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物理概念教学要点课件.ppt
《第七章 物理概念教学要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物理概念教学要点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物理概念教学,1、什么是物理概念?如何认识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2、物理概念的特点是什么?3、基本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是什么?4、中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时有哪些常见问题 ?5、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中有几种建立概念的方法?6、物理概念教学应抓好哪几个环节?,学习本章时注意思考下列问题,一、什么是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客观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思维的一种形式。,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物理概念的内涵,指的是该概念所反映的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物理概念的外延,指的是该概念所涉及的一切现象和过程的范围和条件。,(1)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最重要的基
2、石; 学科、物理学的内容、物理学体系。(2)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 不易教也不易学,难学、症结,原因:教师(多做练习、忽视形成过程)、学生(只注意背定义、记公式、做习题,忽视理解)(3)物理概念教学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 观察实验、思维加工、同化顺应、 新旧、应用,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如何认识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二、物理概念的特点是什么?,(1)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2)大量物理概念具有定量的性质;(3)不同物理量具有不同的特征 状态量和过程量 性质量(物质性质)和作用量(物质相互作用) 微观量(单个微观粒子)和宏观量(宏观物
3、体或系统 性质或状态) 标量和矢量 相对量和绝对量 强度量(不可加性)和广延量(可加性) 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三、基本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是什么?,基本物理概念,是指物理学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它们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贡献最大、反复出现在许多定律中、经常运用、而且最有生命力。基本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是:1、明确建立物理概念的事实依据和科学思维方法。 事实依据: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典型的各种事例、和必要的实验 科学思维方法: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2、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 建立概念的必要性 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 概念的表达方式:文字表达和数学表达(定义式、量度式和决定式)3、了解物理概
4、念的外延 概念的使用范围和条件4、了解概念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5、学会运用概念。,四、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中几种建立概念的方法?,1、分析一类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2、把物质、运动的某种属性隔离出来,得到表征物质或运动的某种性质的物理量。3、用理想化方法进行科学抽象4、抓住新旧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概念。5、在物理定律的讨论中建立概念。6、用类比方法建立概念。7、用等效方法建立概念。,五、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时有哪些常见问题 ?,1、日常经验中形成的不正确、不科学的观念的干扰。2、感性认识不足或已有概念不清。3、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有些概
5、念难以理解。4、忽视了量度公式的物理意义。5、相关概念间的混淆。6、不会运用概念来分析、解决问题。,六、物理概念教学应抓好哪几个环节?,(1)运用实验 (2) 利用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 (3)抓新旧知识的逻辑展开 (4)介绍生动有趣的物理学史实或故事 (5)用多媒体把学生不易观察的形象展示出来,1、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环境,感性认识,(1)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思路和方法 (3)练习不宜过多,关键在于问题的典型性、启发性、灵活性是否突出,是否有针对性 (4)注意概念教学的阶段性,2、进行思维加工,关键是让学生经历思维加工的过程。,本质属性或共同特征,感性材料,科学抽象,本质属性,文字表达,(物理
6、量)定义式,物理意义(质和量),适用范围,对比(有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3、运用,巩固、深化和活化,作业,1、试以“电场强度”为例,分析它的建立过程、教学要求,并设计其教学活动过程。2、试分析“加速度”这一物理量的内涵、外延,它的量度公式和决定条件,以及造成概念不清的原因。,第八章 物理规律教学,1什么是物理规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有什么区别?如何认识物理规律教学的重要性?2物理规律的特点是什么?3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是什么?4中学生学习物理规律时有哪些常见问题?5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是什么?,学习本章时注意思考下列问题:,一、什么是物理规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有什么区别?,物理规律:包括
7、物理定律、定理、原理、定则、公式等 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反映,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间内在的、必然联系。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区别在于:(1)前者是思维形式,后者是客观规律;(2)前者是无条件的,后者是有条件的。,如何认识物理规律教学的重要性?,(1)掌握物理规律和形成物理概念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规律反映了概念之间的联系。如概念不清,规律也很难不理解。 另一方面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完成。 例:对“力”的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是在牛顿第二定律掌握后,才算真正理解。 理解“波粒二象性”是在掌握量子力
8、学规律之后。 理解“电磁波”是横波,是在掌握电动力学规律之后。,物理规律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2)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科结构的主干。,规律是在一定条件下,揭示了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是点(基石、柱), 规律是线、梁。 方法是纽带, 从而构成物理学科结构大厦。例如:经典力学主干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3)物理规律教学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途径,学生认识物理规律是: 先由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再由理性认识实践。这是实现二 次飞跃的必经之路。 这也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重要途径,二、物理规律的特点是什么?,1、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想象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产物例:牛顿第一定律 是以大量
9、实验为基础(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不受外力的作用(这个条件)是一个推理的想象,(应注意的是,不受外力作用,不是合力为零)。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推理、想象相结合的产物,2、物理规律反映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大多数概念是物理量(有意义,有大小),且与实验测量结果对应。 规律是揭示了概念之间的联系(或关系),并将此联系(或关系)用逻辑语言(数学)表示出来。例: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加速度 的关系。,3、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近似性是指 研究对象和过程的理想化, 实验的测量误差的存在。局限性是指 在一定范围内发现的, 在一定条件下推理得到的, 并在有限领域内检验的。,牛顿运动定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章 物理概念教学要点课件 第七 物理 概念 教学 要点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