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课件.ppt(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背 景,大量研究表明:“现代文明病”、“生活方式病”与不良行为关系密切,而生物遗传等因素相对退居次要位置。1977年不良生活方式占美国死因的48.9%。我国的调查也出现类似的结果。显然,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已占全部死因第一位,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比例有上升的趋势。因此,与其说我们面临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的挑战,毋宁说面临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挑战。,我国前十位死因及主要危险因素%,三地四个因素占死亡的比例,资料来源:我国资料为梁浩材等调查,美国资料见卫生和人类服务部报告。,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慢性病还没有特效的疗法“魔弹” 慢性病在医疗上的高成本 慢性病病程的长期性对生命质量影响很大
2、 慢性病解决问题的根本靠自己,问 题 的 提 出,人类健康,生物遗传,环境因素,医疗服务,生活方式,社会,自然,心理,消费方式,职业危害,生活危害,遗传,机体成熟老化,机体内因,治疗,康复,预防,综合健康医学模式,主 要 内 容,7,9,第一部分 相关概念,生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生活是满足人的生命活动的一切行为。从经济学上看,既包括生产,又包括消费。从社会学角度看,既包含劳动,又包含休闲。,一. 生活的概念,行为(behavior)指人类为了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时所做出的反应。行为是个体赖以适应环境的一切活动。人类行为是个人心理因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人类的
3、行为往往是单个的,连续或者是不连续的。,二. 行为的概述,狭义的行为指机体心理的外显表现,即外显行为;广义的行为还包括内在行为。内在行为即人内在的心理活动过程。外显行为可以被他人观察到的行为,如言谈举止。一般所谈的行为主要是指外显行为。但是人的行为是由意识、思想、判断、决定等心理活动所产生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外显行为是由内在行为转化而来,或者说行为实际上是心理活动过程的延续及外化。,行为的概念,行为的分类,本能行为,社会行为,基本生存行为,种族保存行为,攻击与自我防御行为,职业行为,社会角色行为,娱乐行为,行为的 分 类,人类行为的主要特点:具有目的性受需要、动机、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调节表
4、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行为的特点,生活方式是人们采取的生活模式或式样。它是连续的,是形成的一种相对模式化的行为。 生活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三. 生活方式的概念,广义的生活方式不仅指人们的生活活动,还包括人们的生产活动,不仅指怎样生活,还包括怎样劳动和生产。 而生产本身又有两种,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种的繁衍。广义生活方式涵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是全部生活活动的总和,是社会制度在人的生活方式上的表现。,广 义 的 生 活 方 式,狭义的生活方式指生产活动以外的人们生活活动的总和,它不包括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物质条件
5、下形成,在一定的社会意识(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以及传统文化习俗影响下发展的一定社会、社会群体乃至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模式。”,狭 义 的 生 活 方 式,国内反映生活风格的指标,如:饮食的品种方法; 服装的款式与时尚程度;交通工具的类型; 日常交往的对象与途径;闲暇消费的形式与种类; 生活设施的样式;住宅与周围环境的配置; 家庭生活的安排;日常生活活动的节奏等等。,四. 生 活 风 格,生活方式有不同的类型,有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是指它概括了一切层次和侧面的生活活动。,五. 生 活 方 式 的 分 类,生 活 方 式 的 分 类,1.,2.根据个人生活方式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划分,生
6、 活 方 式 的 分 类,3.根据经济生活水平划分,生 活 方 式 的 分 类,4.根据交往方式特点划分,生 活 方 式 的 分 类,5.根据社会态度划分,生 活 方 式 的 分 类,6.根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点划分,生 活 方 式 的 分 类,7.从健康角度划分,生 活 方 式 的 分 类,8.从健康的角度划分,生 活 方 式 的 分 类,(1)健康相关行为的定义: 健康相关行为指人们为了增进体质和维持身心健康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简言之,就是一切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六.健康相关行为的概述,有利性: 有利于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规律性: 行为规律,不是偶然行为; 和谐性: 个体行为表现与其所处环境
