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生物催化剂的修饰与改造 ppt课件.ppt
《第六章生物催化剂的修饰与改造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生物催化剂的修饰与改造 ppt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六章 生物催化剂的修饰与改造,2,酶的结构和功能,酶蛋白的结构特征酶蛋白和其他蛋白质一样,由20种基本氨基酸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此即为酶蛋白的一级结构。具有一定结构的多肽链以一定规则的氢键形成-螺旋,-折叠, -转角和自由盘绕等为二级结构。这些二级结构单元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环状分子,即三级结构。若酶蛋白具有四级结构,则必须具有两条或多条肽链。球状分子表面以疏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等非共价键互相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酶分子。这些组成四级结构最小单位的肽键称为亚基。,3,大多数酶是结合蛋白质。除了多肽链组分外,还含有非蛋白组分,他们通常是各种低分子的热稳定性物质或离子(辅因子)。酶蛋白+辅因
2、子=全酶,4,酶蛋白分子水平的改造,基于序列的合理化设计(sequential rational design),如化学修饰、定点突变(site-directed mutagenesis)非合理设计(irrational design),利用基因的可操作性,模拟自然界的演化进程。如定向进化(directed evolution )杂合进化(hybrid evolution),5,酶分子的研究:认识和改造,认识酶,并利用各种生物化学、晶体学、光谱学等方法对天然酶或突变体进行研究,获得酶分子特征、空间结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氨基酸残基功能的信息。以此为根据,对酶分子进行改造-合理设计不需要
3、准确的酶分子结构信息,而通过随即突变、基因重组、定向筛选等对酶进行改造-非合理设计,6,生物催化剂的化学修饰,酶分子修饰:酶蛋白分子的结构发生改变-改变酶的某些特性和功能。广义的说:蛋白质的修饰,通过化学基团的引入或除去改变蛋白质的共价结构。酶分子的完整空间结构:赋予酶的生物催化功能和特性,另一方面,导致酶的稳定性差、活性不高。,7,酶分子的修饰目的,人为的改变天然酶的某些性质:稳定性、创造天然酶所不具备的某些优良特性,扩大酶的应用范围。酶修饰后:1)提高生物活性、2)增强在不良环境中的稳定性,3)新的催化能力。如:脂肪酶和蛋白酶被MPEG修饰后,可溶于有机溶剂,催化酯合成、酯交换、肽合成。如
4、:a-胰凝乳蛋白酶表面的氨基修饰成亲水性更强的-NHCH2COOH后,抗不可逆热失活的稳定性在60C可提高1000倍。如:对脂肪酶的CRL的非特异性化学修饰,大幅度提高立体选择性。,8,1、研究酶的空间结构2、确定氨基酸残基的功能3、测定酶分子中某种氨基酸的数量 化学修饰在酶结构与功能研究中的应用除了以上三方面外,在测定酶的氨基酸序列和研究变构酶时也能有不凡的表现。,化学修饰在酶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应用,9,酶蛋白修饰的方法,物理修饰和化学修饰:主链修饰侧链基团修饰组成单位置换修饰金属离子置换修饰大分子结合修饰亲和修饰,10,11,生物大分子酶,组成单位主要是氨基酸和核苷酸。AA通过肽键连接成
5、肽链,在通过盘绕折叠形成完成的空间结构。蛋白类酶的主链-肽链,是酶分子结构的基础。主链一旦改变,酶的结构和特性将随之发生改变。主链的切断和连接-主链修饰:切断-酶原的活化,连接-1个酶分子上具有两种或多种催化活性的多酶融合体。侧链的修饰:羧基的化学修饰、氨基、精氨酸胍基、巯基、组氨酸咪唑基、色氨酸吲哚基、酪氨酸残基和脂肪羟基、甲硫氨酸甲硫基的化学修饰,12,酶蛋白的固定化方法修饰,固定化可通过空间障碍、分配或扩散限制等效应影响酶的稳定性。空间障碍使得其他大分子难于与酶作用,载体上的酶能抵抗蛋白水解酶的降解,固定化后也能抑制某些化学失活。固定化后,微环境和游离酶有所改变,影响最始pH、底物专一性
