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液压调节系统课件.ppt
《第二章液压调节系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液压调节系统课件.ppt(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透平机械自动调节,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赵志军2009年8月,1,2,第二章 汽轮机液压调节系统,小结:一、汽轮机自动调节系统的任务:1 汽轮机为什么必需具备自动调节系统? 电能不能大量储存,火电厂发出的电力必须随时满足用户要求,即在数量、质量要求同时满足用户要求。(1)数量要求:用户对发电量的要求。这就是要求电力负荷根据用户要求来调整发电大小,以满足用户要求。(2)供电质量要求:供电质量就是指频率和电压。其中,电压可以通过变压器解决。电网频率则直接取决于汽轮机的转速。转速高则频率高,转速低则频率低。,3,因此汽轮机必须具备调速系统,以保证汽轮发电机组根据用户要求,供给所需电力,并保 证电网频率稳
2、定在一定范围之内。(3)火电厂自身安全的需要:汽轮发电机组工作时, 转子、叶轮、叶片等承受很大的离心力,而且离心力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转速增加,离心力将迅速增加。当转速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使部件破坏,出大事故。2,调节系统的任务: (1)满足用户足够的电力(数量、质量); (2)保证汽轮发电机组始终在额定转速左右运行。 * * 除了调速系统之外,汽轮机组还必须具有保护系统(超速保护、轴向位移保护等)。,4,3,汽轮发电机组自平衡能力: 机组在工作时,作用在转子上的力矩有三个:蒸汽主力矩、发电机反力矩、摩擦力矩。在稳定状态下,三者的代数和为零: 通常,摩擦力矩很小,这样一来,上式可写成: (2-2
3、) 机组运行时,只要蒸汽主力矩和发电机反力矩不平衡,就会产生角加速度。,5,4,调速系统的功能:蒸汽主力矩和发电机反力矩随转速的变化如图2-1所示:当转速n增加时,蒸汽主力矩减小,发电机反力矩增加;当转速n减小时,蒸汽主力矩增加,发电机反力矩减小。 A点是两力矩平衡状态点:曲线1、2之交点。 (1) 当外界负荷减少时,反力矩由曲线2变到曲线2,而主力矩曲线1不变。其工作点由A移到B,机组转速变(自平衡能力:当不考虑调速系统的功能作用下,负荷变动时,机组能自动保持平衡状态的能力)。 (2) 当调速系统动作,减小进汽量,主力矩曲线由1 变为1,与反力矩曲线2交于C点,机组转速变为接近)。,图2-1
4、,6,二,运行对调速系统的要求,1,调速系统应能保证:当蒸汽参数和电网频率在允许范围内变化时,机组能从满负荷到空负荷范围内稳定运行,并保证机组能顺利地并网和解列; 2,当负荷变化时,调速系统应能保证机组从一稳定工况安全地过度到另一稳定工况,而不发生较大的长期的负荷摆动; 3,为了保证机组稳定运行,各种因素引起的负荷摆动应在允许范围内; 4,当机组突然甩电负荷时,调速系统应能保证机组转速最大升高值小于超速保护装置 动作转速。,7,第一节 汽轮机调速系统,(一)简单的汽轮机自动调速系统(图2-2) 1,主要部件:调速器,滑阀(错油门),油动机,调节阀。 2,油路:Po-高压油,Pn-排油。 3,工
