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ppt课件(第四部分).ppt
《行政法ppt课件(第四部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法ppt课件(第四部分).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部分 行政法救济,一、行政复议制度,(一)行政复议的涵义和特征涵义: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一种法律制度。特征:第一,行政复议所处理的争议是行政争议;第二,行政复议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第三,行政复议主要采用书面审查的方式,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听证的方式审理。,一、行政复议制度,(二)行政复议的性质1行政复议是具有一定司法性的行政行为2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和纠错机制的环节3行政复议是国家行政救济机制的重要环节,
2、一、行政复议制度,(三)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1、合法原则(1)含义合法原则,是指行政复议过程中,无论是作出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还是作为申请人的行政相对人,或者是主持裁决的行政复议机关,都应当遵守现行的有关行政复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2)主要内容第一,主体合法。提起行政复议申请的必须是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所指向的行政相对人;被申请人必须是作出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第二,依据合法。行政复议必须遵循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于被申请人来说,必须依法参加行政复议。这里的“依法”,应当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上级行政机关依法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第三,程序合法。行政复议
3、本身是一种程序性行为,行政复议主体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一、行政复议制度,(三)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2、公正原则(1)含义公正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不仅应当审查其合法性,而且还应当审查其合理性。公正原则主要是用来防止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根本准则之一。(2)基本要求第一,行政复议机关应当从合法性和合理性两个层面审查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审查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经审查,对不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予以撤销或者确认违法。合理性审查,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审查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情合理地行使了自由裁量权。经
4、审查,对明显不公正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可以变更,必要时还可以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第二,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查明所有与案件有关的事实,审查被申请人用于作出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是否合法取得,对事实的认定和案件的定性是否符合证据规则;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法律条款应当作出准确地判断,如有不确定的法律概念,是否根据立法目的和立法指导思想,做出了公正的解释。第三,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正当、合理地行使复议自由裁量权。,一、行政复议制度,(三)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3、公开原则(1)含义公开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过程中,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外,整个过程应当向行政复议申请
5、人和社会公开。(2)基本要求第一,行政复议过程公开。第二,行政信息公开。,一、行政复议制度,(三)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4、及时原则(1)含义及时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尽快完成复议案件的审查,并作出相应的决定。(2)主要内容第一,行政复议机关应当严格遵守法定的期限,确保每个行政复议行为都能在法定的期限内完成。如果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期限,行政复议机关则应当在合理的时间内尽快完成行政复议行为。第二,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敦促行政复议当事人遵守法定的期限。,一、行政复议制度,(三)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5、便民原则(1)含义便民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程序中,应当尽可能为行政复议当事
6、人,尤其是为申请人提供必要的便利,从而确保当事人参加行政复议的目的的实现。(2)基本要求第一,有关行政复议的规定,应当尽可能考虑为申请人提供复议的便利条件。如一级复议制、不向复议申请人收取行政复议费用等。第二,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法定范围内为当事人提供进行复议活动的便利条件。,一、行政复议制度,(四)行政复议的基本制度1、一级复议制度(1)含义:一级复议制度,是指行政争议经过行政复议机关一次审理并作出裁决之后,申请人即使不服,也不得在向有关行政机关再次申请复议,而只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一种法律制度。(2)理由:第一,尽快解决行政争议。第二,司法最终解决原则。(3)基本内容:第一,行政相对人不服
7、具体行政行为的,只能行使一次行政复议的申请权。第二,行政复议机关对一个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只能作出一个行政复议决定。第三,只有法律规定可以进行多级行政复议的,才能构成一级行政复议制度的例外。(4)法律意义:第一,为行政系统内自我纠正违法具体行政行为提供一个条件,但又不过分地依赖或者迁就行政机关自己纠错。第二,在为行政相对人及时提供司法救济途径的同时,又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一个便利、快速解决行政争议的行政救济途径。,一、行政复议制度,(四)行政复议的基本制度2、书面复议制度(1)含义:书面复议制度,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复议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和被申请人提交的答辩,以及有关被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规范
8、性文件和证据进行非公开对质性的审查,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制度。(2)理由:第一,书面复议制度有利于提供行政争议解决的效率,符合行政复议立法的指导思想。第二,有些经过行政听证的行政争议,行政复议实质上是对该行政争议的二审。因此,只进行书面复议也是比较合理、可行的。第三,行政复议机关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所涉及的行政事务相对比较熟悉,通过书面复议一般可以查清行政复议案件的事实真相。(3)基本内容:第一,行政复议机关主要是通过书面材料审查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对书面材料中涉及的问题,如需进一步了解的,可要求复议当事人提供补充材料。第二,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召集行政复议当事人了解案件情况,但不是
9、必须让双方当事人互相对质,进行抗辩。因此,召集复议当事人可以单方进行,也可以采用听证的方式。第三,行政复议机关认为有必要,可以采用开庭形式审查。(4)法律意义:第一,提高行政复议的效率,及时解决行政争议,减少行政复议的成本。第二,减轻行政复议中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对抗情绪,有利于行政争议在行政程序中获得解决。,一、行政复议制度,(五)行政复议范围1、可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的范围(1)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劳动教养在性质上应当是一
10、种行政处罚。(2)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主体对拒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者违反法定义务的行政相对人实施的或出于维护国家、社会公益的需要而对特定行政相对人实施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3)行政许可变更、中止、撤销行为根据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行政相对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一、行政复议制度,(五)行政复议范围1、可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的范围(4)行政确权行为行政确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
11、其他组织之间因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由行政机关依法处理,确定权属归谁所有的一种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对行政机关做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行政相对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法没有将这类行政行为列入诉讼范围;行政复议条例也没有规定;1991年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7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有关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归属的处理决定不服的,依法向
12、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行政案件受理。”1994年国务院修改行政复议条例,将这一内容纳入行政复议的范围。,一、行政复议制度,(五)行政复议范围1、可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的范围(5)涉及经营自主权行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经营自主权,是指行政机关采用违法的行政手段,限制或剥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经营自主权的行为。如行政机关违法撤换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强制企业兼并、分离或者强制企业转让知识产权,使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6)变更或者废止农村承包合同行为农村承包合同是农村集体组织与农民就承包经营集体土地、生产资料或其他财产所达成的明确相互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包括土地承包合同、