6、和动力学常数。如阳离子resin载体,最适pH升高;阴离子resin载体的固定化,最适pH偏低。凝胶包埋:外部与内部传质都存在扩散效应,可以明显使酶更加稳定。如: a-胰凝乳蛋白酶包埋在PAA和PAGE凝胶中,60C时,提高1000倍。,13,酶蛋白的反胶束修饰,提供包埋酶的口袋,使酶微胶囊化,保护酶,使其在不利环境下有效发挥作用。提高酶活,改变专一性。如:游离脂肪酶在油脂甲醇解反应体系,反胶束体系,活力、稳定性提高5倍。,14,大分子修饰剂的化学修饰,非共价修饰使用一些能与酶非共价地相互作用而又能有效地保护酶的一些添加物,如聚乙二醇、右旋糖苷等,它们既能通过氢键固定在酶分子表面,也能通过氢键
7、有效地与外部水相连,从而保护酶的活力。一些添加物,如多元醇、多糖、多聚氨基酸、多胺等能通过调节酶的微环境来保护酶的活力。另一类添加物就是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时,其表面区域内排除了水分子,因而增加了相互作用力,其稳定性也就增加了。,15,用可溶性大分子,如聚乙二醇、右旋糖苷、肝素等,通过共价键连接于酶分子的表面,形成一层覆盖层。例如:用聚乙二醇修饰超氧物歧化酶 ,不仅可以降低或消除酶的抗原性,而且提高了抗蛋白酶的能力,延长了酶在体内的半衰期从而提高了酶药效。每分子核糖核酸酶与6.5分子的右旋糖酐结合,可以使酶活力提高到原有酶活力的2.25倍;每分子胰凝乳蛋白酶与11分子右旋糖酐结合,酶
8、活力达到原有酶活力的5.1倍,共价修饰,16,大分子修饰(共价)的过程,修饰剂的选择:大分子结合修饰采用的修饰剂是水溶性大分子。例如,聚乙二醇(PEG)、右旋糖酐、蔗糖聚合物(Ficoll)、葡聚糖、环状糊精、肝素、羧甲基纤维素、聚氨基酸等。要根据酶分子的结构和修饰剂的特性选择适宜的水溶性大分子。修饰剂的活化:修饰剂含有的基团往往不能直接与酶分子的基团进行反应而结合在一起。在使用之前一般需要经过活化,然后才可以与酶分子的某侧链基团进行反应。 修饰:将带有活化基团的大分子修饰剂与经过分离纯化的酶液,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定的温度、pH值等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使修饰剂的活化基团与酶分子的某侧链基团
9、以共价键结合,对酶分子进行修饰。 分离:需要通过凝胶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将具有不同修饰度的酶分子分开,从中获得具有较好修饰效果的修饰酶。,17,PEG、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丙烯酸(PAA)、葡聚糖、CD、羧甲基纤维素等可溶性分子。分子量500-20000的PEG类修饰剂应用最广,PEG分子末端有 2个-OH,两亲分子,无毒,没有免疫原性。如:辣根过氧化物酶用MPEG共价修饰后,极端pH下抗变性能力提高,耐热性提高。如:MPEG修饰的过氧化氢酶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和酶活提高,耐热性提高,在三氯乙烷中酶活提高200倍,水溶液中酶活力提高15-20倍。不足:影响
10、酶活性中心,必须事先了解酶活性部位的结构、或采取措施保护酶活性部位。,18,小分子修饰剂的化学修饰,小分子化合物对活性部位或活性部位之外的侧链基团化学修饰。包括:酶分子的表面化学修饰、内部修饰、非催化活性基团修饰、催化活性基团的修饰、酶蛋白的主链修饰、辅因子相关的修饰。共价修饰蛋白质达到稳定化的原因:1)获得不同于天然蛋白质构象的更稳定的构象;2)修饰“关键功能基团”而达到稳定化;3)引入了新功能基团可以形成附加的氢键和盐健;4)非极性试剂修饰加强蛋白质中的疏水相互作用;5)蛋白质表面基团的亲水化。,19,侧链基团修饰,酶蛋白的侧链基团是指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上的功能团。主要包括氨基、羧基、
11、巯基、胍基、酚基等。,这些基团的修饰可以形成各种副键,对酶蛋白空间结构的形成和稳定有重要作用。侧链基团一旦改变将引起酶蛋白空间构象的改变,从而改变酶的特性和功能。经常被修饰的残基是:亲核的Ser、Cys、Met、Thr、Lys、His亲电的Tyr、Trp,20,氨基修饰,修饰剂主要有:亚硝酸、2,4-二硝基氟苯(DNFB)、丹磺酰氯(DNS)、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醋酸酐、琥珀酸酐、二硫化碳、乙亚胺甲酯、O甲基异脲顺丁烯二酸酐等。,1 乙酸酐,2 TNBS, 3 DNFB,4 碘代乙酸,5 还原烷基化,6 DNS,21,羧基修饰,羧基修饰剂:碳二亚胺重氮基乙酸盐、乙醇盐酸试剂、
