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证明与反驳课件.ppt
《第六章证明与反驳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证明与反驳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证明概述,一、什么是证明 1. 定义:通过一定的逻辑形式,组织某个或某些已知为真的命题来确定某待证命题成立或为真的过程。 2. 构成要素 论题:在证明中需要确定其真实性的判断; 论据:用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判断; 证明方式:把论题和论据联系起来的逻辑形式。,2,证明的实例,(1)光是具有质量的(B),因为光对所照射的物体产生了压力(A1) ,当且仅当物体具有质量,才能对其它物体产生压力(A2)。(2)我们国家一定要发展(B),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A1 )。发展才是硬道理。,二、证明的方法,1.直接证明:从正面寻找论据,直接从论据导出论题真。 2.间接证明:由确定跟原论题相关的论题假,间
2、接导出原论题真。 反证法:反设-归谬-结论。(排中律) 选言证法(排除法)。,反证法实例:王戎证明苦李,论题:李子是苦的。1.反设:假设李子不苦,2.归谬 则李子早就被别人采摘, 这与“多子”产生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即李子不苦为假。3.结论 因为李子不苦为假,所以李为苦李.(根据排中律:不可都假,必有一真),,4,三、证明的规则,证明追求的目标: 1.证明要具有证明性; 2.证明要具有说服力。证明的规则认知:一、论题必须明确、同一二、论据应当真实、独立三、从论据应能推出论题,论证的规则,关于论题 论题必须明确。否则犯“论题含混不清”逻辑错误 论题必须保持同一。否则犯“转换论题”逻辑错误。关
3、于论据 论据当是真实的。否则犯“虚假论据”或“预期理由”逻辑错误。 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否则犯“循环论证”逻辑错误。关于论证方式 违反推理规则。 论据与论题不相干。 以人为据。,7,论证的评估,论证是以已知为真的论据去确立论题真实性的推理过程。论证的评估包括: 1、确定论据的真实性; 2、确定论据对论题的支持程度即推理强度。,8,确定论据的真实性,证实:确认证据与事实相符的实践过程。证伪:确认证据与事实不相符的实践过程。证实和证伪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第三节反驳,1. 定义:特殊形式的证明。通过一定的逻辑形式,组织某个或某些已知为真的命题来确定某待证命题不成立或为假的过程。
4、2.反驳的构成要素 被反驳的论题、 反驳时所用的论据、 反驳时所使用的证明方式。,10,反驳的实例,(1) 獴不怕蛇毒,这是无稽之谈。因为,獴是哺乳动物,而没有哺乳动物不怕蛇毒。 (2) 加拿大前外交官切斯特.郎宁出生于湖北襄樊,回国竞选省议员,反对派指责他是吃中国奶妈的奶长大的,因此具有中国血统。 郎宁回敬说:如果我吃中国奶妈的奶长大就有中国血统,那么,据权威人士透露,诸位都是吃牛奶长大的,那么,岂不是都具有牛的血统?,3.反驳的类别:,反驳论题:论题虚假 反驳论据:论据虚假 反驳证明方式,即论据推不出结论。 违反演绎推理规则,犯 “推不出” 错误; 简单枚举推理中“以偏概全”; 在类比推理
5、中“机械类比” 。,11,4.反驳的方法(1)直接反驳 直接用论据确定被反驳论题的虚假性。(举例法)(2)间接反驳 通过证明另一个与被反驳的论题相关的命题的真实性从而确定被反驳命题的虚假性。 具体方法有二种: 1、独立证明反驳法 2、归谬法,1、独立证明反驳法,(1)定义:先证明与被反驳的命题相矛盾或相反对的命题成立或真,然后根据矛盾律确定被反驳的命题部成立或假。 (2)过程: 被反驳的命题:p (就是证明p为假) 反驳:假设p 证明: p 成立 所以,p不成立(根据矛盾律),2、归谬法,(1)定义: 先假定对方论题成立,然后以该论题合乎逻辑地推导出荒谬的结论,再根据充分条件推理的否定后件式从
