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病毒性皮肤病课件.ppt
《第九章病毒性皮肤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病毒性皮肤病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九章 2,2,第三节 疣,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临床上常见的有寻常疣、跖疣、扁平疣、尖锐湿疣,因病毒存在于表皮棘细胞中,促使棘细胞增生,形成疣状损害。 疣的发生与消退与免疫功能有关,尤以细胞免疫为主,例如免疫功能缺陷者,疣的发生率增高。,3,一、寻常疣(俗称刺瘊、疣目) 1初起为针头至豌豆大园形或多角形疣状物,质较硬,高于皮面,呈污褐色,顶端呈刺状,周围无炎症,初为单发,也可自身接种而增多。 2、一般无自觉症状,碰撞易出血。 3、好发于手背、手指、足缘等处。,4,4、特殊名称:如皮损发生于甲周围者,称甲周疣;向甲下蔓延使甲掀起,影响甲的生长,易使甲裂开疼痛,称
2、甲下疣;有的疣柔软,呈丝状突起,正常皮色,无自觉症状,多见于颈、眼睑,称丝状疣;还有的参差不齐,多个指状突起,基底柔软、尖端为角质样,数目多少不定,无自觉症状,好发于头皮、面部,称指状疣。,5,诊断 根据其疣的特点,好发部位,无自觉症状及无炎症,可以明确诊断。,6,治疗(一)在局麻下用刮匙将疣刮除。(二)Co2激光或高频电刀或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将疣烧灼掉;(三)化学剥脱剂如五妙水仙膏外用。(四)全身用干扰素或治瘊方加减。局部可注射干扰素。,7,二、跖疣 系寻常疣发生在足跖,称跖疣,外伤、磨擦、多汗可为其诱因。,8,1、始如一细小丘疹,后渐增大,表面粗糙不平,灰褐或灰黄色,境界清楚,若用刀刮削
3、去表面角质,见有点状出血,系真皮乳头血管破裂,微量血液外渗凝固,故形成小黑点。2、常见于足跟,足前弓,单发或多发,有压痛,病程慢性。,9,跖疣,10,鉴别诊断:鸡眼:以患处皮厚增生,其根深嵌入肉里,顶起硬结,形似鸡眼,行走挤压时痛甚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 胼胝:由于摩擦而引起的局限性表皮角质增生的皮肤疾病。,11,治疗:(一)Co2激光或挖除术。(二)外用鸡眼膏,5氟脲嘧啶软膏,五妙水仙膏。,12,三、扁平疣 主要侵犯青少年,故称青年扁平疣。,13,1本病好发于颜面、双手背。2、为针头大至米粒大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浅褐或正常皮色,数目多少不定,密集或散在分布,由于搔抓可沿抓痕排列成串珠状(同形反
4、应)。3、自觉轻微瘙痒。4、慢性经过,有时可自愈也可复发,愈后不留疤痕。,14,治疗:(一)内服病毒唑0.2g,一日三次。(二)左旋咪唑,50mg,一日三次,每周中连服三日,隔11天再进行一次;(三)聚肌胞注射液,2ml,肌肉注射,每周2-3次,或维生素B12,500ug肌肉注射,一日一次。或用干扰素。(四)中药:马齿苋合剂(马齿苋、紫草、败酱草、大青叶)加苡仁、夏枯草、郁金、红花、木贼、浙贝、板兰根。,15,四、尖锐湿疣为传染至对方,故系性传播性疾病(STD)之一。国外发病率仅次于淋病占第二位,为门疹常见病之一。年平均增长率为136.32%。,16,部位-好发于外生殖器、肛门附近皮肤粘膜湿润
5、处。口腔、肛门亦有发生。局部损害-初为粟粒大淡红色赘生物,后渐增大,数目增多,柔软,可呈乳头状、蕈状、菜花状突起,大的疣易继发感染、糜烂、化脓、出血、恶臭味,自觉瘙痒或疼痛。妇女在妊娠期增长更快,可能与女性激素增多有关。转化-生殖器的疣少数可转变成鳞状细胞癌、原位癌等。,17,阴茎巨大 尖锐湿疣,18,19,20,21,鉴别诊断:1、女性假性湿疣: 本病常易误诊为尖锐湿疣,诊断时宜慎重。此病为一良性乳头瘤病,不属于性传播疾病,无传染性。在2030岁妇女的小阴唇内侧,见多数12mm光滑丘疹,群集但不互相融合,似鱼子状或小息肉状。有时痒,可能由于生理变异或阴道白色念珠菌致使白带增多刺激所致。本病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 病毒性 皮肤病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