12、异恶唑盐。,羧基修饰剂与侧链的羧基进行酯化、酰基化等反应,使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碳二亚胺是酶分子羧基修饰最普遍采用的修饰剂。用此修饰法可以定量测定酶分子中羧基的数目,1碳化二亚胺,2硼氟化三甲锌盐,3甲醇-HCl,22,巯基修饰,常用的巯基修饰剂:酰化剂烷基化剂、马来酰亚胺、二硫苏糖醇、巯基乙醇、硫代硫酸盐、硼氢化钠。,1 DTNB, 2 4,4-二硫二吡啶(4-PDS), 3 对氯汞苯甲酸(PMB),23,胍基修饰,采用二羰基化合物与胍基反应生成稳定的杂环,它们可以在中性或者弱碱性的条件下,与精氨酸残基上的胍基反应,生成稳定的杂环类化合物。,胍基修饰剂的二羰基化合物:丁二酮、1,2-环己
13、二酮、丙二醛、苯乙二醛等。,1丁二酮/硼酸盐, 2 1,2-环己二酮, 3苯乙二醛,24,酚基修饰,蛋白质分子的酪氨酸残基上含有酚基。酚基的修饰包括酚羟基的修饰和苯环上的取代修饰。,碘化法、硝化法、琥珀酰化法四硝基甲烷(TNM)可以高度专一地对酚羟基进行修饰。,25,咪唑基修饰,常用修饰剂有:碘乙酸,焦碳酸二乙酯等。,组氨酸残基发生改变,1焦碳酸二乙酯,2碘代乙酸,3碘化反应,26,吲哚基修饰,修饰剂: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2-羟基-5-硝基苄溴(HNBB)4-硝基苯硫氯。,色氨酸含有吲哚基,27,分子内交联修饰,含有双功能基团的化合物(双功能试剂),如戊二醛、己二胺、葡聚糖二乙醛等,
14、可以在酶蛋白分子中相距较近的两个侧链基团之间形成共价交联,从而提高酶的稳定性根据其功能基团的特点分为:同型双功能基团化合物和异型双功能基团化合物。同型双功能基团化合物两端具有相同的功能基团,例如,己二胺H2N-(CH2)6NH2两端都含有氨基,可以与酶分子中的羧基形成酰胺键,;戊二醛OHC-(CH2)3-CHO的两端都含有醛基等,可与酶分子的氨基形成酰胺键或者与羟基反应形成酯键。异型双功能基团化合物的两端所含的功能基团不相同,可以与酶分子上不同的侧链基团反应。如,一端与酶分子的氨基作用,另一端与酶分子的巯基或羧基作用等。,28,酶蛋白主链修饰(肽链有限水解修饰),利用酶分子主链的切断和连接,在
15、肽链的限定位点进行水解,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某些精细的改变,从而改变酶的特性和功能的方法,称为肽链有限水修饰。有些生物体可以生物合成不显示酶催化活性的酶原, 利用具有高度专一性的蛋白酶对其进行肽链有限水解修饰,显示出酶的催化活性或提高酶活力。,29,胃蛋白酶原的激活,30,酶分子的物理修饰,通过物理修饰,可以了解不同物理条件下,特别是在极端条件下(高温、高压、高盐、极端pH值等)由于酶分子空间构象的改变而引起酶的特性和功能的变化情况。特点:不改变酶的组成单位及其基团,酶分子中的共价键不发生改变,只是在物理因素的作用下,副键发生某些变化和重排,使酶分子的空间构象改变。如:高压方法处理纤维素酶,最适
16、温度降低,在30-40C的条件下,高压修饰的纤维素酶比天然酶活力提高10%。如:盐酸胍使胰蛋白酶的原有空间构象破环,通过透析除去变性剂后,在不同温度下,使酶重新构建新的空间构象:20C时重新构建的酶稳定性基本不变,在50C时构建的酶稳定性提高5倍。,31,酶修饰后的性质变化,热稳定性:一般来说,热稳定性有较大的提高。 抗原性:比较公认的是PEG和人血清白蛋白在消除酶的抗原性上效果比较明显。各类失活因子的抵抗力:修饰酶对蛋白酶、抑制剂均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从而提高其稳定性。半衰期:一般在体内的半衰期得到有效延长。由于酶分子经修饰后,增强对热、蛋白酶、抑制剂等的稳定性,从而延长了在体内的半衰期。最适
17、pH:大部分酶经化学修饰后,酶的最适pH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在应用研究上有时具有重要意义。修饰酶最适pH更接近于生理环境,在临床应用上有较大意义。 Km的变化:大多数酶经修饰后,Vm没有明显变化,但有些酶经修饰后,Km值变大。,32,酶的金属离子置换修饰,把酶分子中的金属离子换成另一种金属离子,使酶的特性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修饰方法称为金属离子置换修饰。若从酶分子中除去其所含的金属离子,酶往往会丧失其催化活性。如果重新加入原有的金属离子,酶的催化活性可以恢复或者部分恢复。若用另一种金属离子进行置换,则可使酶呈现出不同的特性。有的可以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丧失,有的却可以使酶的活力提高或者增加酶的稳定性
