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混合物分离解读课件.ppt
《有机混合物分离解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混合物分离解读课件.ppt(1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有机分析,1、物理分离法 物理分离法是利用有机物挥发性、溶解性等的差别进行分离。在分离过程中,不改变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蒸馏法 在分析实验中,蒸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方法。根据各组份对热的稳定性、挥发性和蒸汽压大小来选用不同的蒸馏方法。,有机分析,一、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步骤,(2)萃取法液液萃取液固萃取(3)重结晶和升华,有机分析,索氏萃取器,纯化固体物质的方法,重结晶:不同物质在溶剂的溶解度差别升华:组分间的蒸汽压差别,2、化学分离法 有些有机混合物中的各组份的物理性质十分接近,找不到定量分离的方法,就必须根据各组份的化学性质,加以化学处理
2、,使组份转变为性质差异较大的化合物,然后进行分离。分离后再用适当的试剂处理,使之变为原来的化合物。,有机分析,3、二元混合物的分离,(1)根据溶解性差别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采用极性或非极性溶剂进行分离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丙醇、溴丙烷极性差别:二乙胺、乙二胺(弱、强)溶解度不同:苯甲酸、对苯二甲酸(乙醚),(2)根据挥发性差别,蒸馏法单官能团化合物易蒸发:乙醇、乙酸、苯甲酸多官能团化合物不易蒸发:乙二醇、草酸、邻苯二甲酸7个碳以下的烷烃、芳烃、环烷烃;35个碳以下的醇、醛、醚以及低级卤代烃、胺等化合物沸点较低,可直接用气相色谱法分离。,(3)利用化学性质的差别,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酸碱性的差别,能和
3、不同的成盐试剂反应成盐的原理,将不同组分转变为溶解性、挥发性差异较大的化合物。,羧酸、磺酸、酚类,胺类,钠盐,盐酸盐,酸性和中性物,碱性和中性物,弱酸与强酸,利用特殊反应,伯仲叔胺兴士堡试验(苯磺酰氯)醛与烃类(或其他不溶于水的中性化合物),苯甲醛,苯,亚硫酸氢钠,羟基磺酸钠,不反应,4、多元混合物的分离,了解试样的来源,以提供试样可能的化学成分。观察试样的物态,如是固、液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将其初步分离,若为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进行萃取分离。检查试样是否含水。溶解性试验。甲醇、乙醇、四氯化碳、苯等。挥发性与灼烧试验。试样酸碱性试验。元素及官能团定性鉴定。,多元混合物的分离方案,
4、思考题用流程图的形式表明下列混合物的分离程序1.硝基苯 苯胺 苯酚 苯甲酸 2.丙酮 苯甲酸 乙二胺,二 层析分离,知识点:色层分离法的分类及其概念。纸层析技术,薄层层析技术,柱层析技术,离交层析技术。重点:上述各技术的原理、操作方式、操作过程、所用装置和材料的选择、适用范围。,目录,1 层析法概述2 纸层析3 薄层层析4 柱层析5 离子交换吸附层析,1 层析法概述,(1)引言(2)层析的发展史(3)层析的分类(4)层析剂,(1) 引言,层析原理色谱(层析)法应用范围色谱技术的提出,(2) 层析的发展史,(3) 层析的分类,根据溶质分子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机理不同的分类,凝胶过滤法,分配层析法,