13、林业承包合同、牧业承包合同、渔业承包合同、工副业承包合同、果园承包合同等。在实践中,行政机关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非法干涉农业承包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如为了城镇扩建,未经法定程序征用土地,便解除农民的农业承包合同,或者在承包人有较丰厚的收益时,行政机关借口承包费太低而废除承包合同。,一、行政复议制度,(五)行政复议范围1、可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的范围(7)要求行政相对人履行义务行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国家承担的义务必须通过法律、法规加以明确规定。行政主体在法律、法规之外要求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履行义务,则构成了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行政违法行为。从内容上看,违法要求履行义务是指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
14、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表现形式有:第一,在法律、法规规定之外,行政机关自行制定规范性文件或口头为相对人设定某种义务,或者无任何依据要求相对人履行义务;第二,行政机关超出法律、法规规定的种类、幅度和方式要求相对人履行义务;第三,重复要求相对人履行义务;第四,违反法定程序要求相对人履行义务。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构成要件是:第一,行政主体要求履行的义务没有法定依据。但对于其中的“法”如何认识?第二,行政主体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已对行政相对人产生实际的不利影响。,一、行政复议制度,(五)行政复议范围1、可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的范围(8)不依法办理
15、行政许可行为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行政相对人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审批是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批准其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行政行为。行政审批一般涉及公共资源的分配或者有偿使用,或者不适合通过行政许可加以解决的事项。行政登记是对申请人所主张的事实依法加以确认,使之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行政行为。如婚姻登记、税务登记等。,一、行政复议制度,(五)行政复议范围1、可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的范围(9)不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法定职责的行为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申请保
16、护其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的请求,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保护性法定职责,从而给行政相对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行政相对人可依法申请复议。拒绝履行法定职责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具备以下构成要件:第一,行政主体负有该项法定职责。第二,必须由行政相对人提出请求。第三,行政主体没有正当理由而拒绝履行法定职责。第四,行政相对人认为危及其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的不法侵害正在来临或者有征兆来临。第五,行政相对人受侵害的合法权益只限于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一、行政复议制度,(五)行政复议范围1、可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的范围(10)行政给付行政机关不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的,行政相对人
17、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11)其他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其它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均可申请行政复议。这一规定表明,行政复议的范围并不限于行政机关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的具体行政行为,而且还包括行政机关侵犯相对人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一切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可见,行政复议的范围大于行政诉讼。,一、行政复议制度,2、可一并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规定的范围 行政复议法第7条和第26条用“规定”指代抽象行政行为中除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并确立了对规定的行政审查制度。第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第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第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申请复议
18、行政规定的条件行政规定所针对的是不特定的行政相对人,特定的行政相对人认为其违法而要求申请复议的,应当符合如下法定条件:第一,申请复议所针对的行政规定必须是行政主体做出的某一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如果行政规定没有被行政主体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就不能成为行政复议的对象。第二,行政相对人应在对该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起对行政规定的复议请求。行政复议法要求一并提起对行政规定的复议,意味着行政相对人不得单独对行政规定提起行政复议,即行政相对人只有认为行政规定是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根据时,才可以将行政规定一并作为行政复议的对象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要求复议机关审查该行政规定的合法性。
19、,一、行政复议制度,3、排除行政复议的事项(1)行政法规和规章行政相对人对抽象行政行为中的行政法规、规章不服的,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省级人大常委会等。(2)内部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对其所属国家公务员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属内部行政行为,被处分或被处理的人不服,不能申请复议。但可以依照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3)居间行为行政主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仲裁等行为,对双方当事人的约束力取决于其自愿接受。因此,一方当事人如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但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例如,公安机关在处理治安案件中
20、对赔偿的调解,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一、行政复议制度,(六)行政复议中的主体与管辖1、行政复议中的主体(1)行政复议机关与主管机构行政复议机关,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有权受理行政复议的申请,依法对被申请的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种类:第一,作出被申请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如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所属部门。第二,作出被申请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第三,作出被申请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所属的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机构,是享有行政复议权的行政机关内部设立的一种专门负责行政复议案件受理、审查和裁决工作的办事机构。行政复议机构不是行政主体,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使
21、职权。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为行政复议机构。,一、行政复议制度,(2)行政复议参加人申请人:第一,申请人必须是行政相对人;第二,申请人是认为被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人 被申请人:第一,申请人对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直接申请复议的,该行政机关是本申请人;第二,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名义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申请人;第三,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行政复议,该组织是被申请人;第四,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行政复议,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第五,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决定的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
22、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第三人:行政复议中的第三人,是指因与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通过申请或者复议机关通知,参加到复议中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主要包括:第一,治安行政处罚案件中的被处罚人或者权益受被处罚人侵害的人;第二,行政处罚案件中的共同被处罚人;第三,其他与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行政相对人。,一、行政复议制度,2、行政复议管辖具体包括以下10种情况:1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复议,由申请人选择:由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2对海关、金融、国税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法 ppt 课件 第四 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46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