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new)课件.ppt
《第二十二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new)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二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new)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 二十二章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2,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三大药理作用: 解热 镇痛 抗炎,3,目的要求,1、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和作用机理;2、熟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代表药的作用特点;,4,体温,(一)解热作用,一、共同作用及机理,5,产热,皮肤血管收缩,寒冷,散热,皮肤血管扩张,酷暑,出汗,肌肉收缩寒颤,1、体温调节的生理示意图:,6,发热的机理示意图,产热增加,代谢增加,皮肤血管收缩,作冷,肌肉收缩寒颤,7,解热药作用的示意图,散热增加,皮肤血管扩张,药,出汗,8,病原体 细菌内毒素 抗原抗体复合物,白细胞释放内热原(IL-1),下丘脑前部PG大量合
2、成与释放,下丘脑后部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体温上升,产热 散热,发热,2、发热病理,3、解热药的作用原理,药,下移,下降,解热,9,3、解热机理,下丘脑环氧酶(PG合成酶) PG合成,10,PG(前列腺素),1930年美国两位妇产科专家发现;1947年纯化,11,化学结构,20个碳原子组成的不饱和脂肪酸五碳环+两条不饱和侧链,O,COOH,OH,PGB,12,分类,9个系列:PGAPGBPGCPGDPGEPGFPGGPGHPGI,13,合成,膜磷脂 PLA2 糖皮质激素(-) 花生四烯酸(AA) 血小板活性因子(PAF) 血管扩张 支气管收缩 趋化性,14,AA12-脂氧酶 15-脂氧酶 环
3、加氧酶 5-脂氧酶 环内过氧化物 5-HPETE12HETE 脂氧素 PGI2 TXA2 LTA4 LTB4 LTC4 PGF2 PGD2 PGE2 LTD4 LTE4,15,PG生理功能,一、心血管系统TXA2:强烈血管收缩剂PGI2:血管舒张,BP下降,是PGE2 的5倍PGE2: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PGD2:大多数血管扩张,肺A收缩;PGF2:不同动物血管床作用不一致,16,二、血小板:TXA2: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PGI2: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抗血栓,17,三、平滑肌:(一)支气管平滑肌:PGD、PGF、TXA2收缩,PGE、PGI扩张;(二)子宫平滑肌:妊娠 PGF、TXA2收缩 P
4、GI2、高浓度PGE(三)胃肠平滑肌:纵肌:PGE、PGF收缩环肌:PGE扩张,18,四、生殖与分娩:,1、生殖:(1)促进受精:精子数量正常或减少的男性不育者,其精子PG含量少;(2)通过对宫颈粘液、输卵管运动、排卵的作用而影响受精;2、分娩:PG,19,五、神经系统,体温上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除此之外,对内分泌、代谢等均有影响。,20,PG病理意义,1、发热:2、炎症:3、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冠心病心绞痛、心梗TXA2增多,PGI2减少。4、疼痛:PG(致痛作用, 增敏作用- 提高痛觉感受器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 。,21,4、解热特点:,(1)能降低发热病人体温,但对正常
5、人体无影响;(2)主要通过散热过程 (3)对症治疗而不是对因治疗,22,5、应用注意事项,(1)不能见热就退;(2)小儿、年老、体弱者剂量不宜过大 (3)同时进行对因治疗,23,6、用途:,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24,(二)抗炎,炎症,25,各种原因,扩张血管,LTS 、缓激肽、PAF、组胺 5HT,血管通透性增加, 组织水肿,疼痛,PGS、组胺 、缓激肽、,组织细胞,释放致炎介质,压迫末梢神经,PGE2 、缓激肽,红,热,炎症的症状及病机,26,炎症的发生与发展与PG有着密切的关系:1、在炎症的局部有大量的PG存在;2、扩张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3、增加组织对其他致炎因子如5-HT、缓激肽等的
6、敏感性;4、增强WBC的趋化性。,27,1. 机理:,炎症部位的PG合成酶,PG合成 ,炎症反应减轻。,28,29,2. 特点:,(1) 控制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红、肿、热、痛症状;,(2) 无对因治疗作用+抗风湿治疗。,30,3. 用途: 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31,(三)镇痛作用,损伤剌激致痛物质(PG、5-HT和缓激肽等)痛觉感受器中枢疼痛。PG(致痛作用, 增敏作用- 提高痛觉感受器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 。,32,1、机理:,疼痛部位的PG合成酶,PG合成,疼痛,33,2、特点:,(1)对轻、 中度慢性钝痛效果显著,但对严重创伤剧痛和内脏绞痛无效。 (2)头痛、神经痛、肌肉
7、或关节痛、牙痛、痛经等效果良好;(3)无欣快感、无成瘾性。,34,二、分类:,1、水杨酸2、苯胺类3、 吡唑酮类4、吲哚乙酸类5、邻氨基苯甲酸类6、芳香烷酸类,35,(一) 水杨酸类,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aspirin),36,(一)药动学特点,1、口服吸收迅速(胃及小肠上部吸收),血药浓度约2小时达高峰;2、分布于全身各处组织,易通过胎盘屏障,也可进入脑脊液和关节腔;3、主要由肝药酶代谢;4、代谢产物大部分经肾排泄,排泄速度受尿液PH值的影响,37,(二)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1、解热镇痛作用,适用于感冒发热、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月经痛等,APC复方(非那根、咖啡因);,38,2、抗炎抗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十二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new课件 第二十二 解热 镇痛 抗炎药 痛风 new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6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