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等离子体诊断技术课件.ppt
《第三节 等离子体诊断技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 等离子体诊断技术课件.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朱海红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激光部Tel:027-87544774,13016467839Email:,Laser- Matter Interaction,4.3:等离子体诊断及应用,1、.金兹堡等,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播,1978,2、郑启光等,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2、陆建等,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物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等离子体诊断技术,激光等离子体的实验和诊断技术是认识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重要途径,诊断技术的关键是了解微小尺度和快速变化物理过程所要求的时空分辨率。,激光等离子体的产生和消失往往是一个很快的过程,产生在ns量级,均
2、匀等离子体状态参量:密度、温度、粒子数密度、电离度,等离子体参数测量,非均匀等离子体状态:上述参数的分布,等离子体发展过程:运动方向、运动速度、形貌检测等,等离子体性质,准中性:带电粒子+中性粒子,电:,光:,声:,磁:,激光等离子体诊断方法,1、发光法:包括发光分光法和吸光光度法。,吸光光度法有可能对分光法不能测定的位于基态附近能态的原子团进行认定。,对等离子体的光谱进行发光分光分析,探测离子体中存在的分子和原子激发和离子化状态,然后根据强度计算分子的转动或者振动温度,以及由电子状态决定的原子温度;,激光等离子体诊断方法,2、电子探针法测电流、电压,计算等离子体中的电子、离子密度,3、高速照
3、相法测等离子体形貌,计算等离子体中的膨胀速度,4、光学方法测量等离子体的折射率,从而得到电子密度等信息,等离子体诊断,从诊断方式来分:实时测量:高速摄影;光谱测量;光学干涉测量定量测量各种粒子的数量并判别粒子的种类:质谱分析;电荷收集,从测试参数来分:粒子测量测量物理性能测量,激光光致等离子体诊断,从实验方法分:,等离子体照相探针法微波法激光法光谱法光学法粒子束法超高密度高温等离子体诊断还有X射线法等。,激光等离子体折射率测量1,3,等离子体是由大量的处于基态或者激发态的电子、离子和原子等不向粒子组成的一个混合物。低温等离子体还还包含分子。不同类型的粒子对等离了体折射率的贡献是不同的可表示为:
4、,等离子体折射率,1、电子对折射率的贡献,即:,对于单色平面波在均匀的等离子体中传播有:,等离子体折射率,当探测光频率远远大于等离子体频率,有:,将:,代入得:,电子折射率是色散的,等离子体折射率,2、处于基态和激发态的原子对等离子体折射率的贡献为:,如果等离子体含有不同电离状态的原子,那么就必须把所有的值所代表的重粒子对折射率的贡献加起来。若等离子体温度不太高,则只考虑基态的中性原子对折射率的贡献,若探测光采用可见光,则:,等离子体折射率,在可见光谱范围:,Cauchy公式,若等离子体温度不是非常高,则处于基态的原子对折射率起主要贡献:,可认为原子的折射率不依赖波长,等离子体折射率,3、正离
5、子对等离子体折射率贡献:,等离子体折射率,联立(1)(2)(3)得等离子体折射率:,通常右边第一项、第二项比第三项小一个数量级,可忽视中性粒子和离子的影响,用单波长探测:用电子折射率近似等离子体折射率,获得电子密度,也可采用双波长消除中性粒子和离子的影响:,两式相减,得到:,等离子体折射率,由折射率可获得电子密度,其他参数计算由折射率出发,电子对等离子体折射率起主要作用:,得到电子密度,对于气体,折射率与密度之间满足GladstonDale(G-D)公式:,由折射率可得密度变化:,由折射率可获得等离子体密度,其他参数计算由折射率出发,由质量守恒定律有:,得到中性原子密度,然后得到电离度,Sah
6、a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由(4)和(5)得到等离子体温度、压强,其他参数计算由折射率出发,等离子体参数是互相联系的,激光等离子体的其他参数,作了如下假设:,局部平衡,满足Saha方程,等离子体吸收激光能量机制为逆韧致吸收,等离子体可近似为理想气体,激光作用后,等离子体视为绝热膨胀,激光作用靶面的质量迁移率为常数,只要测量了等离子体的折射率,就可以获得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压强、密度、电离度、温度和振荡频率等信息,通常在超临界区使用X射线诊断,在次临界(晕)区主要使用各种光学诊断技术。,一定使探测光穿透等离子体,即能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等离子体折射率的测量,等离子体的折射率测试干涉法,干涉法测量
