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学ppt课件第五章 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剖析.ppt
《结构化学ppt课件第五章 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剖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化学ppt课件第五章 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剖析.ppt(1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Polyatomic Molecules,分子轨道对称性和反应机理,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杂化轨道理论,离域分子轨道理论,休克尔分子轨道法(HMO法),离域键和共轭效应,缺电子多中心键和硼烷结构,(1)组成分子的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次序、相对位置,通常由键长、键角、扭角等参数描述构型和构象。分子的几何结构可用衍射方法(包括 X 射线衍射、电子衍射和中子衍射)测定。 (2)分子的电子结构、化学键型式和相关的能量参数,通常由分子轨道的组成、性质、能级高低和电子排布描述。分子的电子结构可用谱学方法(
2、包括分子光谱、电子能谱和磁共振谱等)测定。,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包括两方面内容:,【教学要求】1掌握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分子构型和键角。2掌握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杂化、杂化轨道、杂化轨道的正交归一性、等性杂化和不等性杂化、杂化轨道指数。 。3掌握离域分子轨道与定域分子轨道的区别和联系。4掌握休克尔(HMO)理论:休克尔行列式,处理共轭分子结构,分子图的应用并解释共轭分子的相关性质,1重点:杂化轨道理论;用休克尔(HMO)方法处理共轭分子结构,离域分子轨道理论的应用。2难点:离域分子轨道和定域分子轨道的概念,休克尔(HMO)分子轨道理论,5. 用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和前线轨道理论分析化学反应。6. 分析
3、缺电子多中心键和硼烷的结构。,【教学重难点】, 5.1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VSEPR:1940年英国化学家西奇威克(Sidgwick)和鲍威尔(Powell)提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alence Shell Electron Pair Repulsion)简称VSEPR理论。后经吉莱斯(Gillespie)和尼霍姆(Nyholm)于1957年发展为较简单的又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多原子分子几何构型的近代学说。,一.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是一个用来预测单个共价分子形态的化学模型。理论通过计算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数和配位数来预测分子的几何构型,并构建一个合理的路易斯结构式来
4、表示分子中所有键和孤对电子的位置。,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主要决定于与中心原子相关的电子对之间的排斥作用。该电子对既可以是成键的,也可以是没有成键的(叫做孤对电子)。只有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才能够对分子的形状产生有意义的影响。,VSEPR理论基础,在ABn型分子或基团中(几个B可以是不同的原子),若中心原子A的价层不含d电子或d电子分布为球对称的d5或d10,则几何构型主要由价电子对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的数目决定。价电子对要尽量远离,所以,2、3、4、5、6个价电子对的空间分布分别为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形、三角双锥形和正八面体形。,分子中电子对间的排斥的三种情况为:孤对电子间的排斥(孤-孤排斥
5、);孤对电子和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孤-成排斥);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成-成排斥)。, 价电子对间排斥力大小顺序: lp lp lp bp bpbp 孤电子对间排斥力随角度的减小迅速增大: 夹角90o 的构型, lp-lp 斥力很大,构型不稳定 lp - lp必须排列在夹角 90o 的构型中,斥力小,稳定。,分子会尽力避免这些排斥来保持稳定。当排斥不能避免时,整个分子倾向于形成排斥最弱的结构(与理想形状有最小差异的方式)。 孤对电子间的排斥被认为大于孤对电子和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后者又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因此,分子更倾向于最弱的成-成排斥。,CH4 (4BP) 正四面体形,NH3 (
