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讲滞后校正设计自动控制原理课件.ppt
《第30讲滞后校正设计自动控制原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0讲滞后校正设计自动控制原理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讲内容,根轨迹法设计滞后校正网络,Bode图法设计滞后校正网络,2,3,1,滞后校正网络,1. 传递函数,滞后校正网络,滞后校正网络,滞后网络对高频信号幅值有衰减作用。,在频率 至 之间呈积分效应,相角滞后。,最大滞后角 发生在 处, 是 和 的几何中心。,滞后校正网络,(dB),利用滞后网络进行串联校正,主要是利用其高频幅值衰减特性,以减低系统的开环截止频率,提高相角裕度 。,滞后校正网络,3. 滞后校正的实现(无源),滞后校正网络,1. Bode图法校正设计的性能指标对应关系,Bode图法设计滞后校正网络,K,期望稳态误差,实际的相位裕度fpm,期望相位裕度fpmd,绘制KG(s)的Bo
2、de图,若fpmfpmd则设计结束,设计总是由性能指标出发,Bode图法设计滞后校正网络,2. Bode图法校正设计原理,3. Bode图法滞后校正设计的前提,Bode图法设计滞后校正网络,滞后校正前提,滞后校正网络传递函数:,校正环节相角:,Bode图法设计滞后校正网络,4. Bode图法滞后校正设计基本思路,未校正系统相角裕度:,校正前截止频率,Bode图法设计滞后校正网络,4. Bode图法滞后校正设计基本思路,校正后系统频率特性函数:,可以,因为截止频率变化!,新的相角裕度:,0,0dB,-20dB/dec,20lg|G(j)|,-90,Bode图法设计滞后校正网络,滞后环节的Bode
3、图,滞后校正环节相角:,Bode图法设计滞后校正网络,滞后环节的相频特性,滞后校正后截止频率:,校正环节表现为幅值衰减!,Bode图法设计滞后校正网络,滞后环节的幅频特性,幅值:,相位:,Bode图法设计滞后校正网络,滞后校正环节核心设计参数,衰减,滞后,选择,滞后校正网络的主要作用不是提供一个滞后相角,而是要使系统增益适当衰减,提高系统的稳态性能。,3. Bode图法滞后校正设计基本思路,校正后幅值截止频率,校正前幅值截止频率,校正前,校正后,Bode图法设计滞后校正网络,校正前,校正后,校正后幅值截止频率,校正前幅值截止频率,Step3: 根据相角裕度设计要求计算预期的截止频率,并考虑引入
4、滞后校正网络带来的的相角滞后(通常可取为5)。,Bode图法设计滞后校正网络,4. Bode图法滞后校正设计步骤,Step1: 根据稳态误差要求确定未校正系统的增益K,并绘制bode图;,Step2:计算未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若不满足则继续;,即,Step5:根据预期截止频率 和未校正系统的幅值增益曲线,确定所需的增益衰减。,Bode图法设计滞后校正网络,Step6:计算滞后校正网络的极点:,4. Bode图法滞后校正设计步骤,Step4:配置滞后校正网络的零点。为确保附加滞后相角不超过5,滞后校正网络的零点频率应比预期截止点频率小10倍频程。,【例1】2阶反馈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0 滞后 校正 设计 自动控制 原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5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