7、和谐; 一致性:个体行为与内心表现一致; 适宜性:行为强度与频度适宜。,(2)健康相关行为的特征,夜间睡眠7-8小时 每天吃早饭 少吃快餐 控制体重 锻炼身体 限制饮酒 不吸烟,健康生活行为,分 类,基本健康行为,戒除不良嗜好,预警行为,避开环境危害,合理利用卫生服务,合理饮食积极锻炼积极的休息,戒烟,戒毒,不酗酒,不滥用药品,天灾,人祸,环境问题,体检、预防接种求医行为、遵医行为,(3)健康相关行为的分类,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是一个专门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产生、进化和发展以及人类行为规律的学科群。行为科学涉及较多的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
8、、人类学等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在复杂纷纭的现象中揭示人的行为的普遍规律,以便有效地控制和预测人的行为,使人按照一定的社会生活的需要来行动,更好地促进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六. 行为医学的概述,行为医学(behavior medicine)是在行为科学和医学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把与疾病和健康有关的行为科学技术和生物医学科学技术整合起来,并把它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六. 行为医学的概述,行为医学的诞生和发展,有别于传统的经典医学的思想内容、体系和方法,为认识致病因素、防治疾病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并在对付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方面,已逐渐探索出一条
9、新的途径。21世纪是行为科学的时代,人类要用行为医学去进行第二次卫生革命。,六. 行为医学的概述,(1)危险健康行为的定义 危险健康行为是指个人或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及社会的健康期望方面表现出的一系列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七. 危险健康行为的概述,(2)健康危险行为的特点:后天形成的习惯;长期稳定的习惯;有明显的健康危害:个人,他人。,七. 危险健康行为的概述,请思考:哪些行为属于健康危险行为?,七. 危险健康行为的概述,七. 危险健康行为的概述,吸烟、酗酒、饮食不当、缺乏运动 药物滥用,第二部分 不良生活方式,众多生活方式的分类中,健康生活方式与不良生活方式的分类最有意义。 人类不良生活方式可
10、以定义为:对人类健康存在显在或潜在的损害、且这种损害是由个人的生活方式不适宜造成的。 人类疾病谱的变化,慢性病的大量增加,一方面,人类在基因层次上对疾病进行研究,而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对宏观层面上个人的生活方式、群体生活方式的研究。目前,生活方式致病占到慢性病的37.3 。,一.不良生活方式的概述,二. 不良生活方式产生的原因,(1)动机的错位 (2)人格缺陷 (3)生存压力(社会压力) (4)健康信念的缺失:(无知者无畏) (5)类本能 (6)从众心理(同伴压力),不良生活方式产生的原因,(7)生活失慎 (8)学习模仿 (9)错误生活观念 (10)习惯成自然 (11)内心冲突 (12)自然环境,
11、三.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途径,(1)生产职业紧张工作方式(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坐、立、特殊姿势工作)工作适应不良,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途径,(2)生活衣(饰品)食(病从口入、物质成瘾)玩(赌博成瘾、网络成瘾)养(道德修养、养生之道)美(美容、美发)性(取向)住(装修)动(运动)行(不系安全带)睡(质与量),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途径,1、生活观念导致的“病从口入”“不干不净,吃了不长病。”“生吃蟹子活吃虾,半生不熟吃蚂蚱”。“大腹便便、富贵富态”,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途径,过去的某些不健康生活方式还没有得到完全的纠正,如饮用不清洁的水、吃东西前不洗手、膳食不平衡等,现在又增加了新的不健
12、康生活方式,如食物由粗粮为主改为细粮主。,2、生活放纵造成机体的衰竭 生活放纵既受观念的影响,又受人格的支配。像赌博成瘾、网络成瘾、博彩成瘾、色情成瘾等,不仅会造成生理上的成瘾,导致机体的过度利用,重要的是造成心理的衰竭,即平时我们说的心力焦瘁,反应性下降,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途径,3、享受型生活方式“废用”性的机体退化 生物规律总是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则,从拉马克发现了这条法则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我们还不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规则。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正在越来越多的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这正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所期望的。,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途径,4、生活中