6、3BP+LP) 三角锥形,H2O (2BP+2LP) V形,PCl5 (5BP) 三角双锥形 SCl4 (4BP+LP) 翘翘板形 BrF3 (3BP+2LP) T形 ICl2- (2BP+3LP) 直线形,PF6- (6BP) 正八面体形 IF5 (5BP+LP) 四棱锥形 ICl4- (4BP+2LP) 平面正方形,NO2+(180o),NO2 - (115o),NO2(132o),电负性高的配体,吸引价电子能力强,价电子离中心原子较远,占据空间相对较小。,例:如图:b3lyp/aug-cc-pvdz R(1,4) 1.349 R(1,2) 1.097 A(2,1,3) 110.6 A(4
7、,1,3) 108.3,1. 确定价层电子对数。它可由下式计算得到:价层电子对数VP(中心原子A价电子数 + 配位原子L提供电子数 离子代数值)/2原则:A的价电子数=主族序数。配体L:H和卤素每个原子各提供一个价电子,氧与硫不提供价电子。正离子应减去电荷数,负离子应加上电荷数。 例:VP(SO42-)=1/2(6+40+2)=4,二、推断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的具体步骤:,确定电子对的空间构型:,VP=2,VP=3,VP=4,VP=5,VP=6,3. 确定分子的空间构型: LP = 0 :分子的空间构型同于电子对的空间构型。,BF3 (3BP) 平面三角形,BeCl2 (2BP) , 直线形,
8、CCl4 (4BP) 正四面体形,PCl5 (5BP) 三角双锥形,PF6- (6BP) 正八面体形,LP0 :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同于电子对的空间构型,SnCl2 (2BP+LP) V形,PCl3 (3BP+LP) 三角锥形,SCl2 (2BP+2LP) V形,TeCl4 (4BP+LP) 翘翘板形,ClF3 (3BP+2LP) T形,ICl2- (2BP+3LP) 直线形,PF6- (6BP) 正八面体形,IF5 (5BP+LP) 四棱锥形,ICl4 - (4BP+2LP) 平面正方形,等电子原理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它们的原子数相同(有时不算H原子),分子中电子数也相同,这些分子常具有相
9、似的电子结构,相似的几何构型,物理性质也相近。CO2;N2O;NO2+,三、等电子原理,想一想,CaF2 、SrF2、BaF2是什么构型:,!,?,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对少数化合物的构型判断不准。例如CaF2,SrF2,BaF2是弯曲型的结构,而不是直线型。价电子对互斥理论不能应用的化合物:过渡金属化合物(具有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的 d 轨道的化合物除外),ABn型分子的几何构型,中心原子 A 周围存在 m 个配体和 n 对故对电子,ABn型分子的几何构型,中心原子 A 周围存在 m 个配体和 n 对故对电子,1.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SCl2、ClF3、NO2+的几何构型分别为
10、 V形、T形、直线形 直线形、平面正三角形、V形C. V形、平面正三角形、直线形 D. 直线形、T形、V形,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PCl3、SCl2、IF7的几何构型分别为 三角锥形,V形,五角双锥形 平面三角,直线,五角双锥形C. 平面三角,V形,正七边形 D. 三角锥形,直线,正七边形,5.2 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Hybrid orbital) 杂化概念是莱纳斯鲍林于1931年提出,原本是为了解释简单的化学系统而开发的,但这种方法后来被广泛应用,至今天它仍然是一种解释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有效理论。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共同用来解释分子轨道的形状。,轨道是描述电子在分子中
11、的行为的一个模型。对于较简单的原子,如氢原子,薛定谔方程可以被精确求解。在较重的原子(如碳、氮、氧)中,原子使用了 2s和 2p轨道,类似氢原子的激发态轨道,杂化轨道被认为是这些原子轨道以不同的比例互相叠加而成的混合。杂化轨道理论给出了路易斯结构的量子力学解释,因而在有机化学里得到了广泛应用。,一. 杂化轨道(Hybrid orbital),一. 杂化轨道(Hybrid orbital),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各个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形成成键能力更强的新的原子轨道的过程叫杂化(hybridization),这种新的原子轨道叫杂化(原子)轨道(hybrid atomic orbital)。,1.定义
