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解读资料课件.ppt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解读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解读资料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DB37/T10132009 标准解读,二、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编制过程简介,主 要 内 容,二、DB37/T 1013-2009 标准解读,一、能源管理体系发展,美 国丹 麦瑞 典爱尔兰CEN(欧洲标委、欧洲电气技术标委)英 国ISO中 国,国家或组织,第一章 能源管理体系的发展,MSE2000 能源管理体系(2000年)DS2403 丹麦能源管理规范(2001年)SS627750 能源管理体系说明(2003年)I.S.393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2005年)EN 1600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与实施指南(2008) BS EN1600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2009
2、年)ISO50001 能源管理体系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2009.3发布,11.1实施),标 准 名 称,第二章 标准的编制过程,1、标准的提出 2006年国家发改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要求企业建立能源管理机构,开展能源评审,加强能源管理,促进节能降耗。山东省经贸委和省政府节能办组织省节能监察总队、各地市节能监察支队、检测机构对省内103家国家重点用能单位进行了能源审计,于2007年4月完成。,第二章 标准的编制过程,针对此次行动中发现的节能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节能标准没有得到有效执行,节能技术的获取没有建立畅通的渠道,能源管理机构设置、计量统计、目标分
3、解考核等基础工作不够系统、规范和完善,多数企业对能源管理没有系统的规划等问题,省经贸委、省政府节能办组织专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剖析,认为问题的产生除了企业最高管理者对节能管理不重视外,最主要的是缺少对能源利用的系统管理。 为此,在2007年5月能源审计座谈会上,省政府节能办决定着手能源管理体系的研究工作。,第二章 标准的编制过程,2、成立标准起草小组 2007年10月初,山东省经贸委、省政府节能办确定由山东节能协会牵头,山东质量认证中心、德州市节能监察支队参加,成立标准起草小组,共同编制山东省地方标准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第二章 标准的编制过程,3、制定标准 标准起草小组成立后,参照GB/T19
4、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结构、GB/T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结合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于2007年10月下旬完成了第一稿山东省地方标准能源管理体 要求。,第二章 标准的编制过程,4、标准的修订 第一稿标准完成后,省政府节能办组织部分企业对标准草稿进行了标准构架和要求与企业现有管理模式融合性调查,并充分与有关企业交流、研究、探讨;省政府节能办组织山东质量认证中心和德州、济宁、淄博、临沂等是节能办、节能中心、部分用能单位,召开了标准试套调度会,征求各单位和有关专家的修改意见,形成了标准的第二稿。 随后,标准起草小组邀请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咨询机构、济钢、新矿集团等重点用能单位的专家,对标准
5、进行了逐条讨论分析和完善,组织部分企业进行了使用和征求意见,形成了第三稿。 2008年1月,省节能办召开会议,对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起草工作进行了专门调度,会议对第三稿标准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探讨,形成了第四稿。 2008年3月组织标准起草单位,邀请国家和省内能源管理专家,对标准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起草小组参加了北京国际能源管理标准会议,听取了日本、巴西、韩国等国家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介绍,了解了国际标准和组织对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研究方向和进度,并结合专家意见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标准的报批稿。,第二章 标准的编制过程,5、标准的发布、实施、修改 2008年6月5日,山东省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了
6、标准评审会,与会的21名省内外专家一致同意该标准通过评审;2008年6月30日,山东省地方标准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正式发布,于2008年7月5日实施。 地标发布后,省经贸委、省节能办组织了6个重点能耗行业的8家企业进行了试点体系建立和运行,于2009年5月进行了试点评价总结,针对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和专家意见,标准起草小组于2009年7月对原标准进行了修订,调整了标准部分条款的顺序,修改了标准名称,形成了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DB37/T1013-2009)。 这是我国发布的第一个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一、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总体思路,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针对企业生产活动中
7、的能源使用或消费,利用系统思想和过程方法,采用监视测量、统计分析等手段,实施全过程控制,策划方针、目标、指标、职责、资源和程序等要求,选用高效节能产品 引入适用节能技术、方法和最佳管理实践,定期对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评审 对发现的不符合,及时采用纠正和预防措施及时改进,第三章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解读,二、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的特点,特点之一,特点之二,特点之三,强调对能源利用实施全过程的策划、控制和测量,强调设施设备在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突出作用,强调建立目标指标体系是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第三章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解读,第一节 标准引言,引导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规范能源管理行
8、为,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标准目的,任何类型与规模的工业企业均可使用,其他类型的用能单位可参考使用。,适用范围,第一节 标准引言,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是最高管理者的一项战略性选择。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全员参与。,战略选择,通过标准的实施,用能单位能够建立健全节能遵法贯标机制、全过程能源管理控制机制、节能技术进步机制和节能文化建设机制。,实施作用,贯穿于标准要求的始终。贯彻好这些思路和方法,对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至关重要。,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PDCA管理模式,方法及模式,第一节 标准引言,过程关系示意图,1、识别和确定实现目 标要求的所有能
9、源 利用过程;2、描述过程之间的联 系和相互作用,明 确程的相关职责和 权限。,管理的系统方法,1、将过程作为系统加以 识别、评价和管理;,2、把管理过程组成一个有 机系统;,3、形成一个自我约束、自 我完善并相互关联、协 调联动的有效机制。,PDCA管理模式,Do:实施,Plan:策划,Check:检查,Action:改进,标准的文体结构,第二节 标准范围、引用文件和术语,第二节 标准范围、引用文件和术语,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术语和定义、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管理职责、资源管理、过程策划、运行控制、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本标准是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实施能源管理的
10、通用要求,其它类型的用能单位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用能单位: a) 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 证实符合所声明的能源方针; c) 相关方确认其能源管理体系与本标准的符合性。,第二节 标准范围、引用文件和术语,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587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
