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课件.ppt
《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课件.ppt(1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呼吸道感染呼吸道以外病变的病毒,分类,RNA病毒,DNA病毒,正粘病毒,流感病毒,副粘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其他,呼吸道感染的组成,流行性感冒病毒,分三型甲(A)型乙(B)型丙(C)型,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形态 球形( 80120nm ) 丝状、杆状、长短不一结构 有包膜,1,2,4,3,5,6,7,8,PB2,PB1,RNP,RNA,M2,M1,NA,HA,分节段的(-) SSRNA,PA,RNA多聚酶,核糖核蛋白(RNP),结构,核衣壳:,分节段的(-) SSRNA,核蛋白(NP)
2、,RNA多聚酶,基质蛋白(M蛋白):,包膜:,刺突,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M1,M2,RNP,包膜及刺突,神经氨酸酶(NA)呈蘑菇状 参与病毒释放 促进病毒扩散 抗原性非中和抗体,分型与变异,分型根据NP、MP、分型甲、乙、丙三型(甲型易发生变异)根据HA、NA抗原性将甲型分亚型(HA 1-15、NA 1-9)HA与NA抗原性均易发生变异流感病毒命名法 型别/宿主种别/分离地点/序号/年代(H、N亚型),变异HA与NA的抗原性变异有两种形式抗原性漂移抗原结构发生经常性, 逐步的连续改变原因:HA或NA基因发生突变或人群免疫力选择造成的特点:变异幅度小(1%),属于量变(亚型内变异)结果:
3、引起小规模流行(1-3年)抗原性转变突出的、激烈的、不连续的改变, 形成新的亚型原因:HA和NA的基因突变或重组特点:变异幅度大(20-50%),属于质变,形成新亚型结果: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造成大规模流行(10-15年),抗原变异机制,抗原漂移(Antigen drift)抗原转变(Antigen shift),人流感與禽流感,家禽產業所發生的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其H抗原皆屬於H5或H7兩種亞型 人類流行的A型感冒,都屬於H1、H2或 H3亞型,而首度驗出H5型的則是在香港H5N1禽流感病毒只會影響禽鳥,對雞隻具有高致病力,但是因病毒會不定時基因突變,產生新的品種,導致原來僅感染禽類的流
4、感病毒,變得可以影響人類,人類感染禽流感,1997 年在香港A 禽流感(H5N1)傳染了雞和人,發現禽流感病毒直接從鳥傳染給人。這次爆發有18個人住院,其中6 人死亡。1999 年在香港2 個孩子被確認患A 禽流感H9N2。證據顯示家禽是感染源,而且是傳染的主要模式是從鳥到人。1998-99 年間,更多人感染H9N2 的數個病例在中國大陸報告。,人類感染禽流感,2003 年去中國旅行的一香港家庭的兩個成員發生A禽流感(H5N1)感染,一人死亡。2003 年在荷蘭家禽爆發禽流感期間,家禽工作人員和其家庭成員被證實感染A 禽流感(H7N7)共有80 多個H7N7 病例,1 個患者死亡。證據證明有一
5、些從人到人的傳佈。2003 年一個兒童在香港被證實感染H9N2。兒童住院治療但恢復了健康。,什麼是51?,和是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屬於一種蛋白質),名為紅血球凝集素,名為神經氨酸酵素。的功用好比一把鑰匙,可以幫病毒打開被入侵者的細胞;N則是一種可以幫忙病毒感染細胞的酵素。不同和的組合,可以變化出不同的病毒,字母後的數字,代表病毒的類型。長期以來,人類感染的流感病毒都是1、2、3三種,5則是屬於禽類流感,過去從來不會傳給人。,為何人會感染51?,香港專家指出,可能是豬同時感染了禽類和人的流感,在豬體內基因重組,演變成一種新的病毒。專家推論,豬可能感染了禽流感57,又感染了人的11,混合變成新型的
6、51,它與傳統的51不同,變得有能力傳染給人致病。,每次流行20000人死亡每次流行200000人住院每次流行直接損失6億美金,CDC, USA,培养特性,鸡胚,初次分离,羊膜腔,传代,尿囊腔,抵抗力弱 5630min灭活,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飞沫经呼吸道致病机制:,所致疾病:流行性感冒(流感)免疫性:同型短暂免疫力(1-2年)三型交叉保护,对新亚型均无免疫力,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流行期 根据典型症状 作临床诊断 实验 室检测新变异株 1病毒分离 2 血清学诊断 3 快速诊断,防治,接种疫苗流行株或灭活、亚单位疫苗干扰素中草药、抗生素,第27章 肠道感染病
7、毒,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鼻病毒甲型肝炎病毒,胃肠症状为主,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呼肠病毒科,肠道病毒,种类:,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病毒经粪-口传播脊髓灰质炎,Polio victims,轮状病毒,致病性: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经粪-口传播。急性胃肠炎;,2006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13637例(男性8460例,占62.04%;女性5177例,占37.96%),死亡6例(男性4例,女性2例)。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十位的省份依次为山东(3030例)、上海(2883例)、北京(2210
8、例)、河北(1133例)、浙江(793例)、广东(670例)、黑龙江(576例)、四川(335例)、江苏(287例)和福建(240例)。 截止5月21日,2007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5459例,死亡2例。与去年同期(2488例)相比,报告病例数上升119.41%。 2008-04-27 安徽阜阳16名婴幼儿患手足口病死亡,手足口病,1981年 上海始见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西宁、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导。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流行,510月间发生了7 000余病例,经过2年散发流行后,1986年又出现暴发,在托儿所和幼儿园2次暴发的发病