13、的失慎与失范导致直接的伤亡 现代社会,有了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与过去简单的交通工具不同,过去的马拉木车出现的事故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有限,但今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不同,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途径,5 、生活压力导致的机体受损 现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各种职位对人们的学历要求赿来赿高,对人们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居高不下,工作中的压力也大大增加。工作带来的紧张是现代人常见的一个不容回避的应激源,包括过劳死等。,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途径,6、挑战生理极限的心理、生理代价 挑战生理极限的人常被我们这个社会视为英雄,徒手攀岩、登山运动、野外生存、
14、横渡海峡,各种挑战生理极限的运动应有尽有。其目的也各不相同,有的为了冒险刺激,有的为了扬名;有的为了锻炼意志;有为的了创造纪录。,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途径,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内外因结合的原则重视健康人的原则重视青少年的原则重视行为技术的原则,四.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原则,第三部分 具体行为与健康,一、吸烟与健康,吸烟是导致心、脑血管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子。 (1)、烟草的有害成分 烟草中含有4000种化合物,主要有害成分有:焦油、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氢氰酸、丙烯醛等。,一、吸烟与健康,(2)、吸烟的成因 心理因素 生理因素 社会因素,(3)、吸烟的危害 直
15、接毒杀生命; 破坏人体的营养成分; 诱发多种疾病(口、唇、舌、食道、呼吸 道); 吸烟导致的癌症(肺癌、胰腺癌、血癌、膀胱癌),一、吸烟与健康,一、吸烟与健康,(4)、我国居民的吸烟现状 男性: 48.0% 女性:2.6% 总人数:2.7亿 吸烟超过20支者:2003年:51.3% 2008年:61.6%。,一、吸烟与健康,(5)、世界无烟日 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一、吸烟与健康,(6)、如何控烟? 禁止或限制烟草的生产 健康教育 采
16、取经济手段,一、吸烟与健康,(1)、不同饮酒量对健康的影响 体内乙醇含量: 2040毫升:兴奋状态; 50100毫升:生理失调,精神失控; 200毫升 :急性酒精中毒,甚至抑制呼吸 中枢,引起死亡。,二、饮酒与健康,(2)、适量饮酒对健康的促进作用 治疗多种失调症、腹泻、难产等 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保护作用 消化药、利尿药 消毒及药物的溶剂,二、饮酒与健康,(3)、酗酒的成因 生物学因素(遗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二、饮酒与健康,(4)、酗酒导致的疾病 神经系统症状:(焦虑、抑制、意识障碍,癫痫发作) 消化系统疾病(口、咽、消化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 呼吸系统
17、并发症; 血液与免疫系统疾病; 营养与代谢疾病;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二、饮酒与健康,二、饮酒与健康,(1)、药物滥用(Drug Abuse)的概念 药物滥用是指违背公认的医疗用途和社会规范,自愿或自行使用一种药物。主要是麻醉性镇痛药和精神药物,其中违禁药品通称为毒品,滥用毒品称为吸毒。 常见3类毒品: 鸦片类、可卡因和安非他明类、大麻类,三、药物滥用与健康,(2)、药物滥用的严重性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最为严重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之一,三、药物滥用与健康,(3)、吸毒的主要危害 感染各种疾病的风险增加 损害身心健康 破坏社会安定(吸毒者为获得毒品而不择手段,沦为卖淫、盗窃、凶杀等各
18、种犯罪,严重影响社会安定),三、药物滥用与健康,(4)、控制的主要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根除毒源,减少以至消除对毒品的需求 控制吸毒蔓延,强制戒毒,三、药物滥用与健康,第四部分 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依靠道德、制度和法规干预采取行政干预采取专业干预的措施,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按照传统的行为改变理论知、信、行是一条链条,要改变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首先要进行健康教育,知道什么是健康生活方式。现在已经由改变个人生活方式转向建立群体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实践证明,改变个人生活方式虽然也是成功,但是影响面较小;如近些年来,世界各国转向培养群体健康生活
19、方式、改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消除危险因素,从预防的视角为“人人健康”创造条件,这样做的结果,均已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我们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需要教育、规制、行政干预、专业干预。,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健康生活方式,主要表现为主动性、高尚性和健康有利性。主动性指健康生活方式表现为个体主动地、自觉地建立起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表现为拒绝吸烟,拒绝饮酒或少量饮酒等。这种主动、自觉的生活方式,首先依赖于人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越高的人群,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知性” 越高,也越容易形成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信念,在健康生活方式上也越持久。,二、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健康生活方式,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合理膳食、戒