11、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1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3 术语和定义 GB/T15587、GB/T19000和GB/T24001中确定的以及下列属于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能源 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3.2 清洁能源 是指环境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零排放或者低排放的一次能源,主要包括核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3.3 可再生能源 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
12、等非化石能源。3.4 新能源 是指在新技术技术上开发利用的非常规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核聚变能、天然气水合物等。,第二节 标准范围、引用文件和术语,第二节 标准范围、引用文件和术语,3.5 余热 热工过程中未加以利用被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热能。3.6 余压 工业设备排出的有一定压力的介质。3.7 能源管理体系 在能源方面指挥和控制用能单位的管理体系,是其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能源方针并管理其用能活动。 注:管理体系是用来监理方针、目标,并实现这些方针和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要素的有机组合,包括组织结构、职责、管理、程序、过程和资源。3.8 能源管理负
13、责人 由最高管理者任命的,负责能源管理的高层管理人员。3.9 能源因素 在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全过程中,对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产生影响的原因或条件。,3.10 重要能源因素 在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全过程中,对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因或条件。3.11 能源方针 用能单位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宗旨和方向。3.12 能源目标 用能单位所要实现的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总体要求。3.13 能源指标 为实现能源目标而设定的量化的、可测量的具体要求。3.14 关键岗位 能源管理岗位和重点用能设施设备操作岗位。3.15 能源基准 用能单位为建立能源目标、指标,
14、评价能源管理体系绩效,确定的某一历史时期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水平。 注:基准是用能单位制定能源方针、建立目标和指标、评价能源管理绩效改进的基础。,第二节 标准范围、引用文件和术语,第二节 标准范围、引用文件和术语,3.16 能源标杆 用能单位参照同类可比活动,可得的最佳能源利用水平和最佳节能实践。3.17 能源管理绩效 用能单位实施能源管理活动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3.18 节能改进方案 用能单位针对具有节能潜力的重要能源因素所采取的改进措施。,第二节 标准范围、引用文件和术语,第三节 标准主要条款解释,第三节 标准主要条款解释,4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4.1 总要求 用能单位应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覆盖
15、的范围,并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 a) 覆盖全部与能源利用有关的过程,识别这些过程,并确定其顺序和相互关系; b) 确定为保证这些过程有效运行和系统优化所需管理活动的准则和方法; c)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策划、运行、控制和改进的需要; d) 监测、分析并改进这些过程和管理活动。,第三节 标准主要条款解释,4.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4.2 文件要求4.2.1 总则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 能源方针、目标; b) 能源管理手册; c) 程序文件; d) 作业指导书,包括节能改进方案; e) 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第三节 标准主要条款解
16、释,4.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4.2 文件要求4.2.2 文件控制 用能单位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规定以下方面的控制要求: a) 文件发布前得到审批; 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审批; c) 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 d)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e) 明确文件存放方式,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f) 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g) 防止作废文件的误用,明确处置方式,如果出于某种目的保留作废文件,应作出适当的标识。4.2.3 记录控制 用能单位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17、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第三节 标准主要条款解释,第三节 标准主要条款解释,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对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作出承诺: a) 贯彻实施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应遵守的要求; b) 组织制定并实施能源方针和目标,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 c)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强化节能文化; d) 确保配备适宜的资源; e) 主持管理评审。5.2 能源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组织制定形成文件的能源方针,并确保: a) 与单位总的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方针相适应; b) 为制定和评价能源目标、指标提供依据; c
18、) 包括对遵守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承诺; d) 包括对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承诺。 能源方针应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在用能单位内得到沟通和理解,便于全体员工和所有相关方获取。 说明:方针应具有企业的特点,方向明确、相对稳定,先进合理、可行可信,措辞精炼、言简意赅,与其他方针不冲突。,第三节 标准主要条款解释,5 管理职责5.3 职责与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对能源管理职责和权限做出明确规定。任命能源管理负责人、设置能源管理主管部门,明确各职责间的关系,并形成文件。5.3.1 能源管理负责人 为确保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负责人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
19、 组织编制节能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b) 规定能源管理绩效考核准则和方法; c) 组织能源利用状况分析,评价能源管理绩效; d) 组织评价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向最高管理者汇报,并提出改进建议; e) 负责与能源管理有关的外部联系。,第三节 标准主要条款解释,5 管理职责5.3 职责与沟通5.3.2 信息与沟通 用能单位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应规定收集、审核、汇总、分析、报告和反馈能源管理内外部信息的内容、方法、频次和时间。内部各部门、各层次间沟通宜采用信息技术实现能源管理信息传递的自动化和即时化。 外部信息交流包括:管理承诺、能源方针、能源管理目标;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更新;
20、政府及节能部门对能源管理的要求、发布的各项政策等;基准、标杆的相关信息;成熟先进的管理方式和节能技术等,明确沟通方法,频次、传达等。 内部信息交流包括:能源方针、目标、指标、节能改进方案等;实用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识别评价出的能源因素和重要能源因素;体系运行的监视和测量结果;组织的能源管理绩效;出事能源评审、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及外部评价的结果;各部门职责;能源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不符合及纠正、预防措施等。,第三节 标准主要条款解释,第三节 标准主要条款解释,6 资源管理6.1 人力资源6.1.1 节能意识 用能单位应提高员工节能意识,并促进节能文化的形成: a) 宣传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能源 管理体系 标准 解读 资料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4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