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排牙与平衡合课件.ppt
《第五章排牙与平衡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排牙与平衡合课件.ppt(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排牙与平衡合,人工牙的种类与选择 排牙原则 人工牙的排牙方法 全口义齿的合平衡,1,t课件,目标要求,能够说出选牙的基本原则,1,能够说出排牙的基本原则,2,学会排牙的具体方法,3,2,t课件,排牙的目的是什么?,恢复咀嚼和发音功能恢复面形保存剩余组织结构,3,t课件,第一节 人工牙的种类与选择,学习任务:1.掌握人工牙的种类2.知道如何选择人工牙,4,t课件,一、人工牙的种类,(一)人工牙的材料1树脂人工牙树脂人工牙多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原料加热聚合而成。优点:与基托结合好、质软,形态、色调与天然牙接近,耐冲击性强。缺点:容易着色,耐磨性差。目前是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一种人工牙。,5,
2、t课件,一、人工牙的种类,2陶瓷人工牙 优点:美观效果好,表面光洁度好,不易着色,耐磨性能较强。 缺点:耐冲击性能差,与基托材料结合不良,不易调磨。 临床很少使用。3金属人工牙 只适合于特殊病人的人工牙排列。,6,t课件,人工牙的种类,瓷牙 塑料牙,7,t课件,金属人工牙,8,t课件,(二)人工牙的形态根据合面形态可以分为三类,9,t课件,后牙的合面形态,解剖式牙 牙尖斜度3033,牙尖斜度是牙尖斜面与底面的交角。半解剖式牙 牙尖斜度20非解剖式牙 牙尖斜度0,10,t课件,解剖式牙的优缺点,具有稳定的尖窝吻合与天然牙接近的美观效果可以形成牙对牙、尖对尖的平衡合咀嚼效率较高,排牙较难不易适应上
3、下颌牙弓不协调侧向力较大,11,t课件,非解剖式牙,12,t课件,二、人工牙的选择,材质,形态、色泽、大小,价格.,需考虑的因素,13,t课件,人工牙的选择,前牙,后牙,前牙:主要注意美观 后牙:主要注意咀嚼与咬合,14,t课件,(一)前牙的选择 1选择大小 通常以两侧口角线之间的合堤唇面弧度为6颗上前牙的总宽度的参考。前牙冠长度应参照上下唇线位置确定 。上唇线至合平面的距离相当于上中切牙切2/3长度,下唇线至合平面的距离相当于下中切牙切1/2的长度。,15,t课件,唇高线至合平面的距离为上中切牙切2/3的高度,前牙大小,16,t课件,2、选择的形态,17,t课件,前牙形态,方型面 尖型面 卵
4、圆型面,18,t课件,前牙形态,19,t课件,2、选择的形态,(1)方形面:上中切牙牙颈部较宽,唇面切1/3和切1/2处的近中、远中边缘几乎平行,唇面平坦,切角近于直角。(2)尖形面:上中切牙颈部呈中等宽度,近中、远中面几乎成直线,但不平行,唇面平坦,唇面的宽度自切缘到颈部逐渐变窄,近中线角较锐。(3)卵圆形面:上中切牙牙颈部稍宽,近中面微凸,远中面的切1/2较凸,唇面较圆凸,两切角较圆。,20,t课件,3、选择的颜色,皮肤颜色性别年龄头发颜色,白(1),中(2),黄(3)20色、21色、17色,21,t课件,(二)后牙的选择 选择后牙主要从恢复功能和减小牙槽嵴的负荷方面考虑。所以选择时应根据
5、牙槽嵴近远中长度、牙槽骨吸收程度以及上下颌弓的位置关系和颌间距离的高低等因素,确定后牙的合面形态和大小。,22,t课件,1选择后牙近远中宽度 后牙近远中的总长度,一般以下颌尖牙远中面至磨牙后垫前缘的距离为参考。上颌后牙的近远中宽度与下颌后牙相匹配。2选择颜色 后牙牙色的选择尽量与前牙颜色相匹配或稍深。,23,t课件,3颊舌径与合龈高度 一般根据牙槽嵴宽窄和高低来选择后牙的牙尖高度和颊舌径的宽窄。 (1)牙槽嵴低平者:选择半解剖式牙或非解剖式牙。 (2)牙槽嵴高宽者:选择解剖式牙。,24,t课件,4选择后牙合面形态 根据上下颌弓位置关系、牙槽嵴情况选择。,25,t课件,人工牙选择(后牙),26,