20、烟限酒、心理平衡、体育锻炼”的健康促进新准则。我国卫生部门参照国外经验,汇集我国大多数保健专家学者的意见,结合我国的特色,总结出了我们应该推行的健康生活方式。,二、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二、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健康生活方式,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认为,“养成不吸烟、少饮酒、合理饮食、经常锻炼”这四项有益健康的习惯,可普遍增加寿命10年。专家建议:如果我们坚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少得病。一共四句话,十六个字: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具体的健康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十六个字的作用。这四句话,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瘁中、
21、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而且不用什么投入,因此健康生活方式很简单,效果非常大。,具体的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中国营养学会指出:食物多样化,品种越多越好。世界粮农组织提出一个新的口号,六个字:一荤一素一菇。,具体的健康生活方式,具体的健康生活方式,1982年我国卫生部的调查显示,社会因素与人群死亡的关系,1、行为的概念、分类、特点?2、生活方式的定义、分类?3、不良生活方式的定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影响健康的途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原则?4、吸烟、酗酒及药物滥用对健康的危害?主要的控制措施有哪些?6、
22、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建立什么样的健康生活方式?,本 章 小 结,人类的行为具有目的性,人类行为的目的性: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动物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环境,受环境所支配,在环境面前是被动的、盲目的。而人的行为一般都带有预定的目的、计划、期望,这就使人不但能适应自然,而且能按照自己的意图改造环境,改造自己本身。BACK,人类的行为受心理活动的调节,人的行为受需要、动机、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调节:动物饿了见食就吃,渴了见水就喝,遇见敌人就逃。而人则不然,同样是饿,有人能在饥荒之年把省下来的粮食去救济别人;同样是遇见敌人,英雄们能不避危险,舍己救人。人的这些不同表现,全是因为人能思维
23、、会判断、有情感,能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 BACK,人类行为的差异性,人的行为表现出差异性:同一种属的动物之间,其行为虽然也有差异,但差异是微乎其微的,没有什么质的差别。人的行为则不然,它受着地区、民族、种族和文化等外部环境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强烈影响,在种族之间、地区之间以至不同年代之间的人的行为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BACK,人类行为的可塑性,人的行为具有极大可塑性:一些比较高级的动物,如狗、猴子等。虽然经过训练可以看家,玩杂技。但这种改变是微小的,并且是极其缓慢和困难的。人则不然,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经过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的熏陶感染及个人的学习
24、可以得到改造。正是由于人的行为具有可塑性,才为控制和改变人的行为提供了可能性。 BACK,生活目的、需求和动机的错位,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是促使人去行动的原动力。 目的是人的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动机则是推动人去达到目的的心理活动。 动机和目的是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的,有动机必有目的。,生活目的、需求和动机的错位,动机和需求关系密切,需求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当人们的需要有了某种特定目标时,需要就转化为动机,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 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的层次性,却对这些需要的合理性未涉及。人的需要从健康的角度可分为合理需要和不合理需要。不合理需要对健康是
25、不利的,而合理需要对健康是有利的。,生活目的、需求和动机的错位,我们说人为了生存而吃饭,这是吃饭的目的,其动机是解决饥饿问题,此类需要是一种生理需要的范畴,这是合理的需要。 为了口味而吃饭,目的是享受生活,动机是满足口感,这类需要是一种满足感官的动机,而解决饥饿成了退之其次的需要。这种异化的需要在穷人看来不可思议的,而对富人来说也可以看作是合理的需要。人作为一个系统,其需要具有目的性,但是人的目的性是多种多样的,产生了多样的动机。,生活目的、需求和动机的错位,生活目的、需求和动机的错位,有些生活方式,不一定具有目的性,本能的驱动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总是受到追求快乐或逃避痛苦
