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课程《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学课件.pptx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课程《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课程《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学课件.pptx(3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NEW,2020 / 0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中学),第一部分 学科知识,从历年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及考试真题来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是每年必考内容,几乎每年都占据了27%左右的分值量,且这一部分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性知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因此,对于这部分的知识考生要重点掌握。 从历年考试真题来看,该部分每年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作为教师教学的基础,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必须建立在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基础之上。,重点导读,这一部分内容共分四章来进行讲解。第一章汉语言基础知识,主要涉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及文学常识,是单项选择题考查的重点章节。第二
2、章阅读鉴赏,主要讲述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的原理,对于这一章的学习,考生要理解其原理,结合真题及模拟题进行应用。第三章初中语文讲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节选),高中语文讲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考生除了要对学段教学目标进行识记以外,还应学会根据课标要求或建议等内容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进行分析评价。,重点导读,第四章语文教材概述及其使用,主要介绍了语文教材的概念、功能、构成要素以及科学有效化使用的方法,考生应着重理解并掌握其构成要素的定义,学会具体分析评价语文教师教材的运用是否合理。,重点导读,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从考纲看考点】1.熟练掌握汉语言基本知识(如
3、词汇、语法、修辞手法),遵循初(高)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2.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培养基本语文素养,从字、词、句基础出发,培养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考点聚焦】1.本章知识在历年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大,且历年都有所涉及,主观题、客观题俊辉进行考查,考生需要重点掌握。2.现代汉语的考查,单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都会涉及。从历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来看,单项选择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音变、造字法、词语的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等;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查正确书写、病句、标点等知识点。总体来看难度不是很大。,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
4、知识,3.古代汉语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单项选择题、教学设计题中。从历年考试真题来看,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等;教学设计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内容的理解和总体把握,对重要句式的翻译等。,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4.文学基本常识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从历年考试真题来看,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文学常识的考查综合性、比较性较强;从知识点性质来看,有关中外文学作家作品的知识,可考查的内容是非常宽泛的,而我们的教材和考试要求无法做到一一列举。故考生在这一部分要想不丢分,在平时的复习中,除了要加强对教材中提到的作家、作品进行掌握外,还要不断加强其他作家、
5、作品知识的积累和识记。,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第一节 现代汉语一、语音(一)语音概说1.字母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方案。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实行。它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项内容。其中一共有26个字母。,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2.声母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与韵母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汉语拼音方案中一共有21个声母。 3.韵母韵母是一个汉字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例如,在“海”(hai)这个音节里,“ai”就是它的韵母。零声母音节,例如,“欧”(ou),它的韵母就是“ou”。汉语拼音方案中一共有35
6、个韵母。,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4.声调符号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不包括轻声和变调),分别为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二)语音的音变1.变调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个读的时候,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就叫变调。音节变调多数是前一音节声调受后一音节声调的影响形成的。在普通话中,最常见的变调有五种。(1)上声的变调上声音节的字单念或在词语末尾的时候,调值保持原值不变。在下列情况下,调值变成35或21。,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
7、调值变成35,这叫逆行异化;在原为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则有两种不同的变调,有的变成35,有的变成21 。例如:在上声前:水果 了解 领导 演讲 (变成35)在轻声前:捧起 等等 讲讲 想起 (变成35) 嫂子 姐姐 毯子 奶奶 (变成21),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三个上声相连,根据词语内部层次的不同,前两个音节有两种不同的变调。一种是第一音节调值变读21,第二音节调值变成35;一种是前两个音节调值都变读35.例如很/勇敢 小/老虎(21/35 214)展览/馆 管理/组(35 35/214)如果连念的上声字不止三个,则可以根据词语含义适当分组,按上述办法变调。快读时,也可以只保留最后一个字