5、作原理: 当外界负荷P减少,机组转速n升高,调速器飞锤向外扩张,滑环A上移,杠杆ABC以C点为支点带动滑阀B点上移,高压油Po通过滑阀油口进入油动机上油室,油动机下油室与排油Pn相通,活塞下移,关小调节阀5,减小进汽量,机组功率减小。杠杆以A点为支点带动滑阀B点下移,滑阀回中,切断窗口,高压油停止流动。调速系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8,图2-2,* 当外界负荷N增加时,机组转速n下降,调速系统各部套调节过程相同,而动作方向相反。,9,(二)调速系统的组成部分,( 1)转速感受元件: 转速感受元件的作用是测量机组转速的变化,并把转速变化信号转化为其他物理量而输送给下一调节环节。(2)传动放大机构:
6、 传动放大机构是接受、放大转速感受元件输送的信号,并输送给下一机构。(3)配汽机构: 配汽机构是接受放大后的信号,调节汽轮机的进汽量,改变机组功率。另外,还有同步器等。,10,第二节 调速系统的转速感受机构(调速器),调速器的作用就是将一个物理量(转速)转换为另一个物理量(位移、油压),并作为下一个调节环节的输入。一,机械式转速感受元件(高速弹性调速器) 图2-3为高速弹性调速器示意图。1,结构:重块,弹簧片,弹簧,挡油板,限位器。,图2-3,1一挡油板;2一弹簧片;3一弹簧 4一限位器5一支架 6一重块 7一调节螺丝,8垫片 9螺钉 10一离心油泵 11一支架,11,2,优点:没有摩擦元件,
7、灵敏度高,能全速调节。3,工作原理:调速器工作时,重块的离心力与弹簧力相平衡。当转速变化时,引起重块离心力变化,使弹簧伸长或缩短。同时使弹簧片变形,即使挡油板1产生相对位移。挡油板1位移,会引起随动滑阀排油面积变化,将转速变化信号输送给传动放大机构,完成物理量测量与转换任务。4,调速器的静态特性:机组转速n与调速器产生的信号(位移或油压)的关系。对于高速弹性调速器来说,就是机组转速n与调速器挡油板位移的关系(图2-4)。,图2-4,12,二,液压式转速感受元件,特点: 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灵敏度高。液压式转速感受元件有两种:径向泵(或称脉冲泵、信号泵、赞孔泵),旋转阻尼。(一)径向泵 1,结构
8、:在轮体上赞有十个径向孔。图2-5为径向泵示意图, 由径向泵、压力变换器、活塞、稳压网,节流孔等组成。,2,工作原理: 径向泵进出口油压分别接在压力变换器活塞上下油室,当转速变化引起油压变化时,使压力变换器活塞上下移动,开大(或关小)控制油压Px的泄油量,使控制油 压Px发生变化。即把转速变化信号转换为油压变化信号。,图2-5,1一信号油泵;2一稳压网;3一活塞;4一弹簧,5一节流孔,13,3,油压与转速的关系: 当转速由 上升为 时,工作点有1升为2点(图2-6),油泵进出口油压差的变化率与转速的变化率 关系为: (113)其中,A-阻力特性; 、 分别为转速为 、 时的油泵出口压力; -为
9、油泵进口压力。 上式表明:当转速变化不大时,油泵进出口油压差的变化率与转速的变化率 成线性关系。,14,(二)旋转阻尼(图2-7),1,结构:主油泵,旋转阻尼,节流阀(针形阀),阻尼管。 2,工作原理: 从主油泵来的压力油经针形阀节流后进入旋转阻尼外油室,再经阻尼管由外向内径流动并排出。油室中的油压P1是阻尼管中的油柱旋转离心力而产生的。当转速变化时,油柱的离心力也在发生变化,使泻油量变化,就使得一次油压P1变化。 3,油压与转速的关系: 旋转阻尼工作时,油柱的离心力与油压力相平衡,油压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油压变化的相对值与转速变化的相对值成正比。,图2-7,15,(三)液压调速器的静态特性(
10、P-n、x-n 的关系),当转速变化时,使压力变换器活塞移动(图2-3),根据 力平衡,有: 式中,x-压力变换器活塞位移; k-弹簧刚度; A- 油压 有效作用面积; -油压 的变化量,可近似认为 。所以 (2-9) 上式为压力变换器活塞位移与转速变化的关系曲线-液压调速器静态特性曲线。 液压调速器的优点: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灵敏度高。,16,第三节 调速系统的传动放大机构,调速器位移产生的作用力是很小的,不足以开启、关闭调节阀门。因此,必需设置中间放大机构,将调速器位移(油压)信号加以放大、传递和转换。液压式传动放大机构有两类:即断流式滑阀油动机机构和节流式滑阀油动机机构。前者可作为中间放
