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07 02血证课件.ppt
《中医内科学 07 02血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 07 02血证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内科学,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第一节 郁证第二节 血证第三节 痰饮第四节 消渴第五节 自汗盗汗第六节 内伤发热第七节 厥证第八节 虚劳第九节 肥胖第十节 癌病,学习目的 掌握郁证、血证、痰饮、消渴、汗证(自汗、盗汗)、内伤发热、厥证、虚劳、肥胖、癌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学习要点 郁证的概念,基本病机及治则,分证论治;血证的概念,基本病机,治疗原则,分证论治;痰饮的概念,治疗原则,分证论治;消渴的概念,基本病机,分证论治,后期变证;自汗、盗汗、脱汗、战汗的鉴别,分证论治;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鉴别,分证论治;厥证的概念,与中风、痫病鉴别,分证论治;虚劳的概念,与一般虚
2、证区别,辨证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肥胖的分证论治;癌病的概念,基本病机,治疗原则,分证论治。,气与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以气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津液代谢失常多继发于脏腑病变,而它又会反过来加重脏腑病变,使病情进一步发展。 气血津液病证是指在外感或内伤等病因的影响下,引起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输布失度,生成不足,亏损过度,从而导致的一类病证。内科的多种病证均不同程度地与气血津液有关,如气机郁滞引起郁证,血溢脉外可致血证,水液停聚出现痰饮,阴虚燥热发为消渴,津液外泄过度引起自汗盗汗,
3、气血阴阳亏虚或气血水湿郁遏导致内伤发热,气机逆乱、气血阴阳不相顺接引起厥证,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导致虚劳,气虚痰湿偏盛出现肥胖,以及正虚邪结,气、血、痰、湿、毒蕴结引起癌病等。临床上常把郁证、血证、痰饮、消渴、自汗、盗汗、内伤发热、厥证、虚劳、肥胖、癌病等归属于气血津液疾病。,此外,积聚、瘿病亦与气滞、血瘀、痰凝密切有关,但本书按脏腑归人肝胆病证一章;水肿虽系水液停聚体内所致,但因其病位主要在肾,故本书将其列在肾系病证一章。 在治疗上要遵循以下原则:针对气血津液的病变性质进行治疗,补益其亏损不足,纠正其运行失常。气血津液的病证,虽有其共同性,但发病的脏腑不同,则症状表现也就各异,应结合五脏病
4、变的不同特点进行辨治。重视补益脾胃。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尤其是对气血津液亏耗过多或生成不足所形成的病证,应充分重视补益脾胃,以助化之源。重视气、血、津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将气为血帅,气能行血、行津,气能摄血摄津,血为气母,津能载气,津血同源等理论,用于指导气血津液有关病证的临床治疗。注意攻补之适宜。气血津液疾病大多虚实夹杂,病久多痰阻血瘀。除纯属虚证者外,当分清标本缓急,虚实兼顾,补虚勿忘治实,祛邪勿忘固本。做好调摄护理工作对气血津液病证的好转及治愈有重要作用。,第二节 血证,概述【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结语】【临证要点】【名医经验】,概述,概念:
5、血证是指血不循经,自九窍排出体外,或渗溢于肌肤的一类出血性病证。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而有齿衄、鼻衄、肌衄、咳衄、吐血或呕血、便血、尿血之称,如口、鼻、眼、耳、皮肤出血和咳血:呕血、便血、尿血并现者为大衄。,源流早在内经即记载了出血病证,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出血病证的预后有所论述,如灵枢百病始生日:“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素问大奇论日:“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至今仍在沿用。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
6、理有较详细的论述。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收载治疗血证的方剂,如犀角地黄汤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宋代严用和济生方失血论治认为血证的病因有“大虚损,或饮酒过度,或强食过饱,或饮啖辛热,或忧思恚怒”等,病机强调“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热之所发”。金代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也认为失血主要由热盛所致。元代朱丹溪强调阴虚火旺是导致出血的重要原因。明代虞抟医学正传血证率先将各种出血归纳在一起,以“血证”名之。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则提出了治吐血三要法,即“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一直为后代医家所推崇。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对血证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提纲挈领地将出血的病机概括为“
