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课件.ppt
《中外建筑史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建筑史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课件.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外建筑史,第二讲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第一节 原始社会建筑发展概况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发展概况 第三节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第四节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第五节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第一节 原始社会建筑发展概况,一、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原始社会人群居住方式 穴居与巢居(干阑式建筑),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1(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地穴建筑 左图为河南偃师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建筑遗址的“复原想像图”。 洞口直径1.5米,底径为2米,深2米,顶盖由25厘米的木柱支撑。,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1(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1(六、七千年前公元
2、前21世纪),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2,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1(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半地穴建筑 地穴以上周围为“木骨泥墙”。屋顶和墙壁的结合类似后来的歇山式屋顶。房屋平面布局以火塘为中心。,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1(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3,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1(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半坡遗址复原图,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1(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4,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1(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地面建筑 家庭私有财产的产生,出现了双室套间,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1(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中国
3、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5,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1(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姜寨遗址 位于陕西临潼县城北部,距今6600-6400年,属于仰韶文化。 整个居住区面积近2公顷,西南临河,其他三面围以壕沟。中心为广场。其中1-5号位置是大房子,以此为中心周围的100多处房屋形成五个组团,房屋的门均开向广场。,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1(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6,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1(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巢居 多现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河姆渡等原始文明中。 树杆为“桩”,树枝为“梁”,再用树条绳索绑扎成楼板和屋顶的骨架,敷以茅草形成。 巢居形式是干阑式的原形
4、。,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1(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7,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1(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河姆渡遗址中的大房子 用木柱将建筑架空,面积有160平方米,它是靠隼卯连接木结构,以梁柱承重,用芦席充当墙地。,(一) 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文化面貌:母系氏族原始农业烧制陶具定居村落集中的葬地穴居,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大房子,以一个大房子为核心,其他小房围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作环形布置,反映了氏族公社的活动情况,陕西半坡村遗址木骨泥墙,分为三个区域:南:居住区北:墓葬区东:制陶窑场,郑州大河村F14木骨泥墙,木骨泥墙出现的重要性在
5、于,它是建筑由地下到地上的关键。直立的墙体,倾斜的屋盖,奠定了后世建筑的基本形象。,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仰韶晚期)复合平面,白灰抹面,仰韶时期房屋特点:平面 方形或圆形,晚期有套间围护与结构木骨泥墙节点 绑扎地面 烧烤,(二)陕西龙山文化(前2300前2000),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住房:“吕”字形平面,平面:“吕”字形住房平面围护与结构: 土坯,夯土墙夯筑,河南汤阴白营遗址,最早的夯土实例土坯砖,河南永城县龙山文化晚期,目前所知最早的土坯石灰面的广泛使用。,(三)、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公元前3300),繁荣的母系氏族以水稻为主要作物的农业经济木构干阑式建筑:下层用柱子架空,上层作居住用,
6、由原始的巢居发展而来,已知我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的实例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河姆渡文化房屋特点:,平面 长屋 围护与结构 干栏式,木构架 节点 构件垂直相交用榫卯,复杂交接仍用扎结 工具 伐木用 石斧;成才用石斧,石锛,石楔,以楔具为主,(四)红山文化时期,原始农业定居生活有一定的畜牧和渔猎,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女神庙全景,自北向南看,沿轴展开的多重空间组合室内墙面装饰,二、小结,1。建筑类型:住宅、祭祀建筑(神庙、祭坛)、墓葬、窑址、城市2。建筑结构:木骨泥墙建筑: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特点墙体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干阑式建筑: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7、由巢居发展而来。特点是底层架空3。建筑材料:土木为主白灰抹面:白色含石灰的面层土坯砖,夯土墙,4。平面布局:单体建筑复合平面:龙山文化“吕”字形,前堂后室女神庙的多重空间沿轴线组织建筑已经有了“群”的概念大青山祭坛遗址5。重要实例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干阑式建筑代表,我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的实例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仰韶时期)-以大房子为中心的布局方式郑州大河村F1-4遗址(仰韶时期)-木骨泥墙的典型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仰韶晚期)-出现白灰抹面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房址”吕”字形平面,前堂后室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最早的神庙遗址,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建筑(夏、商、周、春秋)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0
8、年),中国古代史上的关键时期1。文字记载始于此时汉字的象形中国思维的具体感性的传统汉语的句法中国思维的逻辑特征:模糊性2。古代中国作为国家形成于此时三代平行关系的思想是解决中国古代国家形成过程的关键。3。基本的礼制和空间观念形成于此时,一夏(前2070世纪前1600世纪),一夏(前2070世纪前1600世纪)1建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a80cm夯土台 b封闭庭院(廊院) c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庭院,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布局已经开始形成,二商(B.C1600B.C1046),1政治制度与思想观念1)神权政治2)祖先崇拜3)祭祀仪式与宗庙陵墓 4)空间观念-中央与四方天帝 商王祖
9、先 商王 天帝,2重要建筑遗存,三重城宫城北部有池苑,南部为宫殿,2)郑州商城不同阶级和不同手工业分布于不同地点的聚落格局城内:宫殿,宗庙城外:作坊,住宅,3)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三西周(B.C1046B.C770),1。农业文化2。宗族等级礼仪周代礼制的核心,是确立血缘与等级之间的同一秩序,由这种同一的秩序来建立社会的秩序父子夫妇兄弟君臣君主与姻亲诸侯君主与领属卿大夫,3。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最早的四合院,A。合院形式 B。中轴对称,前堂后室, 内外有别 C。已使用了瓦 D。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3。建筑遗址1)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最早的四合院,建筑技术,a瓦的发明与应用,解决了
10、屋顶的防水问题(板瓦、筒瓦)b。陶水管的使用,解决地面排水的问题c三合土抹面(白灰+砂+黄泥)d斗拱的概念,4)春秋时期的建筑(前770-前476),生产力的提高:工具:铁器,建筑材料 : 瓦当 砖 夯土,瓦当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进步,解决了大量屋顶的设计问题。,建筑,春秋时期秦国宗庙遗址(陕西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遗址),鲁班,小结1. 建筑类型:宫殿、宗庙、住宅、城市2. 建筑结构:土木混合结构体系3. 建筑技术:瓦,陶水管,斗拱,4. 空间观念:等级,中央与四方5. 空间组织方式:庭院、中轴线、夯土台基6. 著名工匠:鲁班,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一、战国(前475-前221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建筑史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课件 中外 建筑 古代 发展 概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4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