8、音读214,前面的一律变为35.例如:彼此友好 彼此友好 买把雨伞 买把雨伞种马场养有五百匹好母马,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的前面,调值由214变21;在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变调情况也相同。例如:在阴平前:首都 北京 统一 女兵在阳平前:祖国 海洋 语言 改良在去声前:解放 土地 巩固 鼓励在轻声前:尾巴 起来 宝贝 里头,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2)去声的变调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去声如果不是重读音节则变53,例如:信念 变化 办事 快速 互助 大会(3)“一”“不”的变调“一、不”单念或用在词语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时,声调不变,读原调,即“一”念阴平(
9、55),“不”念去声(51)。例如:一、二、三 十一 第一 唯一 不 偏不,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在去声前,一律变35.例如:一样 一向 不怕 不够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一”变去声(51),“不”仍读去声(51).例如:一般 一边 一年 一成 一手 一两(变读51)不吃 不开 不同 不详 不管 不想(仍读51)“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中间,读轻声。例如:想一想 拖一拖 来不来 肯不肯(变读轻声),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不”在可能补语中读轻声。例如:做不好 来不了(4)“七、八”的变调“七、八”在去声前调值可以变35,也可以不变,其余场合念阴平,即原调值55.例如:七岁 七块
10、七路 八岁 八块 八路(念35或55) 七成 七亩 八支 八篮 八两(仍念55),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5)形容词重叠的变调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时,第二个音节往往读成55调值。例如:高高儿的 长长儿的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不管原来是什么声调的字,多半念成55调值。例如:白生生、冷飕飕、亮堂堂、明晃晃。也有念原调的,例如:软绵绵、金灿灿。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二个音节变为轻声,第三、四个音节也多半读55调值。例如: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干干净净。,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2.轻声(1)轻声词普通话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它的声调,可是在词或句子里有些音节失去原来的声调,变成一种较轻、较短
11、的调子,叫轻声。轻声是音节连续时产生的音变现象,不是一种孤立的调类。书写轻声音节时不标声调。通常应读轻声的有: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吧、吗、呢、啊、呀、哇”等读轻声。例如:他的、飞快地、吃了、看着、来过、说吧、你呢、谁呀,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读轻声。例如:妈妈、叔叔、看看、说说构词用的虚语素“子、们、头”等读轻声。例如:桌子、木头、我们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中,“上、下、里、边、面”等读轻声。例如:这里、地下、天上、床边、上面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出来、下去、过去”等读轻声。例如:出去、进来、冲下去、笑
12、起来,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一些常用的双音节单纯词中,第二个音节读轻声。例如:萝卜、玻璃、蘑菇、喇叭一些常用的双音节合成词中,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例如:休息、招呼、力量、窗户、衣服有些起区别意义或作用的同音词读轻声。例如:东西(x)(指方向)东西(xi)(指物品)大意(y)(指主要内容)大意(yi)(指粗心疏忽)老子(z)(人名)老子(zi)(指父亲),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2)轻声的作用有些轻声音节具有区别意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例如:他的孙子在工厂当工人。古代的孙子是一位军事理论家。这两句话中的“孙子”都是名词,但词义不同。第一句的“孙子”是指儿子的儿子,“子”是词语后缀,读轻声。
13、第二句的“孙子”是人名,这里的“子”表示对人的敬称,不是词语后缀,读上声。又例如:瞎子虾子、笼头龙头。,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有时轻声区别了意义,也就连带区别了词性。例如:办事情不能大意。这篇文章的段落大意很清楚。第句中的“大意”是“疏忽”的意思,是形容词,“意”读轻声;第句中的“大意”指的是“主要的意思”,是名词,“意”读去声。又例如:利害(剧烈、凶猛,形容词)利害(利益和损害,名词)。,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3.儿化 普通话中有许多词汇字音的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音变现象,这种现象叫作儿化。儿化了的韵母就叫作“儿化韵”,其标志是在韵母后面加上“r”。儿化后的字音仍是一个音节,但带儿化韵的
14、音节一般有由两个汉字来书写。例如:花儿(hur)、小孩儿(xiohir)。,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在普通话中,儿化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的功能,如“顶”作动词,“顶儿”作名词;“一点”是名词指时间,“一点儿”作量词,是“少量、少许”的意思。在具有区别词义和辨别词性作用的语境中,该儿化处理的地方一定要儿化,否则就会产生歧义。但在广播语言中尤其是政治类、科学类、学术类的节目中,对语言的严谨程度要求较高,要尽量少用儿化;在书面语言或比较正式的语言环境中也不宜多用儿化。,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还有一类儿化是表示喜爱、亲切的感情色彩。如:脸蛋儿、花儿、小孩儿、电影儿。 表示少、小、轻等状态和性质,也
15、常常用到儿化。如:米粒儿、门缝儿、蛋黄儿。 在实际的儿化韵认读中,儿化音与其前面的音节是连在一起发音的,不宜分解开来读(即不可把后面的“儿”字单独、清晰地读出)。但在诗歌散文 等抒情类文体中,有时为了押韵的需要,可单独发儿化韵的音,如“树叶儿,月牙儿”。,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4.语气词“啊”的音变在句首读本音a。如:“啊(),黄河!” “啊(),这是怎么回事?”用在句末,由于受前面音节的最后一个音素的影响而发生音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前一音节末尾是a,o(不包括ao) ,e,i,时,读ya(呀)。(2)前一音节末尾是u(包括iu,ou),读wa(哇)。(3)前一音节末尾是n,读na
16、(哪)。(4)前一音节末尾是ng,读nga,仍写作“啊”。,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二、汉字(一)汉字造字法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式,即传统所谓的“六书”。1.象形象形就是描述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属于“独体造字法”。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象形字定义为“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日、月、山、雨、口、牛、马、羊、车、舟、泉、瓜等。,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古象形字有的像事物的整体轮廓,如,车、舟;有的像事物的特征部分,如,“牛”像牛角上弯,“羊”像羊角下弯;有的除具体的事物外还有必要
