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地理目标设计及案例课件.ppt
《第一讲地理目标设计及案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地理目标设计及案例课件.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理教学目标设计,黄莉敏,华中师大、湖北大学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核专家,教学设计要素,教学过程,教学目标,背景分析,教学设计四大要素,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发端,教学设计学的构想来源,美杜威(1859-1952),美桑代克(1874-1949),教学设计发端,教学设计概念的产生追溯,教学设计最初萌芽于二战。,加涅的教学设计思想 :,按知识学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等级化的安排教学步骤,从而促进知识的获得。,加涅当代心理科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典范 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1965、1970、1977、1985英文版 教学设计原理1974、1979、1988、1992英文版,什么是教
2、学设计,许多教学设计理论大师给予了不同的界定:,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1988年版)中界定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systematic)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布里格斯:“教学设计是分析学习需要和目标以形成满足学习需要的传送系统的全过程”。,国内学者认为:“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你如何:看待教学目标设计?对待教学目标设计?,讨论,教学专家认为:“一位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应用至少60%的时间来从事教学目标的设计”,学习内容,一、地理教学目标概念二、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三、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原则四、地理教学目标
3、编制前的准备工作五、地理教学目标的陈述技术,什么是地理教学目标?,讨论,一、地理教学目标概念:是对地理教学目的所作的具体、准确的描述,是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学习行为与结果的预期。,案例1,描述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分析并说明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二、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1.导向功能一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实施教学,即根据三维目标整体、合理布局教与学的思路和过程,有序安排教学环节,正确构建教学策略。二是教学目标可以指导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二是教学目标可以指导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案例1,2.评价功能 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获得哪些知识与能力,
4、达到什么程度?获得哪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评价功能说明: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活动的归宿,八年级(上)“水资源”,中地参2010年第10期,案例2,,,在教学开始之初,向学生明确而具体地陈述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的期望和达到教学目标的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激励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提问、讨论、交谈、测验和评改作业等各种信息反馈教学目标达成度,从而修正自己的教学策略、方法与进程。,4.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和反馈功能说明:教学目标设计指导和约束着教学过程,导向功能和评价功能共同说明: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活动的的出发点和归宿,激励功能和反馈功能说明
5、:教学目标设计指导和约束着教学过程,总结,三.设计原则,传统把学生智力整齐划一,设计同一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结果使“差生”达不到,“优生”吃不饱。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为地理教学目标进行差异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地理新课程:“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系统性、全面性、差异性、主体性、可操作性,有哪些方面需进行差异设计?,讨论,差异方法设计差异评价设计差异目标设计差异作业设计差异提问设计,主要采取梯度式设计策略: 即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促进不同智力结构的学生发展,其中,较低目标层次为课标的基本要求。,差异目标设计策略:,农业的区位选择,
6、a.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b.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评价某地农业类型的潜在自然经济优势,说明人类如何发挥该优势对当地农业区位选择进行积极的影响;,课标: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案例3,初中地理“河流与湖泊概括”梯度式教学目标设计,A。学生能识别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能识别主要内、外流河;能说明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B。学生能说出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能说出主要内、外流河的名称;能说明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解释其成因。,知识与技能,案例4,A。能对照地图册在填充图上填注中国主要河流的名称;初步学会列表对比长江和黄河的水文特征。B。能在
7、填充图上填注中国主要河流的名称;初步学会列表对比南方河流和北方河流的水文特征。,过程与方法,A。认识我国流河众多,水资源总量大,但开发利用不够的国情,增强学生建设祖国的责任感。B。认识我国河流众多,水资源总量大,但开发利用不够的国情;懂得治理大河大河的任务仍很艰巨,增强学生建设祖国的责任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地理教学目标陈述前作哪些准备工作?,讨论,四、地理教学目标编制前的准备,第一步:进行目标陈述前的背景分析,背景分析要分析哪些要素?,背景分析三大要素,,,“课标”一般指地理课程标准中“第三部分”中的“标准”栏目中的各个条目或“活动建议”中的相应条目。,,,有效教学设计要素与案例,课标分析
8、是指设计者对“标准”中相应条目的解读。解读出课标“内容标准” 的具体目标和目标陈述行为动词。,,,有效教学设计要素与案例,“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标分析,课标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案例5,评价?,,,有效教学设计要素与案例,“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标分析,课标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案例6,评价?,,,案例分析,“标准”陈述为:“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那么,在课堂教学目标的细化、分解陈述中应紧紧抓住和围绕“标准”陈述中的“分析”、“举例说明”两个关键词思考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策略,并细化陈述到教学目标中,高
9、中“农业的区位选择”,案例7,,,包括教学内容特点分析、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内在联系、重点与难点分析等内容。其中,教学内容的特点与联系分析是重点。它不仅要说明教科书内容体系,还要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些内容以及如何组织这些内容,最后,要对教科书内容选择与组织进行评价。 如果教科书对课标没有完全表达清楚,那么设计者还要对相应单元(节次)的内容进行补充。,,,人教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分析,案例8-,刘勇斌,中地参,2009,12,,,人教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分析,,,人教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分析,,,人教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分析,,,分析学生现在学习水平、学
10、习能力、学习准备状况、学习者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班级学习风气、性格、生活体验、生理心理特点等。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同时也是实施教学的依据之一。考虑到各学校、班级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性,教学设计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是把学生视为他(她)所在学校的常模水平。,,,人教版“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情分析,案例11,第二步:列出知识网络确定知识点,知识点是课时教学内容中相对独立的与其他知识项目不交叉的若干要素,知识点的划分有粗有细,常需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按一定的规则将课时教学内容分解成知识点,这是编制教学目标的基础工作。,第二步:列出知识网络确定知识点,知识点的性质通常有如下几类:“事实”、“概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地理 目标 设计 案例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5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