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空间定位基准课件.ppt
《第二章空间定位基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空间定位基准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1.2 高程基准,高程系统:即确定表示地面点高低的统一基准面。 高程原点:即通过国家控制网传算高程的统一起算点。 高程基准:高程系统与高程原点即构成高程基准。,1. 正高系统: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的高程系统。 地面上某一点的正高,就是该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其计算公式如下:,注:正高是一个唯一确定的数值,可以用来表示地面点的高程,但由于gm是地壳内部重力加速度平均值,不可求,因此正高不可求。,2正常高系统:是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其计算公式如下:,似大地水准面:按地面各点的正常高沿铅垂线向下截取相 应点,将许多这样的点联成一个连续曲面,称为“似大地水准面”。(大地水
2、准面的高程原点对于似大地水准面也适用),3大地高系统:以椭球面为高程基准面的高程系统称为大地高系统。,4大地高与正常高的区别 大地高与正常高的基准面不同:大地高以椭球面为高程基准面;正常高以似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通常,空间点的高程是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来建立的,但当前还不能唯一地确定大地水准面且正高不可求,因此各个国家或地区均选择一个平均海水面来代替大地水准面,来建立国家或地区的高程系统。,5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国家高程系统) .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青岛验潮站求得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基准面。 . 1985年国家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与1956年国家高程基
3、准之间水准原点间的转换关系为: H85H560.029m 其中:H85、H56分别表示新旧高程基准水准原点的正常高。,西安80大地原点,国家高程原点图,6独立高程系统 在特殊地区,不仅可以建立地方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也可以建立独立高程系统。 凡不按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或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作为高程起算数据的高程系统均称为独立高程系统。,地方独立高程系统可以通过将该系统下的高程原点与国家高程系统的高程原点联测,实现独立高程系统和国家高程系统之间的转换。 如假设独立高程系统的高程原点起算数据为H独,与国家高程原点联测所得的高程为H联,则高程原点的改正数为H,则: HH独H联 然后将独立高程系
4、统中的各高程点的高程加改正数H,即可将独立高程系统转换为国家高程系统。,2.1.3 地理格网标准,1990年发布的GB1240990国家标准地理格网规定了我国采用的地理系统的划分规则和代码,并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格网体系。,1地理格网的含义和划分体系 地理格网是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格网。地理格网可以按经纬度坐标系统划分(称之为地理坐标格网),也可以按直角坐标系统划分(称之为直角坐标格网)。,地理坐标格网和直角坐标格网两者各有其用处,也各具优缺点: 地理坐标格网体系着眼于全球范围内宏观研究的需要,其优点在于利用地理坐标格网体系便于进行大区域乃至全球性的拼接,它不随投影方式的不
5、同而改变格网的位置。其缺点在于:这种格网所对应的实地大小不均匀,高纬度地区较小,低纬度地区较大。我国领土所覆盖的面积较大,这种差别尤为明显。,直角坐标格网体系着眼于现实中大量地采用直角坐标系的客观需求。直角坐标格网具有实地格网大小均匀的优点,在局部小区域是可行的。 其缺点在于:直角坐标格网所对应的实地位置将随地图投影方式的不同而改变。若采用6带进行分割,则在分带的边缘会产生许多不完整的格网,无法进行全国性的整体拼接。地理格网标准确认了以上两种划分体系并存,其中经纬度划分体系又分为1010和46两个系统。,2格网系统 地理格网标准定义了三种格网系统: . 1010格网系统:以纬差10和经差10为
6、基本网格构成的多级地理格网系统。该格网系统主要适用于海洋、气象等领域的信息。 . 46格网系统:以纬差4和经差6为基础进行划分而构成的多级地理格网系统,主要适用于表示陆地与近海地区全国或省(区)范围内各种地理信息。,. 直角坐标格网系统 将地球表面按数学法则投影到平面上,再按一定的纵横坐标间距和统一的坐标原点对其进行划分而构成的多级地理格网系统。 主要适用于表示陆地和近海地区工作规划、设计、施工等应用需要的地理信息。,3格网设计原则 地理格网标准的设计遵循如下原则: .科学性:地理格网按照地理象限、经纬度或直角坐标进行划分,这三种系统可以相互转换,具有严格的数据基础。 .系统性:三种格网的分级