12、,一. 杂化轨道(Hybrid orbital),杂化的目的:有利于成键。重新组合的原子轨道(杂化轨道)成键时可以更有效地重叠,就是说杂化轨道比原来的原子轨道成键能力更强。杂化的动力:周围原子的影响。杂化的规律:轨道的数目不变,空间取向改变 ;杂化轨道能与周围原子形成更强的 键,或安排孤对电子,而不会以空的杂化轨道存在。,一. 杂化轨道(Hybrid orbital),要说明的是这个表达式与MO-LCAO完全一致,但代表的意义不同,这里 是指同一原子的不同态(不同原子轨道)。杂化原子轨道仍是原子轨道。分子轨道为实轨道,而杂化轨道为虚轨道。,杂化轨道满足正交归一化要求,同理,也存在列归一和列正交
13、性质。,令,(,分别为 s-p 型杂化中所含 s, p 原子轨道的成分),50年代,唐敖庆提出构成杂化轨道的矩阵变换法,二、杂化轨道分类,等性杂化轨道:在某个原子的几个杂化轨道中,参与杂化的s、p、d 等成分相等(每个杂化后的轨道中含有原轨道的比例相等),称为等性杂化轨道; 不等性杂化轨道:如果不相等,称为不等性杂化轨道。,对spmdn等性杂化,等性杂化轨道中s,p,d轨道所占几率为:,例:sp3d2杂化轨道中,,三、杂化轨道间夹角,依杂化轨道的正交性,可推出两个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公式:,式中,当,,即等性杂化,上式为:,等性spn 杂化轨道 k, l间的夹角kl 为,三、杂化轨道间夹角,杂化
14、轨道,参加杂化的原子轨道,构型 对称性 实例,spsp2sp3dsp2dsp3dsp3d2sp3,s , pxs , px , pys , px , py , pzdx2-y2 , s , px , py dz2 , s , px , py , pzdx2-y2, s , px , py , pzdz2, dx2-y2, s , px , py , pz,直线型 Dh CO2 , N3- 平面三角形 D3h BF3 , SO3四面体形 Td CH4平面四方形 D4h Ni(CN)42-三方双锥形 D3h PF5四方锥形 C4v IF5正八面体形 Oh SF6,表1 一些常见的杂化轨道构型,四、
15、杂化轨道理论的应用(求解杂化轨道波函数),1. 等性sp 杂化C2H2为例,坐标轴的选取,两个杂化轨道在 方向。,为 , , 的线性组合,凡是用sp杂化的碳原子一定以三重键或聚集双键与其它原子相结合。,在有机化学中,碳原子与其他原子以三键连接时(如炔烃中的碳碳三键、腈中的碳氮三键),碳原子均采用sp杂化形式。因为sp杂化产生的键角为180,在分子中形成了直线型的区域,使炔烃分子能排列得更加整齐、紧密,这是炔烃熔点较烯烃、烷烃高的原因之一。,2. 等性sp2 杂化BF3为例,坐标轴的选取,与 的区别是 投影为负值。,1.具有电子组态s2p1的原子(如:B, Al)与其它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常采用sp
16、2杂化。如BF3,2. 有机分子中以一个双键、两个单键与其它原子结合的碳原子常采用sp2杂化。如羰基。,激发,杂化,激发,杂化,d2sp3 (sp3d2) hybridization (Octahedral),不等性杂化的提出,NH4+,CH4均为正四面体结构,N和C采用sp3杂化,而在H2O,NH3中,键角的实验值为104.5,107.3,虽然它们与NH4+,CH4是等电子分子,但键角小于10928,也比采用纯p轨道成键的键角要大,为此提出H2O,NH3采用不等性sp3杂化的概念。不等性杂化是指在各个杂化轨道中,s成分或p成分不相等。,2、不等性杂化,例1 H2O分子键角为104.5 ,可用
17、sp3不等性杂化解释,轨道1和2是等性杂化的,相当于s0.206p0.794杂化,即sp3.85杂化,孤对电子轨道,相当于s0.3p0.7杂化,即sp2.33杂化,H2O,成键轨道中的s成分为 =0.20 p成分为=0.8孤对电子占据轨道中的s成分为=0.30 p成分为=0.7,例2 NH3分子为三角锥型结构,键角分别为107和110,可用sp3不等性杂化解释:,S0.23P0.77 即 SP3.35,另一个孤对电子轨道: =0.31;=0.69,S0.31P0.69 即 SP2.23,习题1: 不等性sp2 杂化 甲醛 为例,5.3 离域分子轨道理论,非杂化的原子轨道进行线性组合,它们是离域
18、化的,即:电子不是定域在两个原子之间,而是在整个分子内运动,这种离域分子轨道在讨论分子的激发态,电离能及分子光谱性质时有很大的作用。,群轨道与C的AO同相、反相组合,产生成键、反键离域分子轨道,即正则分子轨道(CMO):,成键离域分子轨道 反键离域分子轨道 (正则分子轨道CMO) (正则分子轨道CMO),CH4 的价层分子轨道能级图,8个价电子填充在4个成键分子轨道上。 由光电子能谱测出a1轨道的电离能为22.9eV,其余三个轨道t1的电离能为14.4eV。,s,x,y,z,s*,x*,y*,z*,CH4有四个等同的键,这与 CMO 描述的两种能级不矛盾.因为 CMO 中的成键轨道与VB中的化
19、学键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任一成键轨道都遍及每个化学键,成键电子对每个化学键都有贡献.两种CMO的不同并不妨碍4个化学键等同.,实验证明,离域分子轨道对解释由单个电子行为所确定的分子性质,如电子光谱、电离能等很适用。定域轨道模型很直观,易于和分子几何构型相联系。凡是与整个分子所有电子运动有关的分子性质,如偶极矩、电荷密度、键能等,离域和定域两种分子轨道模型的结果是一样的。,离域轨道与定域轨道的适用范围,对双原子分子,无论是 MO 法还是用 VB 法处理,都是双中心的,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得到一致的结论。 当然也有例外,例如:对O2 的顺磁性,VB 法就无法解释,而 MO 法却可以。,对于多原子分
