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内容.doc
《2022《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内容.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内容 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内容一、北斗发展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伴随着中国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北斗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机制体系、速度规模等不断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创造了中国北斗耀苍穹的奇迹。(一)走出自主发展的中国道路中国立足国情国力,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不断完善北斗系统,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1994年,中国开始研制发展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至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采用有源定位体制服务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
2、家。20XX年,建成北斗二号系统,面向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服务。2020年,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建成开通,面向全球提供卫星导航服务,标志着北斗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完成。向全球时代加速迈进。20XX年12月,北斗二号系统建成并提供服务,这是北斗系统发展的新起点。20XX年3月,首颗北斗三号系统试验卫星发射。20XX年11月,完成北斗三号系统首批2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在轨部署,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按下快进键。2018年12月,完成19颗卫星基本星座部署。2020年6月,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的完整星座完成部署。2020年7月,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开通全
3、球服务,“中国的北斗”真正成为“世界的北斗”。(二)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新时代的中国北斗,以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为宗旨,进一步提高多种技术手段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多样化、特色化服务能力,大力推动北斗应用产业发展,全方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实现共享共赢。开放兼容。免费提供公开的卫星导航服务,持续提升全球公共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倡导和加强多系统兼容共用。创新超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创新引领,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持续推动系统升级换代,融合新一代通信、低轨增强等新兴技术,推动与非卫星导航技术融合发展。优质服务。确保系统连续稳定运行,发挥特
4、色服务优势,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的卫星导航服务。完善标准、政策法规、知识产权、宣传推广等体系环境建设,优化北斗产业生态。共享共赢。深化北斗系统应用推广,推进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融入千行百业,赋能生产生活。与世界共享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实现互利互赢。(三)铸就新时代北斗精神在面对未知的艰辛探索中,中国北斗建设者披荆斩棘、接续奋斗,培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生动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自主创新是中国北斗的核心竞争力。北斗系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可控,把关键核心技
5、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中国北斗应对各种挑战、战胜各种困难的主动选择。开放融合是中国北斗的世界胸襟。北斗系统顺应开放的时代大势和融合的发展潮流,践行“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的承诺,展现了登高望远的格局和美美与共的胸襟。万众一心是中国北斗的成功密码。北斗系统是全体北斗建设者同舟共济、合作奉献的结果,是全国上下支持、各方力量协作的结果,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团结拼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人民深沉的家国情怀。追求卓越是中国北斗的永恒目标。北斗系统对标世界一流,“要做就做最好”,实现工程技术卓越、运行服务卓越、工程实施管理卓越,成为新时代中国的一个闪亮品牌。(四)展望北斗发展新愿景面向未来,中国将建设
6、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优质的北斗系统,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提供高弹性、高智能、高精度、高安全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更好惠及民生福祉、服务人类发展进步。建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中国特色北斗系统智能运维管理体系,突出短报文、地基增强、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等特色服务优势,不断提升服务性能、拓展服务功能,形成全球动态分米级高精度定位导航和完好性保障能力,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推动北斗系统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多样的公共服务产品,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丰富应用场景、扩大应用规模,构建新机制,培育新生态,完善产业体系,加强国际产业合作,打
7、造更加完整、更富韧性的产业链,让北斗系统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构建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发展多种导航手段,实现前沿技术交叉创新、多种手段聚能增效、多源信息融合共享,推动服务向水下、室内、深空延伸,提供基准统一、覆盖无缝、弹性智能、安全可信、便捷高效的综合时空信息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二、跻身世界一流的中国北斗中国北斗的建设发展,始终锚定世界一流目标,坚持创新引领、追求卓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中国的北斗,技术先进、设计领先、功能强大,是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一)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中国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应世界卫星导航发展趋势,从星座构型、技术体制、服务功能
8、等方面创新系统设计,攻克混合星座、星间链路、信号体制设计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在全球范围实现一流能力。创新星座构型。首创中高轨混合异构星座,高轨卫星单星覆盖区域大、抗遮挡能力强,中轨卫星星座全球运行、全球覆盖,是实现全球服务的核心,各轨道卫星优势互补,既能实现全球覆盖,又能加强区域能力。构建星间链路。首次通过星间链路实现卫星与卫星之间、卫星与地面之间一体化组网运行,实现星间高精度测量和数据传输,基于国内布站条件提供全球运行服务。优化信号体制。突破调制方式、多路复用、信道编码等关键技术,率先实现全星座三频服务,实现导航定位功能与通信数传功能、基本导航信息与差分增强信息的融合设计,信号测距精度、抗干
9、扰和抗多径等性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实现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共用并支持多样化特色服务。(二)系统组成创新引领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组成。其中,空间段由中圆地球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倾斜地球同步轨道等三种轨道共30颗卫星组成;地面段由运控系统、测控系统、星间链路运行管理系统,以及国际搜救、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和地基增强等多种服务平台组成;用户段由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各类终端及应用系统组成。北斗系统星间星地一体组网,是中国首个实现全球组网运行的航天系统,显著提升了中国航天科研生产能力,有力推动中国宇航技术跨越式发展。组批生产能力卓越。创新星地产品研制和星箭制造,研制运载火箭上面级、导航
