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军用战术通信导航系统(1 PLRS)要点课件.ppt
《第6章 军用战术通信导航系统(1 PLRS)要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 军用战术通信导航系统(1 PLRS)要点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航空航天无线电导航,刘磊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第六章军用战术通信导航系统,在现代化的作战环境中,实时的指挥、控制和通信(Command、Control &Communication)对于陆、海、空三军的联合作战,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决定战争的胜败与否。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对峙格局形成,世界各国开始了军备竞赛。尤其是美国,作为二战后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最强劲的国家,保护其在二战中的既得利益成为必然。因此需要加强其军事的科技化,占据世界军事的主导地位。,为此,美国国防部及其陆、海、空军除了开展全球性GPS战略导航系统的研制工作外。另外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开展了战术通信、导航、定位系统的开发工作。主
2、要包括定位报告系统(PLRS)和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从而形成其完整的军事战略、战术综合体系。,6.1 陆军定位报告系统,6.1.1 概述现代战争,是一种多方面军事能力的较量,单一兵种作战往往存在很大的缺陷。综合战斗的优势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长期以来,战地指挥员仅能凭借地图、罗盘和话音无线电消息,用猜测的方法对下属部队及友军保持跟踪。传统的指挥技术不仅效率低,同时还可能不准确和不及时。假如不能精确地知道受援部队的位置,支援效率将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特别是在能见度低和通信条件差的情况下,由于不能连续且精确的了解邻近部队和支援部队的位置,往往还会产生各部队之
3、间自相交火的情况。当部队在密林或地形特征不明显的地区作战时,传统的定位和通信方法更难奏效,不能满足现代化战争对定位精度、可靠性和及时性的要求。,必须研制一种准确、实时、全方位的空地定位和导航系统,以满足陆、海、空、宇各军种的使用要求。能为战术指挥员提供近实时的三维定位信息;对地面和空中单位进行导航;协调空中支援及炮火支援;对地面和空中作战单位实施有效的控制和机动指挥。,克服上述缺陷,研发过程,70年代初,美国在总结了越南战争的经验教训之后,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指挥效率的重要性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开始联合研制一种新型的集通信、导航定位、识别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战术系统,这就是定位报告系统(PLRS,Po
4、sition Location Reporting System)。,最初的PLRS系统是由美国的海军陆战队主持研制的。美国的通用动力公司和休斯飞机公司都得到了该项目的研制合同。经过设计论证后于1975-76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彭德尔顿营进行了试验。此时美国陆军对PLRS方案也产生了兴趣,随后便加入了计划。1976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签署了一个协议。协议规定,以陆军为首,派出计划负责人,海军陆战队派出副职。该计划于1977年进入大规模工程研制阶段。休斯公司成为唯一的合同承制方。,工程研制阶段于1980年底完成,休斯公司向陆军交付了两部PLRS主控设备和64台用户设备,以进行为期一年的研制试验
5、/使用试验。试验于1981年9月结束,随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于10月至12月在德克萨斯州的胡德堡进行了联合使用试验。1982年1月,将设备移到北卡罗来纳州的勒人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海军陆战队试验。这些试验都涉及到海军陆战队的首要任务两栖突袭。,试验之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都派出各自的装备评审委员会,于1982年3月联合审议了关于PLRS有效价值的评审结果,并决定是否进入生产阶段。1984年9月和12月,海军陆战队和陆军先后获得了第一套完整的PLRS系统。第二个生产合同于1985年通过竞争投标方式签订。1986年海军陆战队对PLRS的工程研制模型进行了试验,并开始使用。,1988年,海军陆战队完成了