7、火盛”及“气伤”两个方面,对临证辨别血证的病因病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清代唐容川血证论为治疗血证的专著,其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实为通治血证之大纲,目前仍具有指导意义。,西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某些系统的疾病(如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病因病机】,外感六淫、酒食不节、情志过极、劳倦过度以及热病或久病之后等均可引起血液不循经脉运行,溢于脉外而发病。,(一)病因 1感受外邪外感风热燥邪,热伤肺络,迫血上溢而致咳血、鼻衄;湿热之邪,侵及肠道,络伤血溢,从下而泻可致便血;热邪留滞下焦,损伤尿道,络
8、脉受损,导致尿血。正如临证指南医案吐血所云:“若夫外因起见,阳邪为多,盖犯是证者,阴分先虚,易受天之风热燥火也。” 2酒食不节饮酒过多或过食辛辣,湿热蕴积,损伤胃肠,熏灼血络,化火动血,则衄血、吐血、便血。所以临证指南医案吐血日:“酒热戕胃之类,皆能助火动血”;如酒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虚失摄,统血无权,血溢脉外。,3情志过极七情所伤,五志化火,火热内燔,迫血妄行而致出血。如肝气郁滞,日久化火,木火刑金,损伤肺络可致鼻衄和咳血;郁怒伤肝,肝火偏亢,横逆犯胃,胃络受伤,以致吐血。 4劳倦过度心主神明,神劳伤心;脾主肌肉,身劳伤脾;肾主藏精,房劳伤肾。劳倦过度,可致心、脾、肾之气阴损伤。气虚失摄,或
9、阴虚火旺,迫血妄行均可致血溢脉外而致衄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 5久病热病久病或热病之后,一则可使阴津耗伤,阴虚火旺,火迫血行而致出血;二则由于正气损伤,气虚失摄,血溢脉外而致出血;三则久病人络,瘀血阻滞,血不循经,因而出血。,(二)病机 血证的基本病机可以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云:“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荣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火有虚实,气有盛衰。气火亢盛,血热妄行者属于实证;阴虚火旺,灼伤血络及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者属于虚证。在病理演变上,常发生实证向虚证转化
10、。如开始为火盛气逆,迫血妄行,但在反复出血之后,则会导致阴血亏损,虚火内生;或因出血过多,血去气伤,以致气虚阳衰,不能摄血,甚至有气随血脱,亡阳虚脱之虞。因此,在一定情况下,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既是引起出血的病理因素,又是出血所导致的结果。,此外,出血之后,离经之血,留积体内,蓄结而为瘀血,瘀血又会妨碍新血的生长及气血的正常运行,使出血反复难止。 血证的预后,主要与下述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引起血证的原因。一般来说,外感易治,内伤难治,新病易治,久病难治;二是与出血量的多少密切有关。出血量少者病轻,出血量多者病重,甚至形成气随血脱的危急重证候。,【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 1鼻衄血从鼻腔溢出,
11、排除外伤、倒经。 2齿衄血自牙龈、齿缝间溢出,排除外伤。 3咳血血由肺或气道而来,经咳嗽而出,或纯红鲜血,间夹泡沫,或痰中带血丝,或痰血相兼,痰中带血。多有慢性咳嗽、喘证或肺痨等肺系疾患病史。 4吐血从胃或食道而来,随呕吐而出,常夹有食物残渣等胃内容物,血多呈紫红、紫黯色,也可呈鲜红色,大便常色黑如漆或呈黯红色。吐血前多有恶心、胃脘不适、头晕等先兆症状。多有胃痛、嗳气、吞酸、胁痛、黄疸、癞积等宿疾。,5便血便血可发生在便前或便后或血便混下,色鲜红、黯红或紫黯,甚至色黑如柏油。多有胃痛、胁痛、积聚、泄泻、痢疾等宿疾。先血后便者,病位在肛门及大肠,为近血。先便后血者,病位在胃及小肠,为远血。由风热
12、客于肠胃引起,症见便血,血清而鲜者,病属实热,为肠风。湿热留滞肠中,伤于血分,症见便血,血浊而黯者,病属湿热偏盛,为脏毒。 6尿血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血丝、血块,但尿道不痛。 7紫斑四肢及躯干部出现瘀点或青紫瘀斑,甚至融合成片,压之不退色,常反复发作。,胸部x线、CT检查、支气管或造影检查、红细胞沉降率、痰细菌培养、痰抗酸杆菌检查和脱落细胞检查等均有助于咳血的诊断。呕吐物、大便潜血试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纤维胃镜和B超检查等有助于吐血、便血的诊断。尿常规、尿隐血、膀胱镜等检查有助于尿血的诊断。血液分析、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块退缩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束臂试验、骨髓细胞学检查等有助于血液病所致