10、卫星专用平台,实现星箭批量生产、密集发射、快速组网,以两年半时间18箭30星的中国速度完成全球星座部署,创造世界导航卫星组网新纪录。关键器件自主可控。实现宇航级存储器、星载处理器、大功率微波开关、行波管放大器、固态放大器等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北斗系统核心器部件100%自主可控,为北斗系统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三)系统服务优质多样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优异、功能强大,可提供多种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其中,向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通信等三种全球服务;向亚太地区提供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地基增强等四种区域服务。定位导航授时服务。通过30颗卫星,免费向全球用户
11、提供服务,全球范围水平定位精度优于9米、垂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国际搜救服务。通过6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旨在向全球用户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遇险报警公益服务。创新设计返向链路,为求救者提供遇险搜救请求确认服务。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北斗系统是世界上首个具备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的卫星导航系统,通过1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为特定用户提供全球随遇接入服务,最大单次报文长度560比特(40个汉字)。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北斗系统是世界上首个面向授权用户提供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通过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最大单次
12、报文长度14000比特(1000个汉字),具备文字、图片、语音等传输能力。星基增强服务。创新集成设计星基增强服务,通过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旨在向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类精密进近服务,支持单频及双频多星座两种增强服务模式,可为交通运输领域提供安全保障。精密单点定位服务。创新集成设计精密单点定位服务,通过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免费向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定位精度水平优于30厘米、高程优于60厘米,收敛时间优于30分钟的高精度定位增强服务。地基增强服务。建成地面站全国一张网,向行业和大众用户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事后毫米级高精度定位增强服务。三、提高系统运行管理水平作为负责任
13、的航天大国,中国不断提高北斗系统运行管理水平,保障系统连续稳定运行、保持系统性能稳步提升、保证系统信息公开透明,确保系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高稳定、高可靠、高安全、高质量的时空信息服务。(一)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稳定运行是卫星导航系统的生命线。中国北斗坚持系统思维,构建以齐抓共管多方联保为组织特色、星地星间全网管控为系统特色、软硬协同智能运维为技术特色的中国特色北斗系统运行管理体系,融“常态保障、平稳过渡、监测评估、智能运维”为一体,为系统连续稳定运行提供了基本保障。强化常态保障。完善多方联合保障、运行状态会商、设备巡检维护等制度机制,建立协同顺畅、信息共享、决策高效的工作流程,不断提升常态
14、化运行管理保障能力。确保平稳过渡。从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等方面,有序实施从北斗二号向北斗三号的平稳过渡,保障用户无需更换设备,以最小代价享受系统升级服务。加强监测评估。统筹优化北斗系统全球连续监测评估资源配置,对系统星座状态、信号精度、信号质量和服务性能等进行全方位、常态化监测评估,及时准确掌握系统运行服务状态。提升运维水平。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北斗系统数据资源池,促进系统运行、监测评估、空间环境等多源数据融通,实现信息按需共享,提升系统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二)提升系统服务性能更高精度、更稳运行是北斗系统的不懈追求。中国北斗坚持稳中求进,在系统状态、时空基准、应用
15、场景等方面持续用力,推动系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场域不断拓展、服务品质不断升级。升级系统状态。实施地面设备升级改造,按需更新在轨卫星软件,动态优化星地处理模型和算法,持续加强星间星地一体化网络运行能力,不断提升空间信号精度与质量,实现服务性能稳中有升。建强时空基准。建立与维持北斗系统高精度时间基准,持续开展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时差监测,在导航电文中播发,加强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时间系统互操作。北斗坐标系统与国际大地参考框架保持对齐,加强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坐标系统互操作。拓展服务场域。开展多手段导航能力建设,实现弹性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功能。开展北斗地月空间服务应用探索和试验,推动北斗服务向深空延展。
16、突破导航通信融合系列关键技术,提升复杂环境和人类活动密集区服务能力。(三)发布系统动态信息发布系统信息是卫星导航系统提升用户感知度和信赖度的基本途径。中国北斗坚持公开透明,建设发布平台,完善发布机制,动态发布权威准确的系统信息,向全球用户提供负责任的服务。建设多渠道信息发布平台。通过北斗官方网站、监测评估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平台,发布系统建设运行、应用推广、国际合作、政策法规等相关信息。发布系统服务文件。更新发布北斗公开服务信号接口控制文件,定义北斗系统卫星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接口关系,规范信号结构、基本特性、测距码、导航电文等内容,为全球研发北斗应用产品提供输入。更新发布公开服务性能规范,
17、明确北斗系统公开服务覆盖范围和性能指标。发布系统状态信息。及时发布卫星发射入网、在轨测试、监测评估结果以及卫星退役退网等系统状态信息。在采取可能影响用户服务的计划操作之前,适时向国内外用户发布通告。四、推动应用产业可持续发展新时代的中国北斗,坚持在发展中应用、在应用中发展,不断夯实产品基础、拓展应用领域、完善产业生态,持续推广北斗规模化应用,推动北斗应用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促进北斗应用产业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一)制定实施产业发展战略中国北斗坚持以用促建、建用并举,体系化设计北斗应用产业发展,工程化推进北斗行业和区域应用,不断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
18、。创新谋划应用产业总体思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抓生态保障、抓共性基础、推应用产业为重心的总体思路,凝聚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动新局面。加强产业发展规划设计。编制实施全面加强北斗系统产业化应用发展总体方案、北斗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各行业、各地区陆续出台实施北斗产业专项计划、专项行动,持续完善产业创新体系、融合应用体系、产业生态体系、全球服务体系。实施北斗产业化重大工程。按照统筹集约、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聚焦保安全、促创新、强产业,发挥重大工程的战略牵引作用,加快形成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北斗产业发展格局。(二)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中国北斗聚焦应用基础设施、应用基础产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时代的中国北斗 2022 时代 中国 北斗 白皮书 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3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