6、PLRS试验设备及主控设备训练器的研制任务。从1988年起到1990年,海军陆战队共购买了12部主控设备和1500台用户设备。在此期间,休斯公司地面系统集团(GSG)还获得了一项金额为3600万美元的改型生产合同,为几艘海军两栖攻击舰制造主控设备。,当海军陆战队在加利福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和日本部署PLRS网络时,陆军却在奋力解决增强型PLRS(即ADDS)研制工作中的问题。1988年59月在瓦丘卡堡进行试验期间,休斯公司成功的解决了所存在的问题。在1990年的演示中,EPLRS满足或超过了生产系统验证(PSV)试验的所有要求。,PLRS将是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具备一种能在许多方面改变战场作战指挥
7、的独特能力。对于各个战术用户(陆、海、空用户)来说,该系统能实时地测定和显示其精确位置。如果用户进入限制区域,系统便向其告警。该系统除具有自由电文数据交换能力外,还能根据请求将其引导到预定点,引导到其他部队。对于战术指挥员来说,PLRS能够提供其规定责任区内所有协同用户的标志、位置和移动情况。能使指挥员输入和修改配合点、走廊和限制区域。对于所有网内成员来说,该系统具有有效的电子反对抗措施,并能进行保密数字通信。,PLRS在各种能见度、气象和地形条件下都能在陆上和海上工作。能快速接纳进入该系统战术区的临时用户。PLRS是一种战术支持系统,它能提供精确的定位和导航信息,进行统一识别,能提供有限的预
8、定数字数据消息。因而能提高地面、空中和两栖作战能力。此外它将会提高地面指挥员的下列能力:,控制部队联合作战;组织间接火力;协调近空支援;准确地指定布雷区;接受快速反应地航空医疗和后勤支援;在夜间和低能见度条件下指挥有效作战和避免与友军交战。,6.1.2 工作原理,定位报告系统是一种自动化时分多址战术数据系统,能够完成定位、导航、识别和有限的数据通信。PLRS并不是要设计成为一种能独立工作的指挥和控制系统,但能够向适当的指挥和控制机构提供关于己方和友方情况的数据。一、PLRS系统组成PLRS系统功能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PLRS网络由一台主控设备、一台备用主控设备和数量不等的用户设备组成。,主控设
9、备(MU)的功能是:对网络进行管理;自动处理每个在网用户设备的定位、导航和识别信息;交换有限的数字数据通信信息;实时显示规定责任区内的用户设备;让其所服务的战术指挥部和控制设备分享其数据库。,备用主控设备以“热备份”的形式提供余度,其功能是:监视主控设备的工作情况;参与网络定位和通信;当主控设备操作员发出指令或主控设备发生故障时自动的对网络进行控制。,PLRS用户设备是以基本用户设备(BUU)为基础设计的,可以完成以下功能:发射和接受PLRS消息;接受、翻译和响应主控设备发出的指令;在主控设备指导下控制射频功率输出;精确测量信号到达时间(TOA);测量大气压力;产生和接收输入/输出数据。,二P
10、LRS系统的时、空配置,休斯飞机公司设计的PLRS采用全同步时分多址体制,这种系统利用扩频波形进行多边定位和跟踪。1、时间配置PLRS网络通信采用时分多址结构。整个PLRS网络的主定时源在主控设备中,每个在网络中的用户设备都有自己的时基发生器(时钟),它与主控设备的时基发生器保持同步。,为了便于网络的控制,系统采用多级时分体系,即:时隙、时帧、时元。PLRS的基本时间单位是时隙,系统在每个时元中给系统的成员分配一定数量的时隙,数量的多少是根据其在系统中权重而定。网络中的每个PLRS设备按照规定好的顺序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隙,其所有的发射和测距等工作必须在该时隙内完成,而其余的PLRS设备则处于接收
11、状态,否则会发生通信的冲突和碰撞。,一个时隙时间长度是1.953125 毫秒,一个时帧包含128个时隙,一个时元包括256个时帧。通常不允许某一用户在一个时帧内占有多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隙,因此时帧的意义在于表示用户设备能够产生报告消息的最大速率。时元表示一个用户设备所能发出报告信息的最低速率,即每个用户单元在一个时元内至少要发送一次报告信号。系统的时间结构如下图所示:,时隙是系统的最小时间单元。时隙的划分应满足系统成员数目的要求,并且考虑要能传输足够的信息,同时保证用户中两个成员的间的最大距离的保护时间,不能使两个相邻时隙发射的信号因成员间的距离而发生重叠。,2、空间配置,PLRS利用多边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6章 军用战术通信导航系统1 PLRS要点课件 军用 战术 通信 导航系统 PLRS 要点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5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