11、大和执行机构;后者一般只作中间放大机构。一,断流式滑阀油动机机构(图2-10) 断流式滑阀油动机机构一般用于最后一级放大,带动调节阀。 1,结构:断流式滑阀(错油门), 双侧进油往复式油动机。,图2-10,17,2,工作原理: 控制油压 为“二进一出”,即油高压油 经B、C油口进入控制油路,从A油口排出。在稳定工况下,滑阀上下油压平衡,滑阀居中,凸肩正好堵住a、b油口,油动机活塞不动。 控制油压 来自B、C油口,从A油口排出, 为稳定值。当调速器滑阀5右移,A油口开大,控制油压 下降,滑阀平衡破坏,滑阀下移,打开a、b油口,高压油进入油动机6的上油室,下油室与排油相通, 油动机活塞下移,关小调
12、节阀。 在油动机活塞下移的同时,由于斜杆作用,反馈滑阀3由移,开大B油口,控制油压 回升,滑阀回中,堵住a、b油口,高压油不流动,油动机到达新的平衡位置。系统处于新的平衡状态。 当调速器滑阀5左移时,调节过程相同,而调节方向相反。,18,(一)油动机,上述调节系统中的为双侧进油往复式油动机。为了迅速关闭调节阀,必需具备足够大的提升力和较小的时间常数。 1,提升力: 油动机两侧有压差作用,作用面积为A,最大阻力为 ,则 (2-10) 其中, 、 -高压油及排油压力; A-油动机活塞面积; -阻力最大值(开启调节阀的力)。 2,油动机时间常数 油动机时间常数 定义为:当滑阀的a、b油口全开时,油动
13、机在最大进油量 条件下走完整个行程 所需要的时间。,19,最大进油量:,油动机时间常数:,(111),其中,A-活塞有效面积; m-油动机行程。,20,油动机时间常数 越大,其移动速度越慢,开启调节阀动作慢,会引起超速。通常,大机组 : = 0.10.25 s。 为了迅速关闭调节阀,需减小油动机时间常数。可通过增大油口宽度和提高压油压力来减小油动机时间常数 。(二)断流式滑阀(错油门) 滑阀的盖度:盖度如图2-11所示,有1、2、3、4。 当机组处于稳定时,滑阀居中,凸肩盖住a、b油口, 压力油不流动。凸肩的宽度大于油口的高度。 优缺点:a,降低了灵敏度; b,有效地克服了各种因 素引起负荷摆
14、动。,21,(三)断流式滑阀油动机机构的静态特性( 图2-12) 断流式滑阀油动机机构的静态特性是指在稳定工况下,油动机行程m(输出量)与继动器活塞(z)或者控制油压 (输入量)之间的关系。即, m / z = AB / OA =常数 (2-13) 或者,m / P = 常数 二者成线性关系。,图2-12 传动放大机构的静态特性,22,23,24,二,节流式滑阀油动机机构(图2-13),1,结构:节流式滑阀,单侧进油油动机活塞,弹簧。 2,控制油路:压力油 经节流孔板 进入控制油路 ,控制油分两路:一路通往油动机(或继动器)活塞下部;另一路通节流式滑阀控制的油口A排出。A的大小可变动,但不关死
15、(节流)。 3,工作原理: 当滑阀下移时,关小A油口,控制油 上升,油动机平衡破坏,活塞上移;当滑阀上移时,开大A油口,控制油 下降,油动机平衡破坏,活塞下移。* 图中,x-输入量,z-输出量。 这种油动机提升力小,只用于中间传动放大机构。,图2-13,25,(一)带压力变换器的中间传动放大机构,1,结构:压力变换器,节流式油动机,断流式滑阀,油动机,反馈油口。 2,控制油路:压力油 经节流孔板 进入控制油路 , 一路经压力变换器A油口排出, 另一路通往反馈油口5排出。3,工作原理:当负荷减小,转速n上升,压力变换器活塞上移,关小A油口,控制油路 上升,节流式油动机2带动滑阀3上移,打开油口a