7、呈一定的比例关系,构成完整的系列,便于组成地区的、国家的或全球的格网体系。,.实用性:格网的划分,充分考虑不同用户需要及现行的测绘基础,设计了三种系统的多级格网,以满足不同精度要求,便于用户选择。 .可扩展性:格网的分级与编码设计,充分考虑了发展的需要,使得进一步细分时能在本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而不必改变原有的划分体系。,4. 地理格网系统的分级与编码. 地理格网系统的分级 . 1010格网系统的分级(见表1),. 46格网系统的分级(见表2),. 直角坐标格网系统的分级 直角坐标格网采用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横轴等角圆柱投影(即高斯投影)。为控制投影变形,采用分带的办法。 我国的1:50万1
8、:2.5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6分带投影,1:1万和1:5000地形图采用3分带投影。,. 地理格网的编码 地理格网编码应当表示出空间位置,编码原则是: . 从直观的角度采用行列式编码 . 从多层检索的要求,采用与图幅划分一致的体系 . 从可靠性的角度采用数字码与字符码相间的混合编码方法,防止过长的数字码容易出现错误。,1010格网系统的格网代码为纯数字码,格网的代码为4位,结构如下 :,例如:某点的纬度75N,经度143E,则该点所在的10格网的代码为1714 。,46格网系统的格网代码采用数字与字符混合码,由两部分共15位码组成,结构如下:,格网代码的第一部分由六个元素共9位码组成,表示该格网
9、所在的地图图幅范围。 格网代码不代表地图图幅编号。,9位码的意义分别为: . 第一位表示南纬或北纬,南纬用负号“”表示,北纬用正号“”表示;我国地处北纬,可用空格表示。 . 第二位为字符码,表示1:100万图幅所在纬度带的字符码 . 第三、四位为数字码,表示1:100万图幅所在经度的数字码。,. 第五位为字符码,表示地形图的比例尺。 . 第六、七两位为数字码,表示图幅的行号。行号自上而下从01起算顺序排列。 . 第八、九两位为数字码,表示图幅的列号。列号自左向右从01起算顺序排列。,2.1.4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标准及其基础地理数据平台,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
10、程的正射投影图即为地形图。1:100万、1:50万、1:25万小比例尺地形图1:10万、1:5万、1:2.5万 中比例尺地形图1:1万、1:5000、1:2000、1:1000、1:500 大比例尺地形图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七种比例尺作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形图的编绘都有统一的大地控制基础、统一的地图投影和统一的分幅编号,其作业严格按照测图规范、编图规范和图式符号进行。,1.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 地形图有两种分幅形式:矩形分幅、经纬线分幅(即梯形分幅)。我国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是以经纬线分幅制作的。,根据国家标准
11、GB/T1398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规定,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均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其中,1:100万地形图分幅采用国际1:100万地图分幅标准。,每幅1:100万地形图的范围是经差6、纬差4;纬度6076之间经差12、纬差4;纬度7688之间经差24、纬差4(在我国范围内没有纬度60以上需要分幅的图幅)。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2行2列,共4幅1:50万地形图,每幅1:50万地形图的范围是经差3、纬差2。各比例尺地形图的经纬差、行列数和图幅数成简单的倍数关系。,. 地形图的编号 根据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规定:. 1:
12、100万地形图的编号 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采用国际1:100万地图编号标准,从赤道起算,每纬差4为一行,至南、北纬88各分22行,依次用大写拉丁字母A,B,CV表示相应的行号。,从180经线起算,自西向东每经差6为一列,全球分为60列,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2,60表示相应的列号。 由经线和纬线所围成的每一个梯形小格为一幅1:100万地形图,它们的编号由该图所在的行号和列号组合而成。,图2.5 1:100万地图的分幅与编号,. 1:50万1:5000地形图的编号 1:50万1:5000地形图的编号均以1:100万地形图编号为基础,采用行列编号方法,即将1:100万地形图按所含各比例尺地形图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空间 定位 基准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6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