栓塞 十、药物外渗性损伤五、血栓栓塞 十一、导管阻塞六、疼痛 十二、 注射部位皮肤损伤,只要我们遵循注射给药的基本知识,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选择合适的针头和注射器,选择合适的部位
2、,排除空气,检查回血,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减轻病人的疼痛与不适,23床患者,黎某,女,75岁,诊断为急性右侧脑梗死,患者于2017年4月20日15时00分在静脉滴注曲克芦丁脑蛋白组液体约5分钟后出现寒颤、呕吐。,临床实例,患者怎么了?你的判断依据?你会怎么处理?,发热反应的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出现发冷、寒战、高热。轻者38,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心悸,重者高热、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并发症发热反应(最常见),药物因素:药液不纯、变质或被污染,可直接把致热原输入静脉;加药后液体放置时间过长、输液时间越长,被污染的机会也就越大。药物配伍不当使致热原增加。
3、输液器具的污染护士因素:安瓿的切割及消毒不当 ;针头穿刺瓶塞,将橡皮塞碎屑带人液体中 ;手卫生不规范;反复静脉穿刺未更换针头,直接把针头滞留的微粒引入静脉。 加药时,治疗室环境空气的污染;输液速度过快,在短时间内输入的热原总量过大,当其超过一定量时,即可产生热原反应。,发热反应的预防及处理,1.严格检查药物及用具。2.改进安瓿的割据与消毒。3.改进加药的进针习惯。4.加强加药注射器的管理,一人一具,不得重复使用。5.避免液体输入操作污染。严格无菌操作。6.提高穿刺技术,固定妥善,加强巡视。7.合理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预防,发热反应的预防及处理,8.对于发热反应轻者,减免输液速度,注意保暖,
4、配合针灸合谷、内关等穴位。9.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及激素治疗。10.对严重发热反应者应停止输液。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送检。11.如仍需继续输液,应重新更换液体及输液器、针头及注射部位。,处理,患者在静脉滴注红花黄色素组液体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咯粉红色泡沫痰。,请你判断,患者怎么了?,临床实例,并发症急性肺水肿,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咯粉红色泡沫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出现大量湿性啰音。,并发症急性肺水肿,发生原因1、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
5、过重而引起。2、老年人代谢缓慢,机体调节机能差,单位时间内输入的液体和钠多了,就会发生潴留而使细胞外液容量发生扩张及向细胞内液中渗透,造成组织间水肿和细胞内水肿。3、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输液过快,也容易使钠盐及水发生潴留而导致肺水肿。,患者因素,护士因素,急性肺水肿的预防及处理,控制输液速度,特别对老年、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输液时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宜过多。经常巡视输液病人,避免体位或肢体改变而加快或减免滴速。发生肺水肿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将患者安置为端坐位,双腿下垂 高流量给氧,20%30%酒精湿化以降低肺泡表明张力,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必要时四肢轮扎遵医嘱用药做好病情及抢救的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脉 输液 并发症 预防 处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47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