5、离子交换色层分离法,吸附层析法,疏水作用色层分离法,金属螯合色层分离法,共价作用色层分离法,吸附色谱与其它色谱法的异同点, 根据实验技术的分类,低压层析技术,中压层析技术,高压层析技术,电泳法,操作压力在0.5MPa-5MPa之间,操作压力在5Mpa-40MPa之间,操作压力小于0.5MPa,靠溶质分子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 不同而分离,根据固定相的形状不同的分类:,柱层析法,纸层析法,薄层层析法,固定相为以氢键与纤维素羟基结合的水,固定相装在玻璃、不锈钢或有机玻璃柱中,固定相在玻璃平板上铺成薄层, 根据流动相的物态不同的分类,气相层析法,液相层析法,液相层析法,流动相为气体流动相为液态流动相为液
6、态,操作方式不同的分类,迎头法,顶替法,洗脱分析法,将混合物溶液连续通过固定相,只有化学亲和力最弱的组分以纯粹状态最先流出,但其它各组分都不能达到分离。利用一种化学亲和力比各被结合组分都强的物质来洗脱,这种物质称为顶替剂。此法处理量大,且各组分分层清楚,但层与层相连,故不能将组分分离完全。将混合液尽量浓缩,使体积缩小,引入固定相的一端,然后用溶剂洗脱,洗脱溶剂可以是原来溶解混合物的溶剂,也可选用另外的溶剂。,(4)层析剂种类,氧化铝硅胶活性炭琼脂糖 纤维素,2 纸层析法,(1)基本原理(2)影响Rf值的主要因素(3)层析条件的选择(4) 操作方法,(1) 基本原理 滤纸一般能吸收22%-25%
7、的水,其中6%-7%的水是以氢键与滤纸纤维上的羟基结合,一般情况下较难脱去。纸上层析实际上是以滤纸纤维的结合水为固定相,而以有机溶剂(与水不相混溶或部分混溶)作为流动相。展开时,有机溶剂在滤纸上流动,样品中各物质在两相之间不断地进行分配。由于各物质有不同的分配系数,移动速度因此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小实验,当滤纸接触到溶剂时,溶液将上升。滤纸上的小圆点是4种不同的氨基酸的混合物。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可以看出1号氨基酸上升的最高,在滤纸上跑得最快。而4号氨基酸与滤纸的结合最紧,因此跑的速度比其他的氨基酸慢。,1,2,3,4,这就是纸层析法。对照上图,可知道1-4号的各代表什么氨基酸。
8、纸层析法是分离鉴定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的重要工具。,1,2,3,4,甘氨酸,半胱氨酸,组氨酸,缬氨酸,纸层析小实验动画演示,溶质在滤纸上移动的速率可用Rf值表示: Rf= a/ b式中a:溶质斑点中心的移动距离 b:溶剂前沿移动的距离 Rf值决定于被分离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以及两相间的体积比。由于在同一实验条件下,两相体积比是一常数,所以Rf值决定于分配系数。不同物质的分配系数不同,Rf值也不相同,由此可以根据Rf值的大小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2) 影响Rf值的主要因素,物质的结构和极性 物质的结构和分子极性是影响Rf值的主要因素。极性较大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其Rf值就较小,反之亦然
9、。 滤纸 不同滤纸的厚薄程度和纤维松紧度各不相同,因此结合的水量不一样,两相的体积比也就不同。所以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型号的滤纸上进行层析时,所得到的Rf值也不相同。 此外,滤纸上所含的杂质也会影响Rf值,必要时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杂质的影响。例如:可用0.01-0.4mol/L的HCl处理滤纸,以除去滤纸上的金属离子,然后再用水洗至中性。 层析滤纸由高纯度的棉花制成。要求质地均一,厚薄一致,纤维松紧度适中,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并具有一定的纯度。国产新华滤纸、日本东洋滤纸等均经常被采用。,层析所用的溶剂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系统中进行层析时,Rf值不同。所以溶剂的配制和使用必须严格,才能使Rf值的