26、的先天本能的驱使,食欲和性欲就是明显的先天性驱动欲望。本能欲望。,生活目的、需求和动机的错位,除了先天性本能欲望之处,人们后天也能形成所谓获得性驱动欲望。吸烟作为长期吸烟者的一种生活方式,当我们让其改变时他就会变得焦虑不安,甚至产生生理戒断症状,它已经变成了人类先天本能。,生活目的、需求和动机的错位,合理理性与不合理性是相对的,我们是站在健康的角度,来分析生活方式的合理与不合理性。有些生活方式与习俗延袭了千百年,看起来确实有其社会合理性。,生活目的、需求和动机的错位,如山东人和东北人一样喜欢吃泡菜,这与过去北方天气寒冷,新鲜蔬菜缺乏,只能通过用一个一个大缸在秋收时将新鲜的蔬菜腌制后储藏起来,以
27、便春冬食用,而这种泡制咸菜的方法世代相传,慢慢形成一种生活方式。现在人们在冬天也能食用到大棚种植的新鲜的蔬菜,但我们的饮食习惯中却多了吃泡菜的生活方式。,生活目的、需求和动机的错位,然而,吃泡菜的生活方式使得我们过多的摄入了亚硝酸盐,成为胃肠癌的高发因素。这是人们为了生存所付出的代价。而我们的后代,则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从我们祖辈那里多获得了这样一些口味而已,然而,他们为此付出这样的代价意义有多少呢?BACK,人 格 缺 陷,人格有健全与不健全之分,人格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健全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人格异常则是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根本起因。因此,只
28、有拥有健全的人格才拥有健康。,人 格 缺 陷,人格可出现多种形式的异常,一般说在这些异常影响自己和妨碍他人的工作和生活时,称为人格障碍 ,一般是在青少年期比较明显。 主要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表演型(癔症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等。,人 格 缺 陷,明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对健康有害,还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思想意识,满不在乎,侥幸心理等,还与个体人格的缺陷有关,致使个体缺乏意志力和自制力有关,缺乏意志力和自制力的人,他们会放纵自己的行为。BACK,社 会 压 力 与 从 众 心 理,有些人是迫于社会压力和从众心理而形成了不良生活方
29、式。北方人请客时饮酒是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以酒来进行庆祝或招待客人会显的气氛热烈,当酣醉之时,什么话都可以说,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有些人喜欢这种文化,也有些人对此非常反感。,但上了酒桌,我们发现不喝酒者总是少数,而 这不喝酒的少数总是被那喝酒的多数牵着鼻子走,在众人劝酒文化的影响下,从拒绝喝,到随着喝,后来变成我要喝,心态也在一步步地变化,由社会压力被迫喝酒,到别人喝我也喝的从众心理。这是一个转变过程。BACK,社 会 压 力 与 从 众 心 理,我们这个社会文化素质并不高,2001年,全国人口文盲率是6.72%。虽然文盲并不等于无知,但文盲肯定是少知。也有一部分人虽然上过学
30、,读过书,但对健康知识却知之甚少,在自我保健方面还是一个无知者,由于无知出现的蛮干屡见不鲜。,无 知 者 无 畏,体育锻炼有益健康是有条件的,尽管我们有着锻炼的生活方式,当我们患病时却不能进行体育锻炼,有一位研究生正在患流感,自恃身体强壮,继续打篮球,在篮球场上晕倒再也没有起来,原因是当时流感导致了心肌炎,患者并没有按照医嘱要求卧床休息,而是进行剧烈的活动,这是由于无知导致的悲剧。,无 知 者 无 畏,北京市的一项调查发现,居民对生活方式疾病的知识相对匮乏,知道吸烟如何危害健康的居民不足20,知道酗酒有害的为5.6,知道肥胖有害健康的为35.6,高血压相关因素知晓率仅为14.3,能够说出盐与疾
31、病关系的居民也不足20。BACK,无 知 者 无 畏,“病从口入”一直是人们患病的一种原因。人们一直在追踪导致艾滋病和埃博拉病毒的来源,尽管没有确切证据,但有很多推论认为这两种病的病毒来源于人吃灵长类动物,如猴、猩猩等。BACK,病从口入,另一个事实是,人可能通过吃灵长类的肉而感染埃博拉。比如,刚果(布)西盆地地区的凯来县和姆博莫县是埃博拉病病毒传播重灾区,调查发现,该地区发生疫情初期的死者生前曾食用过病死的猴、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的肉。所以,加蓬政府一直号召加蓬人提高警惕,切忌猎食野生灵长类动物,以防止埃博拉病的再次肆虐。BACK,生吃蟹子活吃虾,半生不熟吃蚂蚱”,这也是人们在经济短缺时代形成
32、的一种错误的观念。在吃上,形成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如:吸烟、超量饮酒、高糖高脂、高胆固醇饮食、食物过分精细等等。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许多的改变。BACK,“大腹便便、富贵富态”,全社会参与的原则 应树立大卫生观,政府领导,卫生部门协调,全社会参与。家庭、学校、社区、公共卫生学家、临床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工作者、卫生管理工作者密切的协作,齐抓共管,制定长远规划,建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项目,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BACK,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原则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首先要重视内因,生活方式的主体是人群,人群是形成某种生活方式的内因,人们是否认识到健康的重要