13、血证的诊断。,(二)鉴别诊断 1鼻衄 (1)外伤鼻衄:有明确的外伤史,如碰撞或挖鼻等原因而导致鼻衄者,其血多来自外伤 一侧的鼻孔,经治疗后一般不再复发,也无全身症状。 (2)经行衄血:其发生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一般在经前或经期内出现,也称逆经或倒经。 2咳血与吐血咳血与吐血均为血液经口而出的病证,但两者区别明显。咳血的病位在肺与气道,血色鲜红,常伴有泡沫痰液,咳血之前多伴有喉痒、胸闷之兆,血常随咳嗽而出,一般大便不黑,常有咳嗽、肺痨、喘证或心悸等旧疾。吐血病位在胃与食道,血色多紫黯,常混有食物残渣,常伴胃脘不适、恶心等症状,血随呕吐而出,大便常呈黑色,往往有胃痛、胁痛、黄疸、鼓胀等旧病。,3吐
14、血与口腔、鼻咽部出血 口腔及鼻咽部出血常为鲜红色或随唾液吐出,血量较少,不夹杂食物残渣。此类出血多因相应的口腔、鼻咽部疾病引起。4便血与痔疮痔疮出血在便中或便后,色鲜红,常伴肛门疼痛或异物感。肛门或直肠检查可发现内痔或外痔。5尿血与血淋、石淋尿血与血淋均为血随尿出,血淋伴尿道疼痛,而尿血不伴尿道疼痛。石淋者可先有小便排出不畅,小便时断,腰腹绞痛,痛后排出砂石并出现血尿;尿血不伴腰腹绞痛、小便艰涩,亦无砂石排出。,6紫斑与出疹紫斑与出疹均为出现在肌肤的病变,而紫斑中有点状出血者须与出疹相鉴别。一般而言,紫斑隐于皮内,压之不退色,触之不碍手;而出疹点则高于皮肤,压之退色,触之碍手。7紫斑与温病发斑
15、紫斑与温病发斑在肌肤上的改变很难区别。但临证上温病发斑发病急骤,常伴高热烦躁、头痛如劈、昏狂谵语、有时抽搐,同时可见鼻衄、齿衄、便血、尿血、舌质红绛等,其传变迅速、病情险恶;而紫斑常有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史,但一般无舌质红绛,也无温病传变迅速的特点。,【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实证多由火热亢盛,迫血妄行所致,也可由瘀血阻络而成。火热之证,有实火与虚火之不同,其实火为火热亢盛,虚火一般由阴虚导致,而后者属虚中夹实证。虚证一般由气虚失摄,血不归经所致。此外,初病多实,久病多虚,而久病人络者,又为虚中夹实。 2辨病变部位同为一种血证,可由不同病变脏腑引起,其病位是不同的,如咳血有在肺、在肝的
16、不同;鼻衄有在肺、在胃和在肝的不同;齿衄则有在胃、在肾的不同;尿血则有在肾、在脾和在膀胱的不同。,(二)治则治法 血证治疗原则为治火、治气、治血。如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所云:“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血之法无余义矣。”治火者,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治气者,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当出血严重,气随血脱而有亡阳虚脱之虞者,当以益气固脱,回阳救逆为急。治血,即止血,火热亢盛,血溢脉外,当凉血止血;出血不止当收敛止血;瘀血阻络,血不归经当祛瘀止血。,(三)分证论治 1鼻衄鼻衄多因火热偏盛,迫血妄行
17、而成,以肺热、肝火、胃火最为常见。也可因正气不足,气不摄血而致。 (1)热邪犯肺 症状:鼻燥流血,血色鲜红,身热,口干咽燥,咳嗽痰黄,或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病机析要:热邪犯肺,迫血妄行,上循其窍,故鼻燥流血;火为阳邪,故其血色鲜红热耗肺津则口干咽燥;热盛灼津为痰,肃降失司故咳嗽痰黄。如热邪尚在卫表,则可见恶风发热。,治法:清肺泻热,凉血止血。 方药:桑菊饮。 常用桑叶、金银花、菊花、薄荷、蝉蜕、竹叶、连翘辛凉透表,宣散风热;栀子炭、白茅根、牡丹皮、侧柏叶凉血止血。 肺热盛而无表证者可去薄荷、桔梗,加黄芩、桑白皮清泻肺热;咽喉痛加玄参、马勃清咽利喉;咽干口燥加麦冬、玉竹、沙参、天花
18、粉养阴生津;咳甚加象贝母、枇杷叶润肺止咳。,(2)肝火上炎 症状:鼻衄,血色鲜红,目赤,烦躁易怒,头痛眩晕,口苦耳鸣,或胸胁胀痛,或寐少多梦,或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病机析要:肝郁化火,木火刑金,迫血妄行,上溢清窍而为鼻衄;肝火偏盛故两目红赤;肝火上炎,则烦躁易怒,头痛,眩晕,口苦,耳鸣,胸胁胀痛;肝火扰心,则寐少多梦。,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 常用龙胆、柴胡、栀子、黄芩清肝泻火;侧柏叶、藕节、茜草根、白茅根凉血止血。 寐少梦多加磁石、龙齿、珍珠母、远志清肝安神;便秘加大黄通腑泻热;阴液亏耗加麦冬、玄参、墨旱莲养阴清热。,(3)胃热炽盛 症状:鼻血鲜红,胃痛口臭
19、,鼻燥口渴,烦躁便秘,或兼齿衄。舌质红,苔黄,脉数。 病机析要:胃热亢盛,上炎肺窍则鼻衄且血色鲜红;胃火上熏则鼻燥口臭;胃热伤阴则口渴引饮;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安;胃热腑气不通,热伤津液,肠道失润则便秘。,治法:清胃养阴,凉血止血。 方药:玉女煎。 常用石膏、知母、黄芩清泻胃热;栀子炭、生地黄、牡丹皮、侧柏叶、藕节、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川牛膝引血下行。 便秘加大黄、瓜蒌通腑泻热;津伤口渴,舌质红,少苔,加沙参、天花粉、石斛益胃生津。,(4)气血亏虚 症状:鼻衄,血色淡红,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白头晕,不寐,或兼肌衄、齿衄。舌质淡,苔白,脉细或弱。 病机析要:气虚失摄,血溢脉外故见鼻衄、齿衄,血色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内科学 07 02血证课件 中医 内科学 02 血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4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