10、重现性好。在好的溶剂系统中被分离物质的Rf值应在0.05-0.85之间,样品中被分离组分的Rf之差最好大于0.05。 溶剂系统中的试剂若纯度不够,需经过预处理后才能使用。处理的方法因溶剂的性质而异。常用的处理方法有:酸、碱抽提,水洗涤,重蒸馏,脱水干燥等。举例如下: (1) 苯酚:重蒸馏,收集180的馏分。 (2) 乙酸:在冰醋酸中加入1%重铬酸钾,蒸馏,收集118的馏分。 (3) 正丁醇:先后用2.5mol/L硫酸溶液和5mol/L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再用无水碳酸钾脱水, 用磨口蒸馏器蒸馏,收集117的馏分。,H值 溶剂和样品的pH值会影响物质的解离,从而影响物质的极性和溶解度,使Rf值改变。
11、溶剂的酸碱度增大则流动相的含水量增高,使极性物质的Rf值增加;反之则降低。 为了避免或减少pH值对Rf值的影响,可将滤纸和溶剂用缓冲溶液处理,使之保持一定的pH值,通过调节溶剂或样品溶液的pH值,使pH值保持恒定。,温度 温度能影响物质在两相中的溶解度,即影响分配系数;也影响滤纸纤维的水合作用,即影响固定相的体积;同时在多元溶剂系统中,温度显著地影响溶剂系统的含水量,即影响流动相的组分比例。所以温度的改变使Rf值变化很大,为此,层析必须在恒温条件下进行。 某些对温度敏感的溶剂系统,最好不要配成饱和溶液。如水饱和的酚溶液,可改成酚水 4:1或5:1等。,展开方式 同一物质在其他层析条件完全相同的
12、情况下,用不同的展开方式进行层析时,所得到的Rf 值不相同。用下行法展开时,Rf值较大;用上行法展开时,Rf值较小;用圆形滤纸层析时,由于内圈较外圈小,限制了溶剂的流动,Rf值也较小。 样品溶液中杂质 样品溶液中存在杂质时,有时对Rf值有所影响。例如:氯化钠的存在会影响氨基酸的Rf 值。,(3)层析条件的选择层析纸的选择和处理要求滤纸质地均匀。滤纸要纯净;不含影响展开效果的杂质;也不应与所用显色剂起作用。滤纸对溶剂的渗透速度适宜,有机分析,滤纸的选用,展开剂的选择溶剂系统与被分离物质之间不应起化学反应。物质在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最好不受或少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并在两相中的分配能迅速达到平衡。这样
13、易于得到圆形斑点。挥发性较好,使滤纸在展开后易于干燥。被分离物质在该溶剂系统中Rf值应在0.10.85之间。两个被分离物质的Rf值之差应大于0.05。,有机分析,一般不使用单一有机溶剂作展开剂,多采用水饱和的一种或几种有机溶剂作展开剂。常用溶剂: 石油醚、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吡啶、乙酸极性逐渐增强,纸层析条件的选择最终还必须通过实践来决定。,羧酸C1C9溶剂:(1)95%乙醇100mL,浓氨水1mL(2)正丁醇,冰乙酸,水(12:3:5)显色剂:0.06%溴酚蓝的乙醇溶液50mL,加30%氢氧化钠0.25mL,纸上层析常用溶剂及显色剂,纸上层析常用溶剂及显色
14、剂,酚溶剂:(1)正丁醇,冰乙酸,水(4:1:5)(2)正丁醇,水,苯(1:9:10)显色剂:硝酸银的氨溶液5%三氯化铁的50%甲醇溶液,加热,胺溶剂:(1)正丁醇,冰乙酸,水(4:1:5)(2)2-丁酮,丙酸,水(15:5:6)显色剂:0.2%茚三酮的丙酮溶液,碘蒸气(用于叔胺),纸上层析常用溶剂及显色剂,纸上层析常用溶剂及显色剂,醛、酮的2,4-二硝基苯腙溶剂:乙醚-己烷丙酮-己烷显色剂:本身有色,合成燃料溶剂:(1)正丁醇,乙醇,水(4:1:5)(2)2-丁酮,丙酸,水(15:5:6)显色剂:本身有色醇的3,5-二硝基苯甲酸酯溶剂:20%1,4-二氧六环溶液显色剂:0.5%-萘胺溶液,纸
