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公开课的专题讲座课件.ppt
《生物学科公开课的专题讲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学科公开课的专题讲座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学习要求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哈尔滨市107中学 王国力,专题讲座:,一、新课程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困惑:,1现在面对生物新教材,很多老师不知给学生讲什么?觉得新教材太宽,不像旧教材知识点明确、系统、有条理,好掌握。新教材真不好把握! 2新课程下,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备课。一线教师几乎都有同感:备课量大了,工作压力大了,教师的备课面对空前严峻的考验。 3课堂模式改了,学生活了,敢问敢说了,课堂上很多地方让老师尴尬,因为有些地方老师在课前都没想到。 4有些老师几乎不写教学设计,写也是为了应付学校领导的检查。课堂上根本就没按写的去做,在头脑里备出的课才是课上体现的,只有好的教
2、学设计才会有精彩的课堂教学。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不再是仅仅传授知识,应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的预设与课堂教学的生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绝不是课前教学设计的展示过程,而是不断思考、不断调节、不断更新的生成过程,有效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对此,我有如下体会:,思考与对话:,教师可以作为“促进者”与学生共同承担责任,一起制定课程学习计划、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而不像传统的教学那样,由教师独揽,学生没有任何发言权;教师可以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同时鼓励学生将他们已掌握的各种各样的知识、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单独地或者与其他学生共同形成他们自己的学
3、习计划,让学生探寻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是高水平教学设计的重要指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主体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关注的是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教师传授的,还是学生主动探究获得的。,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到心中有人、因人施教,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设计时要体现开放性和个性化,课程目标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课程内容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应强化教学情感设计。过去的教学设计往往忽视教学设计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缺乏对情感活动和情感培养的关注,课堂教学缺少情感性,影响了真、善、
4、美在教学中和谐统一。新课程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课开始,情趣生;课进行,情趣浓;课结束,情趣存”是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设计的标志,二、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特性:,1教学设计由静态向动态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设计,基本是用“我教你学”的思路来编写,教学设计基本是预设的、有计划的、可控制的,这种设计是静态的、机械的。对于教学每一个具体的环节教师课前都有了规定。新课程教学设计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是可预设的,又是不可预设的,是有序的,又是无序的。新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前进行第一次的粗线条设计,随着课堂教学的进程以及新情况的出现,教师相机调整设计即二度设计。因此说教学设计是动态的、
5、灵活的。2教学设计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新课程下备课就是教研,就是课改,就是一种教研活动,具有开放性;传统的备课主要凭自己的经验,是封闭的。,3教学设计由只有文字向文字与思维结合转变: 新课堂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许多教学设计内容是无法用文字记载下来的,这就需要教师用思维来记载。4教学设计由个人向个人与集体结合转变: 由于新课程新设计,问题多、困难多、矛盾多,而且许多问题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很困难,而靠集体的智慧就会提高备课质量,而且节省时间,资源共享。集体备课重在交流和研讨,达到以智慧点燃智慧、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情感沟通情感。,这是一节公开课,坐在下面听课的有全区60多位生物教师。我知道这节课的重
6、要性,课前我作了充分的准备。从新课引入到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预设我都胸有成竹。 这节课是七年级上册植株的生长幼根的生长。上课开始,我播放了事先做好的种子萌芽的动画课件,意图是一边复习种子萌发的知识,一边导入幼根生长的相关内容,从而引入新课。当问到种子萌发最先长出什么时,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是“根”,这在我是完全预料之中的事。可就在学生的声音刚落时,一个从教室右角发出的清脆声音,打破了我和所有学生的思绪,虽然音量不大,但却像平静的水面被“石子”击出水花,大家都看得很真切:“为什么先长出根?”这是我意料之外的问题,我随之一怔,心想要躲开这个问题肯定不行,我只好随机接了下来:“是啊,为什么种子先长出根而不
7、是茎和叶呢?”我把问题在全班学生面前摆了出来,学生开始议论,不得其解。议论之中我作了灵机处理,淡化了这个问题,以便能控制教学过程,因为备课时没有想到这些,不能很好地把问题讲解得深入浅出,给学生以满意的交待。我打断了学生的讨论,充满信心地给大家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这堂课之中,等我们学完这一课,问题就会水落石出,来吧,让我们携起手来细心地寻找吧!”就这样我顺利地引入了新课。 这一引课方式远远地偏离了我精心的“教学设计”,但课后发现,就是这一无意的“偏离”却成了这一节课的一个亮点。,案例与场景:,上课与写教学设计不一样,写教学设计是备课的环节和过程,它就是课前的教学设计,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8、、教学手段等的准备。上课是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教师的课前准备非常重要,好的教学设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即便是经验再丰富的老教师,有时也很难预料课堂的突发事件,这无疑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这种能力恰恰来自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备课的充分程度。,评析与感悟:,新课程的课堂必须抛弃过去“教师说,学生听”的陈旧死板的教学套路,要大胆地开放课堂,师生互动,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求知和参与体验求知。同时,我们又要深刻认识到,在追求创新理想课堂时,要回避单纯地追求课堂“假繁荣”而忽视知识的掌握,以一种片面替代了另一种片面。课堂教学确实做到既不“哗众取宠”,也不死板和模式化。这一精
9、髓在上述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一堂好课绝不仅是教学设计的再现。任何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根据教学的实际,灵活机动地修正、变通教学设计,以适应当时课堂教学的需要。课堂的精彩能体现教学设计的精彩,设计能随课堂突发而应变,这才是最好的教学设计。案例中就是因为教师课前准备了精心的教学设计,用动画课件创设了一个生动具体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才引出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使平静的水面击出了“水花”,这是在课堂上学生向教师的“挑衅”,是学生与教师心与心撞击出的“火花”这不正是我们所想所追求的吗!有效的课堂教学急需这样的“挑衅”,新课堂教学期待这样的“火花”。,教师的素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如果一个教师没
10、有较高的素质和较高的专业水平,一是无法设计出优秀的教学设计,二是即使有了好的教学设计,教师也无法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上述案例能透析出教师优秀的教学品质和驾驭课堂的应变能力,体现了教师良好的即兴表演能力。有很多人说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但我认为学习再学习是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基石。,三、新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一)、确定教学目标生物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实施前必需的准备工作,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又是其中的关键部分,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仔细研读,深刻领会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总目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兼顾生物课程标准中相应的内容标准以及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内容的特点。根据