6、而驳倒被反驳一方的论题,说明其论题不成立。(2)过程: 被反驳的命题:p 假设:p成立 归谬:如果p,那么q; q不成立; 结论:所以: p不成立。 (充分条件推理否定后件式),15,归谬法的实例,1.假如风水先生能找到为子孙造福的风水宝地,那么,风水先生的子孙个个都会飞黄腾达, 2.风水先生的子孙并非个个都飞黄腾达, 3.所以,风水先生能找到什么风水宝地是欺人之谈。,16,归谬法的实例,在一起贪污案的法庭诉讼中,辩护人提出原告所得是合法的奖金。公诉人反驳说: 假若原告领取的是奖金,被告人为何在领款栏不签自己的名字却签他人的名字呢? 更有甚者,被告人为何要暗中加大回扣手续费,骗取公司领导的批准
7、呢?,辩题:“真理越辩越明/不明”,“狡辩”是不是“辩” ?正方:对方把狡辩都叫辩,那么请问,海马难道也是马,蜗牛也是牛,青春痘也是痘吗?(省略式)反方:对方说狡辩不算是辩,但是请问对方辩友,复制羊不是羊吗?试管婴儿不是婴儿吗?(省略式),17,亲自下到基层,领导亲自下到基层 亲自检查工作 亲临现场某姓农民,黎明即起,亲自拿起农具,亲自甩开膀子锄地某校教师,作风过硬,亲自给学生讲课。这样的好事数不胜数,演员亲自上台,司机亲自开车,厨师亲自掌勺,2、归谬法,(3)归谬法的形式 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出不成立的命题; 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出与其自相矛盾的的命题; 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出两个自相矛盾的命题。
8、(4)归谬法的特点:“以退为进,引入荒谬”。,第七章谬误,第一节 心理相关性谬误第二节 语言歧义型谬误第三节 论据不足型谬误,20,第一节 心理相关性谬误,一、诉诸强力二、诉诸人身三、诉诸无知四、诉诸怜悯五、诉诸众人六、诉诸权威,21,22,一、诉诸强力,特点: 论证者借助强力、威胁、恫吓,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放弃他本人的观点。典型案例: 乡长对各村长说:“以后有谁再把村人均收入报到2000元以下,小心你头上的乌纱帽!”,二、诉诸人身,特点: “人身攻击”,论证问题不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发表意见,而是针对提出观点的人的出身、职业、品德、处境与论题无直接关系的方面进行攻击。典型案例: 公共汽车上
9、,大家正排着队伍按先后顺序有秩序地上车,忽然,一个抹着口红、衣着入时的女青年要插队。一个衣着朴素的农民拉乐她一下,并说:“请你到后面去排队!”女青年回头一看,满脸怒气地说:“拉我干什么!乡巴佬,你也有资格来说我?”,三、诉诸无知,特点:以某一命题的未被证明或不能被证明为据,而断言这一命题为真或假。它常以下面的形式出现。形式1:尚未证明(或不能证明)A真,所以A假。 歌德巴赫猜想是错误的,因为还没有人能证明它是正确的形式2:尚未证明(或不能证明)A假,所以A真。 鬼是存在的,因为没有人能证明没有鬼。,四、诉诸怜悯,特点: 诉诸感情,打动人的怜悯心,博得同情,诱使人相信其论题。典型案例: 他上有8
10、0岁的老母亲要赡养,下有嗷嗷待哺的婴儿要照顾,妻子又下岗待业,我们怎么能判他死刑呢?,五、诉诸众人,特点: 因为众人都认为论题A正确, 所以论题A正确。典型案例: “三人有虎” 大家都这么说, 网上都这么说, “谎言重复一千次,就变成真理。” 抢盐风波、转基因风波、防辐射服,抢盐事件,2011年的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引起了全球人民的恐慌,源头则是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二战中日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为防辐射和防止海盐被污染,在我国大部分的城市和农村一夜之间出现了抢购盐的场面,其情景非常的壮观!一时间,好多商店都纷纷打出了“盐已售完”的标识,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证明 反驳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47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