7、等离子体折射率很合适,其测量方法简单,对激光光源的相干性不高。,干涉法测量等离子体折射率,1966年,C.David等人最早采用马赫曾德尔(mach-zehnder)干涉仪诊断了红宝石激光引起的碳靶气化而产生的等离子体,1979年,J.A.Mchay等人采用条纹照相、干涉法和电荷收集等测量手段对聚焦的脉冲CO2激光照射Al靶的等离子体进行了测量,得到了等离子体区折射率分布和密度分布,1979年,J.A.Mchay等人采用条纹照相、干涉法和电荷收集等测量手段对聚焦的脉冲CO2激光照射Al靶的等离子体进行了测量,得到了等离子体区折射率分布和密度分布,干涉法测量等离子体折射率,1991年,倪晓武等人
8、用光学延迟方法实现了探测光和作用光的精确同步,采用干涉法测量了QNdYAG激光作用Al靶表面的作用过程,得到了等离子体德马赫曾德尔干涉图,1992年,袁永华等用全息术得到了NdYAG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德折射率、电子密度和温度等分布,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achZehnder)将探测光分成两束,一束穿过激光等离子体区域,另外一束作为参考光,两者相干形成的干涉条纹携带了激光等离子体相位信息。与参考光对比,就能确定等离子体的折射率。这种方法能诊断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下限约为1014/cm3,等离子体,干涉法测量等离子体折射率,应用波长较短的激光 可测量更高的电子数密度,参考条纹为一组平行的、间距相同的明
9、暗相间的条纹,实时测量干涉法,无等离子体时,有等离子体时,干涉条纹偏移,等离子体引起的光程差为:,设等离子体为轴对称的,则:,(2)代入(1),得:,Abel积分,干涉法测量等离子体折射率,令:,经过Abel变换,可得轴对称物体的折射率分布:,干涉法测量等离子体折射率,由折射率分布,可得电子密度分布等信息,高速摄影技术记录高功率激光束在材料表面产生的高温蒸气和等离子体的辐射,可为这一反应过程提供很重要的信息。,分两类:,对时间积分的高速扫描相机,条纹相机;,对时间分辨的分幅照相机。,高速摄影法直接拍照,高于100f/s,或者时间分辨率短于1/1000s,现在时间分辨率已达到10-13 s,变像
10、管相机,时间分辨率已达到10-14 s。,高速摄影法直接拍照,直接将等离子体图像摄影:得到高速扩展的等离子体羽情况:扩展速度、速率、方向。,高速摄影法,由等离子体羽的速度,可以得到温度及离子能量的信息;获得等离子体羽的扩展原因。,激光脉冲峰值刚过形成一个发亮的羽,之后等离子体云扩展且亮度不断增加,在激光脉冲开始120ns时达到最亮,然后较慢地衰减变化,一直持续到1ms后。,测得等离子体速度约为2x106cm/s。,用脉宽为45ns的调Q开关红宝石激光辐照空气中的C靶,用每副10ns的分幅相机记录等离子体云,等离子体通过原子的复合和消激发而发光,高速摄影可以获得等离子体发光边界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曲
11、线,高速摄影法,等离子体羽的扩展原因,等离子体扩展速度迅速增加的原因是由于吸收了激光能量被加热,高速摄影法,揭示了等离子体的空间分布等信息:各向异性,垂直离开靶面,最大速度位于靶面的法线方向,喷射方向不随入射激光束的入射角度而改变,高速摄影:可研究等离子体的运动情况,获得等离子体中高能粒子的运动速度以及加热、扩展熄灭等信息,高速摄影法,与其他技术结合,高速实时记录图像,与阴影、纹影技术结合,得到高速阴影和高速纹影,显示等离子体流场变化。可以定性探测等离子体折射率及梯度的变化,从而得到等离子体密度等信息;,与显微技术结合,得到高速显微照片。可得到微米级的空间分辨率和高速等离子变化等信息。需要使用
12、短脉冲的强激光作为照明光源,用变像管分幅和扫描相机记录。,高速摄影法,与立体成像装置结合或采用两台相机,可得到高速立体摄影。,与全息技术结合,可得到透射光的振幅和相位变化。,与激光技术结合,带来了高速摄影技术的全新发展。比如激光作为高速摄像机光源;激光驱动相机快门获得皮秒量级的快门;基于多普勒效应的激光高速测速技术等。,与干涉技术结合,得到高速实时干涉条纹的变化。,等离子体有自辐射,自身能发出可见光或其他波段的电磁辐射。利用等离子体自身发射的光(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来照相,可以得到发光区的宏观图像结构及其变化。可采用高速照相技术和设备,如转镜、转鼓、快速电影机等光学机械型高速照相机