6、t课件,27,t课件,第二节 排牙原则,28,t课件,第二节 排牙原则,学习任务:掌握排牙的原则并应用于操作。,29,t课件,人工牙排列原则,一般来说前牙着重考虑美观与发音功能, 而后牙则着重考虑咀嚼功能。 应考虑美观、功能和组织保健等三个方面的特点。,30,t课件,(一)美观原则 全口义齿的美观主要体现在前牙的排列上。,31,t课件,32,t课件,33,t课件,34,t课件,35,t课件,36,t课件,37,t课件,5.浅覆盖、浅覆合 上下颌弓关系正常时,上下前牙一般 排成轻度覆合和覆盖(约为13mm)。若上 下颌弓关系异常,必须排成深覆合时,则 应加大覆盖。,38,t课件,39,t课件,二
7、、组织保健原则,40,t课件,41,t课件,42,t课件,43,t课件,三、后牙排牙原则,(一)牙槽嵴顶线原则 上颌后牙的中央窝或舌尖和下颌后牙 的颊尖或中央窝,尽可能排在各自的牙槽 嵴顶上,才能使合力通过牙槽嵴顶传导。,44,t课件,(二)牙槽嵴顶间线原则 上下牙槽嵴顶间的连线称之为牙槽嵴顶 间线。牙槽嵴顶间线,在前磨牙区通过上颌 前磨牙的中央窝和下颌前磨牙的颊尖;在磨 牙区通过上颌磨牙的舌侧尖颊斜面中央和下 颌磨牙颊尖舌斜面中央。另外,一般来说下 颌牙槽嵴较上颌牙槽嵴狭窄,不利于义齿的 固位,因此在排列下颌人工后牙时,应优先 考虑这一原则。,45,t课件,(三)咬合平衡原则 全口义齿的咬合
8、关系与天然牙列不同,应当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这种咬合关系是通过调整人工牙的合面,使义齿行使功能时,伴随前伸及左右侧方运动时的牙列位置变化,上下颌的双侧磨牙仍能保持同时接触,使义齿获得稳定。,46,t课件,四、“中性区”原则 由于无牙颌口腔内的上颌弓前牙区唇侧、后牙区颊侧、下颌弓前牙区唇侧和后牙区舌侧骨吸收较多,而前牙区唇、舌侧骨吸收的量相差不多,因此排列人工牙时,上下前牙可排在牙槽嵴的唇侧,上颌后牙可排在牙槽嵴的颊侧少许,下后牙可排在牙槽嵴舌侧少许,而前磨牙则不能偏颊,也不能偏舌,这样才能使人工牙排在原来天然牙所占据的位置,即处于“中性区”内,可受到唇颊舌侧较均衡的肌力,有利于义齿的固位。,47
9、,t课件,(五)其他 1合平面尽量平分颌间距离 2合平面尽量低于舌侧缘12mm,以免妨 碍舌的运动。 3下颌后牙功能尖应尽量位于磨牙后垫颊 舌缘与下尖牙近中面构成的三角区内。,48,t课件,4合力应集中在颌弓后段的中份应将承受合力较大的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集中在颌弓后段的中份。 5按照颌弓形状和上下颌骨关系排牙 若上下颌骨关系正常,则按正常颌关系排列人工牙,即前牙排成轻度覆合和覆盖,后牙按中性合关系排列,即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正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沟,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咬在下颌第一磨牙的中央窝内。,49,t课件,第三节 人工牙的排列方法,50,t课件,一、排牙前的准备,(一)常用器械及材料的
10、准备 器械包括蜡刀、雕刻刀、合平面板、酒精灯。 材料包括红蜡板、人工牙等。(二)合架的检查与准备,51,t课件,(三)合托的检查合托的标志性(中线、口角线、唇高线和唇低线)应清晰准确;蜡基托与模型、上下合堤平面之间应紧密贴合。,52,t课件,(四)画基托边缘线、牙槽嵴线和后堤区的检查准备。1.画基托边缘线 保证义齿基托边缘在不妨碍正常唇、颊、舌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伸展,以增强基托的固位力。,53,t课件,54,t课件,2.画牙槽嵴顶线 取下上下合托,在牙槽嵴顶划线,再戴上合托,根据模型上的延伸线,用蜡刀在合堤上刻出牙槽嵴顶的沟槽,以便排牙时参考。,55,t课件,56,t课件,57,t课件,3后堤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章排牙与平衡合 课件 第五 章排牙 平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4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