17、的附带部分,如,“瓜”的瓜蔓。大部分的古代象形字从现行汉字中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如,牛、马、鱼。 象形字来自图画文字,通常用于表现简单、具象的事物,是构成汉字的基础。象形造字法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但由于许多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无法以象形展现,因此具有局限性。,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2.指事 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指事字定义为“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与象形的主要区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象的东西。例如:上、下、三、本、末、朱、甘、刃等。,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指事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象征性符
18、号的指事字,如,三、上、下;一种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如,“末”,“木”上加一个点,表示树梢的所在;“甘”,“口”内含有一个点,表示含着甜的东西,有甘甜义;“刃”是“刀”上加一个点,表示刀刃的所在之处。,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3.会意 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会意字定义为“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武、休、取、明、涉、益、从、森等。,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会意字有异体会意字和同体会意字两类。异体会意字由不同的部件组成。如,“休”,从人在木下,表示休息。“取”,从耳从又,“又”是
19、右的本字,作部件用当手讲。“取”是用手拿一只耳朵,古代战争中对敌方的战死者割左耳,用来记功。“明”,从日从月。“涉”从水从步,甲骨文像两只脚过河。同体会意字,即由相同部件组成的会意字。如,“从”,从二人,表随行的意思。“森”,从三木,表示森林。,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4.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与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形声字定义为“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
20、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部分是有一定规律的,可以分为以下八种类型:左形右声,如:指、诗、估、格右行左声,如:救、歉、剑、钦上形下声,如:空、露、花、崭下行上声,如:盂、货、娶、基内形外声,如:问、闻、闷、辩、辫外形内声,如:园、病、阁、匣形占一角,如:裁、越、颖、腾、疆声占一角,如:厅、旗、飓、柒,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5.转注 转注属于“用字法”。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转注字定义为“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不同地区因为发音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
21、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着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有音转的关系。,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6.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假借定义为“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表示它的含义。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二)汉字的识记 识记汉字,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辨析常用汉字,区分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二是正确书写汉字,不写错
22、别字。,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三、词汇(一)词的分类1.从来源角度分为外来词和本族词外来词也称为借词或外来语,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主要有音译、音意兼译、音译后加注汉语语素、直接借用四种形式。(1)音译。如:奥林匹克、苏打;(2)音意兼译。如:浪漫主义;(3)音译后加注汉语语素.如:啤酒;(4)直接借用。本族词是指未受到其他语言影响的本民族常用词汇,是相对外来词所提出的词类概念。如:“将军”等。,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2.从构词角度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作单纯词。这种语素是自由的不定位语素,其中以单音节为主,也有双音节的和多音节的。单
23、纯词整个词只能表示一个意思,无法拆开。双音节和多音节的单纯词从声母、韵母、音节之间有无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角度分析,可以分为联绵词、叠音词、拟声词、译音词四种形式。,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联绵词联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的单纯词,包括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三种类型。双声联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联绵词,例如:仿佛;叠韵联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联绵词,例如:骆驼;非双声叠韵联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联绵词,例如:葡萄。,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叠音词叠音词指由一个音节重叠而成的词。例如:猩猩、姥姥拟声词拟声词是指模拟客观事物、现象的声音而形成的
24、词。例如:嘎吱、咚咚译音词译音词是指模拟外语词的声音形式而形成的词。例如:咖啡、的士,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也有称作词素)组成的词叫合成词。汉语合成词主要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复合式并列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的,这两个词根的前后顺序一般不能随意调换,如:“买卖”不能说成“卖买”;也有少量可对调的,如:“互相”也可说成“相互”。,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偏正型:前一词根对后一词根起修饰限制作用。如:人流、高山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如:说服、船只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
25、支配的对象。如:司法、管家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如:嘴馋、民主,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附加式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缀在前的称前缀。如:老老乡、老师、老鼠、老爸。词缀在后的称后缀。如:头石头、个头、木头、山头、活头。重叠式由相同的语素所组成,可分为完全重叠式(如:天天、奶奶、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和不完全重叠式(如:泡泡糖、娘娘腔、雄赳赳、醉醺醺)两种。,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3.从意义角度分为单一词和多义词(1)单义词单义词是指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单义词主要有以下类型:事物名称,如:汽车、飞机、大米、西红柿专有名称,如:马克思、鲁迅、北京、长江科技术语,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中学教师 资格考试 课程 语文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5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