20、子,用MO法和VB法处理,则模式图像完全不一样。VB法是双中心的,而MO法则是多中心的。即分子轨道(分子中单个电子的波函数)原则上是遍及 分子中所有原子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正则分子轨道或离域分子轨道。,5.4 休克尔分子轨道法(HMO法),休克尔分子轨道法 是用简化的近似分子轨道模型处理共轭分子中的 电子的方法,1931 年由E.休克尔(E. Hckel)提出,简称 HMO。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分子轨道理论,在有机化学中应用得相当广泛,用以解决共轭分子的结 构,探讨分子的性质和反应性能的半经验方法。,HMO法作为一种简单分子轨道理论,是极其粗略的,但是很简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应用它来定性和半定
21、量地解释共轭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了大量的有意义的知识和成果。由HMO所引出的一些分子参量(如电荷密度、键级、自由价等)在化学理论研究与应用中都很有价值。,经验性的近似方法,用以预测同系物的性质、分子稳定性和化学性能,解释电子光谱等一系列问题。优点:具有高度概括能力,应用广泛。缺点:定量结果的精确度不高。,休克尔分子轨道法,一、共轭分子的特性:,不存在明显的单双键之分,而是键长趋于平均化 共轭分子中存在的化学键并不是只在两个原子之间,而是遍及整个分子。取代反应比加成反应更容易进行。,共轭分子以其中有离域的 键为特征,它有若干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 1. 分子多呈平面构型; 2.
22、有特殊的紫外吸收光谱; 3. 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能;4. 键长均匀化。,一、共轭分子的特性:,事实1,事实2,说明: 在丁二烯分子中不明显地存在单双键之分,键趋向平均化,碳碳键的键长=1.46,碳碳键的键长=1.33,二、实验事实,碳碳键的键长=1.54,事实3,说明: 旧键的破坏或新键的生成不局限在所在的两个原子之间,从上三个实验事实说明: 在共轭分子中,存在着遍及整个分子的化学键,即离域键。由于成键电子系由构成分子的各原子提供2p电子-电子,故称之为离域键,1. 承认分子轨道理论的全部内容(1)将分子中每一个电子的运动,看作是在各原子核和其余电子的平均势场中运动(即单电子近似),其单电子的空
23、间波函数为分子轨道;(2)分子轨道采用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用变分法得到分子轨道和能级;(3)分子轨道内电子排布符合能量最低原理、保里原理和洪特规则;组成分子轨道的原子轨道必须符合能量相近、最大重叠和对称性匹配这三个条件。,三、 HMO的基本内容,- 分离; 电子近似;LCAOMO近似;Huckel近似;,三、 HMO的基本内容,Hckel基本假定,- 分离,认为分子中轨道和轨道由于对称性不同,在成键时可以分开来处理。,三、 HMO的基本内容,对每个电子k的运动状态用k描述,Schrdinger 方程为,电子近似,三、 HMO的基本内容,离域的电子具有较大的极化率,它在化学反应中更容易受到干扰,
24、这是共轭分子中许多重要性质的来源,所以在共轭体系中的量子化学处理中,可以只针对电子。,四、HMO法处理分子结构时的具体步骤:, 设共轭分子有n个C原子,每个C原子提供一个p轨道i ,线性组合成分子轨道;, 应用线性变分法,导出久期方程;,能量表达式:,令:,可得久期方程:,其中:,即:,久期方程有非零解的条件:,用矩阵表示久期方程:,(3) Hckel近似:,(i) 所有的库仑积分等于一个常数: Hii=,此积分表示在分子势场中第i个碳原子的 2pz 电子的平均能量,不考虑 C 原子位置的差别。,(3) Hckel近似:,(ii)非相邻的交换积分等于0,相邻的交换积分等于一个常数 : Hij=
25、0(ij1), Hij= (i=j1),它决定着相邻原子间键的主要性质,称为成键参量,非键连,键连,(iii) 同一原子轨道重叠积分为1,而不同原子轨道的重叠积分为0。,忽略了原子间的相互重叠,当 i=j当 i j,在休克尔近似下,久期行列式可化简为:,应用 ,则得:,休克尔行列式,简化后的久期方程,以丁二烯为例:,展开得:,或,解得:,以丁二烯为例:,根据 得到四个轨道能量,为负值,所以E1E2 E3 E4,将x1= -1.618代入简化后的久期方程,得:,利用,所以,同理,将 ,分别代回久期方程,可得到 。,丁二烯基态电子排布:,布居分析:,电荷密度i,上占有的电子数;,第i个原子的组合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化学ppt课件第五章 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剖析 结构 化学 ppt 课件 第五 原子 分子 性质 剖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4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