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管理心理学基础理论课件.ppt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基础理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管理心理学基础理论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基础理论,(一)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理论,春秋时期,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战国时期,孟子主张“人之初,性本善”。认为人人有善的萌芽,统治者能保持发展它,庶民不能。,荀子主张“人之初,性本恶”,他在荀子性恶篇中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韩非在八经篇提出 “凡治天下, 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汉代扬雄认为人性中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荀子在荀子王制篇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他认为人能合群(即构成社会组织)这是与动物根本不同之处。,人为什么能合群呢?因为人
2、能“分”(即指不同的社会地位、职务);“分”的标准是“义”(即伦理道德)。,(二)“人能合群”的组织管理学说,管子心术篇中说:“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治也者心也,安也者心也。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民。故功作而民从,则百姓治矣”。,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汉代董仲舒的“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思想。,(三)治国安邦的领导艺术与策略,西方资本主义管理科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二节 西方管理理论,第一阶段:早期管理(经验管理阶段),1时间: 大致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这早期也主要是指从手工业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变
3、的初期。(这个时期实际还说不上真正的管理科学)。,2历史背景:这一时期,农村处于破产状态,大批劳动力流入城市,形成庞大的劳动后备军,而工人阶级仍处于自发斗争阶段,没有明确的阶级意识和自己的统一组织,无法团结起来进行有效的斗争。,3代表人物及管理特点:,(1)亚当斯密,他的代表作是富国论,他提出了劳动分工的学说。,(2)大卫李嘉图:他认为以劳动创造价值为基础,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源流。,(3)英国数学家巴贝奇,他发展了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提出了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的理论。,(4)艾末生,他概括了管理效率十二原则(课本25页)。,1时间: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阶段管理才
4、真正形成一门科学(大致经历了50年时间),2历史背景: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愈来愈复杂,竞争日趋激励,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迫切要求提高管理水平,把以往资本家管理企业的个人经验加以总结提高,使之科学化、系统化和标准化。于是企业的管理使从早期经验管理阶段过渡到科学管理阶段。,第二阶段:科学管理阶段,A.古典管理理论,3代表人物及管理特点:,泰勒(Taylor),科学管理阶段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其思想是:(1) 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工资随效率而变化,完成工作标准者支付30%-60%的奖金,没达标者相应
5、减少工资);,(2) 科学地挑选和培养工人(使工人能胜任对他而言最高级、最有兴趣和最有利可图的工作,最终成为一流的工人);,(3) 管理者和工人之间亲密、友好的合作;,(4) 管理者和工人之间进行明确的适当的分工(职能化的组织原理和例外原理) 。,代表人物:,法国的法约尔1916年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提出14条管理规则:,法约尔,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命令的统一性;指挥的统一性;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公正合理的报酬;集权;等级条例;秩序;公平;保持职工的稳定;首创精神;团结或集体精神。,韦伯,德国的韦伯提出“独裁型的管理体制”体系理论,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理论特
6、点:(课本28页),代表人物:,B.行为科学理论,美国的梅奥(E.Mayo)、马斯洛(A.H.Maslow)和赫兹伯格(F.Herzbeng),人际关系理论的原则:,工人是“社会人”,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中并存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以通过对职工满足程度的提高来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是衡量领导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标准。,人类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人性管理理论:同企业管理有关的“人性”问题 群体行为理论: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和人际关系问题 领导行为理论: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自20世纪40-50年代行为科学主要研究四个方面内容:,1
7、.美国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2.美国卡内基、西蒙等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管理就是决策(西蒙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3.系统管理学派:喀斯特等认为从系统的观点管理企业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总目标?分目标)4.经验主义学派:美国的德鲁克、戴尔;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三阶段:最新管理阶段 (系统管理理论阶段),5.权变理论学派:70年代的经济管理理论学派。 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所谓“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6.管理科学学派:代表人物:美国伯法(Buffa) 他们认为管理就是用数学模型与程
8、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并通过计算机技术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的最终目标。,管理理论主要内容为:对工人的操作进行科学的分析,实行劳动方法标准化。对工人的劳动时间进行科学的分析,创造了劳动定额和工时定额制度。规定不同工资单价, 实行有差别的、 有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度。按照操作标准对工人进行科学的训练。在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实行适当的分工,把管理从劳动中分离出来,但又强调两者间密切的、经久的合作。,一、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第三节 几种代表性管理理论评介,马克思关于人性的解释: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
9、uglas Mcgregor)的“管理人性假设说” :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然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设.各种管理人员以他们对人性的假设为依据,然后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领导控制激励他们。,1.经济人与X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企业中的人性方面概括为X理论),(一) 经济人假设,马克思关于人性的解释: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经济人(rational-economic man)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的关于劳动交换的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在于经济诱因,都是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特点:,(1) 多
10、数人天生懒惰,尽可能逃避工作;(2) 多数人缺乏雄心壮志,不愿负任何责任,宁可被别人指挥;(3) 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们达到组织目标而工作;(4) 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5) 人大致分为两类:多数人是符合上述设想的人,只有少数人能自己鼓励自己,克制感情冲动,这些人才能负起管理的责任。,2相应的管理方式 :,(1) 管理的重点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2) 管理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职工无关。(3) 金钱加皮鞭的奖励制度。,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是这种“经济人”假设的典型代表。,3简评 :,缺点:a经济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管理心理学 基础理论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6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