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微处理器及其系统 ppt课件.ppt
《第二章微处理器及其系统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微处理器及其系统 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8086/8088微处理器及其系统,8086/8088最小/最大工作方式(理解),8086/8088在最大和最小模式下的引脚功能,8086/8088系统存储器的组织和堆栈(掌握),8086/8088CPU寄存器结构及其用途(掌握),8086/8088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 (理解),更多详细资料请登录http:/,AB,DB,CB,CPU,存储器,I/O接口,外设,微型计算机组成框图,8086/8088比较:8086:Intel系列的16位微处理器,16条数据线、20条地址线,可寻址220=1MB的存储单元和64KB的I/O空间。可处理8位或16位数据。8086工作的时钟频率为5MHz 。
2、8088:内部与8086兼容,也是一个16位微处理器,但是外部数据总线为8位,所以称为准16位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相似。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与Intel原有的8位外围接口芯片直接兼容。,2、1 8086/8088微处理器内部结构,AH AL AX,BH BL BX,CH CL CX,DH DL DX,SP,BP,DI,SI,通用寄存器,暂存寄存器,ALU,标志,执行部分控制电路,1 2 3 4 5 6,CS,DS,SS,ES,IP,内部暂存器,总线控制电路,地址加法器,AB 20位,16位 DB,8位队列总线,指令队列缓冲器,8086 数据总线16位,执行部件(EU),总线接口部件(BIU),80
3、86CPU结构图,ALU数据总线16位,功能:完成CPU与存储器或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1)、从内存取指令送到指令队列。(2)、CPU执行指令时,配合EU从指定的内存单元或者外设端口中取数据,将数据传送给EU,或者把EU的操作结果传送到指定的内存单元或外设端口中。,1、总线接口部件,总线接口部件的组成:(1)、四个段地址寄存器CS:16位代码段寄存器,存放程序当前使用的代码段的段地址;DS:16位数据段寄存器;SS:16位堆栈段寄存器;ES:16位附加段寄存器,存放程序当前使用的附加段的段地址,通常也用来存放数据;,(2)、16位指令指针寄存器IP(PC)。(3)、20位的地址加法器和总线
4、控制电路。(4)、六字节的指令队列缓冲器。说明:(1)、指令队列缓冲器:在执行指令的同时,将取下一条指令,并放入指令队列缓冲器中。CPU执行完一条指令后,可以立即执行下一条指令(流水线技术)。提高CPU效率。(2)、地址加法器:产生20位地址。CPU内无论是段地址寄存器还是偏移量都是16位的,通过地址加法器产生20位地址。,作用:从指令队列中取出指令。对指令进行译码,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接收由总线接口送来的数据或发送数据至接口进行算术运算。执行部件的组成:(1)、四个通用数据寄存器AX、BX、CX、DX(2)、指针寄存器和变址寄存器SP、BP、SI、DI,2、执行部件,(3)、算术逻辑单元AL
5、U 完成8位或者16位二进制算术和逻辑运算,计算偏移量。(4)、数据暂存寄存器协助ALU完成运算,暂存参加运算的数据。(5)、执行部件的控制电路从总线接口的指令队列取出指令操作码,通过译码电路分析,发出相应的控制命令,控制ALU数据流向。,(6)、标志寄存器16位寄存器,其中有7位未用。,D15,D0,OF DF IF TF SF ZF AF PF CF,进借位标志,奇偶标志,半进借位标志,零标志,符号标志,跟踪标志,中断允许,方向标志,溢出标志,1-有进、借位0-无进、借位,1-低8位有偶数个10-低8位有奇数个1,1-低4位向高4位有进、借位0-低4位向高4位无进、借位,1-结果为00-结
6、果不为0,(1)、 8086/8088CPU执行程序的操作过程:A、20位地址的形成,并将此地址送至程序存储器指定单元,从该单元取出指令字节,依次放入指令队列中。B、执行部件从总线接口的指令队列首取出指令代码,执行该指令。(2)、取指时,每当指令队列缓冲器中存满1条指令后,EU就立即开始执行。(3)、指令队列缓冲器中只要空出2个(8086)或空出1个(8088)指令字节时,BIU便自动执行取指操作,直到填满为止。(4)、当队列已满,执行部件又不使用总线时,总线接口部件进入空闲状态。(5)、执行转移指令、调用指令、返回指令时,先清空队列内容,再将要执行的指令放入队列中。(6)、8088BIU中指
7、令队列长度为4个字节,外部数据总线为8位,3、几点说明,2、2 8086/8088CPU寄存器结构及其用途(板书),AX AH AL 累加器 BX BH BL 基址寄存器CX CH CL 计数寄存器DX DH DL 数据寄存器 SP 堆栈指针 BP 基址指针 SI 源变址寄存器 DI 目的变址寄存器 IP 指令指针 FLAGS 标志寄存器 CS 代码段寄存器 DS 数据段寄存器 ES 附加段寄存器 SS 堆栈段寄存器,2、3 8086/8088系统存储器的组织和堆栈(板书),+,存储器物理地址的计算方法,CS 0000,IP,代码段,DS或ES 0000,SI、DI或BX,SS 0000,SP
8、或BP,数据段,堆栈段,存储器,段寄存器和偏移地址寄存器组合关系,2、4 总线周期的概念总线周期:CPU通过总线与存储器或I/O接口进行一次数据传输所需的时间。一个最基本的总线周期由4个时钟周期组成。T状态(时钟周期):CPU处理动作的最小单位。由CPU主频决定。CPU在4个状态中的基本作用:1、T1状态:CPU往多路复用总线上发送地址信息,以选中所要寻址的存储单元或外设端口的地址。(A19-A0)2、T2状态:从总线上撤销地址,并使总线的低16位浮置成高阻状态,为传送数据做准备。总线高4位(A19-A16)用来输出本总线周期的状态信息(S6-S3)。,3、T3状态:多路总线的高4位继续提供状
9、态信息(S6-S3),而低16/8位上出现由CPU写出或读入的数据(D15/D7-D0).4、在有些情况下,由于外设或者存储器的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地配合CPU传送数据。READY=0时,CPU会在T3之后自动插入1个或多个TW等待状态,此时CPU在总线上的信息情况和T3状态的信息情况一样。当READY1时,CPU自动脱离TW状态进入T4状态。5、T4状态:总线周期结束,2、5 8086/8088微处理器的引脚功能根据所连的存储器和外设规模的不同,使它们可以在两种模式下工作: 系统的最小模式:只有一8086/8088CPU。系统的最大模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CPU,一个为主CPU,另一个为协C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微处理器及其系统 ppt课件 第二 微处理器 及其 系统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6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