9、率分别达2.3和1.9。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 71病毒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出2株EV 71病毒1998年EV 71感染在我国台湾省引发大量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在6月和10月两波流行中,共监测到129 106病例,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 2000年58月山东省省招远市暴发了小儿手足口病大流行,在3个多月里,招远市人民医院接诊患儿1698例,其中男1025例,女673例,男女之比为1.5:1,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4岁。首例发生于5月10日,7月
10、份达高峰,末例发生于8月28日。128例住院治疗患儿,平均住院天数5.1d,其中3例合并暴发心肌炎死亡。,特点:四部曲四不像四不特征,(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二)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 经口传播。(三)易感人群,预防原则(一)加强监测(二)做好疫情报告(三)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四)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五)流行时, 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六)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七)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八)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
11、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九)医院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第二节 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 HDV )戊型肝炎病毒( HEV ),消化道传播, 急性肝炎,不转为慢性及携带者,血行传播,急慢性肝炎,并与肝硬化、肝癌相关,缺陷病毒, HBV为其辅助病毒,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HAV),Hepatitis A virus,1973年Feinstone应用免疫电镜技术从急性肝炎患者粪便发现生物学性状与肠道病毒一致1982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它分类为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72型,Anti-HAV
12、Prevalence,High,Intermediate,Low,Very Low,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AV infection,一、生物学性状球形, 单正链RNA,20面体,无包膜,抗原性: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细胞培养:猴肾、人胚肾细胞易感动物:黑猩猩、南美洲猴、猕猴等接种后可出现急性肝炎抵抗力:较强对乙醚、酸、热(60oC)稳定。高压、煮沸等可灭活,二、致病性及免疫性,传染源:病人途径:粪口传播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致病性和免疫性,甲型肝炎血清学变化过程,Jaundice,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检查测抗原及早,发病1W后只有半数(+)测抗体HA
13、V- IgM新近感染HAV- IgG既往感染防治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水源减毒活疫苗:中国研制HAV减毒活疫苗(H2株),抗原性优于国外F减毒株丙球紧急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Hepatitis B Virus,1963年Blumberg在多次输血的血友病患者中发现澳抗,1968年确与血清型肝炎高度相关,1970年Dane在电镜下看到具有传染性的42nm病毒颗粒HBV在亚洲广泛流行,在中国约10%人口携带该病毒,全球约3.5亿,1983年将HBV及与其分子结构、生物学特性相似的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地松鼠肝炎病毒(ground squi
14、rrel hepatitis virus,GSHV)及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s virus,DHV)归纳起来独立命名为嗜肝病毒科(Hepadnaviridae),HBsAg Prevalence,8% - High,2-7% - Intermediate,2% - Low,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Chronic HBV Infection,形态与结构,乙型肝炎病毒,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1.大球形颗粒: 又叫Dane颗粒,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HBV,具有典型的HBV的形态、结构,球形,双层衣壳,直径42nm。 外衣壳:脂质双层 + 蛋白质HBsA
15、gPre S1Pre S2, 内衣壳:直径27nm ,20面体HBcAg,HBeAg, 核心:双股环状DNA、DNA多聚酶肝细胞核内合成HBcAg肝细胞浆内合成HBsAg,2.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 HBsAg; ( 过剩的衣壳 ),3.管形颗粒:22nm50700nm, HBsAg,乙肝病毒的大球型颗粒、小球型颗粒及管型颗粒, EM,乙肝病毒的大球型颗粒、小球型颗粒及管型颗粒,抗原组成,1.表面抗原(HBsAg)三种颗粒上均有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具有抗原性,其抗体HBsAb为中和抗体,建立免疫标志是制备疫苗的最主要成分,2.核心抗原(HBcAg)存在于Dane颗粒上血中不能检出(仅存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章 常见致病病毒课件 第九 常见 致病 病毒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6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