33、性,是否认识到自已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损害,是否认识到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和建立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内因。 其次,重视外因,健康教育的力度是否强大?是否有针对性?教育是否符合规律。BACK,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重视健康人的原则 我国还是重病人轻健康人群的保健,不管是医疗卫生机构,还是企事业单位,都是重视病人,而忽视了健康人,重治轻防。BACK,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一个午餐会上,老板给在十年中未患病的人发奖。这与我国工会等组织逢年过节慰问病号成了鲜明对比。美国企业家关心职工健康,是因为只有健康的人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我国工会等组织看病号,体现领导
34、和组织对患者的关心,这都是值得肯定的。问题在于我国对健康人、对亚健康人群很少有人关心。,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重视青少年的原则 慢性病不是从中老年开始的,是从青少年开始的,因此,必须从青少时期进行生活方式与行为干预。BACK,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行为技术的原则 充分利用心理分析和行为矫正方法,以解释、鼓励、宣泄、支持、移情为特点,鼓励加强患者向上的动机,宣泄、疏导人们的情感,减轻其情绪困扰的压力,加强人们自我认识、自醒能力。BACK,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运用行为矫治,包括系统脱敏、厌恶疗法、标记奖励、观摩示范等的方法;是行为的再学习,以训练、模仿、学习、强化、对抗
35、、厌恶、适应为特点,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教授新的学习方法及新生活方式;打破旧有的生活方式,改变原有的恶性循环链,建立新生活方式。,第一,传授知识。这种办法是针对大多数人的。第二,讨论、诱导,采取真诚、循循善诱方式、与群众讨论谈心,争取他(她)们参加到活动中来,关心他们、指导他们。,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第三,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一是靠家庭,二是靠学校,三是靠社会。从国外的经验看,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项目,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方面有很强的效果。BACK,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需要道德、规章制度、法律控制,最后转化为习惯。 BACK,依靠道德、制度和法规,采取行政手段干
36、预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推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良策,这一成功的经验已被历史所证实。美国政府设有“总统健康教育委员会”,在联邦卫生福利部建立健康教育局。,采取行政手段干预,一九七四年制定的全国健康规划和资源发展法案明确规定健康教育是国家优先发展的项目之一;国家还十分重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我国卫生部也抓了一些农村健康促进项目,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BACK,采取行政手段干预,一是要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二是结合城市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尽早筹划,组织好家庭保健医生体系。三是建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生命在于运动,适宜、适量的运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途
37、径。BACK,采取专业干预措施,这是合理营养的核心要求。合理膳食是一种科学的膳食平衡,这种膳食所提供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不仅全面,而且营养平衡。我国营养学会根据国情,制定了膳食指南,其原则包括:“食物要多样、饥饱要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BACK,合理膳食,运动和生命息息相关。人们在参加体育锻炼时需要掌握两个要点,即持之以恒和运动适量。适量、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而过量运动,则会削弱免疫功能,破坏身体的防御系统,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和细菌可能乘虚而入,以致患病。运动也要讲究科学性。 BACK,适量运动,生活规律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存在着与大自然活动密切相关的生物节律即“生物钟”。生活必须坚持按时作息,合理地安排作息,保持工作、学习、休息、睡眠等活动规律,不违背人体生理的变化规律,并与大自然的活动规律相适应。 BACK,生活规律,适度的紧张工作有利于健康,而过度劳累则有损于健康。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可以对人体健康产生致命的影响。因此,在快节奏的紧张工作与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保健之法和养生之道。这样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预防疾病的产生。要珍惜健康,决不能拼消耗,搞疲劳战术,“透支”健康是得不偿失的。BACK,劳逸结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47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