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ppt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夯实基础,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背景。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2标志。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_召开。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北京,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_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_为中心。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3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思维拓展
2、,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指的是什么事件?为何这样说?点拨: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因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夯实基础,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经营方式的改革:A.初步实行: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_的农业生产责任制。B.普遍实行: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_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2)行政机构的改变: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3)意义
3、: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获得了大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家庭承包经营,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全面展开:_以后。(2)中心环节:_,把企业搞活。(3)内容(采取的措施):A.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_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B.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_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
4、提高。,1984年,增强企业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有制经济,思维拓展,2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万里:改革开放的大功臣中说:“那时,在中国大地上甚至广为流传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的佳话,当然这不是对几个人的颂扬,而是人民对中共中央正确决策的高声歌唱。”文章中的“正确决策”指的是什么决策?,点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夯实基础,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1)必要性: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在国际上,_,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可能性: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了思想束缚(思想基础)。2过程。(1)理论提出:_初,邓小平南
5、巡讲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992年,(2)目标确立: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3)理论完善:A.1993年,中共_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B.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基本建立: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确立。3意义。(1)20世纪_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2)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_的新目标迈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
6、四届三中全会,80年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维拓展,3“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请回答:邓小平这段论述的主要意义是什么?是如何落实的?,点拨: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要点精析,1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农业合作化前,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
7、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农民只是享有经营权和使用权。,2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属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只是单纯的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3产品分配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4发展结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而合作化之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经营方式落后,个体力量薄弱,亦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
8、展。,互动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民间谚语材料二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胡锦涛考察安徽凤阳小岗村时的讲话,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大包干”为什么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阅读材料二,“土地流转的再次变革”是否完全否定了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谈谈你的理由。(1)原因:使农
9、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的过于集中和单一的弊端。(2)不是。社会主义改造在本质上是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流转的再次变革”并不是要取消公有制,而是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点精析,1.根本原因。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2.过程。(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2)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极大地解放了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3)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
10、,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5)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强调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6)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2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3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