16、、b,压力油 经油口a进入油动机下油室,上油室与排油相通,油动机活塞上移,关小调节阀;当油动机活塞上移时,反馈滑阀5开大,控制油路 下降为原值,滑阀3回中,油动机活塞停止移动,系统达新的平衡装态; 当负荷增加,机组转速n下降时,调节过程相同而方向相反。,26,(二)具有随动滑阀的中间放大器,1,结构:如图2-14所示; 2,工作原理:压力油 经孔板 首先进入活塞左油室,形成一次油压 ,再经孔板 进入活塞右油室,形成二次油压 ,最后从间隙 f 排出。随动滑阀力平衡:当挡油板右移时,间隙 增大为 ,排油量增大,活塞右油室油压 降低,则活塞右移。同时,间隙 减小为 , 升高,活塞停止 移动。当挡油板
17、左移时,调节动作 相同而方向相反。,图2-14,27,(三)具有波纹管放大器的中间放大器(图2-15),1,结构:同步器,波纹管碟阀,弹簧,二次油压 室。 油路:一次油压 进入波纹管下油室,压力油 经节流孔板进入二次油压 室,再经碟阀控制的油口A排出。力平衡:在放大器碟阀上作用有力: 、 、 弹簧力、波纹管弹力。四个力保持平衡,油口A有一定开度。 2,工作原理: 当转速n升高,一次油压 升高,碟阀 上移,A关小,二次油压 升高。使继 动器向下移动。 当转速n降低,一次油压 下降,. 动作方向与上相反。,图2-15,28,三,反馈机构,反馈机构是调速系统的重要部分。没有反馈的系统是不稳定的系统。
18、(一)机械反馈 右图所示反馈为旋转阻尼调速系统的反馈系统,是杠杆反馈。,图2-16,(二)液压反馈,用油口开度实现反馈,称为液压反馈。 工作原理:(如东方厂系统)在稳定工况下,滑阀居中,Px2 一定,油口B为常数。当工况由稳定工况过渡到另一种工况时,B不变。只用油口A、C起变,二者变化量应相等,即,29,(三)动反馈,静反馈:静反馈是工况稳定后起作用。静反馈只对静态特性有影响。 动反馈:只是在工况变动时起作用,工况稳定后不起作用。,30,第四节 配汽机构,汽轮机主汽阀组件一台汽轮机设有两个主汽阀调节汽阀组件,分别装于高压缸两侧。每个组件有一个主汽阀和两个调节汽阀,主汽阀和调节汽阀组合在一个整体
19、铸件内。这些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均采用液压开启,弹簧关闭,DEH控制的方式,即受装在阀上的各自的执行机构所控制。,31,主汽阀为卧式结构,主阀内部有一内旁通阀,均为单座非平衡式碟阀。当阀门在关闭位置时,进汽压力和压缩弹簧的载荷将两只阀碟同时紧压于其阀座上。调节阀为立式结构,各由一只油动机控制。油动机直接装在调节阀的上端。,32,高压主汽阀,33,低压主汽阀油动机,34,一、高压主汽门和调节汽门 1、高压主汽门,表1 汽轮机各阀门关闭时间 (s),图2-16 主汽门和调节阀的阀体及其支架的侧视图,图2-17 左侧主汽门和调节阀的俯视图1-主汽门组件右侧;2-主汽门组件左侧;3-主汽门油动机组件左则
20、;4-主汽门油动机组件右侧;5-主汽门左侧开关盒托架;6-主汽门右侧开关盒托架;79-开关盒;10-主汽门开关盒支架组件,图2-18 主汽门的结构,2、高压调节汽门调节汽门是钟罩式单座阀,其主阀碟内也有预启阀。,图 2-19 调 节 汽 阀,再热(中压)主汽门和调节汽门,图2-20 再热主汽门及再热调节阀侧视图1-再热主汽门及再热调节阀壳组件;2-再热主汽门阀盖;3-永久滤网; 4-临时滤网; 5-热电偶套管,图2-21 左侧再热主汽门和再热调节阀组件的俯视图 1-再热主汽门和再热调节阀壳组件;2-轴; 3-轴承盖;4-轴;5-支架;6-油动泄压阀,1、再热主汽门,图2-22 再 热 主 汽
21、门,2、再热调节阀,图2-23 再 热 调 节 汽 阀,42,二,调节阀的传动机构,(一)体板式传动机构: (图2-35a) 用于中小型机组,结构简单,提升力小。(二)凸轮传动机构:(图2-35b)用于5万KW机组。 油动机通过齿轮、齿条和凸轮带动调节阀。(三)杠杆传动机构:(图2-35c) 用于大型机组,200MW、300Mw机组。三,配汽机构的静态特性 配汽机构的静态特性就是油动机活 塞位移(m )和机组功率N之间的 关系。 N / m = N / m = 常数。,四,国产汽轮机调速系统简介(一)机械液压调速系统(哈尔滨汽轮机厂) 1,主要部件:调速器(高速弹性调速器),随动滑阀, 分配滑
