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法制教育课ppt课件(班主任).ppt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ppt课件(班主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法制教育课ppt课件(班主任).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个青少年法制教育,诸暨市草塔镇中,一、你对法律知多少,有关青少年的法 律法规的名称,2. 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接触毒品,打架斗殴,携带刀具,沉迷网络,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案例: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 讨论:请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三、中学生预防侵害的 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岁时由父母做主,同一个21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男方给了小陈的母亲1960元礼金.小陈13岁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男方不肯, 小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
2、院起诉, 法院经过调查, 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1960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就这样,小陈依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依靠法律,依靠组织,小明是初中三年级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可最近总有些高年级的学生向小明借钱,如果小明不借钱给他们,那些高年级的学生就要打小明,而且每次借钱都不还。后来小明找学校老师告明此事,老师和学校找到那些高年级学生,并给予批评处理,从此,小明也就安安心心的学习了。,中学生李某放学回家途中,总感觉身后有人跟踪自己,于是,李某在自家小区外向附近群众求助,结果嫌疑人宋某被群众扭送到附近派出所,经查明此人曾多次跟踪独身回家的中小学生,然后实施入室抢劫。中
3、学生李某通过向群众求助,而躲过了一次受害。,依靠群众,依靠智慧,基本原则,1.依靠法律,2.依靠组织,3.依靠群众,4.依靠智慧,2.基本方法,(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7)堂堂正正,不贪不占.(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法律词典,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窃盗罪,所谓窃盗罪,就是指偷东
4、西。在没经过主人的同意下,随便取走他人的财物,包括钱和物品。,案例:,2007年5月19日晚10时许,江苏省丹阳市一企业发生一起盗窃案,近20件、价值上千元的成品材料被人偷走。当地派出所很快就查获了犯罪嫌疑人,令办案民警感到痛心的是,犯罪嫌疑人竟然是6名小学生,12岁到14,而且均为外地借读的孩子。经查,这些孩子平时喜欢上网,却因没钱进网吧而只能“望网兴叹”。为了能进得起网吧,6人集体商量后决定到某厂里偷些“废品”换钱。当晚,6人窜至被盗企业外,钻洞进入该企业实施盗窃。得手之后,6人又将窃得的价值千元的材料低价卖给了收废品的人,每人分得16元钱后进网吧消费一空。,恐吓、勒索,就是用不当的手法,
5、包括:恐吓、威胁、暴力等,向别的同学借钱不还或强索金钱。,案例:,8月4日凌晨1时,河南郑州一大型商场门上出现用水彩笔书写的恐吓敲诈信。恐吓者声称在商场内放置了150斤炸药,要求商场“准备1800万元”。郑州警方连夜紧急调动近200名警员,经过近4个小时的仔细侦查后竟发现:恐吓者是4名来郑州游玩的小学生,大的13岁,小的11岁。他们写恐吓信竟是在解手时突发“灵感”,觉得好玩。,法律,1、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第八条规定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生 法制教育 ppt 课件 班主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5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