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利尿药课件.ppt
《第二十四章利尿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四章利尿药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一、肾泌尿生理尿的生成过程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收 肾小管分泌,是一类选择性作用于肾脏,抑制肾脏对水和电解质的再吸引,增加水和电解质的排泄,从而使尿量增多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第一节 利 尿 药,肾脏解剖学结构,结构,肾脏,髓质,皮质,肾小球,肾小管,肾锥体,髓袢,集合管,乳头管,肾 脏 解 剖 图,肾髓质、肾皮质、肾单位,(一)肾小球,血液流过肾小球,除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成分均可滤过,形成原尿。每分钟由全部肾小球滤过的血浆总容积称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成人约为120mlmin,而只有1mlmin尿液产生。,(一)肾小球,每天有1
2、80L的原尿滤到肾小管中,但每日排尿量约为1.5L,仅占1,可见约99的原尿在肾小管中被重吸收回血液。 所以通过增加肾小球滤过率的药物,利尿作用很弱。,肾单位肾小球肾小管近曲小管髓袢降支髓袢升支远曲小管集合管,(1)近曲小管:再吸收Na+ 占原尿Na+的65%左右 1)主动再吸收:Na+、Cl- 通过钠泵的作用,逆化学梯度,从肾小管管腔转运到组织间液 2)H2O + CO2碳酸酐酶H2CO3H+ + HCO3-,(二)肾小管重吸收,(2)髓袢降支和升支细段,管腔与间质有很大的渗透压差,从管腔吸收大量水分,不参加盐的再吸收。,(3)髓袢升支粗段的 髓质部和皮质部,是尿稀释的主要部位,也是尿浓缩机
3、制的原发部位。 35滤过的Na、Cl被升支粗段重吸收。,(3)髓袢升支粗段的 髓质部和皮质部,管腔膜上的NaK+2Cl共同转运系统,把Na、K+和2Cl从腔液转运到胞内,再由Na泵将Na转运出细胞。 钠泵 Na Na K+ 2Cl,(3)髓袢升支粗段的 髓质部和皮质部,当原尿流经髓袢升支时,随着的Na、Cl重吸收,小管液逐渐由高渗变为低渗,这就是肾对尿液的稀释功能。同时Na、Cl被重吸收到髓质间质后,在尿素的参与下,使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压逐步提高,形成渗透压梯度的髓质高渗区。,当尿液流经集合管时,由于管腔内液体与高渗髓质间存在着渗透压差,并在抗利尿激素的影响下,使大量的水被重吸收,这就是肾对尿
4、液的浓缩功能。,(3)髓袢升支粗段的 髓质部和皮质部,(4)远曲小管,腔液中Na和Cl由膜上的Na Cl同向转运系统转运到细胞内,Na又通过管腔膜上Na泵转运出细胞。 钠泵 Na Na Cl,(三)集合管,2一5的Na在集合管被重吸收。在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参与下,决定了最终排出的Na浓度和终尿量,还控制K+的排出。 集合管上皮细胞分为主细胞和插入细胞。,(三)集合管,主细胞在醛固酮的调节下,通过K+Na交换,向管腔分泌K+,将小管中的Na重吸收。插人细胞在碳酸酐酶的参与下进行HNa交换,分泌H进人管腔。 主细胞 插人细胞 K+ K+ Na Na,二常用利尿药,(一)高效利尿药 呋塞米 (呋喃
5、苯胺酸,速尿, Furosemide) 依他尼酸 (利尿酸, Etacrynic) 布美他尼 (丁尿胺,丁苯氧酸, Bumetanide),药理作用,(1)利尿作用 利尿作用迅速、强大,维持时间短。口服2030min生效,静注10min生效,对其他利尿药无效的病人,仍可产生疗效。水肿病人24h内排尿量可达48L。,(1)利尿作用,制髓袢升支粗段上皮细胞膜上NaK2C1同向转运系统,使肾小管对Na、C1的重吸收减少,导致管腔内Na、C1浓度增高,降低肾对尿液的稀释功能。,(1)利尿作用,同时,由于重吸收到髓质间液的Na、C1的量减少,影响髓质高渗透压状态的形成,当尿液流经集合管时,对水的重吸收减
6、少,使肾浓缩尿的功能降低,排出大量的电解质和水分,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1)利尿作用,Mg和Ca2的重吸收也减少。由于大量Na转运到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促进KNa交换,K排出也增多,而C1不受离子交换影响,因而尿中C1多于Na。,(2)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显著增加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静注可增加肾血流量30,利于急性肾衰的恢复。 也可缓解肺部充血,减少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左心充盈压,此作用多出现在尿量增多前。,用途,(1) 对其他利尿药无效的各种严 重水肿 可用于心、肝、肾性严重水肿的治疗。对轻型水肿,因利尿作用太强,易致水、电解质紊乱,不宜使用。,用途,(2) 急性肺水肿或脑水肿 能扩张小
7、动脉,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左心负荷;强大的利尿作用,可迅速减少血容量及回心血量,使左室充盈压降低,迅速消除左心衰竭所引起急性肺水肿。 利尿,血液浓缩,使血浆渗透压增高,可迅速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与甘露醇合用可起协同作用。,用途,(3)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初期,肾血流量减少,肾皮质缺血,表现为尿少。本类药可使肾血管阻力降低,肾皮质血流增加,使Na排出增多。同时强大的利尿作用可冲洗阻塞的肾小管,防止肾小管萎缩和坏死。,用途,(4)药物中毒的解救 在巴比妥类、水杨酸类等药物中毒时,配合10葡萄糖溶液,强行利尿,可加速中毒药物的排出。,不良反应,(1) 水、电解质紊乱 用量过大或连续
8、应用,可因过度利尿引起脱水、虚脱,低血钾、低血钠及低氯性碱中毒。对晚期肝硬化腹水病人可因血钾过低而诱发肝昏迷,肝硬化腹水患者慎用或忌用。,不良反应,(2)听力损害 大剂量静注可损伤第8对脑神经,引起眩晕、听力减退、耳鸣、暂时性或永久性耳聋,特别是肾功衰竭患者更易发生。,不良反应,(3)胃肠道反应 有恶心、呕吐、腹泻、上腹疼痛以及胃肠出血等。多在静脉注射时发生,呋塞米较依他尼酸少见,故较为常用。,不良反应,(4)高尿酸血症和高尿素氮血症 长期用药时多数病人可出现高尿酸血症,但痛风发生率较低。 利尿,血容量降低,细胞外液浓缩,使尿酸经近曲小管重吸收增加。另外利尿药和尿酸经分泌途径排出时相互竞争。,
9、药物相互作用,(1)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合用可增加耳毒性,应避免同时应用。 (2)可引起低钾血症,增加强心甙的毒性,应注意补钾 。 (3)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两性霉素B合用,容易产生低钾血症。,药物相互作用,(4)可降低肝素、链激酶、尿激酶的抗凝作用。因为利尿后,血容量减少,各种凝血因子浓度升高,肝充血增加,合成凝血因子也增多。,(二)中效利尿药,噻嗪类(thiazides)利尿药: 氯噻嗪(Chlothiazide)、 氢氯噻嗪(双氯克尿塞,双氢氯噻嗪,Hydrochlothiazide)、 氢氟噻嗪(Hydroflumethiazide)、 苄氟噻嗪(Bendroflumethiazid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课件 第二 十四 利尿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