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课件.ppt
《第二十七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七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十七章 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第一节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是一类通过干扰机体生理性凝血过程而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 临床主要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阻止已形成的血栓进一步发展。不能溶栓。,动脉粥样血栓,动脉血栓的形成,一、体内体外抗凝药肝素(heparin) Heparin最初得自肝脏,故名肝素,药用heparin多自猪肠粘膜和猪、牛肺脏中提得,平均分子量约15000。 强酸性,带有大量负(阴)电荷,口服无效,需静脉给药。,药理作用 1.抗凝作用 特点:迅速、强大,体内、体外均有效。 机制:Heparin的抗凝机制由抗凝血酶(AT)介导:加速AT 对凝血因子a、a、a、a 、a的灭活。,2.降血脂作用
2、 促使血管内皮释放脂蛋白脂酶和三酰甘油酶,水解乳糜微粒和LDL。3.抗炎作用,临床应用 1血栓栓塞性疾病: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周围动脉血栓、心肌梗死等。2、早期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止微血栓形成,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3.体外抗凝: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心导管检查、输血等。4.抗动脉粥样硬化,DIC是以不同原因所致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凝血酶增加以及广泛微血栓形成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不良反应1.自发性出血 各种粘膜出血、关节腔积血、伤口出血等。2.过敏反应3.脱发、秃头、骨质疏松,DIC病人皮肤出血点和瘀班,二、体内抗凝药香豆素类 华法林、醋硝香豆素、双香豆素 口服有效
3、,故又称口服抗凝血药。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可达90%99%。,作用及机制 为维生素K的竞争性拮抗剂。 本类药物能阻止维生素K的转变使凝血因子、的-羧化作用发生障碍抗凝。,临床应用 似肝素,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优点:口服有效,作用时间较长。缺点:显效慢,作用过于持久,不易控制。注意 .应用期间必须测定凝血酶原时间,一般控制在2530秒(正常为12秒)。 .量大引起出血时,应立即停药,缓慢静脉注射大量维生素K或输新鲜血。,三、体外抗凝药枸橼酸钠 体外抗凝药,其酸根与Ca2+可形成难解离的可溶性络合物,导致血中Ca2+浓度降低,故有抗凝作用。 仅用于体外抗凝,如输血时每100ml全血中加入2.
4、5%枸橼酸钠10ml可使血液不凝固。,第二节抗血小板药 能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以及释放等功能,防止血栓的形成,用于防治心脑缺血性疾病、外周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阿司匹林(aspirin) 小剂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临床上可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双嘧达莫(潘生丁)利多格雷,-,第三节纤维蛋白溶解药 可使纤溶酶原 纤溶酶后者迅速水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血栓溶解(又称溶栓药)。,链激酶 试用于心梗早期治疗,可缩小梗死面积,使病变血管重建血流。 易引起出血,禁用于:出血性疾病、创伤、溃疡、严重高血压者。尿激酶 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发挥溶栓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十七 作用 血液 造血 系统 药物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6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