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菌种选育保藏与复壮课件.ppt
《第二章 菌种选育保藏与复壮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菌种选育保藏与复壮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菌种选育、保藏与复壮,Contents,第一节食品发酵与酿造工业菌种第二节菌种选育 第三节菌种保藏与复壮第四节国内外主要菌种保藏机构,第一节 食品发酵与酿造工业菌种,2022/12/3,4,一、现代发酵工业对菌种的要求,(1)非病源菌,不产生有害活性物或毒素;(2)发酵周期短,发酵产物的产生能力强;(3)高转化,易分离纯化,低成本,高质量;(4)生长繁殖力强,速度快,较强产孢能力;(5)原料广,价廉,易被微生物利用、转化;(6)对添加的前体物质有耐受能力;(7)菌种纯,遗传特性稳定,抗噬菌体能力强。,二、现代发酵工业常见菌种,枯草芽孢杆菌,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酿酒酵母
2、,粉状毕赤酵母,红葡萄浓缩汁中的酵母菌形态,产朊假丝酵母,黑曲霉,黑曲霉,青霉,米曲霉,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等,根霉,绿色木霉,产生微晶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可完全水解纤维素。,拟康氏木霉,产生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可完全水解纤维素。,第二节菌种选育,一、新菌种的分离与筛选,利用人工环境,使样品中目标微生物成为优势菌。,样品来源越广泛,获得新菌种的可能性越大。,纯种分离的常用方法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一般生产性能的测定通过初筛和复筛的方法来确定。,(一)样品采集, 原则 样品来源越广泛,获得新菌种的可能性越大。 土壤采样
3、方法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通风状况(525cm深度)土壤的pH和植被状况地理条件季节条件,细菌、放线菌:耕地、菜园和近郊土壤;酵母菌:果园树根的土壤中;霉 菌:动植物残体及霉腐土层中;黑曲霉:稻场、谷物堆积处。,H7.0 :霉菌、酵母菌居多pH7.0 7.5:细菌、放线菌丰富,(二)富集培养, 富集培养的目的 利用人工环境,使样品中目标微生物成为优势菌。 富集培养的方法控制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控制培养条件 富集培养的方式分批培养(Batch culture )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ure )分批补料培养(Fed-batch culture ),2022/12/3,26,(三)纯种分离
4、,(1)平板划线分离法(2)稀释分离法(3)涂布分离法(4)毛细管分离法(5)小滴分离法,2022/12/3,28,初筛和复筛,(1)初筛(定性粗放!)平板筛选 (变色圈、透明圈、生长圈、抑菌圈 )摇瓶发酵筛选(2)复筛(定量精确!)1个菌株重复35瓶,精确分析如酶活力单位、耐酒精程度等。,溶磷细菌的平板筛选(5d),青霉菌溶磷实验,高效溶磷的真菌菌株,(四)性能鉴定,生产性能测定 通常使用初筛和复筛的方法确定。直接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菌株为野生型菌株。我们常将这些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新菌株称为进一步育种工作的原始菌株或出发菌株。毒性试验若毒性大而且无法排除者应予以淘汰。种属鉴定,二、自然选育,自
5、然选育的定义 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自发变异,通过分离、筛选,排除劣质性状的菌株,选择出维持原有生产水平或具有更优良生产性能的高产菌株,达到纯化与复壮菌种、保持稳定生产性能的目的。其主要原理是微生物群体分离。自然选育的方法(1)通过表现形态淘汰不良菌株;(2)考察目的代谢产物产量;(3)进行遗传基因型纯度试验,考察菌种纯度;(4)传代稳定性试验:斜面传3-5代。,自然选育,资料显示,某些芽孢杆菌具有分解和利用葡聚糖的能力,请设计方案从自然界中筛选一产葡聚糖酶的菌株,并简要分析各主要步骤的依据。,05年江南大学微生物(发酵)考研试题,三、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指人为地、有意识地将对象生物置于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菌种选育保藏与复壮课件 第二 菌种 选育 保藏 复壮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6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