18、。,33,-淀粉酶中的钙离子(Ca2+),谷氨酸脱氢酶中的锌离子(Zn2+),过氧化氢酶分子中的铁离子(Fe2+),酰基氨基酸酶分子中的锌离子(Zn2+),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子中的铜、锌离子(Cu2+,Zn2+)酶活提高:-淀粉酶中的钙离子(Ca2+):发酵生产、保存和应用中,添加一定量Ca,有利提高和稳定其活力;Zn型蛋白酶(ZnCa置换)-Ca型蛋白酶,活力提高30%。稳定的改变:Fe型SOD置换成Mn-SOD,其对过氧化氢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对叠氮钠(NaN3)的敏感性显著降低。动力学特性改变:酰基化氨基酸水解酶活性中心的Zn被Co置换后,N-氯-乙酰丙氨酸水解最适pH8.5降到7,Km增大
19、,,34,金属离子置换修饰的过程,a. 酶的分离纯化:首先将欲进行修饰的酶经过分离纯化,除去杂质,获得具有一定纯度的酶液。 b. 除去原有的金属离子:在经过纯化的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螯合剂,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使酶分子中的金属离子与EDTA等形成螯合物。通过透析、超滤、分子筛层析等方法,将EDTA-金属螯合物从酶液中除去。此时,酶往往成为无活性状态。 c. 加入置换离子:于去离子的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种金属离子,酶蛋白与新加入的金属离子结合,除去多余的置换离子,就可以得到经过金属离子置换后的酶。 金属离子置换修饰只适用于那些在分子结构中本来含有金属离子的酶。 用于金属离子置换修饰
20、的金属离子,一般都是二价金属离子。,35,酶分子修饰的基本要求和条件,对酶分子进行修饰必须在修饰原理、修饰剂和反应条件的选择以及酶学性质等方面都要有足够的了解。(1)酶的稳定性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作用温度、pH、抑制剂等。 (2)酶活性中心的状况 活性中心基团、辅因子等。其他如分子大小、性状、亚基数等。,36,酶分子修饰的条件,修饰反应尽可能在酶稳定条件下进行,并尽量不破坏酶活性功能的必需基团,使修饰率高,同时酶的活力回收高。(1)pH与离子强度 pH决定了酶蛋白分子中反应基团的解离状态。由于它们的解离状态不同,反应性能也不同。(2)修饰反应的温度与时间 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可以减少以至消除一
21、些非专一性的修饰反应。(3)反应体系中酶与修饰剂的比例,37,酶的组成单位置换修饰,酶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核苷酸,他们是酶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基础,微小的改变引起酶的特性和功能。酶分子肽链上的某一个氨基酸换成另一个氨基酸氨基酸置换修饰。酶RNA的基本组成核苷酸,核苷酸链上上某一个核苷酸换成另一个核苷酸核苷酸置换修饰。,38,氨基酸或核苷酸的化学置换修饰,例如,Bender等成功地利用化学修饰法将枯草杆菌蛋白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转换为半胱氨酸,修饰后,该酶失去对蛋白质和多肽的水解能力,却出现了催化硝基苯酯等底物水解的活性。但是化学修饰法难度大,成本高,专一性差,而且要对酶分子逐个进行修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章生物催化剂的修饰与改造 ppt课件 第六 生物 催化剂 修饰 改造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6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