15、上层析常用溶剂及显色剂,(4) 操作方法,样品处理 用作纸层析的样品,应尽可能除杂纯化。调节到一定的pH值,浓度太低的可用真空浓缩提高浓度,浓度太高则需稀释。 点样 将滤纸裁成适当大小,用铅笔在距边线2cm左右划一直线(称为原线),线上每隔2-3cm划一圆点(称为原点)。然后用点样器(定性分析可用普通毛细管,定量分析需用微量注射器)轻轻点在原点上。样品点的直径约0.3-0.5cm。点样的量应根据纸的长短以及样品的性质来决定,一般每一样品的量为5-30g。点样一般采用少量多次,每点一次必须用冷风吹干,然后再点第二次。每次点样的位置应完全重合,否则会出现斑点畸形现象。,平衡 点样以后展开以前先将滤
16、纸与层析缸用配好的溶液系统的蒸汽来饱和,这个过程称之为“平衡”。若不经平衡,滤纸和层析缸未被溶剂蒸汽饱和,在层析过程中,滤纸会从溶剂中吸收水分,溶剂也会从滤纸表面挥发,从而改变溶剂系统的组成,严重时纸上会出现不同水平的溶剂前沿,严重影响层析效果。平衡一般在密闭的层析缸内进行。,展开 平衡结束后,将滤纸靠样品点的一端浸入溶剂中,溶剂液面距原线距离约1cm,此时即开始展开。当溶剂前沿到达滤纸另一端0.5-1cm处时,展开结束,取出滤纸,在溶剂前沿处做一标记,晾干或用冷风吹干。,按溶剂在滤纸上流动的方向不同,展开有上行、下行和环行三种方式。 a、 上行法:将滤纸点样的一端向下浸入溶剂中,溶剂因毛细管
17、引力的作用从下向上流动。 上行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是最常用的展开方法,但展开时间较长。 b、下行法:在层析缸上部有一盛展开剂的液槽,将滤纸点样的一端朝上浸入槽中,溶剂主要靠重力作用自上而下流动。下行法展开速度快,但Rf值的重现性较差,斑点易扩散。,c、 环行法:又称水平法,样品点于圆形滤纸距圆心1cm左右的环形线(原线)上。滤纸水平放置,溶剂由滤纸条引向圆心,然后不断向四周水平方向流动。由于溶剂向圆周方向扩散,所以展开的图谱呈弧形。用环行法展开时,最好使用无方向性的特制滤纸。如东洋51UH滤纸等。,d、双向展开法:如果样品组分较多,用一种溶剂系统(常为酸性)不能将各组分全部分开时,可将样品点
18、在方形滤纸的一角,用一种溶剂系统展开后吹干溶剂,将滤纸转动90后再用另一种溶剂系统(常为碱性)展开,这称为“双向展开法”。,上行法是否适合Rf值较小的物质分离?,显色 为了显示层析斑点位置,可根据物质的性质不同,采用显色剂显示或紫外光显示。 (1) 显色剂显示: 被分离物质与显色剂生成有颜色的化合物,显示斑点位置。常用喷雾法 、浸渍法或涂刷法。 (2) 紫外光显示:有些物质有紫外光吸收性质,如核苷酸类物质。有些物质受紫外光照射会发出荧光,如维生素B1、B2等,所以可在紫外光照射下观察到被分离物质的斑点。 定性分析 层析后的斑点显示出来后,计算出各斑点的Rf值,就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19、对被分离的物质进行定量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a、 剪洗比色法:将斑点剪下,用适当的溶剂洗脱后,通过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定量。 b、 直接比色法:用特制的分光光度计直接测量滤纸上斑点颜色的浓度,画出曲线,由曲线所包含的面积可求出待测物的含量。 c、 面积测量法:实验证明,圆形或椭圆形斑点的面积与物质含量的对数成正比。所以,可用测量斑点面积的方法求得物质的含量。,3 薄层层析法,(1) 薄层层析原理(2)吸附剂的选择与处理(3)展开剂的选择(4)薄层板的制作 (5)层析方法,(1)薄层层析基本原理 薄层层析是将作为固定相的支持剂均匀地铺在支持板(一般是玻璃板)上,成为薄层,把样品点到薄层上,用适宜