22、阀,同步器,油动机滑阀,油动机,反馈滑阀。 2,油路:高压油Po,排油Pb,控制油Px。3,工作原理: a,在任意稳定工况下,转速n一定,油动机滑阀在中间平衡位置,高压油不流动。其余各部件都有相应位置。,43,44,滑阀(错油门),高速弹性调速器,汽轮机主轴通过传动齿轮,带动调速器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使两个重锤向外飞出,与此同时,弹簧滑阀套筒上移压缩弹簧。,45,调节汽阀 由油动机控制,上下移动以改变进入汽轮机的蒸汽量、焓降,以达到改变汽轮机功率的目的。,油动机 在稳定工况下,由于错油门来回的上下窗口都堵死,因此油动机处于某一位置不动,当外界负荷变化时,外界负荷下降,油动机上侧进油,下侧与回油
23、相通,压力油油压高,在上下油压的作用下,活塞下移。,46,47,b,当外界负荷N减小,转速n上升,调速器重块向外扩张,挡油板右移,随动滑阀右移。由于杠杆作用,使分配滑阀右移,油口A开大,泄油量增加,控制油压Px下降,滑阀下移,打开a、b油口,Po进入油动机上油室,下油室与排油相通,活塞在压差作用下向下移动。关小调节阀,机组功率减小。 在油动机活塞下移的同时,由于斜板作用,反馈滑阀右移,开大反馈油口C, Px进油量增加,油压Px增加,滑阀上移回中, 切断a、b油口,高压油不流动,油动机在某一位置,使调速系统 稳定在一新的平衡位置。 c,当外界负荷N增加时,机组转速n下降,调速系统各部套调节过程相
24、同,而调节方 向相反。,48,(二)径向泵液压调速系统,1,主要部件:径向泵(调速器 ) (径向泵兼作主油泵) ,压力变换器,滑阀,油动机, 反馈油口,调节阀,同步器。 2,油路:高压油Po,排油Pb,控制油Px。 3,工作原理: a,当外界负荷N减小: b,当外界负荷N增加:,49,东方汽轮机厂汽轮机的调速系统,1,主要部件:脉冲泵(调速器 ),压力变换器,滑阀,油动机, 反馈滑阀,调节阀,同步器。 2,油路:高压油Po,排油Pb,控制油压Px1,Px2。 3,工作原理: a,当外界负荷N减小,a,当外界负荷N增加时,图16,50,(三)旋转阻尼液压调速系统(上汽),1,主要部件:主油泵,旋
25、转阻尼(调速器 ),放大器,碟阀,继动器,滑阀,油动机,调节阀,同步器弹簧。 2,油路:高压油Po,排油Pb,一次油压P1、二次油压P2、三次油压P3(继动油压)。 3,工作原理: a,当外界负荷N减小;b,当外界负荷N增加。,51,52,改型后的旋转阻尼液压调速系统,这里主要是放大器作了改变。改变前是,当转速升高时P1和P2都升高;而改变后是,当转速升高时P1升高而P2、P3都下降。,图18,第五节 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一,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曲线定义:所谓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是指汽轮发电机组由于调节系统的作用,在各个不同稳定工况下转速与负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这种关系用曲线来表示,称为调速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液压 调节 系统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6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