11、学校的现实情况,制定具体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准确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度的课程目标。让我们看几个教学设计片段:,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学设计片断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植被类型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列举植被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明确研究的过程,学会研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养成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的态度,激发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它符合课标、教材、学生的实际,进行了三维目标的渗透整合。在教学的同一过程中实现三个目标,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中有效落实三维目标。,案例展
12、示,案例展示,知识目标: 描述空气质量的科学概念,说明空气污染是怎样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说出形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尝试了解生活环境中的空气质量。 使学生学会能力目标: 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和实施“采集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活动,熟练使用抽样计数法,并能分析、解读数据。 使学生学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探究的艰辛和乐趣;养成实事求是、持之以恒的科学品质;确立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提升人文素养;形成主动参与、与人合作、汲取不同意见和勇于创新的良好意向。 使学生感悟,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教学设计片断,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度具体的教学目标;要
13、具体:用能准确描述教学活动结果的行为动词或用描述心理感受的体验性动词进行表述。要适宜: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高教学有效性;要有层次性:关注不同学生的智力类型和兴趣特长;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专家引领:,(二)、处理教学内容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获得过程与方法、进行情感与价值培养的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参考和媒介。教师在教材面前不是被动的执行者,而是研究者、开发者。因此对生物教材资源的二度开发有利于进一步体现新课改的理念。,1、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开发教材资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生物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从
14、熟悉的事物入手来认识生物学知识,进一步体验知识的价值。例如:学习有机物的运输可联系果农“环剥树皮”增产的技术等。,2、要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强烈的责任意识: 例如:在学习环境污染时,可结合国内外一些重大事件。从苏州河的污染、治理到中石油吉林石化爆炸引起松花江严重水污染导致哈尔滨全市停水4天的严重事件,从南极洲冰雪的融化到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等。类似这样的社会热点融入到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更体验到了作为祖国的未来身上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只有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关心社会、保护地球,才能为人类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资源,才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案例展示,消化和吸
15、收教学设计片断,教材资源: 本章内容确立的依据是:人的食物取自环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是人体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来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经过消化和吸收才能被细胞利用,以及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有利于健康等。本节教学内容设置了两个一级主题: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一主题是通过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变化、演示实验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来说明的。第二主题通过资料分析得出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的结论。书后安排了进一步探究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和解读曲线的技能训练。,资源重组: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师必须向
16、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根据这一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对教学资源进行了重组。 1、顺序重组 本节教材教学顺序是:探究实验识图(消化系统组成和功能)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进一步探究技能训练。 重组后的教学顺序:探究实验识图(消化系统组成和功能)技能训练分组实验进一步探究(资料分析)小制作。 技能训练放在了消化系统组成中,曲线图在第一章青春期一节中已经用到过,学生已具备了初步应用的能力。通过分析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曲线图,总结出它们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和主要消化部位。加强对本节教学重点的理解和用数据统计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2、内容重组 (1)将“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演示实验改为分
17、组实验。演示实验对坐在班级后面的同学来说很难观察清楚,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学习,如果让每个学生都看清实验结果,又很浪费时间。另外,本实验操作比较简单,时间较短,适合分组实验。分组实验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2)将进一步探究改为用放大镜观察猪的胃、小肠、大肠的内表面,并与资料分析结合使用,找出不同点。因为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知道胃的“知识”比较多,已经有了胃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的认识,通过实物观察,使学生转变错误认识,加深小肠功能的理解。 (3)增加了制作小肠模型的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小肠模型的活动,促进学生间的合
18、作和交流能力,还可以通过“量”的变化说明小肠的主要功能,加深对数据在解决问题中科学价值的认识,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新教材在知识结构、顺序的安排上做了精心设计。但同时也考虑到各地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同,应该说给教师留出了很大自主创新的空间。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在认真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再处理,使之更适于学生实际,更利于学生接受。如经过认真的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当地的环境特点以及自身的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删减某些内容,能够使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更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如适当的调整知识体系、适当的改变知识的
19、呈现方式、适当的补充相关知识内容等。,专家引领:,1.明确课堂教学的本质和有效性 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它是依据学习者身心发展需要、社会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需要而制定的指向性很强的学习活动。为了确保学习活动能收到确实的成效,必须通过教师的组织,在师生中进行多向互动的实践活动去落实“学”而不是“教”。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它要求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品质、培养创造意识和能力。落实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的价值指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三)组织教学形式,2.课堂组织形式多样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学科 公开 专题讲座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2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