20、的溶剂展开,从而使样品各组分达到分离的层析技术。如果支持剂是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聚酰胺等,则称之为薄层吸附层析;如果支持剂是纤维素、硅藻土等,层析时的主要依据是分配系数的不同,则称之为薄层分配层析;同理,如果支持剂是离子交换剂,则称为薄层离子交换层析;薄层若由凝胶过滤剂制成,则称为薄层凝胶层析。,优点:快速、展开时间短。分离能力强:斑点小而清晰。灵敏度高:能检出几微克至几十微克的物质,比纸层析灵敏10100倍。显色方便,能直接喷洒腐蚀性的显色剂,如浓硫酸等。可以高温灼烧。应用面广:可用于微量成分的分析,也可作制备层析。缺点:Rf值的重现性比纸层析差,对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分离效果不大理想。,(
21、2)吸附剂的选择与处理 薄层层析的吸附剂种类很多。使用时应根据欲分离物质的种类进行选择。 支持剂颗粒大小要适当。颗粒大,展开速度快。但颗粒过大时,分离效果不好;而颗粒过小,则展开速度太慢,容易出现拖尾现象。一般有机类支持剂如纤维素粉的颗料为70-140目(直径0.1-0.2mm),薄层厚度为1-2mm;无机类支持剂如氧化铝 、硅胶等的颗粒一般为150-300目,薄层厚度为0.25-1mm。 在薄层层析中,使用较多的是硅胶、氧化铝等吸附剂,其处理方法同吸附柱层析。同样,用离子交换剂,凝胶过滤剂等为支持剂时,支持剂均要按柱层析处理填料的相应方法处理。,(3)展开剂的选择薄层层析所用展开剂主要是低沸
22、点的有机溶剂,一般使用23种组分的多元溶剂系统。在选择展开剂时,应根据展开剂的极性、被测物的极性及吸附剂的活性三个方面来考虑。三角图形法可作为一个初步估计的方法。,通过试验选择展开剂,常用下面两种方法:微量圆环法载玻片法,(4)薄层板的制作 支持板要表面平整、光滑,用前应洗净、 干燥。 常用的薄层板有硬板(湿板)与软板(干板)之分。在支持剂中加入粘合剂(锻石膏、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等),调成糊状物所制成的薄层板为硬板,用粉状支持剂直接制成的薄层板为软板。硬板粘牢在支持板上,调成糊状物喷显色剂时不会冲散,可以直立展开,而软板只能接近水平展开。,薄层板常用的制作方法有: 1.浸涂法:将玻璃板在调
23、好的支持剂浆液中浸一下,使浆液在玻璃板上形成薄层。 2.喷涂法:用喷雾器将调好的浆液喷在玻璃板上,形成薄层。 3.倾斜涂布法:将调好的支持剂浆液倒在玻璃板上,然后将玻璃板前后左右倾斜,使支持剂漫布于整块玻璃板上而形成薄层。 4.推铺法:在一根玻璃棒的两端适当距离处分别绕几圈胶布条,胶布条的圈数视所需薄层厚度而定,然后把准备好的支持剂倒在玻璃板上,用玻璃棒压在玻璃板上,将支持剂均衡地向一个方面推动,而制成薄层。,推铺法既适用于干板的涂布和湿板制作。其他方法只能用于湿板制作。 湿板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调浆,一般支持剂与蒸馏水或缓冲液之比一般为12至12.5 。调浆时要调和均匀,但不宜用力过猛,以
24、免产生气泡而影响分离效果。 薄层板涂好后,让其自然干燥后方能使用。若为吸附薄层层析,制好板后还需加热活化,目的是使其减少水分而具有一定有吸附能力。,(5)层析方法 1.点样 点样操作与纸上层析相似。点样前,先将制好的薄层修整一下,然后在距一端2cm左右处划 一原线,并每隔2cm左右划一原点。样品用合适的溶剂溶解,吸附薄层层析一般用氯仿、乙醇等有机溶剂溶解,不宜用水溶解。点样可用微量注射器,或微量吸管、毛细管。点样量一般在50g 之内,点样体积不宜超过20L。样品液可直接点在薄层板的原点上。也可点在圆形滤纸片上(直径2-3mm),再把滤纸片小心地放在薄层板原点上,并加少许可溶性淀粉糊,使滤纸片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 混合物 分离 解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21036.html