13、,克尔盒等电光型或磁光型快门,以及光导纤维、微通道板、变像管等光学及光电部件,进行照相。,等离子体照相,光学机械型的高速照相机,分幅拍摄频率可达108幅秒。连续动作的扫描式高速照相机,包括变像管、像增强器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广泛使用于激波、磁约束和惯性约束、电击穿、爆炸火球等瞬态等离子体的研究。时间分辨本领可达10-13秒。,对于等离子体自辐射较弱,不足以提供良好的“自显示”的情况,可用传统的外光源照射的光学显形,其中包括利用等离子体的散射光或漫反射和透射光这两类方法。使用透射光的纹影照相和阴影照相,广泛用于等离子体流体运动的研究,测量密度的细致空间分布和变化,还可用于测定电子数密度。照射所
14、需的光束由普通光源或激光光源提供。,等离子体照相,随着现代光学、光电技术、影像对比显示增强,计算机数据处理,特别是激光和全息术的进展,等离子体照相已发展到用自发光或外照光对等离子体的图像构造进行实时的时空分辨、三维断层照相及综合再现,并实现全信息的存储、传输、检索和再现。,探针法,将实体探针放入等离子体中以获得所需参量,是等离子体诊断的基本手段之一。可以得到有关等离子体内部细致结构的信息和各种参量的分布情况,如粒子密度分布等。缺点是会干扰被测等离子体,例如改变流动图像,形成空间电荷包鞘,产生杂质污染等。,探针法静电探针,它是一种金属电极。通过电路将偏置电压加在探针和补偿电极(如等离子体的金属器
15、壁或放电电极等)之间,探针就从等离子体中收集带电粒子,形成电流。用适当的仪表记录下电压和电流,便可得到探针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利用静电探针可以测量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电子或离子)的数密度、电子温度以及空间电位等。移动探针还可以测知上述参量的分布情况。,探针法静电探针,利用电荷受收集法还可以获得离子到达时间,从而算出等离子体边沿的膨胀速度与照相法比较接近,探针法磁探针,它是一个探测线圈。当其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线圈中便产生感应电动势。可测量等离子体中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电流密度,以及等离子体的位移、磁场、压强、电导率等。电流和磁场强度恒定的或变化很缓慢的情况,可用旋转式磁探针进行测量。,磁探针
16、一般只能用于探测随时间变化的等离子体。磁探针输出信号一般很弱,要避免杂散音,最好采取静电屏蔽措施。,探针法,此外还有压强探针、热探针或量热器等,都是用固体材料制成的小构件作为传感器,插入等离子体内或放在它附近,接收等离子体发射的粒子和电磁波,感受所在地点的电场和磁场,以测得等离子体的各种宏观量及其分布与变化。,探针可以单个使用;也可以结成阵列,组合使用。进一步可以由几种不同的探测手段,组成综合性的诊断系统,这样的位置固定或可移的“诊断站”在等离子体实验室和空间活动中已有日益广泛的用途。单项测量已发展成为多项参量的联合诊断。,光谱法,利用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或吸收光谱诊断等离子体温度、密度、离子数
17、分布、离子速度、激发态布居、等离子体尺度、不透明度和化学组分等等信息。50年代初期由H.迈克等人较为系统地提出的,起初应用于天体物理和基础实验研究,后来又应用于航天环境模拟、化工冶炼、热加工和能源等方面的实验中。60年代,开始用激光光谱诊断法(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喇曼光谱法、光声光谱法等)对等离子体状态和输运性质进行实验研究。,光谱法,实验装置示意图,光谱法,光谱法,通常的光谱法测温,总是假定等离子体处于局部热力学平衡和光薄状态。等离子体不存在自吸收作用(自吸收系指等离子体中原子或离子的辐射通过整个等离子区域时,被同一元素的另一些原子或离子所吸收)。 光谱法测量通常是通过测量谱线强度、谱线
18、的位移和加宽或连续谱的强度来得到所要的等离子体参量。光谱法测温可分为谱线加宽法、相对强度法、绝对强度法、谱线反转法、连续谱法、离轴峰值法等。,光谱法,标识新的光谱线;确定等离子体温度,方法:在一定波长范围内通过单色仪测量等离子体发射强度的黑体温度;可以通过测量各种光谱线的相对强度;可以通过测量某一条谱线的比强度,光谱法,三种基本过程,束缚态一束缚态跃迁束缚态一自由态跃迁自由态一自由态跃迁,E2束缚态,此时的电子跃迁是在特定的分离原子轨道之间进行,只有能量等于跃迁能的光子才会被吸收,因此辐射对光子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线吸收。,束缚态一束缚态(b-b)跃迁,E1束缚态,束缚态一自由态(b-f)跃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节 等离子体诊断技术课件 三节 等离子体 诊断 技术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6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